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中的思考和探索

试论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中的思考和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9

试论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中的思考和探索

"

论文摘要:针对高校后勤管理改革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发展节约型高校后勤部门、提高高校后勤人员职业道德和建设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可以采取的措施,为推进高校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提出一些新思路。

论文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改革;节约

高校后勤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塑造学校形象的窗口,更是从物力支撑,财力保证,人力支持等方面实现高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的重要阵地。因此,一流的高校需要具备一支一流的后勤团队,而一流的后勤团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发展。[1]高校后勤部门是一个综合性服务和管理部门,涉及到高校每一个师生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其最终的核心工作目标还是为教学服务。目前高校后勤已在精简机构、深化改革、实行公正高效的管理等许多方面上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现实,正确认识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地位、作用和特点,对当前存在问题进行积极的探索,大胆地实践,促进高校健康发展。现谈谈笔者对本校后勤的一些认识和建议。

一、发展节约型高校后勤部门

1.发展节约型高校后勤的必要性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和高校逐年扩招,广西师范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张,学生人数的大幅增加、基础建设项目增多,设备仪器的更换,加大了学校资源供需压力,水、电、原材料等等相关能源消耗量随之大幅度增加,导致后勤支出部分占整个学校支出的比例逐年增加。高校通过发展节约型后勤部门,让后勤管理逐步走向社会化服务市场,同时加强节约,勤俭办学、杜绝浪费,这既能提高后勤效益,也为高校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还能缓解校内各类资源的供求压力。

2.发展节约型高校后勤的措施

(1)宣传节约型后勤文化。高校后勤必须以学校为本,以后勤保障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能源资源活动。学生作为学校中最重要的主体部分,应通过加强节约资源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学生认识到能源的重要性和资源紧张的严峻形势,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发挥勤俭节约光荣传统,改正一些浪费能源的习惯,并结合自身在实际管理中的节约型作风,提出对后勤自身工作和全校教职工今后的要求,形成符合我校实际、具有我校特色的后勤节约理念。

(2)注重生活细节。学生饮食属于较大浪费区,因此,无论是食堂管理人员还是食堂的临时工,都时时提醒学生要珍惜粮食,反对浪费,并让他们养成节俭的好习惯。我校于2004年实行了饭后碗筷自觉回收的活动,要求每个用餐者将自己使用过的碗筷放到指定的位置,不仅节省了一定劳动力,同时也改变了过去桌面杂乱的现象,提高了饮食环境。同时还可以在食堂就餐的显眼处张贴有关节约的标语,并于每月更换一次新的标语,使节约意识深入学生心中。学生在就餐时抬眼就能看到“饮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等节约的标语,提醒学生克制浪费行为。

(3)实行定额包干。对各级学院单位实行“指标到户、计量收费、节约留用、超用收费”的管理办法,让顺手关电关水成为一种习惯。对于职工生活用水用电实行一户一表计量收费制。学生宿舍用水用电实行限额配送、超用收费制度。通过制定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制定标准和奖罚制度,充分调动全校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管理意识和节约意识。

二、提高高校后勤人员职业道德

1.提高高校后勤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后勤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实现科学性、规范性管理的重要体现。其中职业道德培养包括甘当配角的精神境界、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勤俭节约的思想作风、严明细致的管理方式、一视同仁的文明风貌等。不断地提高职业道德,能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约束性,才利于后勤系统职工政治素质与职业信誉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2.提高高校后勤人员职业道德的措施

三、建设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

1.建设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的重要性

高校后勤管理数字化,是指在学校后勤管理、后勤服务的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采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内外的信息资源,从而提升自身服务管理水平的过程。

随着学校的发展,后勤在管理的范围和服务的质量上都有了新的要求,原有的简单、粗放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也已在改革中越来越规范化、科学化,但大量的资料信息来源和更新仍需改进。因此,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后勤服务实行全面的数字化管理,是提高后勤管理水平、提高后勤保障能力、提高内部运行效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是促进高校又快又好发展的必要条件。

2.建设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的措施

(1)建设新型数字的校园,实现“校园一卡通”。学校逐步完善“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后勤要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依托,抓住机遇,利用智能化、网络化等信息手段改进工作方式和运作模式,及时了解各类管理信息,提供决策依据,实现精细管理。配合学校“一卡通”建设工程,将校园内的所有消费并入“一卡通”系统,包括缴纳水电费,食堂餐饮,超市消费等。同时结合后勤服务范围,因地制宜新建教室使用查阅系统、学生公寓出入信息管理系统、餐饮物流管理系统以及智能网上报修系统等服务平台。

(2)利用信息管理的系统,实现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利用计算机及互联网技术实现对后勤个部门单位和职工的人员信息、绩效考核、工作情况等管理。利用数据库管理建立职工的人员信息,包括每一名后勤员工的基本资料、工作种类和时间、考勤查询等。系统在岗位管理功能方面,涉及了岗位聘任程序和岗位管理模式,明确了岗位设置、岗位职责,为各部门按需设岗、以岗定薪提供了依据,并通过系统自动查询工作完成进度情况,例如教学楼的保洁工作可以通过系统查询是否当天已完成等,节省汇报时间,自动化完成。

(3)建立“一站式客服”,实现物业管理现代化。学校的物业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教职工住宅区、学生宿舍区和教学办公区,它直接关系到全校师生“住、教、学”的问题。建立“一站式客户服务”就是利用电话、校园网、学生公寓、教学办公楼等为终端平台,例如教学楼中的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后,能及时自动汇报到后勤维修部门,通知维修人员能及时排除故障,保证教学任务正常完成。全方位覆盖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位师生员工,向广大师生员工提供便捷的物业、饮食、维修等综合服务。

(4)物流及供应链电子化,科学控制成本。长期以来,学校后勤物资的采购、库存、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管理远远没有达到自动化的要求,为供应满足学校的需要,利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手段,能有效控制后勤物流,合理安排运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认真权衡成本和减少服务间的矛盾,全面实现成本控制并提升服务水平,以期达到多方满意的结果。

四、结论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和师生活动服务的部门,对于学校科学合理的整体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客观、主观等多种原因,目前高校后勤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解决,应在原有改革的基础上发展节约型高校后勤部门、提高高校后勤人员职业道德和建设高校后勤数字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后勤人员的积极性,改进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能力,提高工作质量,为学校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的周末
让生命笑得更灿烂
上海一日游
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只要你好”
多姿多彩的课本
假文盲
童年
三“福”临门
快乐
一根热狗
我编的教科书
昨天tomorrow
高新技术与我
试析高职高等数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职院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试析“师徒结对、订单培养”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试论校训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试析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内涵和创新途径
试析和谐视野下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质量的策略研究
试析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试析对高职院校内部问责体系建设的思考
试析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与就业力提升策略
试析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试析行动导向教学在销售技能竞赛中的应用探索
简论CBE模式的高职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设计
试析高职院校校企文化对接与融合的研究
试析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试析工学结合视角下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山中访友》教学杂谈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说课
《山中访友》说课设计
《山中访友》案例分析
《山中访友》研究课简案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山中访友》教学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山中访友》课堂实录
让想象的翅膀飞起来──教学《山中访友》课后反思
《山中访友》教学案例
一堂美的旅行课──《山中访友》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