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的完善

试析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的完善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的完善

"

论文摘要: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多元化发展对我国高校的本科生科研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应该从制度设计、平台建设、过程管理、加强激励等方面入手,整体构建由动力机制、运行和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组成的大学生科研管理与运行体系,从而促进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

论文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

培育本科创新型人才是研究型大学面临的共同任务,其中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被普遍认为是一条有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也就是说,当本科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达到一定程度时,组织他们参加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实行“自主式”学习,使其学习过程和研究过程互相融合,在科研过程中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活动发展概况

美国是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最广泛的国家之一。从1969年麻省理工学院率先开展全校范围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y Program)起,到199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调研报告,提出建立“基于研究的学习模式”、构建以探究为主的新生年、跨学科课程研究、创造性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等系列改革措施。该报告的发表标志着美国高校本科生科研活动进入了新的高潮。 通过近15年的发展,我国高校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蓬勃开展,并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项目种类不断增加,层次不断丰富,项目内容注重学科交叉,参与主体由校内扩展到兄弟院校以及社会机构等等。本科生科研项目已成为研究型大学构建本科生实践教育教学新体系、培养和提高本科生创新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人才质量的一项新举措。

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迅速发展,对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提出了新的挑战。我们应该全面深入地分析本科生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制度化、规范化为目标,积极探索科学、规范、高效、持续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本科生科研活动种类的不断增加,学生参与面的不断扩大,目前的管理及运行机制已不能适应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多元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项目开展课余化,缺乏整体层面的培养体系设计

目前我国的本科生科研活动主要还是纳入到第二课堂学分,因此本科生科研主要是作为一种课余活动进行管理,学生主要是凭着兴趣驱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开展科研活动。目前本科生科研的组织管理流程主要为:学校开展项目申报,学生联系指导老师并根据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或结合实际情况独立思考提出申请,专家评审后确定立项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有限指导下进行项目研究并结题。整个过程与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存在脱节现象,往往一方面导致本科生的科研活动处于松散的自发状态,另一方面,使得他们在科学选题方面和问题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和专业性指导,从而导致本科生科研水平难以较快提高。

2.项目管理课题化,导致项目考核的结果导向

目前,我国高校把本科生科研当作一种课题研究进行管理还相当普遍,学校管理层一般在立项、中期检查、结题3个环节对学生进行科研进程与结果的考核,项目考核往往侧重于结果导向,缺乏有效的过程管理监控。但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加强对学生研究质量与教师指导质量的过程管理是容易忽视的环节:对学生而言,学生是否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科研活动,是否联系指导教师以及与教师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探讨等;对指导教师而言,教师怎样对学生进行指导以及学生获得指导的方式和时间;对管理层而言,如何预先精心设计通过学生科研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等,这些环节往往缺乏明确的规定和规范,其结果容易导致本科生科研质量的失控,大大降低学习效果。 "

3.项目形式封闭化,缺少社会团体和企业单位的参与

从项目和经费的来源看,目前国内高校大多是自行解决,而国外高校则积极面向外部的社会团体和企业界开放。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本科生科研项目及资助来源于三方面:校内各研究领域提供的研究机会;加州大学系统所管理的国家实验室提供的研究机会;校外提供的机会,如NSF设立的全国性“本科生科研经验计划”以及一些私人基金会提供的研究资助等。这些校外资助是本科生科研活动的有效补充。

从项目的参与主体看,国内高校的本科生科研参与主体主要是本校的学生,而国外高校在此方面则显示了较强的开放性。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科研机会向其他大学的学生开放,其他大学也面向加州伯克利开放,特别是鼓励学生参与“暑期研究计划”。科研活动的校际交流有助于学生取长补短,开阔眼界。

从科研组织管理机构看,目前国内高校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构尚局限于校内,而美国高校除了学校内部的管理机构外,还得到全国性民间组织如本科生科研理事会(CUR)和全国本科生科研大会(NCUR)的积极支持。这些民间组织从组织本科生科研项目、寻求资金支持、为美国政府和高校提供总结材料等方面不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完善本科生科研管理机制的对策思考

针对以上本科生科研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解决的主要思路应该从制度设计、平台建设、过程管理、加强激励等方面入手,整体构建由动力机制、运行和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等组成的大学生科研管理与运行体系,真正体现本科生参与科研的“兴趣驱动、自主立项、重在过程”的原则。

1.加强系统设计,整体构建基于多元主体需求的本科生科研活动动力机制

本科生科研活动的开展需要有学生、教师以及社会团体与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参与。如何建立适应多元主体需求的大学生科研活动动力机制,推动大学生科研活动健康有序发展,是新形势下高校本科生科研管理的新课题。

学生的积极参与是科研活动广泛开展的基础。学校通过修订和完善相关系列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动态跟踪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需求变化,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供选择的大学生科研活动项目和资源,推进大学生科研项目的课程化,注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性,引导并组织学生在兴趣驱动下积极参与各类科研活动。

教师的全程指导是科研活动有效开展的关键。由于本科生一般不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和经验,从近年部分研究型大学的实践来看,指导教师在项目选题、团队组织、科研活动中的方向引导和知识解析等众多决定实施成效的因素中最为重要,应该建立完善的激励教师尤其是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生科研指导的有效机制。

社会力量的逐步加入是科研活动向纵深发展的有效补充。我国高校传统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主要以学校搭建平台、校内学生参与的模式出现,忽视了社会团体与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忽略了校际之间的科研活动交流,不利于本科生科研活动向纵深发展。学校管理层应该积极调研各类社会力量的需求与特点,创造条件吸引各类社会力量逐步加入到这项活动中来,构建合作共赢的科研活动资源整合模式。

2.深入探索实践,努力搭建适应本科生科研活动开展的平台运行与保障机制

整合课程资源,开展课程教学融入科研素养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发挥本科生科研活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第二课堂作用的同时,应考虑设置一些体现“科学精神”为宗旨、注重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训练的课程,这种将科研能力培养与第一课堂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如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农业科学与自然资源学院农业交流专业开设了“农业交流产品开发”高峰体验课程,学生要进行产品设计、出售产品、制作图片、撰写评价、相互交流等各项学习要求,这种在课程体系内对学生实施全过程科研训练的做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生可以选择“指导下的小组研究”、“指导下的独立研究”、“田野研究”、“四年级论文”和“荣誉毕业生四年级论文”等研究性课程,该类课程占总学分要求的1/6以上。通过将本科生科研纳入第一课堂,教学与科研共同构成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内容,能够有效促使学校和教师像课堂教学一样认真做好本科生科研的设计、引导和管理工作。

扩大实验室开放,建立适应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的实验室开放机制。198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切赫认为,研究型大学给学生具有震撼力的教育并非来自课程学习,而是让本科生进入研究实验室,使其接触最新设备和尚无答案的问题。实验室作为学生学科专业和素质教育的主基地、学生探索与研究性学习的主场所、高新技术应用研究与服务的承载体,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扩大科研实验室、工程中心、教学实验室面向本科生科研开放的力度,努力构建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坚固桥梁,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创造便利条件。

3.加强过程管理,建立和完善符合本科生科研活动特点的项目评价机制

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结果可以通过课题总结报告、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学科竞赛取得好成绩等形式进行展现,但最重要的是通过参与科研活动全过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科生科研是一个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相结合的过程。因此,本科生科研活动的评价体系更应该侧重于过程评价而不能局限于结果考核。美国高校针对本科生科研的评估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对学生科研成果的评估,采取的形式包括建立专门的科研档案、创办本科科研刊物和开展科研展示活动等;第二类是对科研活动对学生能力影响的评估,如通过面向本科生的调查,检查学生各项具体能力的改善情况等;第三类是对科研活动计划本身的评估,如通过问卷、访谈等活动收集师生对整个计划的意见建议,定期对本科生科研的目标、实施和走向等进行反思和调整。上述评估制度目前在我国还比较缺失,有必要尽快建立包括研究性学习能力评价、科研实践能力评价、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在内的评价体系,通过定性、定量两种评价方法,对大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建构和创新能力等进行综合性、过程性评价。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写给天堂里最美的母亲——献给在汶川地震中失去生命的母亲
致妈妈的一封信
写给月亮姐姐的信
给环保局的一封信
给灾区小朋友的信
给体操王子杨威先生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路边小摊小贩的一封信
写给天堂爷爷的一封信
给姚明先生的一封信
心存感激——致老师的一封信
给体育健将刘翔的一封信
给冰灾地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环卫工人节上的发言
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材料
关于中小学生“流水帐”作文问题的初步研究
县直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实施细则
从人力资源开发浅谈中外管理比较
**局临时聘用人员管理实施细则
税务局纳税服务规程
行政复议工作经验
社区服务技能辩论赛辩词
高速公路公司总经理致全体员工的新年慰问信
新开门店实习人员须知
正确理解GDP与绿色GDP
巩固先进性教育成效 构建党建工作长效机制
捐赠答谢词
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关注困难群众生活
我院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经验
浅论部分大学生权利义务观的错位及补救
浅谈学生权利意识变化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新思路
第九章新经济时代的人才组合规则
试论加强教学、科研和学科管理工作三结合秘书的共性意识
关于未成年学生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问题研究
浅谈教师权利观及其法律救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于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的思考
浅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
浅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创新
关于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
学科建设与管理初探
浅谈在学科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居里夫人: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人生寓言》教学杂谈
《人生寓言》教学案例
《落难的王子》课堂实录及反思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居里夫人的故事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有关资料
《我的信念》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居里夫人年表
施士元:承教居里夫人(节选)
关于居里夫人的生平和科学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