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跨学科专业课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关于跨学科专业课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5

关于跨学科专业课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

"

论文摘要:在国内本科教育专业细分、院系林立的背景下,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的本科教育体现出新的问题。如跨学科专业课教学边缘化、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教学模式陈旧等。跨学科专业课的教学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建设综合性大学、为高校发展交叉学科提供综合性课程和综合性教学支持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迫切需要对跨学科专科课的教学从导入阶段、实施阶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

论文关键词:跨学科;教学模式;城市经济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变革,单靠某一门学科已经不足以解决综合而复杂的现实问题,多学科协同攻关,相互交叉、渗透,共同解决科学与社会问题的现象也不断出现,科学研究出现了原有的高度分化走向现有的交叉综合的发展趋势,相应地,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形成与发展逐步受到各界的重视。但与此同时,许多关于跨学科研究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尤其是在现有的高等本科教育中专业划分不断细化的情况下,更凸显出跨学科——目标发展的现实悖论。如何解决存在问题进而完善跨学科的专业课课程教学,就成了需要亟需探讨的问题。

一、跨学科的释义与跨学科专业课的重要性

目前学术界对跨学科和交叉学科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英文为(interdiscipline),即学科之间的互动。原意是“包含两门或更多的研究领域、科学或艺术的学科”,又被译为interdisplinarity,被用于指超过一个学科范围的研究活动,在西方,交叉学科被称为跨学科。Beggs认为跨学科是混合多个学科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各学科仍然保持学科本身的差异性,同时被整合在一起的各学科致力于创造持续性、实质性的局部一致性的成果。Ruegg认为跨学科不是不同学科在一起工作,而是多个有不同学科背景、拥有足够开放思维的个体,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和完成共有的问题和任务。

在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学中,存在大量的跨学科专业课,这些专业课涉及经济学、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数学、自然科学、历史以及计算机等各个方面,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位置。比如《博弈论》,融合了经济学、行为学、心理学和数学几个学科的思想。再比如《电子商务》,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系统等几个学科的思想和方法。著名的投资大师查理·芒格也主张通过跨学科的学习,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共性,从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将之运用于自己的主业中去。

二、跨学科专业课教学现有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直接体现这一跨学科的重要性的,就是在高等教育中的跨学科专业课的教学,而在跨学科专业课教学中,却存在诸多的问题。

1.院系林立、专业细分导致跨学科专业课教学边缘化 2.跨学科课程虽不乏主干核心课,却缺乏相应的专业任课教师

有的跨学科课程在本专业中属于主干核心课,在专业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但由于专业细分和跨学科专业课的教学边缘化,在引进人才的机制上,也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引进计划和机制。

3.教学内容更新速度慢,难以体现跨学科研究对象和内容的前瞻性

跨学科专业课从教材选编到教学内容,存在着内容更新速度慢的特点,使其难以体现跨学科研究的前瞻性。这一点和目前的跨学科研究相关。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部部长罗卫东表示,目前的跨学科研究有些只停留在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概念这一层面,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少数甚至只是从概念到概念的炒作。若这种做法“大兴其道”,跨学科研究最终只能成为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缺乏跨学科研究的连续性和前瞻性,跨学科专业课的教学内容必定是更新速度较慢。

4.教育模式陈旧,难以培养跨学科思维的创新意识

多种教学模式、思想和思维方法的并用,是跨学科课程教学若干构成的一个核心要素,也是最欠缺的因素。作为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教学一个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创新意识。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多媒体设备限制和教师意识以及学校重视、缺乏专业的专门针对跨学科专业课程教师等原因,许多教师都过于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不太注重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在课堂讲解中,一般也是照本宣科,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平铺,讲解中不注意跨学科知识的连贯性,忽略了跨学科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前后照应和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 "

三、跨学科专业课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思路

综合发展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的必然要求。

跨学科专业课的教学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建设综合性大学,为高校发展交叉学科提供综合性课程和综合性教学支持等,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高校跨学科专业课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以所授课程《城市经济学》为例,特提出如下思路以供参考。

1.导入阶段突出基本原理的基础性和学科的综合性

跨学科专业课,主要特点是跨学科。如《城市经济学》是一门跨城市规划和经济学学科的交叉学科,以城市为系统研究其经济运行、经济活动的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科学。主要任务是以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运用多种分析方法,分析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种经济现象,揭示城市经济活动和发展规律,为国家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城市管理政策,为发展城市经济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在导入阶段,就要从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入手。对于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接触经济学方面的知识机会较少,所以在第一次上课的导入阶段就应强化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比如经济学建立的前提条件、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层次划分,主要作用等知识,使学生对基础经济有大致的了解,形成整体的印象,从而为后续的城市经济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并且强调《城市经济学》课程的综合性,突显经济学特色并不意味着忽视城市问题,相反,《城市经济学》是对各种城市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2.实施阶段注意以问题为导向的专题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

按照陈柳钦(2011)[4]的说法,城市经济学的诞生,给传统的工业、商业、建筑业、金融业等部门经济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使得对其研究从条条式的局部研究转入在城市这一综合有机整体下的全面、系统的研究,城市经济学将许多部门经济学难以解决的问题纳入其研究的范畴,以探求其良策。因此,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具有典型兼容性的、应用性的、跨学科的、跨部门的、多层次融合的、综合性的、边缘性的、交叉性的新兴的独立学科。城市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问题(如城市的土地管理、住宅经济、交通经济、环境经济和人口经济等)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教学内容直接来源于城市固有的经济问题,给城市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城市经济学与实际结合非常紧密。考虑授课专业(如城市规划专业)对象,将城市经济问题与城市规划相联系,实行专题化教学,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并解决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用城市规划手段解决城市经济问题,不仅是城市规划专业的人才诉求,也是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趋势。如城镇体系中城市空间的相互作用中包含城市个体间的经济引力和城市群体间的经济作用,这对于具体实践中确定城市群或者城市圈的城市范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而由于城市经济学的城市问题的地域色彩特性,就注定在用专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案例式教学。研究城市经济的发展问题离不开对一个个具体城市的剖析,在教学中,应重视分析来自典型城市的经济发展经验,探讨典型城市区域的经济发展思路,在借鉴典型城市的发展经验时,要具有针对性。如城市经营的多种模式中,有以治理环境改变城市的经营模式,如大连;有以实施名牌产品战略占领国际市场的经营模式,如青岛;有以突出城市特色经营文化名城的模式,如曲阜等。在案例分析中找到城市发展的独特性,在城市发展的独特性中找到共通性——充分利用要素禀赋,发挥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不管是制度、土地、传统文化还是创新意识),才能有效实施城市经营。

3.教学内容上突出跨学科课程的专业性和前瞻性

跨学科课程的特点就是超过一个以上的传统学科分支领域之间的联合超过一个学科内部两个分支之间的联合。跨学科课程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有其独立的存在价值,因此,在教学内容上,要避免将一门学科的东西强加给其他学科。如城市经济学,归根到底是分析城市经济的发展问题。在城市经济学所分析的问题中,按照加里.贝克尔的观点,经济学的作用,只是一种分析方法,即三位一体的效用最大化、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的分析方法。宣扬经济学帝国的本位主义,不利于对城市经济问题的客观分析。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经济现象又与自然现象不同,随机因素多,以经济学分析一以概之,无异于以偏概全,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因此,跨学科课程要注重课程自身的独特性、专业性和前瞻性。

4.教学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创新思维意识

跨学科研究的产生,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对于学生跨学科创新思维意识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教学方法上,问题教学是启发思维的有效手段。英国科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始于问题,实践及理论的问题’、‘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启发式的问题教学是跨学科课程的一个重要的有效教学方法。跨学科课程的产生,本身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法带教法,突出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仅给学生知识形成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跨学科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学习知识的规律,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指导学生学会“迁移”思考。

5.教师队伍中要加强青年教师深化跨学科的交叉学习

跨学科专业课课程理论知识涉及范围广,知识面跨越幅度大,因此,对教师要求也高。在现有的人才基础上,要加强青年教师培养,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增强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跨学科研究是引发创新的源泉,也是保证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专业性和前瞻性的基础保证。要鼓励感兴趣的青年教师进行跨学科研究,进行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的跨学科项目申报,大力推进跨学科课程的教、学、研统一,建立新型的研究中心和多科学校,进行跨学科教育。如MIT(麻省理工学院)已经形成一种趋势:随着知识的进步和对现代社会如何发挥作用的理解的深入,科学工作者开始对不能用单一学科知识解决的复杂问题感兴趣。即越来越多的不同学术领域的教师和学生一起从事科研工作,他们跨越了传统学系甚至学院的界限而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跨学科中心、实验室以及跨学科计划或课题组等跨学科组织。其中一些跨学科组织同时提供学位计划或辅修科目(学位)计划,从事跨学科教育。

跨学科研究与教育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国内大量的研究机构、研究学者和教育学者已给与了充分的关注。如中国科技大学针对跨学科问题所建立的中国交叉科学网。高校教育机构也在做出跨学科的教育探索,比如二学位的设立、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建立等都对跨学科教育和研究做出了有益的贡献。但是目前来说,人们对它的认识和实践还是探索式的,未来跨学科研究和教育的功能、应用和范式,尚有待有关各界不断探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亲爱的父母,我想对你说!
群策群力共建幸福小区-----致全体建昌商业广场业主、居民的倡议书
给乐乐的信
给姐姐的一封信
难忘的歌谣
给外公、外婆一封信
假如我有来生……
写给老师的心里话
写给海伦的一封信
给小姨的一封信
致爸爸妈妈的一封信
给农村小伙伴的一封信
致日东社区居民们的一封信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学校关于处理违纪学生的暂行办法
中学校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塑造安全文化   强化青岗监督
做好政务公开中的民主监督工作(政协)
一季度公司职工政治学习提纲
教师转变观念   学生全面发展
浅谈企业工会如何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协调发展
以“四化”为标准,提高涉税办公室水平
在宗教座谈会上的发言
文明生态村创建经验
员工满意度测评表
实施五大统筹网建设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
公司近年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X局网络管理和使用办法
把握四个关系  创新人大工作
浅论教师侵犯学生权利问题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与应对
关于建构高校管理权与学生权利的平衡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一个问题及对策
反倾销的社会利益分解分析(1)
出口加工型企业应用电子邮件营销应注意的问题(1)
论积分在经济建模与分析中的应用(1)
试论校园体育伤害事故的二元视角探析
试论教师成长档案袋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价值
和谐校园构建中的权利与权力冲突及其消解
浅析东北地区老工业产业再造和模式选择(1)
关于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偏失与匡正
中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原因探讨(1)
浅析教师专业发展的几条途径
浅谈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培养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
《我的信念》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