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试论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9

试论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论文摘要: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农”领域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性”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与高等农业院校有效供给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为此,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为例,探讨了农业高等院校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运行和绩效,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特色专业;创新

特色专业建设问题是当前高等学校专业建设工作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我国的高等教育格局中,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本科专业建设,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点,引导各级各类高等学校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办出特色。为此,笔者结合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专业建设的实际,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和体现数理分析的特色,为“三农”行业及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形成了颇具竞争力和高等农业院校特色的创新教育活动。

一、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实践

1.着力科学研究与专业教学结合,突显数理经济分析特色

经济学专业建设立足于当前经济热点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突出以“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将科学研究与本科教学,经济理论与实践统一,着力农村一线调查和数据获取,培养学生对数据进行统计和数量分析的能力。如在进行“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中,特别强调学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社会调查能力,采取分层次、分阶段的方式:第一阶段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明白粮食安全的公共产品属性,一般商品波动和农产品波动的共性与个性;第二阶段引导学生在学院资料室和学校电子图书馆查找中外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动态,把握当前研究的成就和不足之处,探寻我们在进行“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研究中的突破点;第三阶段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的预调查发现和修正设计中与实际不符合的地方,通过团队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探讨确定调查问卷;第四阶段利用课余和假期时间,带领学生从事农村的一线调查,让学生掌握农民和农村干部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认知、预期和建议,使学生具备对基层经济现象的强感性认知;第五阶段对调查问卷进行数据采集和描述性统计,并与数量经济学团队密切协作,使学生掌握Eviews的软件使用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计量实证的回归分析;第六阶段引导学生对“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理性分析,撰写调查报告和专题论文,并通过课堂讨论,提升报告和论文的内涵和深度,争取在专业学术期刊公开发表;第七阶段将感性认知和理性思考形成简洁和可操作的对策建议,为调查地区和相关政府决策机构提供参考,切实服务于基层和整个社会。

2.着力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培养数理经济分析思维

为把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实现培养学生数理经济思维这一核心目标和特色,经济学系对专业教学计划和激励机制进行了改革和修订。一是通过推进学分制、降低必修课比例、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设社会调查等,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二是改变数量经济学单一上机实习模块,将上机实习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书本练习和模拟问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计量软件及操作的基本性能,对思考问题进行模拟设计;其次对自己设计的模块进行社会调查和数据采集,掌握数据的采用方法,学会处理数据和对数据基本特征的把握;第三是再回到实验室,将模拟模块付诸实践,做好数理经济学的分析。三是改革激励机制,引导数理经济分析思维创新。经济学专业为体现自己的特色,重点对通过英语六级和考取研究生的学生给予奖励,特别对学生发表的数理经济方面论文,利用模型解决“三农”、企业和政府实际问题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等给予相应的资助。

3.着力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结合,强化数理经济分析技能

经济学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之一是训练学生将一般知识和数理经济分析技能有效结合,为社会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和综合型人才。为此经济学专业在两年的实施中着力于理论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学生数理经济分析的综合技能。具体而言:一是精炼教学团队,增加提高学生数理经济分析技能的新课程。根据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的需要,组建了由教授领衔,副教授和博士为骨干的教学团队,形成了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数量经济学三个特色领域,促进了专业基础课、主干课的教学研讨、教学经验交流;为强化学生的数理经济基础性技能,新设置了行为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经济数学课程。二是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专业教材编写和研究,探索经济学专业特色的经济学系列教材。目前组织和撰写了本科生、研究生用宏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等体现数理分析特色的专业教材。三是依托创新实验班,大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和数理经济分析技能。创新实验班的培养计划更注重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环节的课时,专门设置了创新实践课程,设计了包括社会责任培养、专业素质培养、团队精神培养、求职和考研指导等内容的创新实践方案;实行导师制,引导学生参与教师课题研究,开设了导师与学生互动的创新实验班讨论、创新理论与方法等创新类课程,组织了学生假期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和创新性数量模型设计与应用实践,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四是开辟实习教学基地,创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平台。近两年以来,经济学专业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新开辟了“望城工业园示范区”的实习基地和“湖南御邦大宗农产品交易所”基地。利用这些实习基地,集中组织学生进行以理论经济热点、产业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特色为主题的专业实习和统计计量分析,提高了学生对社会经济现象的认识、理性分析和数理经济分析的技能,确保学生实习任务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顺利完成。 "

二、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绩效

1.经济学专业平台建设逐步提高,研究特色与成绩显著 2.经济学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成效明显

经济学省级特色专业对经济学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明确,规划思路清晰,措施有力,管理规范、工作扎实,目前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在保研、考研和公务员方面:2006级经济学专业共有14人考取了西南财经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学校研究生,其中1人被英国利兹大学录取,3名学生进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2007级经济学专业共有9人考取了华中科技大学大学、湖南大学等学校研究生。 3.重视目标管理和过程,专业教学研究成果丰富 4.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和服务地方经济突出

基于学校特色和本专业建设需要,我们在社会服务工作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成果显著:一是主持研究了多项与“三农”问题相关的科研课题。近年来,专业教师围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粮食安全体制政策、现代农业建设、湖南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获得了大量富有积极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为决策者制定湖南农业和农村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二是积极创建产学研基地建设。如在怀化等地区开展农科教相结合研究与实践,在醴陵市进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的建设,为湘大集团唐人神肉制品有限公司策划,创建了新型的企业运作模式等,为当地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2011年又先后在长沙、浏阳、望城、宁乡等地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有力地保障了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工作的有序进行。三是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三下乡”服务、“双百”工程建设。将农业、农村经济管理知识与技术传送到千家万户的农户手中,为指导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引领市场经济下农户经济和农业专业化组织的发展出谋划策。

三、进一步推进经济学特色专业建设的建议

1.加强经济学专业平台建设,精炼教学团队

继续加强现有经济学专业平台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加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精干高效的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加强科研方向的凝练,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重大项目及具有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横向项目的立项,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国家级、省部级科技成果奖,激励教师发表高水平的论文,提高CSSCI、EI等的收录数和引用率;通过学科平台的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的精炼,带动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实现经济学特色专业办学能力、办学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学特色专业的全面、可持续、健康发展。

2.加强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优化精品课程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了解经济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扎根基层、奉献自我的崇高理想和信念,培育其专业责任感,鼓励教师将科研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深入基层和企业生产一线,指导学生开展学术型实践调查和研究,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对经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以科研促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加大精品课程和优秀课程的建设力度,实施“精品、优秀课程建设工程”,以精品课程、优秀课程为核心建设课程群。

3.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样的探究性实践

本科阶段适宜开展的研究型学习活动有:专业研讨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SRT)等,目前已开设了专业研讨课、大学生科研训练实践。下阶段拟依托农业经济管理省部共建特色实验室和我院优势师资力量,开设实验室科研探究性课程,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获得技能的增长和知识的构建,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目的。

4.继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充实专业师资队伍力量

高水平的教学科研人才是学科发展和建设的支柱。应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加入核心教学科研团队,继续鼓励青年教师攻博,给予青年教师多种培训进修机会,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教学环节管理悉心指导等,帮助更多的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使青年教师群体成为专业建设有力的后备军。同时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多方面充实和增强学科的学术力量,提高专业整体师资队伍水平。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队旗下的思考
快乐的赛车赛
骂的滋味
300米长跑
令我新奇的一件事
可恨的骗子
日记一则
班级投稿风
2006年
跳蚤市场拍卖会
一次快乐的活动
爱看电视的我
摘樱桃
水枪游击战
一件后悔的事
学校教职工学期工作考核细则
全面履行工商职能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浅谈工商基层干部的道德修养
楼盘推广建议书
现代领导者的素质要求
关于区人口综合调控管理体制及工作职责的设想
x镇经营集镇的基本作法
工商行政管理局激励暂行办法
让我们共同托起中储粮管理事业的重任
乡妇联妇女就业工作经验
县政府党组综合分析材料
为实现我镇经济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自加压力争创一流提升政务信息服务的层次和水平
区法院加强档案管理工作
我市物业管理行业优势及不足
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情况调查(1)
基于综合实验课对学员科研道德培养的冷思考
论外资国民待遇与外资优惠措施的关系(1)
我国的国债规模与财政风险防范
大都市圈的圈层结构及资源整合路径(1)
关于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探析
税收筹划与避税的法律分析
浅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责任归结及对策的初探
浅论学校体育伤害的法律审视及其对策研究
浅论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问题探析
试论我国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主要对策
社会结构变迁中的福利依赖与反福利依赖分析
高中古文学习重难点分析
浅谈以人为本与以德治国
西部大开发中乡镇企业发展的目标定位(1)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课时训练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课内语段阅读训练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同步达纲练习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