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试析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试析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

论文摘要:分析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个人对此的看法。大众传媒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也可能传递对学生成长不利的信息,使学生沉迷其中;大众传媒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有助于倡导优良品质和良好作风,但也可能通过不恰当的信息对学生进行误导;大众传媒影响学生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时间相对缩短,在网络等传媒上的交流时间增长。对待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应该客观地从好和不好两个方面看待。最重要的是学校和社会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媒,培养学生的传媒素养,教会学生怀疑和思考,让学生自己对传媒信息进行选择。

论文关键词:大众传媒;学生社会化;传媒素养

社会化是指人一生中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中形成个性,获得并履行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角色,以不断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学生社会化特指学生在与他人及社会的接触和互动过程中形成个性,获得并履行社会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角色,以不断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学生社会化是社会化的一个阶段,具有社会化普遍的特征和自身独有的特点。在此,为了简明清晰,学生特指处于少年和青年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和大学生,不包括超出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人群。鉴于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社会化情况有较大差别,在两者情况有较大差别时将予以分别说明。

一、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具有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影响广泛,形式丰富多样,受众选择性大、主动性强等特点。体现在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上,主要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量信息,一方面开阔学生视野,增长见识;另一方面信息未经筛选,泥沙俱下。大众传媒是学生除课堂和朋友亲人外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学生生活中难以接触到的信息,基本来自大众传媒。中小学生存在升学压力,课业负担较重,且大多数生活在父母身边,有家人约束,外出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因此,中小学生获得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就是大众传媒。上面已有数据证明,多数中小学生几乎每天都看电视且平均在一到两小时。也就是说,中小学生每天固定地从电视中吸取一定的知识和间接经验,每天潜移默化地受电视的影响。由于网络盛行,中小学生中上网人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尽管有数据表明,电视是中小学生最为常见的课外活动,但这是一两年前的数据。相信随着网络知识和技术的普及,不久的将来互联网会代替电视成为中小学生最主要的课外活动。

大学生绝大部分住校,相当部分学校宿舍没有电视;同时大学生的生活更为丰富,并非局限于课堂和教科书,因此对网络的需求更为明显。现在大学生人手一台电脑的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学习所需的资料,用E-mail和聊天工具与亲人朋友联系,还可以上网浏览感兴趣的信息,下载所需要的资源。

大众传媒使学生通过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广泛渠道获得学校里得不到的知识和体验,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知识体系和结构的调整产生很大影响。 大众媒体特别是网络上各种信息泛滥,鱼龙混杂。现在还无法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把关,大量暴力色情和其他具有煽动性的信息充斥网络的各个角落。这些信息对于辨别是非能力、自制能力较弱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诱惑性。这些信息一方面阻碍了学生对正面知识的吸收,另一方面容易使学生沉迷于不良信息的浏览中,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严重者甚至导致犯罪。

第二,影响学生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学生正处在身体思想各方面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小学生自身辨别能力较弱,媒体上的信息会影响学生的价值标准。如果对媒体信息加以有效控制,减少对青少年成长产生不良影响的信息,并把青少年向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引导,将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影响;但如果任不良信息充斥传媒,青少年由于尚不能完全认识到媒体可能存在的失真,往往完全信任媒体,所以容易在媒体中不良信息的刺激下,对真实生活的理解产生偏差,沉迷于传媒特别是网络虚构出来的世界,进而影响到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成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方式。例如,武侠电视剧强调兄弟情义,为兄弟赴汤蹈火。这原本是值得提倡的品质。但许多电视剧过度强调这点,以至于为兄弟不分是非对错、忠奸善恶,为保护兄弟轻则以武力对抗,重则不择手段,这给涉世尚浅,无法完全区分现实和电视剧的青少年造成一种误导,即为了兄弟可以违背社会规范法令法规,认为武力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动不动就大打出手。私下拉帮结派,组成一些具有打群架性质的团伙。如果其中一人遇到是非,所有人不问原因、经过、结果就以拳脚“帮忙”,并且认为这就是所谓的“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

另外,媒体上的信息来源于世界各地,学生通过大众传媒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信息。但由于价值观和文化的冲突以及政治上的矛盾,一些国外媒体有意在网络等信息庞杂的地方散布中伤我国政治行为的言论,同时大力宣扬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这对处于价值观人生观形成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危害。因为他们尚未形成固定的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很容易受各种价值观和文化的影响。由于我国学校政治教育目前有过于僵化,脱离学生需求的现象,部分学生已经对学校里政治书上说的那一套有所排斥,加之怀有不良意图的媒体的恶意报道,令一些学生对国内的做法更生不满。他们的思想深度和阅历尚不能使他们看清那些不怀好意者的不良用心,于是逐渐趋向于认同国外的价值观和文化,甚至国外的政治立场。这是非常有害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有序发展,所以国家有必要在这方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把关,以免青少年受到误导。更重要的是,学校还应当肩负起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媒体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学生如何辨别媒体上的虚假信息,并对不良信息保持戒心,这才是治本之策。

第三,影响学生人际交往圈和人际交往方式。网络、电视等传媒使学生花费更多时间在看电视、上网等事情上,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时间相应减少。随着网络聊天、网上通信等人际交往方式的增多和完善,越来越多的人被这种快捷、便利、不受空间限制、费用低廉、内容方式丰富多彩的沟通方式所吸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与人传递信息。中小学生在网上结交远隔千里的朋友,大学生不仅通过网络交朋友,甚至在网上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业上的问题,利用网络资源写作业、交作业。通过我们自身的经历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朋友来自网络,可以足不出户就结交众多朋友。

同样,越来越丰富的网络生活对学生现实生活中必要的正常的人际交往也会造成不良影响。许多学生沉迷网络,耗费大量时间在网上而不与周围的人交往。这样的学生逐渐变得自闭,有什么问题也不和周围的亲人朋友交流,而选择在网上发泄,和亲人朋友的关系变得疏远了。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络综合症”患者便是明证。这些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整日沉迷于网上,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和处理能力,暴躁易怒,行为异常,整个人逐渐地电脑化、网络化、非人性化了。

二、如何看待大众传媒对学生社会化的影响

大众传媒的发展日新月异,这是不可避免的潮流。因此,不管大众传媒对学生存在什么影响,首先我们要学会接受大众传媒带来的一切。在接受的基础上,通过正确有效的方法发扬大众传媒的优点,削弱它的不良影响。

第一,学校必须坚持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待传媒带来的影响。学校一方面要坚持对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引导,不能向传媒上混乱、另类的价值观妥协。这不是说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具有排他性,而是说,学校不适合提倡那些充满争议的价值观。坚持倡导健康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学校的稳定,也可以为学生树立一个公认的价值标准,学生出现价值观混乱的时候,尚有一个比较合理的价值标准可约束学生的行为和思想。另一方面,学校不能对传媒动则全盘否定。有些学校在谈到网络时往往只提及网络对学生的不良影响,丝毫不提网络的好处。笔者认为这也是不妥的。学校可以在力陈网络害处的同时,通过观看教育影片、开设电脑技能课等正确的引导方式使传媒的良好影响得以保存。

第二,学校应加强传媒素养教育。所谓传媒素养是指了解传媒自身如何运作,传媒的组织建构及其政治和经济上的各种微妙隐性关系,传媒如何架构现实等常识和规律,从而具有对传媒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思辨、解读,透视信息背后所隐含的传媒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给予正确评估和选择的能力。通俗地说,就是不要轻信传媒,能够通过对媒体传递信息的分析,辨别其真伪,正确地看待传媒的目的和功能。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重视的地方。现在大家已经渐渐开始对传媒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和怀疑性,但仍有学生甚至是成人依然对媒体上的言论过于信赖。媒体一些缺乏事实根据的报道,依然能在民众中掀起波澜就可以证明这点。所以学校有必要开设与新闻和传播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传媒的运作过程;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参观编辑部、电视台,参与电视节目录制等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看到大众传媒更真实的一面。中小学同样也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等让学生主动去了解新闻产生和传播的过程。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客观理性地对待传媒传递的信息。

第三,社会应当配合学校,尽可能地对大众媒体上出现的信息进行把关,减少对青少年成长不利的信息。另外,媒体也应当认识到传递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不利影响和倡导优良品质作风对青少年的有利影响。在向社会传递信息的过程中不应只看重商业利益,还要重视其教育意义。

三、结束语

笔者认为对待大众传媒,最重要的是学校和社会有责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众传媒,不盲目相信,也不一味排斥,教育学生学会怀疑和思考,通过客观理性的思考让学生自己选择相信什么和不相信什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冬冬
两个妈妈
我的“大”爸爸
外婆的普通话
去上海的前一天
我的表妹
父爱如山
我敬佩的一个人
"她"
爷爷和牛
妈妈,母亲节快乐
出生的故事
我敬佩的人
我家的“鉴宝专家”
感谢
围绕企业改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营销改编的实话实说
红旗团支部自荐材料
共产党员要在政治上始终保持先进性
青年安全监督岗组织奖自荐材料
人大,处处为人民说话
电力员工普通党员应如何保持自身先进性
围绕企业改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我县个体私营经济税收情况及影响因素
先进会计工作者个人单行材料
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建筑公司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做法
快板:卫粮新篇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有所为)
深化财政支出预算管理 促进教科文事业发展
浅谈学前双语师资的规格标准及培养
南京市幼儿教师队伍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
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选择(1)
浅谈我国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培养与提高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我国应对全球产业转移的路径(1)
关于寻求幼儿教师角色转换的支撑点
拱拟教:职前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逾径
现代商圈及其动态发展——兼论北京南城商圈及其定位(1)
2001年宋代财政经济史研究的新进展
浅谈幼儿教师的培养应重视公民意识的提高
浅谈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盘点与梳理
可持续消费与新经济革命(1)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
我国房地产信托向REITs发展的研究(1)
“富士康事件”对我国当前民营企业管理的启示
《童趣》教学设计略案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说课稿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
《童趣》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