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

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5

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

"

论文摘要: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社会需要,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建设已成大势所趋。通过对“职业化”内涵的分析和解读,指出以职业化素养为核心的职业特征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职业化;职业化特征;职业素养

社会学家休斯顿认为:“现代人在人际对应的诸多角色中,以他的职业角色为主要角色,是这个角色决定了他的生活态度,人生价值取向及他人对他的评价。”可见,有什么样的职业素养,就会有相应的职业行为。因此,在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进程中,辅导员职业化素养养成已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辅导员职业化素养养成将成为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职业化、辅导员职业化分析

1.职业化及其构成要素

要想了解职业化的内涵,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职业。《现代汉语词典》将职业解释为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也有社会学家认为职业是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由此可见,职业具有经济性,它需要取得报酬以维持生计;职业具有社会性,它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并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职业具有专业性,它必须具有特定的知识和技能;职业具有稳定性,它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化”是指在社会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高度社会认同感并具有某一模式的过程。职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群体应当具备的特定职业素质及其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声望及相关的制度保障。其构成要素包括对职业主体特定的职业标准要求、职业在社会中特定的职业地位以及两者得以实现的制度保障。

如果说职业地位是条件,职业管理制度是保障,那么职业主体特定的职业标准要求则是职业化发展的根基。职业主体特定的职业标准要求即是某种特殊的专业技术能力和高度职业自我管理要求。高度职业自我管理要求的核心内容则是职业素养。可见,以职业素养养成为核心的职业化特征是推进职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职业素养可以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一套规则,是对事业的尊重、执着和热爱,是对事业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是追求价值体现的动力,是实现事业成功的一套规则。它包括职业主体对职业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规范。

以职业主体特定的职业标准要求为核心的职业化作用体现在,工作价值等于个人能力和职业化程度的乘积,职业化程度与工作价值成正比,即:工作价值=个人能力×职业化的程度。例如,一个人有100分的能力,而职业化的程度只有50%,那么其工作价值显然只发挥了一半。如果一个人的职业化程度很高,那么能力、价值就能够得到充分、稳定的发挥,而且是逐步上升的。如果一个人的能力比较强,却自觉发挥得很不理想,总有“怀才不遇”的感慨,那就很可能是自身的职业化程度不够高造成的,这样就使得个人的工作价值大为降低。

2.辅导员职业化分析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深入研究,结合职业及职业化内涵,辅导员职业化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它蕴含着辅导员工作的学习化、专业化、终身化、社会化,既包括辅导员对辅导员职业的价值观、态度和行为规范等职业素养,又包括社会及各高校对辅导员职业的肯定和地位的提升以及辅导员职业化得以实现的制度、管理保障。结合自身工作体会,笔者认为辅导员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终身学习的职业意识、善于思考与总结的职业行为习惯以及自动自发的职业态度等等。而以职业素养养成为核心的辅导员职业化特征将是推进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并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照职业化的内涵,对照我国高校的现实状况,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还有相当的差距,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校辅导员在我国还不能称其为一种职业,而只能算作是高校中的一个岗位。目前在我国高校中虽有一定数量的人从事辅导员工作,但兼职人员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部分人并不以从事此项工作作为自身主要的经济来源,即使是专职辅导员,由于主客观等多方面的原因,其流动性也相当大,从事辅导员工作的时间只有3~5年,少则只有一两年,因此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若要发展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化,则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辅导员工作的职业品质和职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辅导员只有职业化,才能适应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对辅导员的要求,才能提高辅导员队伍的地位,才能稳定辅导员这支队伍,也才能使高校辅导员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职业成就感,从而使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还没有作为一个独立职业从高校教师中分离出来。

二、以职业化素养为核心的职业特征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中的作用

辅导员职业化要求我们,以职业化素养为核心的职业标准要求包括外在的素质表现和内在的意识要求,比如行为规范、思考问题的模式、心智模式和内在的道德标准等等。因此,作为辅导员职业化实现的内在动力,职业化素养养成已经迫在眉睫。

1.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建设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统一的新型辅导员队伍

职业价值观是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就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俗话说:“人各有志”。这个“志”表现在职业选择上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一种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自觉性和坚定性的职业选择的态度和行为,对一个人职业目标和择业动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按照职业化具有社会性特征的要求,辅导员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建设自我发展与社会发展需求统一的新型辅导员队伍,这就要求辅导员首先要找准角色定位,增强辅导员自身对职业的认同感。辅导员的工作状态,取决于辅导员对自身职业的认同,面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视其为谋生的“职业”,还是视其为毕生的“事业”,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辅导员对自我价值的定位。辅导员要明白自己的工作性质,辅导员的工作是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正如前教育部长周济在《包涵心语》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民族兴衰和国家的前途,辅导员的工作非常平凡,大家每天都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然而这一件件小事,却联系着学生的成长,联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联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平凡之中体现着伟大。从这个意义上说,辅导员的工作与家庭息息相关,与国家息息相关。辅导员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职业,一份事业。只有明确了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才能使辅导员在其职责范围内更好地开展工作。为此,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中,给辅导员以合理的角色定位显的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校通过定期开展报告会、座谈会等形式,增强辅导员对这份职业的责任心、对学生的爱心和耐心,引导辅导员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2.养成终身学习的职业意识,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型辅导员队伍

职业化发展的时代性特征要求,辅导员必须养成终身学习的职业意识,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型辅导员队伍。社会的发展要求辅导员必须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办学层次以及办学形式显著变化,大学的专业、课程以及整个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生产体系的衔接,显示了高等教育在其大众化时代嬗变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如何引导学生的思想与社会发展的脉搏共振,需要高校辅导员队伍迈向职业化,需要他们成为终身学习的示范者、教育改革的倡导者。此外,学生个性化培养要求辅导员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为使辅导员能够为学生指导并制定个性化的人生规划,要求辅导员在指导技能、心理咨询技能、与学生相处和交流等技能方面得以强化。

坚持终身学习的职业理念包括对辅导员专业的学习、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及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相关政策的学习、同事之间的互相学习、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学习等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育和引导工作更有针对性和时代性。总之,辅导员工作必须在学中干,在干中学,不断的在实践中学习和发展,这是提高辅导员工作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更是辅导员职业化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当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辅导员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参与到网络学习中,例如,为了和学生进行更好的沟通和交流,辅导员通过学习,及时开通辅导员博客、人人网、QQ、MSN、E-mail等,通过多种网络途径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既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尴尬,又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学生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再如为使工作方便快捷,辅导员要积极学习办公自动化等,在学生评优评奖、助学、学籍、档案等方面进行了信息化管理,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极大的方便了辅导员的工作。

3.养成善于思考与总结的职业行为习惯,建设“实践—理论”研究型辅导员队伍

养成善于思考与总结的职业行为习惯,有利于辅导员科研能力的培养。打造一支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需要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形成一支理论精的专家型辅导员队伍。而受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影响,学生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心理问题、就业困惑、网络成瘾等新理论、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要求辅导员要具备较高的科研素养。为此,鼓励辅导员参与科研项目,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理念,打造一支“实践—理论”研究型辅导员队伍。为促进辅导员提升科研能力,学校可设立学生工作研究经费。支持辅导员申报并研究学生工作课题;工作中鼓励辅导员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关于辅导员工作方面的论文,将辅导员撰写的论文汇编成论文集,并对获奖的优秀论文及个人进行表彰,此举既能提升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又会成为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交流平台之一。在实践中归纳、总结,对学生工作进行理论性研究,从而形成一支“实践—理论型”辅导员队伍。更重要的是,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既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又提高了高校学生工作受重视的程度。

4.养成自动自发的职业态度,建设具有敬业务实精神的实用型辅导员队伍

《自动自发》一书中曾这样倡导企业员工的工作品质:没有人要求你,强迫你,自觉而出色的做好自己的工作。这也是职业态度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自动自发的职业态度体现在:对待工作方面的态度是“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我要做”与“要我做”是两种不同的心态,真正敬业的辅导员,能发挥“我要做”的主动积极的心态,“我要做”不是别人让我做,工作不是领导的硬性安排,是出于内心的热情,希望尽自身最大的努力将工作做好,这是敬业的显著表现。“要我做”的心态是被动消极的,难以调动激情,上班时无精打采,下班时兴高采烈,上班就是在熬时间,总是盯着时钟读秒,混一天是一天。常此以往,不仅消磨了斗志,而且使得自身在人才市场上失去了竞争的优势。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辅导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态度,辅导员良好的职业态度包括自动自发的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的务实精神、奉献精神、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等等。例如,工作当中有些辅导员虽然有一定的能力,但是经常迟到或因私事请假、过于情绪化以致于影响工作,推卸责任,不能认真履行承诺,对领导曲意逢迎,对同事不尊重,为了一己的私利不择手段等等,即使这样的辅导员再有能力,也很难与敬业、务实联系起来。另外,自动自发的职业态度并不仅仅包括技能方面的问题,例如很少有秘书是因为她能每分钟打150个字,或者能快速整理文件,而被称为出色的秘书。同样,也很少有辅导员因为他本身丰富的专业知识而被称为出色的辅导员,除非他具备了上述所列的一些重要的优秀的品质,职业化辅导员最重要的素质在于敬业、务实的工作态度,而非局限于专业知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动物王国失踪纪
20年后的我
豆芽成长记
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20年后的聚会
我想发明时空穿梭仪
那件事至今令我后悔
假如我是一只小闹钟
井底之蛙“移居”记
未来的衣服
鲨鱼星奇遇
二十年后的变化
假如我是机器小叮当
明天我想当居里夫人
破解宇宙生命之谜
内部审计在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的实践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浅议信托公司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如何全过程控制建设项目造价
基于内部审计的内部控制监督研究
加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思考
论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论持续经营能力及其审计
浅谈楼盘审查要点
论内部审计的企业定位
现代审计面临的形势分析
浅谈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计算机审计一般原理及应用
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初探
浅议会计舞弊原因及审计对策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