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与突围

"

论文摘要:近年来,大学语文教育的政策舆论环境显著改善,但在高校教育现实中仍然存在理论困境和实践困境,文章试从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与课程性质定位入手探讨大学语文教育的突围之路。

论文关键词:大学语文;母语教育;高等教育

由国际现代语文教师联合会发布的《语言权利世界宣言》指出:“所有语言社群均有权决定其语言被表现的程度:……包括学前、初级、次级技术和职业性、大学和成人教育。”“所有语言社群的语言和文化必须在大学阶段作为研读和探究的主题。”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在高校开展母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特别提到“大学语文”类课程,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然而实践中,大学语文教育在我国高校中边缘化的趋势却在不断加剧。大学语文教育中的理论研究、教材、师资等基础问题长期搁置,致使大学语文成为很多高校中名副其实的鸡肋,困境重重而突围乏力。

一、大学语文教育的困境

1.大学语文师资力量不断弱化,教师学历及职称均有降低的趋势 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学委员会在语言学家王宁的倡导下实施新的“大学语文”改革计划,这一计划强调以师资的高标为定位,教师团队包括易敏(古代汉语学科教师)、李山(中国古典文学学科教师)、康震(中国古典文学教师)、杨联芬(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教师)、李正荣(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教师)等名师,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欢迎。这种强调师资“高标”的改革路径给大学语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但这种实验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专业雄厚的师资力量作保障,并没有指出一条教师培养、提升以及监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仍然是困难的。

2.基础理论研究薄弱,课程性质界定不明

自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校重新设置“大学语文”课程起至今三十余年,大学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仍然悬而未决,在理论上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造成教学实践的混乱。“语文”二字的释义千差万别,莫衷一是。常见的观点有如下几种:

其一,语文即人文,认为人文素养培育是大学语文主要职责。以夏中义主编的《大学人文读本》为代表。这一观点大大扩充了传统语文的内涵,使其与注重知识传授的高中语文区别开来,接受度很广;但也导致大学语文边界不清,反而丧失了学科的独立性。

其二,语文即文学,认为文学大于语文,强调回到文学经典现场,以优秀的作品和教师开放多元的讲解激活学生的审美体验、文化认知和人文情操。这一派别强调了大学语文的本体性,但是在实践中被认为与文学专业的教育界限模糊。

其三,语文即语言文学,在实践中强调听说读写的技能养成,这一派别在实际操作中常受到“高四语文”诟病。

模糊的课程性质界定,也使得大学语文在高校中的作用似是而非,因而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3.教材编撰无序,选用随意性强

大学语文基础理论研究的不成熟也直接影响了教材的编撰与选用。第一,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存在重复。如作为大学语文教育经典的徐中玉等主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即有相当一部分篇目与高中语文内容重复,使大学语文难以摆脱“高四语文”的帽子,降低了教学双方的热情。第二,大学语文教材繁多,但很多属受经济利益驱动而为,在选文及体例编撰上并无新见,简单重复甚至错误百出,质量低下。第三,新的优秀教材推广难,教师仍习惯选用熟悉的老教材,致使新的教研成果转化缓慢。

二、大学语文教育的突围

1.确定大学语文教育学科归属是提高学术水准、教学水平的关键

目前,摆在大学语文教育面前的一个现实的基础问题是,大学语文教师没有自己的“阵地”。长期以来,面向全校公共教育的大学语文教师实际附着在中文院系或外语院系内部,似乎只是专业学科的衍生品或者寄生物,没有自己的学科归属。大学语文教师科研成果难以得到肯定,在职称评定的诸方面难以得到认定,晋升困难。因而大学语文教师的流动性和临时性成了必然。这一情况导致大学语文教学简单重复,深度有限,创新困难。尽管舆论将人文精神、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的希望寄于大学语文这块阵地,但事实上却成为大学语文的难以承受之重。

近年学界对重视大学语文的空洞口号已经逐渐落实为对改变相关学科体系和制度的呼吁,诸多有识之士开始探索明确大学语文的学科归属,给大学语文一块可持续发展的一亩三分地。“大学语文”是公共性与专业性相结合的一个学科。多年来高校对大学语文的认识多为教学主导,却忽视了其专业内涵,使大学语文难以获得专业研究的养料补给,而愈加营养不良。2011年南开大学陈洪、李瑞山在《“大学语文”应有明确定位——目前大学语文教育的若干问题》中探讨大学语文学科建制问题。文章认为,依附于其他科学的“大学语文”课程,需要强大的中文学科力量的学术支援,同时又有自身的学科内涵和特色,应逐渐形成有独立内涵和特定研究对象的一个专业。具体来说,“‘大学语文’涉及的专业,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中各专业为基础,又兼有其他相关学科的因素;而在中文一级学科中,又关涉中国文学(含古代和现当代)、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等不同的二级学科。‘大学语文’专业建设的关键,就是如何重新塑造学科和课程理念,如何在这一特定理念的指导下,融合不同的学科基础,构建其教学内容和课程主体;同时密切结合教学实践,实现有学术意义的突破,形成以语文为本位而又具备多学科知识资源的课程特色。”这一设想任重而道远,却是大学语文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高校扎实开展母语教育的可靠途径。

2.开展基础理论研究,明确大学语文的性质是大学语文生存发展的保障

由于顶着“语文”这顶似是而非的帽子,“大学语文”常常被认为是高校专业中文教师的教学冗余,科研更是常常处于真空地带。大学语文在性质定位、内涵外延等基础问题上都存在相当大的争议,在教学中常常依教师个人的专长和研究兴趣各执一端,因而学生也对大学语文的期待淡薄,不知道大学语文与中学语文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大学语文教什么。大学语文的意义对师生来说都萎缩为2个学分,而抽离了其应有的充盈的价值内涵和实践意义。大学语文是什么?大学语文教什么?大学语文怎么教?类似这样的基础问题不明确,大学语文的生存和发展都无从谈起。 “大学语文”的“母语高等教育”定位得到了部分学界认同和学理阐释。

杭州师范学院何二元《大中衔接:大学语文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将母语教育确定为语文本位,避开了人文教育、语言教育等长期以来的争执不休。文章认为“假如我们能够换一种思路,比如不把‘大学语文’看作是一个严格的学科名称,而只是和小学语文、中学语文相似的一个偏正词组,那么需要回答的便只是‘什么是语文’的问题。当然这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但是至少不会危及到学科本身的成立,因为从来没有人会质疑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存在的理由。”这一阐述将大学语文作为整个母语教育的一个阶段,与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并列,解决了长期以来因为“大学”二字而产生的诸多试图拔高大学语文而出现的工具性、人文性的争端,理顺了大学语文教育的逻辑合理性,有利于大学语文在母语教育框架内的科研教学实践开展。

将“大学语文”界定为“母语高等教育”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确立大学语文教育在高校诸多人文教育、政治教育等领域包围中的独立品格,重拾母语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使母语教育在国民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中获得连续性。但是这一定位目前仍停留于理论讨论和探索阶段,尚未获得普遍的理论认同,也未进入普遍的教学实践,在教材编撰推广和教学实验方面仍然有广阔的工作空间,任重而道远。

三、结语

在学科体系中承认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在课程性质上与高校其他人文社会学科区别开来,在母语教育的层面上予以界定,是大学语文突破现实困境,生存发展,焕发生机,吸引人才培育人才不可逾越的基础环节和必由之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跳大绳
爱无处不在
一次性筷子带来的思索
爷爷,我想对您说
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山区小朋友的一封信
我喜欢的一句名言
劳动基地之可怕的训练
建议书
心儿怦怦跳
期末考试之后四天
一次开心的旅行
痛苦的滋味
包馄饨
我渴望病魔不再折磨我
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医院托管前后的情况简介
征求对市委常委会意见座谈会的发言材料
科技副县长供职发言
设备公司第二季度职工思想动态分析
发展社区教育,建设现代生活
干部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材料
矿井瓦斯治理创水平经验介绍
统战系统如何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
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如何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如此双簧
在全市共青团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材料
征求意见座谈会的书面发言材料
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准备解决的问题
产业集群识别与分类实例研究(1)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的新视角(1)
珠三角与长三角经济实力与软环境比较研究
浅谈园林模式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影响
中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探析
浅谈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德育新模式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究及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试论用“5S”管理在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浅议农村信用社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浅谈大教育观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关于强化就业导向理念打造就业指导平台
刘志迎:大力推动安徽产业升级的路径与对策
投资行业竞争模式问题研究
创新理念指导下的加油站改造探析(1)
对浪费型校园建立的思考
《〈论语〉十则》词类活用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写作特点
《〈论语〉十则》重点难点
《〈论语〉十则》通假字
《〈论语〉十则》特殊句式
《〈论语〉十则》义词辨析
《〈论语〉十则》重难点突破
《〈论语〉十则》学法导引
《〈论语〉十则》结构分析
《〈论语〉十则》字词解释
《〈论语〉十则》课文导读
《〈论语〉十则》学习目标
《〈论语〉十则》课文鉴赏
《〈论语〉十则》课文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