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CDIO教育理念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试论CDIO教育理念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3-14

试论CDIO教育理念的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论文摘要:软件人才培养是提高软件产业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为了培养符合技术及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软件人才,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就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

论文关键词:CDIO教育理念;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软件产业作为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也飞速发展。因此,作为软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软件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高等计算机教育必须培养出具备较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软件专业人才,从而提高我国软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虽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软件人才培养的标准、体系也在慢慢建立之中,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区也有各自的定位,但令人尴尬的是,每年从事软件行业的毕业生也不少,但许多软件企业仍反映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绝大多数高校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依然是以传统的学科和专业教育为主,这种模式培养的软件开发人才强调的是个人学术能力,重视理论研究而看轻了应用实践,忽视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另外,随着信息产业日益国际化,绝大多数主导型的技术和标准都是国际化的,这也要求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标准必须与国际接轨,以融入全球化的经济竞争之中。

目前,伴随着软件行业在用人方面日趋成熟和理性,对软件人才的专业技能、实践经验和职业素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就要求我们所培养的软件专业技术人才要具备现代软件工程环境下赖以生存和成长的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CDIO工程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及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各个国家都在从观念、目标、教育内容到教学方法上对工程教育进行整体改革。2001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及瑞典查尔穆斯技术学院、林克平大学、皇家技术学院合作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代表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施(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工程项目(包括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从研发到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它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导、完整的实施过程和严格的结果检验12条标准,其目标是为工程教育创造出一个合理的、完整的、通用的、可概括的教学目标,重点将个人的、社会的和系统的制造技术与基本原理相结合,使之适合工程学的所有领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CDIO模式将工程职业实践环境作为工程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学术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交流能力和系统掌控能力,而这些能力也恰恰是软件开发所需要的。因此,该模式非常适合软件人才的培养。

因此,在教育部广泛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背景下,按照CDIO工程教育模式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行为,探索软件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适合本地区工程实践需要的、具备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与河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定位,我们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对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1.人才培养定位

结合当前软件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及能力要求,我院建立了“面向地方”、“ 产学研互动”与“做中学”的CDIO模式的软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宽厚科学和工程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良好的人际和职业素质、较强沟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软件人才。

2.基础环境建设

河南理工大学于2008年获准成立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开设了软件工程本科专业,2011年获得了软件工程硕士点。因此,如何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成为了迫在眉睫的问题。为了提高软件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软件基础环境的建设,目前我校在硬件设施、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逐步完善。

(1)除共享学校办学资源外,拥有专门的教学、实验用房1500平方米,PC机及设备500多台套,并配齐了相关的教学软件和开发平台。同时,实验室通过配备的计算机网络监控系统对实验进行智能化管理。

(2)建立了虚拟实验平台,该平台支持多门计算机及软件工程基础课程的虚拟实验,可满足这些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 "

(3)按照软件开发环节及CDIO的运行方式,模拟软件企业实际开发环境,建立了软件开发与实训实验室。

(4)建立了适合不同特殊要求的专业实验室,包括:专业基础实验室、软件开发实验室、数字媒体实验室以及工程实训实验室等。

(5)以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为目标,积极引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针对软件专业核心课程的教材,我们选择当前经典的计算机学科原版教材、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课程体系教材、IBM教育课程体系教材等;同时相关老师还根据本学科的特点,编写了一批反映当前计算机、软件工程发展新特征的教材。

3.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及CDIO工程教育理念,我们通过以下措施及手段构建了软件人才的培养模式。

(1)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等工程教育理念,面向地方经济发展对软件人才的需求,制定本专业CDIO培养内涵与标准、培养方案、评价标准;以国际上先进的CDIO模式工程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现有教学过程和方法。在充分调研和学习讨论的基础上,对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重组与整体优化,并结合地方经济及软件产业发展需求,灵活设置课程内容。

(2)以项目为导向,制定适应于软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同时不断完善其培养目标和评估标准。

(3)增强实践和实习实训环节,以工程项目设计为导向和主线,按基础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工程实践与实验,工程项目设计三大板块的有机融合,构建CDIO模式下的软件工程专业系列课程和教学体系。

(4)强调以工程素养为基础,以工程实践深化理论知识,综合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与技术实践能力,该环节是培养软件应用型人才的关键。

(5)以“做中学”为手段,坚持“产学研”结合,面向地方软件行业,培养学生CDIO理念中的实现及运作环节。为此,我们通过加强校企合作、结合地方软件行业的产品实现与全过程运作能力,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6)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办学是软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为此,我们聘请企业工程专家参与软件人才培养理念和目标设计,提高软件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完成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的设计项目基础上,鼓励学生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到用人单位进行毕业设计,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解决问题、技术创新和沟通交流的能力,尤其是培养软件人才工程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工程创新能力。

(8)采用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及就业一体化教学模式。一方面,通过毕业实习前的就业指导等活动,使学生在就业前就对专业的就业形势、就业现状及企业需求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便于使学生结合就业意向开展实习,提高实习效果,增加就业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带着毕业设计相关问题到企业实习、调研、实践,增强了实习过程的针对性和目地性,丰富了毕业实习的内涵,也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采用该方式,既有效完成了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两个关键教学环节,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从而为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束语

结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建软件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模式。一方面制定并优化了软件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依据该方案指导教师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另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科学合理地参与工程实践训练,从而使软件人才在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同时,更突出其较强的实践能力。结合该模式的深入开展,也带动了我院在课程、教材、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支撑平台的全面建设,从而进一步为培养出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软件工程人才、促进学科与专业发展奠定了更坚强的基础。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丽的旌湖
美丽的银杏树林
战斗
买东西
给外公外婆的信
我做值日生
洗手绢
我爱我美丽的校园
校园四季
家乡的橘树
程老师,你到家了吗?
春宝宝的盛宴
六一儿童节
聪明的哥哥
森林里的联欢会
会计电算化对内部审计的影响及应对
国有企业改制中的政府审计问题研究
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跟踪审计探讨
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
中西方宪法思想对审计文化的影响
怎样开展大额采购审计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初探作
如何加强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
职工薪酬审计浅析
高校内部审计成本控制与绩效提高
现有审计技术条件下的ERP系统审计
浅议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
控制和降低企业审计风险探析
谈会计集中核算与审计监督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导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有关资料
日军侵华·白色恐怖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五步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在内兴安岭原始森林里
《土地的誓言》读后感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设计
用血泪和仇恨谱写的歌──《松花江上》
师生对话,构筑活力课堂──《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片断与反思
评公开课《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教学案例
端木蕻良小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