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从期待视野的视角论“90后”大学新生文化休克现象

关于从期待视野的视角论“90后”大学新生文化休克现象

"

论文摘要:高中生在进入大学前,往往怀着各自对大学生活的期待,但在进入大学后,诸多大学新生会出现文化休克现象,具体表现为对大学集体生活、人际交往、学习活动等方面的不适应。从期待视野的角度看,个人成长环境、校园文化、价值观、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是产生文化休克现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90后”大学生业已成为目前大学教育的主体,文化休克现象在他们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所以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需要具备系统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以便能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找到并实现自我价值。

论文关键词: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文化休克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和政策的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逐渐迈向普及化,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2009年以来,“90后”逐渐取代“80后”成为大学教育的主体,他们的到来为大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传统的大学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新生入学教育作为高校针对新生开设的大学第一课,一直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今面对在诸多方面都与“80后”迥然不同的“90后”,传统的入学教育模式已略显窘态,新时期“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又该何去何从?或许接受美学中的学术术语——期待视野能给我们一个可以释疑的答案。

一、期待视野下的“90后”大学新生“文化休克”

“期待视野”是受教育者本身固有的对某知识体系与技能能够传接并相互能动作用的有目的的再生认知总和。它包含自身的心智基础、接受目标和欲望、评价接受标准以及潜在的转化创造力等。[1]简而言之,期待视野就是一种基于自身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及认知能力的对于未来事物的预期和判断。对于“90后”大学新生而言,他们的期待视野则表现在对校园文化生活、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期待,这些期待基于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所了解到的国内外大学的情况并伴随着高考录取的喜悦而来,所以他们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的期待往往是非常理想化的,“自由、多彩、个性”成了大多数“90后”大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期待。 从大学生源的构成来看,大多数高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各地文化的差异性,直接导致不同地域的学生们在共同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与新伙伴的不适感、对大学新环境的不适感和对自己角色定位的迷惘及无助,这种在相互适应及被动适应不同文化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即是文化休克的一种表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地域性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直接造成了新生们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了各种文化不适应甚至文化休克的现象。从期待视野的角度来看,“90后”大学新生的大学生活与他们的主观期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

1.对“自由”、“自主”式学习生活的期待与目前教育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

虽然“90后”大学新生所经历的高考在知识体系上与以往有了较大改变,但在实质上仍为应试教育,所以“90后”大学新生们在高中阶段大多过的是枯燥乏味、身心疲惫的学习生活。在经历了黑色六月的高考后,众多的准大学生们都在寻求释放多年应试教育带来的压力,崭新的大学生活无疑是他们的期待所在。但现实中的大学生活果真能为他们带来完全“自主、自由”的学习生活吗?事实诚然不可能如他们所愿,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大多源自前苏联,虽然经过了多年对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经验的借鉴吸收,但实现完全的“自由”或“自主”式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仍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现行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导向仍然是学业成绩,应试教育也仍然是主流的趋向,所以实行“自由”或“自主”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时机也尚未成熟。所以,在经过了多年备受压抑的学习生活后,怀着“自由”、“自主”学习生活期待的“90后”大学新生们在进入大学后,面对与自己期待不完全吻合的管理模式,必然会在期待与现实的转换中出现明显的不适应和矛盾。

2.对人际交往的期待与存在现实交往障碍之间的矛盾

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每个社会人的心理需求,“90后”大学新生们也不例外。刚进入大学的“90后”新生们渴望得到别人认同,也急需在新环境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从目前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来看,多数的大学生多存在着人际交往障碍,呈现出功利化倾向日益突出、自我中心过度、缺乏积极主动性、网络沉溺淡漠人际关系及交际不平等等方面的问题。[3]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功利性地选择一些在某方面能为自己提供益处的同学为交往对象;还有些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较为严重,不顾及对方的感受,以至于人际关系紧张,诸如宿舍矛盾、学生干部与普通同学之间的矛盾等,很多就是由自我中心而引发的;此外,不少学生每天“三点一线”,徘徊在宿舍、食堂、教室(或图书馆)之间,与其他同学、老师和朋友之间的交流逐渐变少,特别是现在电脑的普及,使很多“90后”新生们都以网络的虚拟交往取代了现实交际,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日益冷漠;还有些新生们凭借优越的家庭背景,占据了更多的优势资源,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表现出更多的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际交往的不平等。所以,“90后”大学新生们虽然都对新环境的人际交往充满着期待,但现实中的种种因素却又造成了他们人际交往的障碍。

3.对理想职业的期待与专业学习之间的矛盾

从期待视野的角度看,“90后”大学生的职业期待由初中的萌发到高中的初步形成再到大学的逐步完善,需要经历一个较为复杂的变化过程,同时也呈现出变动性、发展性、自主性和合理性的特点。[4]在初中阶段,大多学生对以后的职业理想往往都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或家庭的影响有关;到了高中阶段,随着身心的不断成熟,同时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认知能力不断增强,更多的学生则会考虑自己想干什么,从而在选择高校及专业时参考家人意见后作出自己的判断进而做出选择;到了大学后,随着学习生活日益趋向规律化,不少“90后”大学新生们都会发觉原先被高考录取的喜悦逐渐消失殆尽,学习的目的性和职业理想也日益模糊,特别是专业课学习的不断深入,专业学习的倦怠感不断增强,不少新生刚入学不久就旷课甚至辍学的现象多半是由此而引起。他们长久以来所形成的职业理想,受到进入大学后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不得不发生改变,这往往让他们不知所措,甚至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与信心,职业理想与专业学习之间的矛盾逐渐显现。 "

二、“90后”大学新生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解析

“90后”大学新生们接受信息的渠道与方式趋向多元化,他们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视野也不断拓宽,自我意识较强,传统的“灌输式”被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已难以按照其既定教育目标实施,特别是他们对自身情感与认识的体验尤为敏感,在心理上引起的冲突也更加剧烈,传统的新生入学教育形式已难以满足时代的要求。从现实中“90后”大学新生们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来看,主要源于以下 个方面的原因。

1.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差异

不同的自然生态与环境决定了人类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文化类型,[5]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并逐渐向普及化过度,高校特别是热门地区高校生源的地域差异日趋明显,天南海北的莘莘学子们通过高考走到了一起,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彼此的交往中出现的如饮食习惯、生活节奏、气候等一系列生活习惯的变化,往往会给他们带来不适和压力。调查显示,从饮食、气候这两项指标进行考察,有67.8%的西部学生到北京之后,是在较长时间内慢慢适应的,有1.7%的学生认为到现在都不怎么适应北京的饮食和气候。[6]生活上的不习惯很容易造成学生想家的情绪,甚至对学校教育产生排斥和抗拒的心理,无疑会影响学生在学校的文化适应。特别是“90后”新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备受关爱,所以在遭遇身在异乡、寝食不适等情况下一般会表现出种种不适应。

2.对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不适应

目前“90后”大学新生们在中小学阶段接受的大多是应试教育,父母对他们的最大关注就是学习成绩,他们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也大多是基于学习问题的,这就导致了他们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弱。进入大学后,他们发现高校的教育、管理模式很多是高中模式的延续,最大的区别仅仅是教育的理论性更强而已。究其原因,一是学校的文化生态环境包容度不够,有些高校的办学理念未能充分体现文化包容的思想及尊重个体发展的理念。二是学校的制度环境欠缺以人为本,不少学校所制定和执行的规章制度没有体现出对个体差异的尊重,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和群体差异性,评价机制不健全,这些都会对他们的文化认同和学校认同产生负面影响,从而表现出对大学教育、管理模式的不适应。

3.社会层面的变革不断加剧

在现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力水平的飞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同时大学是社会的一部分,校园也是开放的,也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更重要的是“90后”大学新生直接处在社会的最前沿和两种文化强烈碰撞的交汇点上,所面临的变化或反差更加强烈。尤其是我国民主社会的进程不断加快,无论是在与同学还是老师的交往过程中,“90后”大学新生们对于“平等、民主和自由”的追求与向往较以往的大学生更为强烈,但校园中交往功利化、复杂化的趋向却使得他们感到困惑与焦虑,他们在社会化过程中的选择与刺激甚至超过了成年人。由于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弱,使他们的挫折感比成年人来得更强烈,焦虑体验范围更广泛,对环境的不良适应也更为明显。

4.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理念与方式略显陈旧

从目前高校普遍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来看,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这些传统的模块式的入学教育活动在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一段时期内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对于“90后”大学新生们而言,他们如今所接受的信息量十分庞大,传统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他们已通过多种渠道有所了解,讲座或报告的形式他们也早已厌倦,所以在接受新生入学教育时也很难提起兴趣,直接导致了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下降。所以目前多数高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亟需改变,以适应“90后”这个特殊群体的需要。

三、“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路径选择

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个性特点和他们在入学后存在的各种文化休克现象,同时认识到他们对大学生活的种种不适应不仅直接影响到他们当前的身心发展,也对其今后人生的发展具有不利的影响。所以应正视“90后”大学新生们对大学的期待,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强化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丰富其内涵,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促进“90后”新生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

1.确立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主导地位:“90后”新生入学教育的有效保障

一是高度重视新生入学教育的基础地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作为他们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课,对于面临环境改变和角色变化的新生们尤为重要。特别是在入学初期,新生们还处于新鲜、兴奋阶段,此时进行入学教育的倦怠感最为微弱,进行常规性和系统性的教育活动较为适合。二是充分强化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委会的管理作用。辅导员、班主任是学生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班委会是协助班级管理的主要力量,他们对提升“90后”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影响甚大。所以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辅导员机班主任的积极作用,让他们不仅参与到新生入学教育中去,更要鼓励他们积极组织针对“90后”新生的入学教育活动,更有效地开展入学教育工作。同时,针对“90后”大学新生易兴奋、好激动的特点,教师要寻找他们母体文化中的“激励”之源,引起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和积极的思维活动,从而提高教育和教学的效果,不断提升新生入学教育的成效。

2.深化大学认知教育,构建特色校园文化:“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然选择

在对“90后”新生强化认知教育的同时,还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尊重共性,将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期待升华为对大学的深厚情感;二是正视差异,增强新生入学教育的效果。正视差异,就是要能够看到来自不同地区、不同民族“90后”新生们各自的性格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开展入学教育;三是实现互动,提升新生入学教育的双向性。要认识到主流的校园文化极大地影响着他们的适应大学生活过程,要让“90后”大学新生们在感知校园主流文化的同时能够认同并接纳,这就需要高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能够让他们认知到什么是校园文化、本校的校园文化是什么,并且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切身感受到这种校园文化的存在与力量。

3.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引导:“90后”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必由之路

自我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自我教育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方法上,其本质特征都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大限度的发挥。[7]“90后”大学新生们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都很强,他们渴求得到别人的认同与尊重,但也反感那种说教式、灌输式的教育活动。因此,高校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不仅要重视他们的个性特点,以“交互式”、“榜样式”的入学教育方法为主,结合传统的“讲座(报告)式”方法,形式多样地进行入学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和载体,注重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举办团体心理辅导、杰出校友大讲堂、校园创业大赛等形式和网络媒体等新载体,帮助他们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引导他们合理地宣泄情绪,消除消极的心理暗示,不断增强自我教育的效果。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青年学生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90后”大学新生业已成为接受高等教育的主体,要结合总书记提出的“三个结合”进行新生入学教育,就必须正视他们的期待视野,建立科学、系统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提高新生入学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积极促进他们能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不断提升综合素质,真正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同时也让他们能够在高中毕业后期待大学,进入大学后适应大学直到热爱大学,毕业后能够回味大学甚至研究大学,真正让大学在他们的思想上打上深深的烙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写给天堂爷爷的一封信
给路边小摊小贩的一封信
写给月亮姐姐的信
给姚明先生的一封信
致妈妈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老师的一封信
给冰灾地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写给天堂里最美的母亲——献给在汶川地震中失去生命的母亲
写给父母的一封信
心存感激——致老师的一封信
给体操王子杨威先生的一封信
给环保局的一封信
给体育健将刘翔的一封信
给灾区小朋友的信
唱响平淡与平凡(地税成立十周年献词)
机关建设发言材料(药监局)
在建议、提案交办会上的发言
在电信大客户联欢会上的祝酒词
市**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谈谈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推行精细化管理 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安全经验)
推行“一个窗口对外” 提高行政效能
电信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材料
强化爆炸物品管理创建和谐矿区
人教版五年级第九册语文教学计划
地税人
物尽其用,减少浪费——致XX公司全体员工的公开信
XX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收费系列标兵评选办法
出外培训协议书
关于未成年学生在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法律问题研究
纳税筹划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
浅谈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中的知识创新
学科建设与管理初探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学校(PDS)——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浅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
试论加强教学、科研和学科管理工作三结合秘书的共性意识
浅谈教师权利观及其法律救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前提
关于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
浅论部分大学生权利义务观的错位及补救
浅谈学生权利意识变化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新思路
关于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的思考
浅谈在学科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我院加强重点学科建设的经验
第九章新经济时代的人才组合规则
《落难的王子》课堂实录及反思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居里夫人的故事
施士元:承教居里夫人(节选)
《人生寓言》教学杂谈
《人生寓言》教学案例
《我的信念》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
关于居里夫人的生平和科学贡献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白兔和月亮》教学案例
居里夫人: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
居里夫人年表
《我的信念》有关资料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