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集体备课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中的作用探讨

关于集体备课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中的作用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集体备课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中的作用探讨

"

论文摘要: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反映,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体备课具有不同于个人备课的特点,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组的团队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增强青年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自信心,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青年教师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文章对集体备课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集体备课;教学能力;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设计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围绕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准备活动,是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好坏的重要反映,在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使教员的备课起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除了需要教员个人在对教材的把握、教案的准备、教学设计、课程设计等多个方面全身心的投入,还需要教员融入所在的集体中,进行集体备课。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无论个人如何绞尽脑汁备课,总有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觉。中国有句俗话,“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集体备课正是通过发挥教研组的集体力量,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

一、集体备课及其特点

1.什么是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在教师个人备课的基础上,由本单位或本教研组的教师共同合作的一种备课方式,它打破了以往教师个人备课一贯采用的各自为政、孤军作战的局面,使教师们在集体沟通、集体交流、集体研究、集体探讨中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它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促进以老带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正如肖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后每个人都拥有两种思想。”这也正是集体备课的价值所在。

2.集体备课的特点

(1)个人的精心备课是前提。教师个人精心的备课准备是进行集体备课的前提和基础。教师首先要非常熟悉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把握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认真研究授课对象的特点,因材施教,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精心地设计。此外,教师还要大量阅读与课程相关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这样,在集体备课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2)个人的说课试讲是开始。在个人精心备课的基础上,一般是以比较年轻的教师首先进行“说课”或“试讲”为集体备课的开始。青年教师把本节课的教学设想和理论依据进行阐述,也可以是对教学内容做个简单的介绍和梳理,或是对备课和讲课等教学环节在理论上进行高度概括,可以理解为是对教学内容的“宣传片”,也可以理解为是授课前的一次“演习”。参与集体备课的多是本单位经验丰富的教师、教研人员和教学专家,在相互交流、启发、争论、碰撞中,完善教学设计或教学思路,使其更能提高教学效果。

(3)集体的研讨交流是关键。集体备课不同于教师个人的备课行为,它是本单位或本教研组的教师共同参与的群体性活动。教师个人首先进行“试讲”或“说课”,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再对试讲的内容进行集体交流、集体研究、集体探讨,肯定其长处,并指出其不足,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失误消灭在授课之前,使整个教学设计和各个教学环节更加科学。通过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个人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可以克服个人备课的片面性和随意性,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二、集体备课在提高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中的作用探讨

对于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来说,要面临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对于新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感到陌生,往往拘束、胆怯。在授课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几个问题:由于紧张,讲课声音过小或者板书不清晰,准备不充分,信息量偏小,影响教学效果;照本宣科,满堂灌输,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没有充分研究教学对象的层次特点,教学方法单调,多媒体应用不合理;缺少课堂设计,驾驭课堂能力弱等。这些都是授课中的致命缺陷。

而通过集体备课,通过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通过与其他教师的研讨交流,以及自己的观察学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以上缺点。

1.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

(1)建立认同感,增强自信心。在同一个教研组通常有一些经验丰富、沉着、稳健、睿智的老教师,他们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与孜孜不倦的奉献精神,是青年教师最真实的榜样。在集体备课中,青年教师能够近距离接受老教师的言传身教,感受他们认真执着的敬业精神,很快就能找到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此外,老教师往往对青年教师关爱有加,鼓励他们大胆发言,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对青年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失误甚至是错误,都能实事求是地指出来,并能给予无私的帮助,而对青年教师的大胆设想和创新又能及时的鼓励,这种失败时给予宽容,成功时给予赞赏的风范,极大的增强了青年教师的内驱力和自信。使得青年教师可以自信满满地站在讲台上,不会拘束和胆怯。"

(2)“专家会诊”提高课堂教学技能。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尽管本专业知识比较扎实,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的累积,实际的课堂教学技能还有待提高,比如如何引入当天的主题,如何进行启发式的提问,板书如何设计,如何将老知识讲出新意来,课件如何制作,语言如何表达等等方面。虽然有些青年教师会沿用自己求学时教师使用的一些教学方法,但往往缺乏新意,或是盲目照搬专家教授的教学方法,却达不到预想的效果。显然,孤军作战不利于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的提高和个人专业知识的成长。

集体备课是在青年教师的“试讲”中拉开专家会诊的序幕的,“试讲”是课堂教学的高度仿真,通过该模拟实践教学来验证教学预案的可行性,专家教授和同行的讨论、交流、批评、补充和修改相当于临床的指导,通过集体诊断,提出改进意见,青年教师也会参考他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体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技能。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自主实践反思和与同伴的指导切磋中呈螺旋状不断提高的动态过程。

2.有利于青年教师构建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不仅要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了如指掌,还要掌握相关的教学方法,形成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而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青年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前虽然都深入学习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在面临复杂情况时,不能很好地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感到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合理。比如不会针对不同的教学培训层次,分析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不懂得研究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

在集体备课活动中,青年教师会将这些困惑与其他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进行交流,并得到其他教师的帮助。此外,不同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的教师的知识结构的侧重点也各不同,在交流探讨和切磋中,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助于形成多元而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要注意,青年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吸收集体的智慧,要形成有自己风格的教学模式,而不是各教师的“教案之和”,更不是网上资料的“下载拼盘”,更不能全盘照搬“标准答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流程。

3.有利于青年教师拓展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迅速发展,新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通过集体备课,加强了教师间的合作交流,激活了教师的思维,开拓了教学视野,深化了对教材的理解,丰富了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了教学设计,特别有利于教师间的互学互帮,取长补短,通过集体备课,青年教师学到了优秀教师的经验,吸收了集体的智慧,更新了教育观念。此外,由于教师的知识结构侧重点不同,在集体备课时的交流探讨的过程中,青年教师更容易发现他人的长处,审视自己的不足,有助于形成多元而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经验的累积,而经验的累积是需要时间的。一般说来,一个教研组既有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又有刚毕业的大学生,经验不同,教学质量自然有差别。通过集体备课,老教授可以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经验全都传授给新教师,其他教师也把自己最拿手的一面贡献出来,实现资源共享,并且大家还要进行质疑,各抒己见,通过观点上相互碰撞、激烈争论、相互比较、相互切磋和完善,最终确定最佳方案,青年教师在这种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迅速学到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用的专业技能。

4.有利于青年教师提高科研和创新能力

高校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学,还应该包括科研和创新。原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说过:“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科研能力是新时期青年教师必备素质之一,只会教学、不会科研的教师不利于现代教学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头脑灵活,易接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想,而集体备课不可避免地会涉及教学科研内容,从而使青年教师有机会参与到有关科研课题的讨论中,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论中,极有可能会碰撞出教学改革和科研创新的火花。

此外,青年教师要时刻有创新意识,创新就是要有自己的风格。陆游曾说过“天机云锦用在我,裁剪妙处非刀尺”,在集体备课中,在吸收同行经验和优点的同时,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勇于探索,独辟蹊径,不能人云亦云。比如对于比较常见的老问题,在借鉴其他教师解决方法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结构,给出自己的新解答,并让学生参与到对新解答的讨论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将这种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传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结束语

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集体备课可以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极好的发展平台,能够让青年教师与其他教师充分接触,交流探讨,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每个教师都是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通过不断学习、吸收集体的智慧,同时发挥个人的主体创造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从教学新手走向骨干教师,最终迈向专家型教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海滩上的篝火晚会
爱看电视的奶奶
春雨
文明只差一步
“老顽童”爷爷
礼物搜索“战”
报答
烟斗先生小传
登上长城
动物之爱
可敬的清洁工人
可爱的小狗
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
美味玉米棒
我敬佩诸葛亮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创新(1)论文
老年脑血管病偏瘫的康复与护理
浅析人力资源管理变革方向和组织结构再造(1)论文
探析人力资源薪酬管理办法(1)论文
小儿硬膜外持续推注给药法临床观察
全髋置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食管贲门癌早期诊治与临床分析
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治
有关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几点思考(1)论文
谈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1)论文
论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1)论文
浅谈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1)论文
颅咽管瘤术后水钠紊乱的护理观察
论在新经济时代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1)论文
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途径(1)论文
《四季》教学设计之二
《画》教学设计之六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之一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二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三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之二
《四季》教学设计之三
《四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之四
《四季》教学设计之一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之四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之三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