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独立学院理工科类专业课程有效性分析与评价

关于独立学院理工科类专业课程有效性分析与评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独立学院理工科类专业课程有效性分析与评价

"

论文摘要:详细分析了独立学院理工科专业在评价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有效性过程中存在的误导现象,提出了如何通过已就业半年以上的毕业生正确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的要点内容及过程,为独立学院理工科专业教学攺革提供依据。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专业课程;有效性;毕业生;社会需求

高校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枝独秀——独立学院其人才培养的质量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特别是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的质量更是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大关注。

课程是高校实施教学过程的主体工程,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有效性。“理工科”和普通公办高校由于生源质量的区别,其人才培养目标基本确定为社会各行业培养“高级实用型和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以下简称“实用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教学训练过程,因此,专业课程是否有效,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否满足已就业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需求。本文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根据部分理工科专业在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过程中存在的误导现状,探讨理工科专业正确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的要点和过程,为独立学院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一、理工科专业在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过程中的现状分析

理工科的专业课程基本是依托对口母体公办院校专业设置,其专业课程大多都是参照母体院校的模式。独立学院鉴于生源和办学条件,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应是按“实用人才”的本科生标准进行培养,因此,也应请已就业并在专业对口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毕业生评价“专业课程”是否满足实际工作需求的有效性。笔者曾对一些独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要点内容和过程作过一些调研,感觉到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有效性的评价要点内容与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误导了理工科的教学改革,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工科专业在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时有基点内容的偏差

鉴于独立学院是依托研究应用型公办母体院校发展起来,因此,在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时很自然地参照母体院校的模式。一般公办母体院校是以培养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为主,显然专业课程必然是研究理论课程为主,而实践教学是实施验证性的训练过程;在教学时间上也是理论课多于实践教学课时,因此,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评价也是以适应满足理论研究课题作为衡量教学标准。现有部分理工科专业没有按“实用人才”的目标要求去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而是仿效母体院校按研究应用型评价理论课程与教学的有效性和按验证性的模式评价实践课程设置和教学的有效性,这样就产生了在评价专业课程过程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基点内容的偏差,由此就对以实际工作能力为中心的“实用人才”的培养目标的造成误导。

例如一些独立学院在组织开办“电子专业”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课程设置及教师的配备,而实践教学也是只重点考虑实验室建设及实验员安排,很少考虑双师性教师的聘用,因此,评价教学效果时也是按研究应用型本科生的培养标准重点评价理论课程设置和内容的有效性,而实践教学依然也是按实验室的验证实验的教学效果评价实践训练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对实施以实际制作为主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课程的教学的有效性的评价只是作为附属形式,这种在评价专业课程过程中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基点内容的偏差,对正确培养适应电子企业需求实际动手工作能力强的人才培养目标产生了误导。

2.理工科专业在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过程中的错位

大多数独立学院都很重视专业课程的有效性,但是在评价过程中一般都是请在校学生和在职同行教师评价“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根据评价专业课程的有效性的结论要点实施教学改革,调整教学内容。鉴于理工科专业是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实用型和应用型生产第一线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如果仅凭没有从业经验的在校学生和一些从高校毕业生上来的高校教师进行有效性评价,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从业的实际经验和切身体会,也就不可能反映出社会实际工作中对专业技术的需求,即也就不可能正确评价专业课程的有效性。

例如评价“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中,有“电磁场理论”和“信号与系统”等专业课程,高校专家们评价必须要开设这些课程,而已毕业的学生认为在自己生产一线技术开发与管理上的岗位上用得很少,基本用不上,这样在有效性的评价过程中就产生了偏差。例如“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基本是按传统方法实施教学,其课程内容是高校统一模式适用,实践教学过程也是搞验证性;而己就业的毕业生在工作上认为专业课程有效性很差,根本不能适应电子企业“智能化电子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制造的岗位职责的需求,如请在校学生无法正确评价专业课程在内容选择上的有效性,只有请已就业的毕业生评正确评价专业课程在内容选择上的有效性,才能知道“书到用时方恨少”。

上述分析可知,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过程中,只请在校学生和高校同行教师评价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是一种评价过程中的错位现象,这将影响理工科专业的实用人才的目标培养的质量。

3.理工科专业在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过程中缺乏社会调研

一门课程是否应该开设?在课程上应该传授给学生哪些知识?适应社会需求才是衡量的根本标准。现部分理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参照母体学校实施,教学计划制订和教学大纲照搬母体学校或者从相关院校专业在网上查找后进行修订,很少有通过对企业雇主和相关专业的已就业的毕业生进行调研后进行有效性评价后确立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案。由此形成的专业课程的的教学方案缺乏社会调研,会出现一些与社会实际工作需求的不相适应的环节。

例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中“嵌入式应用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微机控制技术”等课程内容变化很大,新技术发展很快,社会上的电子企业对毕业生实践应用这类新技术的需求很迫切,由于缺乏对社会的调研,其专业课程未能跟上社会变化的需求,其专业课程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电子企业“智能化电子产品设计与生产”的专业技术的需求,而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时根本没有进行调研,这样就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对专业技术的实际需求,教学上不能及时调整专业课程的教学,由此也会影响“实用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理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如果不进行社会的调研的话,将会产生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不能适应社会实际工作的需求,会出现学非所用的现象。

上述的分析只是笔者通过调研所了解到部分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评价的一些现象,为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有效性的正确评价提供一些素材。究竟怎样准确全面评价理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有效性,为理工科的教学改革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还有待进一步调探讨研。 "

二、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的要点内容

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大都是到以生产制造应用性产品为主体的企业,工作岗位是在实际应用性技术和管理性工作为主体的实际工作岗位上,其专业课程是否适应社会的需求,是否贴近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这是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基点内容。怎样准确地找到专业课程是否贴近毕业生的岗位需要,实现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的基点内容?笔者认为,通过请已就业的并在专业对口的实际工作岗位上的毕业生评价分析专业课程有效性,基本可比较准确地找到专业课程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基点内容。根据社会需求对专业课程有效性的分析,其要点内容大致可从社会需求的“重要度”和“满足度”两方面进行评价:

1.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的重要度的评价

“专业课程”的重要度是指由就业的毕业生判定课程在自己的工作中是否重要,应用“极其重要”、“非常重要”、“比较重要”和“不重要”等评价专业课程的重要度。例如:电子信息专业已毕业的学生大都进入智能化电子产品生产的电子科技领域,少数自主创业。其岗位职业是在生产技术管理和开发应用智能化产品,主要应用课程是“单片机应用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中硬软件相结合的应用技术。因此,这类课程就是“极其主要”,因岗位工作的性质大都是设计和实际制作“智能化电子产品”,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课程和训练过程是“极其重要”;其他如“EDA电路设计”和“PCB电路设计”等课程也是在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技术,属于“非常重要”,其他如“电磁场理论”和“信号与系统”等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这是对少数毕业生有可能去考研,从事研究技术工作才有可能需要,这属于“不很重要”等范围。

上述分析可知:理工科对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基点内容之一就是请这些在实际生产与管理岗位上就业的毕业生根据自己岗位实际工作的需求评价专业课程重要度,基本可定位专业课程的重要度。

2.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的满足度的评价

专业课程是否能满足已就业的毕业生所在工作岗位的需求,这是评价课程有效性的指标之二,常用百分比描述专业课程进行满足度的评价。前述已知,理工科专业的毕业生大多数都在从事生产管理和产品制造业为主体的实践性岗位上。如何让专业课程满足他们在实践工作中的各岗位职责的工作需求和各行业的新技术发展与应用的需求,即覆盖面要宽,要在社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有效性评价的要点制定专业课程教改方案。例如“单片机与嵌入式应用技术”的实践技能训练过程就应适应智能化电子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设计开发及生产过程等各环节的职责的需求,也要考虑适应自动控制、通讯工程和机电等各专业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的需求,这样专业课程的满足度指标就高了,其有效性就好。

理工科学生是侧重实际工作能力为主体培养的本科生,其训练过程满足度不能像研究应用型本科人才那样设置专业课程,但也区别和职业学院的以操作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设置,因此,评价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有效性的满足度指标时,即包含应用型理论的需求,也包含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技能的需求。

评价专业课程有效性基点内容之二就是以满足各行业职业工作需求的就业的毕业生为分子,以毕业生人数为分母,用其百分点描述对社会需求的满足度。当然百分比高,其专业课程的有效性就好。这种用百分比评价专业课程的满足度,能充分体现专业课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三、理工科专业对专业课程有效性评价的过程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在所有人中,已就业的毕业生本应是最有资格评价所在大学服务的,并且能够提出建议使其改进服务。只有请已就业的毕业生评价专业课的重要度和满足度,才能真正反映出专业课程的有效性。

鉴于独立学院的毕业生大都是从事直接进入到与专业有关的实际工作岗位,基本从事的是在应用理论与实践技术相结合的生产制造业与应用型技术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因此,只有请已就业的毕业生评价“专业课程”的“重要度和满足度”才能确切地反映其有效性。其评价过程主要请已就业的毕业生从以下两个阶段进行:

1.请已就业半年的毕业生对“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进行短期评价

第一阶段是请已就业的毕业生工作半年后对本“专业课程”重要度和的满足度进行有效性评价。因为他们是直接在生产岗位从事应用理论与实践技术有机结合的本职工作岗位上,课程设置和内容是否贴近实际工作岗位,是否满足工作需求,经过半年的工作经验,体会与感受,就可以基本反映出课程设置的重要性度及课程培养水平对所在职位的满足度。这种毕业半年后的大学生对本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评价的过程被视为对专业课程有效性的短期评价。

2.跟踪已就业的3~5年的毕业生对专业课程的有效性进行中期评价

第二阶段是跟踪已就业的3~5年的毕业生评价理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的有效性。已就业3~5年的毕业生不论是在应用型实践工作岗位上,还是在从事“科研创新”型的科技工作岗位上,对专业技术的应用理论和实用型技术的创新应用都对专业课程提出岗位职责的具体新的需求,因此,跟踪已就业3~5年的毕业生,由他们对本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度和训练培养的满足度进行评价,这样能回答专业课程从职业需求发展的长远角度对个人成长最有实际需求的有效性问题,这种毕业3~5后的毕业生对专业课程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价的过程被视为对专业课程有效性的中期评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理工科的专业课程只有请已就业半年后的毕业生对所在专业课程的重要度和满足度进行“短期评价”以及跟踪3~5年后毕业生实施按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度和满足度”进行“中期评价”,才能真实地评价理工科的专业课程的有效性,才能为理工科的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才能真正地办出理工科专业的特色。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8年湖北部分高考满分作文赏析
给父亲的情书
不要轻易说“不”
缤纷成就和谐
爱能创造奇迹
青山一道同风雨
我于咖啡中看见
8年四川高考满分作文一步与一生
在爱的牵动下飞翔
7年高考全国卷Ⅱ满分作文赏析-滴水之恩涌泉报
美在尽力
2008年云南高考满分作文选登
一样,不一样
好奇心
大爱无言
香日德河流域水资源地理数据库的构建与应用
水库地震监测管理办法
角度测量误差与注意事项
软土基坑坑内加固对重力式挡墙的影响研究
浅谈黄河河道工程维修养护及施工
弧型闸门安装技术的探讨
广州市人和拦河坝重建工程电站布置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验收鉴定书
采砂引起增江干流下游河床近期演变及水文变异研究
用三种方法(程序)进行某拱坝的计
水库立面二维水质模型研究
引水工程500平原水库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设计
GIS技术在小流域地区暴雨推求设计洪水
试论水利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监测方式研究
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浅议
《雷雨》 相关介绍
《雷雨》重难点分析
《雷雨》 重点字词梳理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知识点精析
《雷雨》 范文习作
《雷雨》 趣闻故事
《最大的“书”》 老师语录
《雷雨》 考点练兵1
《雷雨》随堂练习 巩固篇
《最大的“书”》 重难点分析
《雷雨》老师语录
《雷雨》 重点字词意思
《最大的“书”》 写作指导及训练素材
《雷雨》 整体阅读感知
《雷雨》 考点练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