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5

试论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论文摘要:分析了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可能导致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阻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认清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工具价值、参照板书形式编制多媒体课件、改进讲台上电脑设备的装置等建议。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课件;课堂教学;教学技能

一、多媒体课件概述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象、图形于一体,因其简单易学、操作方便、灵活多样,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技术手段,其优点在于:有利于改善教学条件,减轻教师劳动强度;节省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形象地展示实物图片和事件发展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投影屏幕适合大班或多班共同教学,有利于扩大教学规模。

正是由于多媒体课件制作简单,宜重复使用,从而使一些教师无论上什么课,无论教什么内容,都使用多媒体课件,对它产生了依赖,甚至发展到了无多媒体课件就无法上课的地步,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化已达到泛滥的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真的有其它教学技能不可替代的作用吗?我们认为,研究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努力寻求它和教学技能的结合点,真正发挥其特点,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负面影响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技术,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多媒体课件的定位及功能现今仍没有一个权威结论,很多的定义或多或少拔高了多媒体课件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课堂教学有十大教学技能:语言、教态、板书、讲解、演示、提问、导入、反馈强化、结束和教学组织,其中语言、教态、板书、讲解、演示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基本行为方式。要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将课堂三要素有效融合,才能达到促进学生学习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过程,并非一定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过程进行,学生思维活动也不能用心理学中的“刺激—反应”学说解释清楚。教学的目的是完成信息的有效传递。无论编制多么华丽的多媒体课件,也替代不了教学技能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作用。多媒体课件不是教师上课的必备“教具”,它只能在教学技术上侧面帮助教师实现板书、演示和部分教学组织技能。多媒体课件的不当使用,将对课堂教学效果至少产生如下两方面消极影响。

1.忽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教育手段先进,不代表教育思想同样先进。以“三中心”为理论基础的传统课堂教学,已明显不适应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随着对教育理论的深入研究,课堂教学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由被灌输对象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由重视教师“教”变为重视学生“学”。

以“学”为主体的教学效果好坏与课堂教学设计息息相关。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是利用已有的设施,选择或编辑现有的教学材料,根据学生的特点计划教学活动的过程,对教学的各方面及实施的整个过程进行设计。从中可以看出,多媒体课件制作不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它只是将经过选择或编辑的教学材料用除板书外的另一教学技术展示而已,既不能完全展示教学的全部内容(讲解、提问、演示等教学内容),也不能诠释课堂教学组织过程。

如果把多媒体课件演示内容的顺序作为课堂教学进程标准,把它完全变成自己教学的一部分,上课时面对的就不是学生,而是自己设计好的课件。单纯追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必然忽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于是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一现代教育的外衣内,进行着传统教学模式的翻版,教师依然是讲解的中心,学生依然是被动的接受者,灌输、填鸭之风依然我行我素,其严重违背了现代教学理论。

2.阻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就是教师应用有针对性的教学技能完成教学目标的过程,而多媒体课件的不当使用和泛用,将阻碍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1)限制了教态技能的应用。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应用不同教态不断变换对学生的刺激,并配合教师的口语,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梅拉列斯总结了人接收信息的效果公式: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从公式可看出教师非语言教学行为对于学生接收信息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由于多媒体投影设备控制台布置于教室的讲台位置,为了方便演示多媒体课件,教师必须坐在控制台前操作鼠标,限制了教师活动范围,减少了走下讲台用目光与学生交流的机会。课堂中互动与交流的缺乏,势必造成课堂气氛沉闷,从而使学生对上课产生厌倦心理,教学气氛凝重压抑,影响教学效果。 "

(2)板书技能被荒废。板书是利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图表和符号等形式,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绝非可有可无。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使得板书技能在多媒体课件的冲击下似已呈日薄西山之势。多媒体课件的滥用直接破坏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同步的教学情境和思维过程。如果多媒体课件只是简单的文字加图片,将黑板搬家,或者把讲稿呈现,放映内容呆板,文字过多,重点难点不突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教师讲课时生动的情境将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对课件内容的介绍,结果不仅降低了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思考的深度,而且也削弱了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激情。比如在开展电工原理课的定理证明、例题讲解等教学内容时,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分析讲解、板书和学生的思维基本同步展开,形成一种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氛围,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教学效果。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一些教师往往将证明分析步骤批量地或一次性地提前投射在屏幕上,然后再进行讲解,从而破坏了思维的同步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3)弱化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效果。教学设计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做出全部计划,确定一个分析研究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步骤,并对预期的结果进行分析。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忽视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用一次课堂教学设计贯穿每一次重复课,经验性课堂教学代替每堂课的教学设计,忽视对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久而久之教学设计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

基于上述状况,又有人开始反对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显然,因噎废食是不足取的。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技术手段,优点是明显的,使用得当,可以扬长避短;使用不当,则弊大于利。那么,究竟应当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才能发挥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三、建议

1.重视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

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非常普遍,这固然可喜,但是对教师技能的培训却相对滞后。无论是传统的黑板粉笔、现在的多媒体课件,以及未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都是教师手中的教具,是帮助我们开展教学服务的,教学技能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课堂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技能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师生的情感共鸣、思想交流、经验共享、相互启发才是最重要的。

2.重视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也不是被动地接受环境刺激,而是具有主动性的人。”多媒体课件从形式上看是帮助教师教,其实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因此在备课阶段,教师要注重每一节课的教学设计,用不用多媒体课件,什么时候用,怎么样用要根据学生学习状况来确定。学生的发展水平、个性特点、学习状态是教学真正的出发点,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教学设计时,应把过去单纯考虑“如何教”转变为引导学生“如何去研究、如何去学”,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3.认清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工具价值

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确实对教师帮助很大,但它仅是教具而已,是众多教学手段中的一种,并且在许多场合也不是最优的。如用屏幕显示公式的推导过程就显得机械、呆板,难以实时体现教师的思维过程,做到教师和学生的思维同步展开;技能教学中更无法替代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所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能取代其它教学手段,决不能把教学内容纳入到多媒体课件框架之中,不能为多媒体课件而教学。

4.参照板书形式编制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主要用途在于演示,它的内容及格式尤其重要。多媒体课件内容的制作,应以板书为参照系,根据要表现的内容选择最合适的媒体种类和板书的类型,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5.改进讲台上电脑设备的装置,扩大教师的活动空间

现在不少教室的多媒体操作台和屏幕设计在教室的中央,遮住黑板的中间部分,方便教师坐着上课,但不利于教师走动和板书的书写。所以必须对这类教室的装置进行改进,操作台及屏幕侧放,增加遥控装置,扩大教师的教学空间。教学空间的增大,使教师教学技能得到发挥,必将促进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生病,我做小当家
我的自行车
乒乓球大战
我是书本
《坐井观天》后传
老鼠为什么是坏的
妈妈生病了
妈妈生病了
菊花
我家的菊花
荡秋千
妈妈生病了
庆祝游园
妈妈生病了
快快长大
试论近代“教育新潮"与我国早期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浅析中国摇滚的人生哲学——灵魂似乎还活着(1)
浅论舞蹈与音乐
浅论歌曲翻唱和创作
客家山歌音乐的发展创作手法探讨
浅析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焦虑心理咨询的个案研究
浅论影片中音乐对人物的暗示及阐述作用
从音乐立场看敬拜赞美
感悟中国现代音乐的真谛(1)
探析格里格钢琴抒情小品创作风格的独特性
关于中国小提琴音乐之意境的表现
浅析音乐教育在儿童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浅谈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舞蹈课教学中教材的应用与开发
差一步到萨尔茨堡 (1)
关于我国传统音乐伦理思想探析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五
《北京亮起来了》
《邮票齿孔的故事》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葡萄沟》第一课时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之二
《葡萄沟》教学设计之四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之三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七
《画风》
《难忘的泼水节》
《邮票齿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