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特色发展观

试析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特色发展观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09-21

试析我国高等师范教育的特色发展观

"

论文摘要:高等师范院校的特色是其发展的基础和方向。在教育大众化的今天师范院校要以师范教育为基础,改变传统师范教育的弊端,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观,要构建开放的和人本化的办学理念,合理进行学科安排和课程设置。

论文关键词:高等师范;特色;学术;师资

高等师范院校是教育发展的引导者,肩负着培养各阶段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基础教育的发展依赖于高等师范教育提供合格的师资,素质教育的实施依赖于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在今天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的步伐中师范教育也在进行相应的改革:开设新的学科,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师范教育的改革为师范院校带来了新的机遇:得到更广泛的生源,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充实学校资本,许多师范院校都向综合型大学的目标迈进,但是高等师范院要保证其长远发展还是应该以师范教育为基础和特色,保持其师范专业性。

一、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现状

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中存在以下现象: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单一化和模式化的倾向,普遍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文科学生缺乏相应科技素质,理科学生缺乏人文修养;在传授知识时都是以单向的“传授—接受”方式为主,不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评价学生时总是以成绩等量化指标为主,忽视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以考试为教学目标,使在校师范生创造力、合作能力难以得到锻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多种学科,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发展没有得到重视,导致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都没有特色和优势;在课程设置和实施上,都将专业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以课堂教授方式为主,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和承认。这都是现今高等师范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把握住自身特色和发展方向。

二、明确高等师范院校的办学特色

一所高校的办学特色就是其发展优势所在,高等师范院校不同于综合性大学和职业技术院校,是以培养基础教育教师为主要任务的,在师范院校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要明确其发展方向和特色。

1.高等师范院校要保持和发展“师范性”

现今的高等师范学校仅仅把自己作为培养教师和传授专业知识的场所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知识创新和对周边地区辐射的功能,使高等师范学校成为教育科学研究的中心、学科教育研究的中心,为基础教育提供信息资料服务、政策咨询服务、师资培训服务的中心,这终究还是要发展高等师范学校的师范性,只有这样师范大学才能保持竞争力和优势。近几年来师范院校总是在围绕着“师范性”和“学术性”进行讨论,许多师范大学缺乏的办学特色,也体现不出师范大学培养教育人才的目的,用综合大学的标准要求师范院校是不符合实际的,师范院校要保留师范性并且以学术为辅助功能才能有长远的发展。

2.高等师范院校要树立新的人才培养观

在培养模式上,改变以专业为核心、以分数度量人才,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高。高师教育要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思想品德、身心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师范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高等师范院校是为基础教育输送师资的主要力量,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这一职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素质还要有一定的人文修养,师范院校需要培养的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教师不只是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培养学生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教师不仅要了解自己所教专业的知识,还要有一定的人文修养,这样的教师才能有全面长久的发展,才会懂得因材施教,培养这样的教师才能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高等师范院校自身才会得到发展。

3.高师教育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选择自由和个性发展自由。在2010年温家宝主持的常务工作会议中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要贯彻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教育更要以人为本,以学生教育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和爱好的发挥。 "

4.高等师范院校要构建新的课程观与教学观

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还是沿袭了传统的设置,教育专业课与实践课比例很少,教学方法也是单一的传授法,学生较少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导致学生毕业有很难适应教学工作,角色转换较慢,这相对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是比较僵化的。

高等师范院校应该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目标设置课程与改进教学方法。开设多种类型的选修课丰富学生的选择,发挥学生的爱好,让整个课程体系更具灵活性和弹性;增加课程门类,特别是增加一些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关的课程;选修课可按照对于培养学生的重要性分为限定性选修课和非限定性选修课,授课时数可长可短,授课形式多种多样;[2]设置一定时限的实践课,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和主观能动性,实践学习时间要集中,不流于形式,让学生把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热爱专业学习和教师这一职业。

针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一定的职业能力培训。许多师范毕业生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弱,不善于表达;文字写作能力差,板书不规范;不会制作教具,不会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化教学等先进教学工具,[2]教学实践能力较差。组织管理能力欠缺,很难胜任班主任工作,不能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内外活动。学校应通过开设讲课大赛以及请优秀教师给师范学专业的学生做讲座等活动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能力和心理素质。

三、高等师范院校特色发展的保障策略

1.国家应通过相关的政策法规保障高等师范教育的发展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建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法律规范保障高等教育发展。师范院校要以师范类学科发展为主导就必须要有国家和教育部门的支持,国家应该有一些经济支撑和教育先行策略保证师范教育的发展,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生源,基础教育师资也会更为充分。

2.高等师范院校要与基础教育部门紧密联系

师范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基础教育师资,是为我国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服务的,与中小学紧密联系有助于学生熟悉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与教育发展同步。

3.要对高等师范类院校进行定期专业的评估

对师范院校评估制定科学的指标,评估要有一定的现实性、导向性和前瞻性,评估结果要公开和客观,保证师范教育质量和引导师范教育的发展。

4.适当发展非师范专业和科研项目

适当开设新的专业能优化高校资源配置,引进新的教学方法,非师范类专业还能吸引一定的生源,增加学校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发展了师范院校的办学能力,使师范院校更有竞争力,也能改变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对学校来说也是一种隐形力量的增长。加强科学研究,扩大高等师范院校的社会功能。针对教育的科学研究不仅有利于教师和学校自身发展,形成具有一定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科研能力,为学校的发展改革提供参考意见,科研成果还能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发展服务,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信息咨询。

可见,高等师范教育要发展,就必须在保持其师范性的基础上从教育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进行合理的设置,并合理发展其他专业学科增加高师院校的灵活性和竞争力,高师院校只有在形成特色优势的基础上才能有正确的改革方向,高等师范教育才会越走越好。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沂蒙山区的同学们:
写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给小霞的一封信
《地震中的父与子》读后感
给奶奶的一封信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千里之外的问候
小雪,我想对你说
爸爸,我想对您说
给乡村小朋友的一封信
爸爸妈妈,您辛苦了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致外婆的一封信
给微生物大王的一封信
家长代表在高三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市农林渔业局关于进一步做好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的意见
镇妇幼保健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
交警赞歌
当前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实际运作情况
挥洒汗水创建和谐(交警)
关于成立赵庙乡青年中心的请示
表表销售发货班(三句半)
如何为干部干事业营造良好环境
诚信铸成的忠诚(交警)
警徽在党旗下闪光
X公司共青团工作规范
论弘扬优秀传统道德对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学生代表在高中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营造优良文化氛围,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关于高职院校构建大学生权利申诉救济制度的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的利弊分析与政策建议
生猪代养产业链模式经济分析与发展趋势判断
上市公司不良资本结构影响分析
商业智能化的数据仓库
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初探
城市住宅特征价格定价法探讨
关于对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及教育问题的思考
亚里士多德关于以音乐教育培养少儿道德品行的思想探析
浅谈教师权利法理研究
探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ERP的实施
青年异胜交往硇发展结征、心理功鹾和存在硇问题酮究
高校图书馆的经济学问题探究
关于对我国民族教育评价改革的几点思考
给学生一点时间
大战中的救护工作
《我的信念》写作特点
《我的信念》课文简析
《我的信念》结构分析
《我的信念》学习目标
《我的信念》学法导引
《我的信念》拓展阅读
《我的信念》学案
居里夫人的故事
《我的信念》精彩句讲解
《我的信念》课文导读
《我的信念》词语解释
信念铸就的科学女神──《我的信念》简析
《我的信念》中心思想
居里夫人:坚毅者的“智力体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