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谈民办本科后进学生思想转化对策探索

浅谈民办本科后进学生思想转化对策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4

浅谈民办本科后进学生思想转化对策探索

"

论文摘要: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是公有民办本科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后进学生,是指那些道德品行和学业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比较复杂。因此在进行教育转化工作时,高校辅导员应该针对后进生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方法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公有民办本科;后进生;思想转化

一、公有民办本科后进生的特点

民办本科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条件较宽裕的家庭,在富足的经济下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他们有着丰富的爱好,思维异常活跃,能够较快接受新鲜事物,但以自我为中心的特点尤为突出,缺乏沟通能力,缺乏团队意识,缺乏生活的磨砺。

所谓的后进学生是指那些道德品行和学业成绩都有比较严重的缺点,在教育的主导影响下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闫旭宇,2009)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自卑心理

由于后进生各方面较差,受到父母恨铁不成钢的训斥,受到同学们孩子气式的讽刺、挖苦,再加上某些教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自卑心理加强,感觉低人一等,从而萎靡,情绪低落,自暴自弃。

2.逆反心理

由于后进生习惯性处于被歧视状态,形成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平时和同学相处讲义气、重情义。在日常道德行为上,大家认为不对的,他们力争要证明是对的:大家认为对的,他们决然用自己的行为打破,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及英雄主义精神。后进生的形成固然与社会、家庭及学生个体等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有着更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相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祁欢,2009)

3.情绪化较强

这群学生情绪变化快,波动速度大,反复性强,由于以个人为中心,自私心态作祟,他们不懂得谦让,不能接受所谓的不公平,不能承受一点点的压力,在他们看来只要是不合心意则立刻表现出很强的情绪化,同样,遇到高兴的事通常不能控制,高调示众。心态不平衡,喜、怒、哀、乐溢于言表,理智往往无法驾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冷热病。他们的思想波动使得辅导员对其教育呈现前进—后退—再前进的反复过程。

4.精力充沛,兴趣广泛

一般说来,民办本科后进学生虽然在学习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学习成绩较差,但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较按部就班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性格更加活泼开朗,活跃于时尚前沿。由于年轻学生精力充沛,他们通常喜欢体育、文娱活动,喜欢接受新鲜事物,如:郊游,做游戏,上网等;同时他们也喜欢做一些冒险或破坏性的事情,较任性,自制力差。

二、后进生的思想成因

1.对新的学习环境适应性不强

从高中到大学的角色转换不成功。高中的教育更侧重老师的领学,大学则是老师教会学习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这样,学习自觉性高的学生通常就出类拔萃,而另一部分学生由于家长不在身边,辅导员也不可能像高中老师那样面面俱到地督促他们学习,他们没有及时从被老师和家长安排和督促的状态中走出来,从而很难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学习,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管理方式,在不知不觉中沦为后进生。

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缺乏进取心

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认为上了大学终于可以轻松了,产生了“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想法,从此失去了努力方向,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了进取心,放任自我,随波逐流。

3.产生厌学情绪

由于家庭背景较好,父母平时对学生的溺爱及不恰当语言承诺,加上后进生本身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使得他们产生了厌学情绪,从而对学习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行为上远离学习,一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影响他们自身未来的规划,家庭的优越感使得他们认为自己依旧会赢在人生的起跑线上。 "

三、后进生思想转化的方法

后进生学生鲜明的思想、心理特点对公办本科院校的辅导员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后进学生作为其中更为突出的一个特殊团体尤为让我们关注,如何能让每一位后进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又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努力挖掘自身优势、自身价值,从而取长补短,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一直是笔者深思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三风”的建设,其教育转化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第一,教师是爱的传播载体。充满爱心的教师能够消除学生的戒备心理,能够更好地尊重后进生的人格。爱是亘古以来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的细腻情感可以融化学生一颗冰冷的心。后进生外表套有一层硬壳,他们的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当学生真心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期望和情感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夏克家,2006)

第二,教师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转化的信心。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后进学生也不例外,他们虽然在学习成绩上较差,是老师同学们眼中的“坏孩子”,但他们身上也有很多优点,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把握住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教育契机。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夏克家,2006)要给他们表现的机会,要积极营造转化的空间,给他们转变的时间。另外,鼓励是孩子成长的摇篮,能力会在批评下萎缩,而在鼓励下绽放花朵。帮助学生重拾自信是转化工作的关键。在平时的工作中有意识地安排,让后进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从而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

第三,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持之以恒,反复教育,共同巩固并且加快教育转化工作进程。促进后进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即养成教育。长期以来,在教育后进生问题上,校外与校内配合往往不合拍。一方面,学校在苦口婆心地教育后进生;另一方面,社会上不关心和讽刺后进生的现象比较普遍,从而淡化了学校教育。为此,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又要很好地利用校外因素积极影响力量,同时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达到教育的最佳效果。

第四,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理论学习,学习使用过矫正、防范协约、强化暂停、表征性奖励、标榜示范等各种品德矫正的心理策略,要学会合理使用正反两方面材料,合理地使用情绪因素和理智因素,充分地利用“门槛效应”(向学生逐步提出要求)、“南风效应”(和风细雨式教育)、“名片效应”,避免“超限效应”(超过一定限度会产生副作用)等说服学生的心理策略,并学以致用。

例如:土木专业黄某某同学,自入学之后热情高涨,争做班级团支书,这样的热情持续了半个学期。大一下学期,该生在课堂上时常发呆,自习课经常看小说,出入网吧频繁,与任课老师交流中了解到该生文化课基础极差。第一学期,该生2门课程不及格,并且主动请求辞去团支书职务。作为辅导员,在与其家长的长途通话中感受到,家长和孩子几乎抱有同样的心理:基础差,不过很正常……学生似乎觉得自己的言行得到了家长的认同和理解,对自己的要求更加放松。大二开学,笔者要求他每周汇报学习情况,但效果不大,相反他打游戏更加频繁了。期末考试结束,又有2门挂科。开始该学生非常后悔,并向笔者表示一定会以此为戒,把学习搞上去。可没过多久,又开始沉溺于小说、上网、打游戏,老师的教育使他偶尔会产生压力,但惰性心理会占上风,不能持之以恒,各种消极情绪涌上心头。2007年该生累计未取得学分29.5,面临退学边缘。其父母到校以后,认真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且和笔者共同制定详细的计划,由于父母都是在职人员,无法实现陪读计划,考虑到孩子目前的实际情况,母亲坚持每天把老师肯定他、鼓励他的留言条传给孩子,让他向规划的目标前进,同时和任课教师商量加强有关学科的个别辅导,帮助他增强信心,提高学习成绩。以前一直生活在母亲“责难”中的他慢慢地感受到亲情,感受到自信,在师生与家长的共同努力下,该生渐渐地主动取消了上网,在重修考试中现只有2门考试成绩在查询中,其他各科成绩均在70分以上。然后笔者帮他计算学位课的学分绩点,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考试成绩喜人,他第一次感受成功的喜悦,也找回了久违的自信。事实证明,大学生无心向学、陷入网迷、网恋往往有其深层次原因,他们已属成年人,希望在各方面能找到归属感、成就感,渴望得到自信、理解、渴望自立、受到尊重,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必须对该生表示充分地理解和关切,深入了解,肯定他的闪光点,进行细心、耐心的引导。

后进生的转化是长期性的工作、十分艰苦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辅导员要有满腔的热情和足够的耐心,加强自身理论学习,不断推动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爸爸的一封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致大哥的一封信
黄盖给曹丞相的一封信
对小河的道歉信
给学校的一封建议书
妈妈,我想对您说……
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给加油·好男儿宋晓波的一封信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父母的一封信
给妈妈的一封信
给《中华活页文选》谷老师的一封信
亲爱的妈妈,我想对您说
一心为公的女支书
如何在项目上以丰富的企业文化陶冶人
对建立和谐机关的几点看法
我们是如何开展劳务输出的
供电局火灾事故预防、灭火及疏散预案
乡镇机构改革材料
以法治会努力推进工会工作法制化建设的进程
浅谈如何在基层林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真诚服务  铸就品牌(电信)
构建“三级联创”运行机制,实现创建与农村发展同步推进
做光荣选择  为光荣增辉
谈剧本教学的编—导—演—评“四部曲”
警民共建活动协议书
区路政大队突发事件(故)应急预案
第二届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军事工业竞争力测算参数与模型研究
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1)
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浅议以美育德:美学实用化在大学德育中的作用与实现
关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问题研究
中部地区服务业的比较分析与发展对策(1)
对马克思价格理论的质疑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暂时冷落(1)
试谈荣辱观教育与高职生职业道德培养
论析发挥教研组主阵地作用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关于知识产权战略的几点思考(1)
试谈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培养
浅谈学校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中的归责原则及法律责任
试谈文艺作品中的性描写与性健康教育内容的和谐构建
浅谈信息教育中的道德培养
试析高中学生的道德培养和策略
注重体验升华情感──《我的信念》课例及评析
《居里夫人》教学杂谈
“对比”可激千层浪──《我的信念》教学案例
《我的信念》教学案例
《我的信念》教学点评
洗一次精神“桑拿”──《我的信念》教学案例
《我的信念》教学案例
《我的信念》说课稿
《〈论语〉十则》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论语》是怎样一部书?
《〈论语〉十则》有关资料
《我的信念》讲学稿
《论语》的内容和孔子的思想
《我的信念》教学反思
《我的信念》教学过程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