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理念革新

试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理念革新

"

论文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学生坚实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但由于多种原因,该课程课堂教学中存在实效性低的问题,其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存在问题。要想提升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增强该课程的实效性,在课堂教学理念方面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对话与合作的师生关系理念以及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理念

高校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规定四年制本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在内的4门必修课。作为“05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础”课,在新课程体系中的应用性、实践性特点十分突出,主要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使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认真审视这些年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和教学效果,虽然在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法律素养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回过头来仔细分析,我们也存在严重不足和一些相对薄弱的环节,这需要我们从教学理念这一根本思想上认识问题的严重性和改革的必要性。据此,文章将就教学理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革新做尝试性的探讨与分析。

一、目前“基础”课程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础”课程博大精深,既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的科学,又具有鼓舞人、震撼人和引导人的强大精神力量,受到学生的欢迎本是应有之义。但是该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普遍的简单化倾向。“一是教学方式简单化。……满足于照本宣科,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只是将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大学生当成消极被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工具,一味地把概念化的理论知识往学生脑袋里塞,而不会联系社会和学生的实际解答问题。……二是教学内容简单化。……运用非常肤浅、通俗甚至庸俗的语言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走了一条将高雅的理论通俗化,通俗化的结果庸俗化,庸俗化到最后简直不像话的道路。”[1]教师一切教的努力,都只是为了把书本上的知识存储于学生的脑海中,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变成了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这样一种简单化灌输的结果,使得该课程在学生中声望下降,使学生感觉该课程没有多少理论,完全是一种说教,从而在学习上被动应付,甚至对所讲授的内容产生厌倦心理和逆反心理,最终该课程成为一种低效益,形同虚设的课程。

从上述论述我们可以看到,为了真正让“基础”课程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动,必须进行改革,其中课堂教学理念改革又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即所谓理念先行,这对该课程的实效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二、“基础”课程课堂教学理念革新的几点建议

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认为,课程发展说到底是关于教师发展的问题,如果没有教师方面的相应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变革。教师要想搞好教学工作,搞好育人工作,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学理念的更新。可以说,教学理念的革新是前提和基础。所谓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的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它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并对教学行为产生深刻影响的教学理想观念,体现着教学本质,反映着教学活动的理想追求,是指导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和实施教学的思想基础。

05方案指出,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方法;力争在几年内,使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理念的革新也应根据文件中的相关规定,进行探讨和研究。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但是过去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是有意识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有学者就指出:“从一个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来看,教育者的意识活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起点,教育对象的实践活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终点;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持续开展来看,教育者的意识过程—教育者的实践过程—教育对象的意识过程—教育对象的实践过程—教育者的意识过程……的依次展开以及往复不已,构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整体演进及持续进行。”[2]这就把受教育者当成了一张“白纸”,完全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影响,由教育者任意涂抹。“基础”课程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课程,更应注重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体验知识在实践中的意义和价值,再进一步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这是我们首先要树立的一个基本理念,即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是主体,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充分体现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温暖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人为本。 "

2.对话与合作的师生关系理念

以往的“灌输”理念,师生地位的严重不平等,教学过程更多的是教师独白,导致了学生批判精神压抑,对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健全人格的发展等都非常不利。而对话就是通过语言形式所进行的交流,强调的是主体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质疑。正如保罗·弗莱雷曾说:“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3]在对话过程中,师生围绕共同关心的话题,各自以自己的视角和经验,通过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意见的交换,实现知识的共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师生合作,在“基础”课程教学中就是强调教与学的合作,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由教师纯粹讲授书本知识的理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专业知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以一种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合作中共同成长。这样一种师生对话与合作的双向互动关系,推动学生对“基础”课程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内化为学生自身素质,外化为学生自身行为和习惯。

3.根据课程类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革新教学理念就必须配套改革教学方法。虽然一直我们都强调“教无定法”,但“教无定法”的法是可以非常具体的,可以具体到每一节课,可以具体到每一类课。在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进行,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来进行。“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具体运用跟课程特点(思想性、政治性、实践性等)、课程目标和课程要求密切相关,总体原则是“基础”课程教学坚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开展教学,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种保持主动性,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道德观、政治观、人生价值观和法制观。据此,该课程的课堂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中做一些尝试。

(1)启发式教学。这是最常用也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式,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例如在“基础”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讲解中,针对什么是价值,什么是人生价值这个理论问题,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式教学,厘清概念、提升学生认识,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2)立体式教学,是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相交叉的师生互动的一种教与学的方法。它能较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发挥课堂教学的特点和优势,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第五章中关于社会公德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查找、阅读和整理材料,进行分散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与社会公德”为主题,通过课堂讨论与辩论,建立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分散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集中学习为三个支撑点的立体式教学。

(3)开放式教学。所谓开放式教学,是指以知识教学为载体,把关注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自主的教学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在讲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时,该课程教学不应拘限于课堂、教材,而是结合社会现实,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充分体现该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4)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促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如在讲“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这个问题时,播放雷庆瑶身残志坚的感人事迹和展示现代大学生人生态度不端的问题的强烈对比,促使学生思考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面对自己的人生。从上面的论述中可以看出,这些教学方法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它们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其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劳动基地之可怕的训练
痛苦的滋味
包馄饨
期末考试之后四天
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一次性筷子带来的思索
建议书
我渴望病魔不再折磨我
心儿怦怦跳
爱无处不在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一次开心的旅行
跳大绳
爷爷,我想对您说
发展社区教育,建设现代生活
科技副县长供职发言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材料
干部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征求对市委常委会意见座谈会的发言材料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如此双簧
设备公司第二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
征求意见座谈会的书面发言材料
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解决的问题
医院托管前后的情况简介
统战系统如何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
矿井瓦斯治理创水平经验介绍
在全市共青团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材料
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如何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实力与软环境比较研究
对浪费型校园建立的思考
浅议农村信用社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试论用“5S”管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
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探析
关于强化就业导向理念打造就业指导平台
刘志迎:大力推动安徽产业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产业集群识别与分类实例研究(1)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究及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投资行业竞争模式问题研究
浅谈园林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浅谈大教育观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创新理念指导下的加油站改造探析(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新视角(1)
《〈论语〉十则》义词辨析
《〈论语〉十则》字词解释
《〈论语〉十则》词类活用
《〈论语〉十则》重点难点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结构分析
《〈论语〉十则》通假字
《〈论语〉十则》学法导引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重难点突破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
《〈论语〉十则》特殊句式
《〈论语〉十则》写作特点
《〈论语〉十则》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课文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