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信息意识初探

关于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信息意识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信息意识初探

"

论文摘要:当今大学生党员对信息的敏感性不强,信息意识差异大、层次参差不一,对信息缺乏有效管理和利用。文章从当今大学生党员信息的现状出发,分析影响大学生党员信息意识的内因和外因,论述了培养当代大学生党员信息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是增强服务意识的需要,并提出了培养大学生党员信息意识的建议:加强信息意识的启蒙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生活;积极创造条件,营造高质量信息应用环境。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党员;信息意识;敏感性

一、信息意识的内涵

对于信息意识的概念,学术界现在没有统一的定义。有人把信息意识又称信息观念,是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觉反映,即对信息的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的敏感性。也有人认为,信息意识是人们利用信息系统获取所需信息的内在动因,具体表现为对信息的敏感性、选择能力和消化吸收能力。还有人从信息作用的角度出发,认为信息意识专指信息使用者对各种相关信息的自觉心理反应,它能驱使信息使用者依据其实际需要,从客观实际信息中引出相关概念、思想和行动计划,从而指导修正自己的信息行为和信息实践,以实现其预期的目标。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信息意识是一种自觉的心理反应,是人们对客观信息吸收和利用的能力,它具有能动性和目的性。一个人的信息意识强,他就能更好地收集信息,为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所用;相反,信息意识弱的人只能看着信息资源白白地流失而碌碌无为。

二、当代大学生党员信息意识的现状

1.对信息的敏感性不强

大学生党员对信息的敏感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注的信息面不宽。他们关注的信息大多是与自己的专业学习相关的,与组织生活相关的,最多再关注一些国内外时事政治或者自己感兴趣的社会新闻。其次,对信息的来源渠道认识比较狭隘。一般学生党员认为信息来源就是图书馆和网络、报刊、电视、电台等新闻媒体。其实课堂教学、组织生活、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等都是信息的来源渠道,甚至与人沟通交流也会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再次,没有创造信息的意识。大学生党员一般只把自己当做信息接收的对象,而很少把自己也当做信息创造和发布的主体。

2.信息意识差异大,层次参差不一

不可否认,那些学习成绩优秀,又有一定的政治敏感性,并且关注社会的大学生党员,他们的信息意识是比较强的。但是大多数学生党员的信息意识确实有待增强。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党员的这种信息意识的差异具有一些特点,整体来看,高年级党员比低年级党员信息意识强,男生党员比女生党员信息意识强,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党员比不经常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党员信息意识强。这种层次参差不齐的信息意识有时会成为人们对大学生党员是否与时俱进的评判标准。

3.对信息缺乏有效管理和利用

对于大学生党员来说,信息大多是免费的或者费用极低的公共资源。正因为此,他们便不注重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为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所用。尤其是大学生党员首先考虑的是学生这一角色,学习还是自己的第一要务,怎样搞好学习是考虑得比较多的问题。而怎样把自己掌握的信息进行分类管理,哪些信息对自己是长期可利用的,哪些信息是短期有用需要经常更新的,这些问题大学生党员考虑得就很少了。不能对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是当今大学生党员信息意识薄弱的重要表现,信息资源被他们白白地浪费了,当他们需要利用信息时就会显得手足无措。

三、影响大学生党员信息意识的因素

1.内因

影响大学生党员信息意识的内因也就是个人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对信息的重视程度。如果重视信息对自己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那么信息意识自然就会强;反之,如果对信息的重视程度低,把信息当作廉价或免费资源而不加以珍惜,那么信息意识自然就会弱。二是主观能动性。能积极主动去捕捉、搜集、管理、利用信息的人,他往往是信息的“主人”;等待信息来撞自己大脑的人,他和信息其实“行同陌路”。三是个人信息技术水平。信息技术水平高的人信息意识强,遇到问题他首先会想到有哪些可以利用的信息,会随时查找自己需求的信息;信息技术水平低的人,束缚了他对信息的需求、管理和利用意识。所以计算机或者图书馆相关专业的学生比其他专业的学生信息意识强。 "

2.外因

影响大学生党员信息意识的外因是指个人原因之外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环境。信息环境是指信息发布的硬件设施和信息利用的氛围。图书馆的藏书情况,图书检索工具是否方便,图书馆报刊中是否有学生党员喜欢的党报党刊,计算机房的设备是否先进,是否设有比较方便的公共信息栏等等,这些硬件条件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党员对信息的需求。组织生活是否丰富多彩,整个校园对信息的利用氛围是否浓厚,也影响着学生党员的信息意识。二是信息质量。当今社会媒体发展迅速,通讯工具越来越先进,信息传播快、传播广,但虚假信息、信息紊乱、一些媒体的社会责任低等问题伴随而来,影响了信息质量,进一步影响了人们对信息的信任度。信息质量的高低决定了信息公信力的高低,而信息公信力低自然影响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四、培养当代大学生党员信息意识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信息意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信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它的重要性绝不亚于能源和人才。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我们国家将来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对信息的重视和运用程度很可能影响到他们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在他们现在年轻好学、精力充沛的时期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使他们视野开阔、与时俱进,为将来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中能更好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信息意识是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

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人才的必备能力。人才缺乏创新能力,科技难以进步,社会难以发展。创新能力的提高实际上是以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提高为基础的,学科信息、政策信息、社会新闻等往往都会成为人们实践活动中创新的有价值的资料,谁掌握了自己专业领域的大量信息,他就可能成为该领域的创新能手。加强学生党员信息意识的培养,必然会使他们掌握学科前沿信息,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发展,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信息意识是增强服务意识的需要

大学生党员与一般学生不一样,他们除了学生的角色,更重要的是“党员”这一角色。作为党员,就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大学生党员不掌握自己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必要的信息,就很难为他人服务,因为他不知道别人的需求是什么,也不知道有哪些快捷的资源可利用来为他人服务。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信息意识可以提高他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五、培养大学生党员信息意识的建议

1.加强信息意识的启蒙教育

(1)在党课中加入信息教学内容。一般党课只讲党的基础知识和发展党员的程序,其实党课是对党员进行信息意识启蒙教育的最好机会,授课者要主动加入信息内容,把比较生硬的党的理论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引导入党积极分子或党员查阅相关资料,对时下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激发他们对信息的渴求,让他们意识到信息是学习生活中的“必需品”。

(2)在常规课程教学中渗透信息意识教育。学校要提倡教师授课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尽量少用黑板写板书,采用多媒体授课。教师要经常布置学生课后上网或者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知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利用信息的习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更能促进意识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

(3)尽早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很多高校的文献检索课程往往是给毕业班开设的,目的是方便毕业生写毕业论文查阅资料。大学生越早掌握文献检索的技术手段,越能促进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高校无论什么专业都应该开设文献检索课程,而且要在低年级开设。

2.丰富组织生活内容

对大学生党员来说,比普通学生多一个接受信息的途径,那就是组织生活。高校党组织尤其是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特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组织丰富多彩的党内生活,如参观考察、读书活动、就某一热点开展讨论等等。组织生活要富有时代气息,富有青年特征,使党支部真正成为团结青年、引导青年的重要阵地。组织生活越丰富,党员接受的信息就越丰富,党员的信息意识就越强烈。

3.积极创造条件,营造高质量信息应用环境

信息应用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环境都时刻影响着大学生党员对信息的需求。

(1)在硬环境方面,一要加强图书馆建设,调研学生对藏书的需求,增加党建藏书尤其是增加党建通俗读物,优化图书馆阅览环境,淘汰图书馆落后的检索工具和设备。二要加强电脑房建设,不断更新电脑设备,保证网络质量,提高网络速度。三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的作用,调动学生制作高质量广播节目的积极性。另外,在方便学生阅读的地点设置宣传栏,张贴学生喜欢阅读的报纸,及时发布一些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信息。

(2)在软环境方面,要提高学校的宣传水平,加强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对信息利用的良好氛围。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使党建工作信息化,通过各种信息手段使党务公开,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党员搜集、辨别和利用信息,营造一种使学生党员觉得当今社会离开信息就寸步难行、离开信息就脱离了党组织的氛围。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阳光总在风雨后
快乐的比赛
我爱妈妈
看泥鳅测天气
大树爷爷生病了
读《聪明的山羊》有感
书中有悟
六一儿童节
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家里着火了
小白兔和小松鼠
大松树生病了
快乐的暑假
知错就改的好孩子
缝扣子的快乐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8)法学理论论文(1)
论罚则(3)法学理论论文(1)
挪用公款罪有关法律适用问题探析(4)法学理论论文(1)
从身份到契约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9)法学理论论文(1)
从身份到契约(3)法学理论论文(1)
论罚则(9)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下)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7)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3)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下)(4)法学理论论文(1)
将私法作为一个整体的学问(上)(10)法学理论论文(1)
法和正义的发现与程序中的对话(6)法学理论论文(1)
关于“打官司难”问题的调查报告法学理论论文(1)
论罚则(4)法学理论论文(1)
《一分钟》教学设计
《静夜思》教案
《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及反思
《称象》教案
《北京》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徐国丽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1
《假如》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分钟》教学设计
《我选我》教学设计2
《小白兔和小灰兔》教案
《一分钟》教学设计1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设计与反思
《葡萄沟》教案
《我多想去看看》第二课时说课教案
《快乐的节日》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