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民办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试析民办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16

试析民办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

"

论文摘要:从分析我国民办独立学院的特点和师资队伍现状入手,对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可操作性思路。创办科技产业园,打造“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开放式办学模式,提出了“量身定制”教师终身培训计划。

论文关键词: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独立学院

我国民办独立学院是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阶段,为适应国内高等教育需求和与国际民办高校市场接轨背景下异军突起的新生力量,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形势下高等教育办学机制与模式的一项有益探索和创新,是更好更快地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民办独立学院的兴起和发展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重大意义。相对于“公办”高校,民办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规模小,底子薄,基础差,专职师资弱。在高校行列中,属后来者和“小弟弟”。但也有其办学自主权大,专业设置灵活,劳资政策限制少,人员“包袱”轻等优势。只有坚持以特色理论和科学发展为指导,充分认识民办独立学院的特点和不足,扬长避短,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和甘当小学生精神,走特色兴校,独立发展之路,民办独立学院才能立足、跻身于高校之林,谋求自身跨越式发展和事业日新月异的天地。

“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教育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教师问题。”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民办独立学院生存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本文试图就民办独立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对“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进行探讨,供同仁商榷。

一、正确定位,民办独立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必须以“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支柱

我国高等教育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社会经济建设速度越快,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越大。目前,我国经济建设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众多高校纷纷树起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旗帜。民办独立学院更应该责无旁贷,顺势而为,以地方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为风向标,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确立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定位。这是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解决“一刀切”、趋同化倾向,引导地方高等院校在“做大、做强、赶超一流”的浪潮中,理清思路,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的必然选择。基于我国的国情和现状,民办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是:根据地方和区域经济建设需求,培养社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培养目标是:面向工业、工程、经济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岗位,培养直接从事解决问题,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一线工程师和普通管理人才。

从绵阳区域经济,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经济发展着眼,我校将城市建筑、机电工程作为重点学科,以智能建筑、汽车服务工程为特色专业的定位,改变了地方高等院校在学科和专业设置上“千人一面”的格局,以特色兴校为突破口,推动提升学校的发展。不言而喻,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的定位,即培养“一线工程师”的办学理念,决定了民办独立学院的生存发展必须以“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支柱。

二、突破瓶颈,多渠道培养和引进“双师型”师资力量

民办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不长,其教育运行机制尚未完全理顺。教师在工资待遇、任职资格、职称评定、教龄计算、社会保险以及在科研领域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且与公办高校教师有一定差距,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民办独立院校的师资队伍的稳定,影响到学院的发展。

调研资料表明:全国民办独立学院普遍存在自有专职教师偏少,兼职教师所占比重较大;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合理的老、中、青年龄梯队;学科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缺乏;专职教师职称低、学历低,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分析我校师资队伍现状,专职教师虽然达40%以上,但不同程度也存在上述问题。

民办独立学院师资队伍这些“先天不足”,尤其是专职教师少,“双师型”师资队伍奇缺,已成为严重影响和制约学院生存发展的“瓶颈”,必须高度重视,狠下决心,广开门路,多措并举,通过“后天”的努力下大力给予加强。

一是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开放的师资市场,出台相应政策、法规,打破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教师相互流动的壁垒,构建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师资培养、交流体系。

二是学校要主动到人才市场和企事业单位,发现、挖掘“双师型”人才。在媒体和人才市场发布“双师型”人才需求招聘信息。参与人才市场现场招聘会,发现和招聘所需人才。学校领导和人事部门的员工要迈开双脚,深入到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去发现和挖掘“双师型”人才,充实师资力量。

西南科技大学创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联合办学体制,为我校“双师型”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要以西南科技大学联合办学董事单位为依托,充分利用其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按照“不为我有,但为我用”的模式,打开“双师型”人才选用通道,尽最大努力招揽和挖掘“双师型”人才,充实教学一线,并以此为“种子”和“母本”,催生更多的“双师型”教师。

二是建立实习培养基地。根据专业设置,特别是重点专业和社会人才需求,发挥民办独立学院资源优势,采取独资、合资,独办或厂校联办等形式,引进人才、技术、项目和资金,建立实习基地或实习工厂,结合教学和实践,有计划地安排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到实习基地学习锻炼,解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自己的“双师型”师资。我校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创办科技产业园,打造“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开放式办学模式,既能生产产品,又能培养人才,这在我国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使用、轻培养倾向和关门办学的情况下,以“借鸡生蛋”、“以蛋孵鸡”的模式,推动学院的“滚动”发展,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无疑是明智决策,长远之计。科技产业园创建初期可能难度较大,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但发挥的效益是长远的、多方面的,并能以此为基地,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和学校需要的“双师型”教师。 "

三是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参加工程项目实践。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安排相关专业的教师到企业进行对口顶岗实习,或参加工程项目实践,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这一般为单一性的,相当于短期专项培训。成本低、周期短、见效快,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四是贯彻终身教育的理念,量身定制“双师型”师资培训计划。打破教师培训“一刀切”、“一锅煮”的惯例,根据专业设置和教学需要,按照自愿选择与组织安排相结合,长期规划和短期安排相结合的原则,对理论教学水平较高,但缺乏专业实践能力的教师,或有实践经验而理论教学水平欠缺的教师,量体裁衣,量身定制终身培训计划。通过选送进修、岗位培训、轮岗互换、挂职锻炼、提升学历教育等多种途径,对症下药,因人施教,强化薄弱环节,逐步加强师资队伍力量,全面提升师资水平。

五是加强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采取举办学术报告会、经验交流会、“一帮一”、“结对子”、“带学徒”等形式,加强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的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以克服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上“单打一”、“一头沉”倾向,达到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共同提高之目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双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策,且难度很大,不可能一蹴而就。应遵循引进与培养共举,重在培养的原则;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并重,重在实践经验和提高专业技能的原则。按照“长远规划,先顾急需,分步实施”的思路,稳步发展,逐步加大专职教师“双师型”师资的比重。

目前,我国民办独立学院的师资大多或基本为兼职教师,是民办独立学院兴建初期的必然现象和过渡。民办独立学院步入正轨后,兼职教师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和补充。但以科学、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建设以专职教师为主体,以“双师型”师资为支柱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民办独立学院自主办学,持续发展,独立发展的根本保证。

三、政策保障,构建待遇留人,事业引人,感情融人的和谐环境

1.政策保障,保持民办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的相对稳定

调查情况表明:由于出资渠道和办学体制不同,“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两者在身份、地位、待遇、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不少人感觉失落和心存疑虑。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民办教师”在人们心坎上留有阴影,有的人对此心有余悸。作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关注民意,顺应民心,加强调研,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制订相应政策法规,以理顺关系,确定公、民办高校教师相同的政治、经济地位与待遇,有效地保持教师队伍的稳定,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另一方面,民办独立学院要加强教师的教育引导工作。无论公办还是民办高校,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计划经济时期的“民办教师”与市场经济时期独立学院的民办教师不可同日而语。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收入差距的悬殊是不争的事实。作为民办独立学院的教师要正确看待公、民办教师的差异,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增强教书育人的神圣感、使命感、责任感。

2.经费保障,建立“双师型”师资引进和培养基金

学校在做年度经费预算时,要给“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安排相应的经费,作为教师培训、进修、挂职锻炼、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和“双师型”师资引进的经费支出。对从社会、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挖掘来的具有真才实学的“双师型”教师和“双师型”人才的引进者,给予一定的资助、奖励。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也是“双师型”师资引进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3.政策引导,在内部分配制度上适度向“双师型”师资倾斜

对有真才实学,并做出一定贡献的“双师型”教师,除按规定合并计算教学、科研、实践课程工作量外,适当放宽跨级、跨档调整岗位津贴尺度,并在评定职称、提升职务、科研立项等方面优先考虑。以此为导向,鼓励教师自学成才,督促教师从单一身份向“双师型”师资的角色转变。

4.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用人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重金聘请”、“高薪挖人”、“高薪养人”,对重点学科、重点专业的急需人才,特别是学科、学术带头人等领军人物和“双师型”人才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但并非唯一手段。营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用人环境,也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重要方面。发生疾病时的关心问候;心灵创伤时的疏导抚慰;遭遇困难时的关爱扶持;上下之间、教职工之间、师生之间互相尊重、理解、支持,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力、亲和力、凝聚力,并转化为工作、学习的动力。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扬民主,维护师生权益,构建相互尊重、理解、支持、沟通的平台;支持个性发展,倡导学术自由;鼓励创新思维、创新工作、创造发明;开展文体活动,娱乐心智,陶冶情操;强化教学为中心的思想,落实“三服务、三育人”等举措。大家携手,共同建设爱岗敬业,服务一线,尊师重教,团结奋进,上下一心,共谋发展的精神氛围。营造“本土”人才出得来,上得去;外部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的用人机制和成才环境,促进民办独立学院师资尤其是“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健康、稳定发展。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带动民办独立学院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开创民办独立学院“后来者居上”的新局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劳动基地之可怕的训练
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一次性筷子带来的思索
期末考试之后四天
爱无处不在
痛苦的滋味
跳大绳
建议书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爷爷,我想对您说
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包馄饨
心儿怦怦跳
我渴望病魔不再折磨我
一次开心的旅行
在全市共青团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材料
设备公司第二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
发展社区教育,建设现代生活
科技副县长供职发言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统战系统如何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
征求对市委常委会意见座谈会的发言材料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材料
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如何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征求意见座谈会的书面发言材料
如此双簧
医院托管前后的情况简介
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解决的问题
矿井瓦斯治理创水平经验介绍
干部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试论用“5S”管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究及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投资行业竞争模式问题研究
创新理念指导下的加油站改造探析(1)
浅议农村信用社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产业集群识别与分类实例研究(1)
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探析
刘志迎:大力推动安徽产业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实力与软环境比较研究
浅谈大教育观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对浪费型校园建立的思考
关于强化就业导向理念打造就业指导平台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
浅谈园林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新视角(1)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义词辨析
《〈论语〉十则》结构分析
《〈论语〉十则》字词解释
《〈论语〉十则》通假字
《〈论语〉十则》写作特点
《〈论语〉十则》课文鉴赏
《〈论语〉十则》特殊句式
《〈论语〉十则》重难点突破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
《〈论语〉十则》重点难点
《〈论语〉十则》词类活用
《〈论语〉十则》学法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