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析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浅析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8

浅析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

论文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并就高校体育文化对调节大学生不良心理症状和培养良好品格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高校体育文化内涵丰富,具有娱乐和宣泄功能,能愉悦身心、调节情绪,有助于缓解大学生抑郁、焦虑、敌对、胆怯、强迫等心理症状;有助于大学生准确评价自我和他人,增强自我接纳和群体认同感,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文化;大学生;心理健康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处在一个快速转型时期,人们传统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较大冲击。各种矛盾和问题逐渐出现在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如父母对大学生子女期望值过高与大学生就业困难之间的矛盾;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不一致的问题;人际交往逐渐多元化与交际能力欠缺之间的矛盾;情感丰富与感情容易受挫之间的矛盾等等,给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高校体育文化具有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是校园文化中独特的文化现象。目前,将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还比较欠缺,本文对高校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联进行研究,就高校体育文化对调节大学生不良心理健康症状和培养大学生良好品格等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加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建议,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文化对培育大学生健康心理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1.高校体育文化的概念

在《辞海》中,文化是指人们在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而校园文化是指以学生为参与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高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上指高校师生在体育教学、体育保健、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育设施建设等活动中形成并拥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高师生员工的体育观念、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

2.高校体育文化的内涵

高校体育文化主要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制度文化是高校体育的组织形式,也是高校体育意识的体现。物质文化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础,也是高校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的客观物质保障。三者相互关联,是一个有机整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高校体育文化包括学校体育的目标与任务、师生的体育爱好与志向、学校体育的氛围、传统与习惯、学校体育管理队伍及各种业余体育团体的组织机构、群体活动、课余体育训练、各类竞赛、场馆设施的建设以及体育管理制度建设等诸多方面,还包括体育道德风尚、体育精神的价值等内涵。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现状

1.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根据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和特定社会角色的要求,其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有:满意的心境、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意识、良好的个性等。公认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指标有3条原则和7种能力。3条原则包括:心理与环境的协同性、心理与行为统一性、个性的稳定性。7种能力是:适应能力、耐受能力、控制能力、知觉能力、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康复能力。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主要有:抑郁、焦虑、自卑、怯弱、孤傲、冷漠、强迫、敌对、偏执、人际关系敏感以及躯体化症状等。具体表现为:思想过度依赖、不能自理自立、任性、自我中心、情感淡薄、心中无他人、不信任他人、骄横、不合群、不善交往、受挫折能力和生存能力不强等。大学期间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过渡时期,他们的心理是否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大学生的心理障碍而导致的问题行为呈上升趋势。据有关数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23.35%有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2005年已达30%。[7]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高校乃至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生活的能力”。"

三、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有两条途径。第一,通过身心健康的交互作用实现。身体锻炼是体育文化的重要内容,心理学家凯恩在1983年对1750名心理医生的调查显示,有80%认为身体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60%的人认为应将身体锻炼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第二,高校体育文化通过精神层面上的熏陶和潜移默化实现对大学心理的积极影响。通过在体育锻炼和竞赛中领悟体育精神,从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克服人格缺陷,不断完善自我。

1.高校体育文化有助于缓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

高校体育教学、课余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协会组织、对外体育交流是高校体育文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大学生在参与这些体育活动和体育组织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又要融入到集体中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得不学习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使各项活动顺利开展。在比赛当中,他们必须不断地交流沟通,局势有利或者同伴表现出色时,他们会用各种方式表示鼓励和认可;在出现失误、局势不利的关键时刻却能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做到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这样,在参与运动过程中,大学生逐步形成了自信、自强、宽容、大度、尊重他人、不畏困难、敢于拼搏、遵守规则等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马塞(Massie)等人在1971年的调查中就已经发现:长期从事体育运动,特别是集体对抗性项目运动,能够使内向性格者趋于外向化,同时,运动过程中能够有效提升运动者对外交流和沟通的能力,从而发展他们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

2.高校体育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准确评价自我,增强自我接纳和自我认同感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应该能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做出客观评价,了解自身长处和短处,明确自身存在的价值,能扬长避短、持续健康地发展自己的内在潜力。能促进学生个体主观上对自己的身体、思想和情感整体做出正确的评价。体育锻炼对于改善人的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至关重要。身体表象障碍在大学生中是普遍存在。特别是女生,倾向于高估她们的身高和低估她们的体重,而且,身体肥胖的个体更可能有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方面的障碍。身体自尊主要包括一个人对自己运动能力的评价,对自己身体外貌(吸引力)的评价以及对自己身体的抵抗力和健康状况的评价。身体表象和身体自尊与整体自我概念有关,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对身体表象的不满意会使个体自尊变低(自尊指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并产生不安全感和抑郁症状。有研究表明,肌肉力量与身体自尊、情绪稳定性、外向性格和自信心呈正相关,并且加强力量训练会使个体的自我概念显著增强。心理学的研究显示,人格的形成及其发展与人的活动密不可分。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大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有利于思维活动和机体活动的紧密结合,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和发展。同时,既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又能达到实现自我的心理满足,进而改变人的整个心理状态。

3.高校体育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个性心理的形成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和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独立主动的精神,是一个人行为特点的稳定因素的总和。体育锻炼不但要克服气候条件的变化、动作的难度或外部障碍等困难,还要克服如胆怯、疲劳及运动损伤等主观因素造成的困难,同时,还要遵守竞赛规则、制约和调控自己的个人行为,以有利于在竞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另外,通过体育文化活动的表达团结、友谊、和平、进步等人类先进的思想和愿望,在合理规范的竞争中锻炼自己的品行,并在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竞争与退让、个人与集体之间做出选择,在选择中表达出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总之,体育文化崇尚“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通过高校体育文化培养和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具有显著的效果。

4.高校体育文化有助于缓解大学生抑郁、焦虑、敌对、胆怯、强迫等心理症状

情绪状态的调控能力是衡量高校体育文化对心理健康影响的最主要指标,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高校体育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主要是以体育锻炼为表现形式和手段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体育锻炼之所以能够调节情绪,是因为参与者能体验到运动带来的愉快感觉。心理学家认为,适度负荷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人体释放一种多肽物质——内啡肽,它能提升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从而产生良好的情绪状态。因此参加体育锻炼,尤其是参加那些自己喜爱和擅长的体育锻炼,可以使人从中得到乐趣,振奋精神。国内的研究资料表明,以有氧代谢为标准的中距离和长距离慢速跑、变速跑能够松弛紧张的情绪;集体项目,如球类活动,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来抑郁焦虑;健美操、有氧韵律操等对焦虑有明显的作用。另外,麦克曼(Mclman)等人的研究表明,经常参加身体锻炼者的状态焦虑、抑郁、紧张和心理紊乱等消极的心理变量水平明显低于不参加身体锻炼者,而愉快等积极的心理变量水平则明显要高一些。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高校体育文化内涵丰富,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对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拼搏进取的精神和树立崇高的理想有显著教育意义;它在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熟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形成良好意志品质。另外,高校体育文化具有娱乐和宣泄的功能,能愉悦身心、调节情绪,有助于缓解大学生抑郁、焦虑、敌对、胆怯、强迫等心理症状;还有助于大学生准确评价自我和他人,增强自我接纳和群体认同感,从而缓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

2.建议

(1)各高校制定的校园体育文化发展规划应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充实大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平台。

(2)体育设施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完善体育设施激发大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从而增强高校体育文化的吸引力及亲和力。

(3)充分发挥体育社团和体育协会的积极作用,鼓励它们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和课外体育活动,磨练意志,强化竞争意识,培养大学生自信、自强、宽容、大度、胜不骄、败不馁、尊重他人、不畏困难、敢于拼搏、遵守规则等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4)体育教学在高校体育文化中占有很大比重,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将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5)根据高校各自的类型、规模、办学条件和师生结构等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等差异,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体育文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中华活页文选》谷老师的一封信
妈妈,我想对您说……
给学校的一封建议书
给妈妈的一封信
给父母的一封信
黄盖给曹丞相的一封信
致大哥的一封信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给加油·好男儿宋晓波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对小河的道歉信
亲爱的妈妈,我想对您说
给妈妈的一封信
给爸爸的一封信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以法治会努力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做光荣选择  为光荣增辉
第二届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浅谈如何在基层林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区路政大队突发事件(故)应急预案
供电局火灾事故预防、灭火及疏散预案
真诚服务  铸就品牌(电信)
谈剧本教学的编—导—演—评“四部曲”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
构建“三级联创”运行机制,实现创建与农村发展同步推进
一心为公的女支书
对建立和谐机关的几点看法
如何在项目上以丰富的企业文化陶冶人
我们是如何开展劳务输出的
警民共建活动协议书
论析发挥教研组主阵地作用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浅谈学校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及法律责任
军事工业竞争力测算参数与模型研究
关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几点思考(1)
试谈荣辱观教育与高职生职业道德培养
对马克思价格理论的质疑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暂时冷落(1)
中部地区服务业的比较分析与发展对策(1)
试谈文艺作品中的性描写与性健康教育内容的和谐构建
浅议以美育德:美学实用化在大学德育中的作用与实现
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1)
浅谈信息教育中的道德培养
试析高中学生的道德培养和策略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问题研究
试谈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培养
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
《我的信念》说课稿
《我的信念》教学反思
《我的信念》教学过程实录
《论语》是怎样一部书?
注重体验升华情感──《我的信念》课例及评析
《我的信念》讲学稿
《我的信念》教学案例
《〈论语〉十则》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居里夫人》教学杂谈
“对比”可激千层浪──《我的信念》教学案例
《论语》的内容和孔子的思想
洗一次精神“桑拿”──《我的信念》教学案例
《我的信念》教学点评
《我的信念》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