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哦,你所访问的页面不存在了,可能是炸了

可能的原因:

1.手抖打错了。

2.链接过了保质期。

浅析英语泛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传递_浅析英语泛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传递文档下载_免费文档下载-查字典文档网

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英语泛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传递

浅析英语泛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传递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2-08

浅析英语泛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传递

"

论文摘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传递着英语世界人类的价值和精神。而当前的英语教学却囿于浅层次的英语技能训练,没能有效深入挖掘其中的人文内涵。在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课前时事阅读与交流、课堂人文知识及时灌输以及课后经典名著阅读与交流等方式,能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有效传递英语这一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与历史内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人文精神,经典阅读

何为“人文精神”?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是: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传递着英语世界人类的价值和精神。英语学习不仅是语言的学习,也是吸收外来价值和精神的过程。英语泛读课程作为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同时也是阅读量最大的一门课程,更是“人文精神”传递的关键渠道。

一、在英语泛读教学中传递“人文精神”

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阅读技巧的传授与训练?再者,学生通过学习阅读技巧,提高的是做考试中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还是阅读能力与思考能力的真正提高?反观我国的语文教育,除了语文一门综合的语言课程外,就是课外的文学名家的名篇阅读,上至孔、老、庄,下至当代的文学家。而我国目前的英语教育,却是包括若干课程:综合英语、英语阅读、英语听力、英语写作、英语口语等等。这样的设置当然是有二语习得的研究理论支撑,但是这些课程设置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尤其是英语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一般人会认为,在综合英语课程中学习英语世界中的名家名篇、传授文学素养、传递人文精神是理所当然的。而英语泛读课则是阅读技巧的训练,读的是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读。听之貌似有理,但深思之则不难发现,学生读的是什么、读的有多少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学生的人文素养能够得到提高、能够对人文精神进行真正的、深入的思考。

正如笔者在另一篇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在近些年来,由于追求科技与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更注重于实用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实用主义的英语学习是英语教学的主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仅满足于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而忽视了英语素养的提升与人文素养的积淀。其实,英语与汉语一样,是一个传递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语言载体。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语言的目的,不应该只是满足于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会译,而如何让自己写的、译的、说的有更丰富的文化底蕴、体现相当的人文素养、能关注到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有对理想、信仰和自我实现的探索等,这才是英语学习的真正目的。具体到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感受英语文字的魅力与享受文学、哲学阅读所带来的乐趣的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培养思辩能力。

二、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传递“人文精神”

1.世界时事的课前关注

关注社会、关注时事,通过了解世界来塑造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是培养人文素养、从而传递人文精神的一个方面。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和工具。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掌握英语这门语言来了解世界,同时向世界来展示自己的思想,从而达到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目的。语言发展有相对的稳定性,却又是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日益更新的。而很多泛读课程仅仅依赖于课本的内容,这就大大地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面。因为一个成型且成熟的课本必定会滞后若干年,学生难以接触到最新的阅读内容。那么如何让学生接触到最新的词汇表达以及了解这些词汇所传递出的最新信息? "

时事阅读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新闻每天都在发生,学生通过各种媒体能够很快地了解到他们所感兴趣的一些事情。但是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不仅仅只能关注中文的信息,还应该能够看懂英文媒体对这些信息的表达以及如何让自己有效地使用英文进行再叙述。英语泛读教学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这样一个用英语了解时事的平台。每次利用课堂的前十分钟,让学生轮流陈述本周最热的热点新闻,同时对一些热点词汇进行集中讨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词汇量与知识面,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胸怀天下的情怀。如最近日本地震的相关新闻,不仅让学生接触到了有关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的相关词汇与知识,还引起了学生对国际救助、核能源利用的合理性与核武器发展的危害性的思考与讨论。这样的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大爱精神、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与英语水平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2.人文知识的课堂灌输

正如一位论者所言:“人类各民族的语言都不仅是一个符号体系或交际工具,而且是该民族认识、阐释世界的一个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因而语言具有民族性、人文性……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也体现了一种人文精神,有它特殊的教育教养作用。所谓外语的教育教养作用,是指外语教学对学习者功利(掌握一门外语)之外的思维的训练,人格的培养,对所学外语文化与情趣的灌输,综合素质的提高。一句话,外语教学的教养作用旨在与其他课程一道培养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一个与高度文明相配的人。”由此可见,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同样承担传承英语世界文化、传递英语世界人文精神的使命。因此,外语学习不仅仅是学习语言本身,更是一种文化的学习。

英语泛读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大量阅读英语文本。目前笔者所在学校英语专业学生所用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泛读》教程1-4册。该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使用广泛,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权威性。纵观全四册教材,正如编者在前言中写到的那样:“教材选用语言素材题材广泛,涉及英语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文学、历史、宗教、体育、医药、环保、风土人情、科普知识等各个领域。”学生的阅读面很宽泛,但是如何使得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同时不流之于“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掘文化内涵的方式来加深学生阅读的深度。如教程第二册其中一课是一篇关于美国音乐发展的文章,介绍了乡村音乐、布鲁斯、重金属摇滚、朋克音乐等不同的音乐流派和艺术风格。笔者在讲授这篇文章时,先和学生就他们喜欢的音乐风格和歌手进行了相关的讨论,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在学生初步阅读的基础上,给学生就每个音乐流派的特点以及这一流派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和蕴含的时代意义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同时辅以一两首代表歌曲的欣赏。这样的教学过程无疑使得平面的阅读立体化了,在培养了学生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同时,更达到了文化传递与人文素质培养的目的。

3.经典名著的课外阅读

根据笔者在学生中的调查表明,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了四年英语后而没读过一本英文原著的大有人在。另外,在笔者批改英译汉翻译作业时发现,错别字连篇、词不达意的现象也是普遍存在。汉语都表达不好,遑论学好英语?因此,笔者认为提倡经典名著的阅读非常必要,“经典作品所展示的高尚宽阔的精神境界,对人生、社会的深邃思考,富有哲理的经典名言,则能在我们的胸中长久地回荡,沉淀在我们的意识深处。……阅读经典,接受经典语言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因此可以说阅读经典的过程,就是理论思维成熟的过程,是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过程。”

目前,网络与通讯的迅速发展,让学生更多的是迷失在网游、电子书等“快餐文化”中,真正走进图书馆、踏实看完一本名著的学生是少之又少,大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堪忧。这样的现象已然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重视,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发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成立了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等。毋庸置疑,提倡并有效引导、组织大学生阅读经典,是提高大学生整体文化素质的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但如何在具体实践中落到实处,那就是每个有良心、有责任感的英语教师的责任,英语泛读课程承担起这样的教育使命更应是首当其冲。

二语阅读强调“为了快乐心甘情愿地阅读长篇课文”,所以,教师给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英文著作等真实材料作为课外阅读的素材,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目在课外进行长篇阅读,能够很好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当然,对于长篇文章的阅读过程与效果的检测不能仅仅依赖于选择题与填空题,还应该综合运用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报告、教师监测阅读进度和速度以及课内多媒体展示与交流等多种形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此方法已进行了两年的经典名著阅读实践,并就阅读效果于日前进行了相应的调查。调查表明,在英语泛读教学中引入经典名著的阅读与交流,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愿快乐阅读,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英语素养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人文精神传递的一个有效载体。

综上所述,在英语泛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采用课前时事阅读与交流、课堂人文知识及时灌输以及课后经典名著阅读与交流等方式,对传统的“读课文、对答案”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是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同时,传递英语这一语言载体所承载的厚重的文化与历史内涵的一个有效途径。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守护树
爱我贺州清洁美丽和谐
我的读书生活
我们的小学
人生因奉献而美丽
色彩斑斓的春
无锡情
和蔼的眼神
回忆
假期里发生的一件事
由圆和直线联想到的
难写的周记
祖国在我心中
笑的真谛
泪,流在她心里
试论大学语文教与学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基础化学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关于立足校本优化作文教学途径
关于高校离退休老干部沟通技巧
试析牛津大学的学院制和导师制及对我们的启示
关于实验教学在经济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职汽车专业考试形式的改革与探索
关于大学生成长历程与学习倦怠根源
试析高职法律文秘专业职业岗位研究
关于高职思政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浅论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教学方法与模式
试析大学生创业实践平台的建设
试论市场经济实践的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改革研究
试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研究生课程教学
试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莫伯桑葬礼上的演说
给雨果先生的一封信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演讲基础知识
浅谈演讲的入题、破题、点题
巧言话精神,妙语促统一──郁慕明中国人民大学之行演讲赏析
谈谈如何写好演讲稿
孙中山演说:“民权主义”
微笑着面对生活──怎样写演讲稿
怎样提高演讲技巧
演讲稿的写作
关于希特勒入侵苏联的广播演说(节选)
“每一位公民,都应有一种受到平等关心和尊重的权利。”──当代美国法理学家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
林肯的第一次就职演说
伏尔泰对教会与国家关系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