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中世纪巴黎大学教师执教资格审核制度

关于中世纪巴黎大学教师执教资格审核制度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7-27

关于中世纪巴黎大学教师执教资格审核制度

"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飞跃性的进步使高校教师面临巨大挑战,高校教师执教资格的审核制度随之需要改革。从基础改革高校,就是通过有效的聘任审核制度来选择符合自己高校特点的优秀教师,这对高校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观瞻世界性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回首它的历史,找到其源头,明确当代大学教师的本职,取之精华,为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把好最关键的一环。

论文关键词:大学教师;新成员;执教资格;知识传授;科研

大学教师执教资格是指进入大学任教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它是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核心内容。教师角色自产生之日起,便扮演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而中世纪大学教师的独特在于其专门化、高深性:承担传授高深学问的责任。中世纪大学的两个母体:巴黎大学和博洛尼亚大学都很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特性。但因巴黎大学为教师型大学,其执教资格的审核标准也更具有历史的延续性,所以本文以巴黎大学为例进行分析。中世纪时期巴黎大学主要职能是培养神学人才。众所周知,神学基本上不需要质疑,只有虔诚的记忆和传授。所以在这一新的机构中,教授知识是教师最核心的工作,新教师成员的执教资格审核也主要围绕传授知识能力的考查而进行。但仅这一项能力就需要通过层层考核,并不是很容易就能通过的。因此我们可以从它们的审核制度中,找到当时大学所关注或认为大学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以审视当今的聘任制度。

一、学位获得——知识掌握的审核

在中世纪大学形成之初,“教学往往与在特定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联系在一起。” 但随着教师团队的扩大,对于那些申请教师职位的新成员则需要更加严格的考核,才能保证教师团队的质量。最基本的条件便是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获得这个头衔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最后的考试。

一般学士资格必须经过4年学习之后方可获得。以神学为例,硕士或博士需要继续学习6年左右,才能参加考试。这个考试由以下三个阶段构成:第一阶段,候选人必须得到其大学教师的同意。教师如果认为候选人已经达到足够高的水平,候选人才可以向大学当局校长和教长提出申请。第二个阶段是教长通常在硕士评审团的陪同下,检查候选人是否已达到基本条件,即检查他的品行和他先前的学习情况。审查内容包括“是否已完成所要求的学业年限,是否已完成获得学士学位之前所必须进行的练习、阅读与辩论”。第三阶段便是实际考试,也是在教长主持、硕士评审团参与下进行。考试需要候选人围绕一个他赞成的特殊问题或“论点”展开辩论,这个论点是在前一天晚上或当天早上抽签决定。如果候选人通过了前两场考试,他就会被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资格。

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实际上只有少数学生才能毕业,因为记录显示“只有十分之

三、四的学生实际上被授予学士学位,而被授予硕士学位的学生只占十分之一。”所以,只有一少部分学生才能获得硕士、博士学位。这也正是中世纪大学执教资格审核的严格所在。只有获得硕士、博士学位的学生才能进入大学教师的行列,这在之后的大学教师聘任体制中仍可以找到此项规定。虽然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具体要求不尽一致,但是对于知识掌握的要求还是摆在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大学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一规定已成为大学教师聘任制度的重中之重。

二、就职仪式——知识传授的审核

虽然由教长授予的资格已经证明他的学业成绩,但并不能使候选人具有在大学里执教的资格。因此候选人在获准硕、博学位资格之后,还需要参加一场考试,这场考试所使用的术语是“开始”(Inceptio)或“就职”。从术语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这场考试应该较容易,没有失败的可能性,而事实正是如此。实际上它只是一个仪式,有时也被称为“公开的考试”。因为候选人的教师要参与听候选人的讲课,还“由他来为自己的学生佩戴上象征其新教职的徽章,然后行亲吻礼并致福”。这个仪式通常在教堂举行,其过程虽不总是一致,但都会包括祈祷、庄严的演说和授予候选人硕士专用的象征物,如四角帽、手套和书籍等。之后,候选人要以教师的身份首次围绕一个由他本人选择的主题与学生展开辩论,证明自己传授知识的能力。由此,候选人才真正意义上获得了大学的执教资格。这一过程不仅表明候选人适合教学,有能力进行知识传授,而且标志着他隆重地进入教授群体,为他的同辈认识和承认。

我们不能忽视最后这一就职仪式。皮埃尔·阿伯拉尔(Pierre Abelard)就曾因没有修满学业年限,也没有等到他的老师安瑟伦授权就自行开课而被视为大逆不道,并接受审判,其中一条指控就是“无一教师在场而自行开课”,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认为这些措辞清楚地表明,如果一名教师的学生想要自己授课,在第一堂课上,该教师本人必须到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传统师承观念的重要影响,也是尊师的一种表现。但是,这一传统并没有延续到现在,它的消失有一定的道理也有相当的遗憾。在追求效率的今天,师德观也在逐渐淡化。虽然会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就职仪式具有形式化、宗教性的特点,不具有传承和发扬的价值。但是,我们却忽略了就职仪式上庄严、激情的演讲和师生互相尊重的情感交流。所以如何取其精华,保留其精神,更改其形式,传承优秀的师德观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三、威望获得——道德的审核

在中世纪大学中,一名硕士应该履行所有基督教的美德,首先是与其身份相应的那些品德:公正、对同事和学生慈善、热心工作。其次应该避免直接玷污品行的罪恶,如贪财、不检点、虚荣等,因为其品行的重要性意味着对他所代表的科学的尊敬。同时,一名教师还要注意到他的社会责任,一名硕士或博士的威望是通过其行动而不是身份来获得,用自己的行动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传承高深学问,进而获得威望。

所以在考虑候选人知识的掌握和传授能力的同时,教师社团还会考虑此人的道德。因为高深知识所赋予的尊严还不足以使其拥有相当的威望,还需要道德辅之。在上文中已经提到过,教长与硕士评审团一起检查候选人是否已达到基本条件的时候,就包括了对他品行的检查。

四、结论

1.大学教师的潜规则

中世纪大学对教师执教资格道德方面的审核更为关注知识的传承,即教师的社会责任。教师是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所以要求其具有对知识的责任心,对学生的责任心,以身作则,为传授知识而努力的道德品质。中世纪大学对于教师道德的审核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标准,但其教师团队的氛围已然要求新成员必须具备这些品行。如今它已经成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潜规则:大学教师本身就应该是道德品质优秀的公民。但是在高校教师抄袭案、贿赂案层出不穷,公众对其关注和讨论接踵而至的今天,我们应如何使聘请的新成员能够遵守这一潜规则,如何使在任的老成员坚守这一规则,营造更好的团队氛围,使高校教师团队和谐向上,推动高校的进一步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2.量与质的统一

大学在中世纪产生之后,寻求高深知识的学生逐渐增多,面对与日俱增的学生数量,教师社团需要不断注入新的成员,同时因中世纪大学轮廓日渐清晰,对于新成员执教资格的要求也日益严格。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在需要大量聘请新教师成员的时候,并没有因数量的需求而降低质量的考核,成为一名巴黎大学的教师,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长期的学习、教师和同行的认可、道德的审核,每一关都严格而谨慎,淘汰率非常高。同样,面对学生大规模增加的今天,高校如何在大规模聘任师资的情况下仍能保证其质量,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所以,追溯源头,仔细研究中世纪大学的解决方法,了解他们在同样情况下的选择,我们可以明确当下大学教师执教资格审核的重中之重,达到量与质的统一,推动高校的发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爷爷,我想对您说
心儿怦怦跳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一次开心的旅行
期末考试之后四天
跳大绳
包馄饨
劳动基地之可怕的训练
一次性筷子带来的思索
爱无处不在
我渴望病魔不再折磨我
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痛苦的滋味
建议书
矿井瓦斯治理创水平经验介绍
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如何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设备公司第二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
医院托管前后的情况简介
科技副县长供职发言
发展社区教育,建设现代生活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征求意见座谈会的书面发言材料
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解决的问题
统战系统如何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
干部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征求对市委常委会意见座谈会的发言材料
在全市共青团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材料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材料
如此双簧
刘志迎:大力推动安徽产业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浅谈大教育观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对浪费型校园建立的思考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
创新理念指导下的加油站改造探析(1)
浅谈园林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实力与软环境比较研究
投资行业竞争模式问题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新视角(1)
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探析
产业集群识别与分类实例研究(1)
试论用“5S”管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关于强化就业导向理念打造就业指导平台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究及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浅议农村信用社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论语〉十则》义词辨析
《〈论语〉十则》词类活用
《〈论语〉十则》课文鉴赏
《〈论语〉十则》重点难点
《〈论语〉十则》结构分析
《〈论语〉十则》重难点突破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通假字
《〈论语〉十则》写作特点
《〈论语〉十则》特殊句式
《〈论语〉十则》字词解释
《〈论语〉十则》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学法导引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