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以弘扬大学精神为视角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

试析以弘扬大学精神为视角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1-22

试析以弘扬大学精神为视角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研究

"

论文摘要:大学精神产生于现代大学制度之中。大学制度蕴涵滋养着大学精神。现代大学制度为大学精神传承与发展提供保障。探析了大学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本质,揭示了当前大学精神的衰微现象,提出了从弘扬学术自由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三方面来提升大学精神,从而推进现代大学制度的机制创新。

论文关键词:大学精神;传承发扬;现代大学制度;机制创新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发展

大学精神是指赋予大学以生命、活力并反映了其历史传统、观念形态、社会声誉、人际关系、师生心态校风校貌和学校个性化特色的一种校园精神文化形态。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就是其在教育教学和学习实践中积淀的思想精华,是大学文化的深层要素,并集中反映出一所学校的本质和特色。所谓现代大学制度,作为一种特指,一般而言是指启蒙运动后经过理性主义改造,特别是指德国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为代表的新型大学。大学精神与大学制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精神的传承需要制度的培育。大学制度是大学精神的外在体现。没有浓厚的大学文化氛围就不足以凝聚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精神。

中国历史上,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是在19世纪末期才逐渐出现的,官方认定的第一所现代大学是1895年建立的北洋大学。“五四”运动后,中国开始从学习日本转向学习欧美,并且开始致力于建立一种具有自治权和学术精神的现代大学。以蔡元培、梅贻琦等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使我国大学完成了从封建大学到现代大学的转变。蔡元培开创的中国大学制度即现代大学制度与学术制度:一是阐明大学教育的宗旨在培养学术人才,而非变成求官发财之门梯。故学生之志趣必以钻研学术为指向,教师聘用也应视其才学为原则,这是对官办学堂的一次重大改革。二是发展学术,给学术研究提供广阔的空间,特别提出“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原则。三是在校内实施“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制度。四是调整北大学科,确立以文、理两科为重点的发展方向。他将西方学术自由、大学自治、教授治校的大学理念的核心思想融入北京大学的改革中,开始了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实践性探索。在这一时期,大学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办学自主权,同时又减弱了浓厚的“官办”色彩,现代大学制度才真正在我国形成并得以延续、发展。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学术自由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悠久璀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孕育,在国家危难之际诞生,这使得传统大学精神得以继承和发扬。

二、弘扬大学精神的时代紧迫性

近些年中国的高等教育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发展时期,大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建设日新月异,科研经费逐年攀升,学科专业与日剧增……大学过分的求全图大、追求物质的满足,而对传统大学精神内涵的诠释却微乎其微。各大学之间存在互相攀比、片面追求学生数量而忽略教学条件承受能力和教育质量,各种各样学术腐败的事件层出不穷、官本位充斥着学生头脑,大学生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摆在人们面前。教育信念和学术诚信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大学的特色和个性在缺失,大学精神和文化在衰微。教育问题已经和医患关系、住房紧张并成为三个最突出的社会矛盾。

“在政府的教育决策中历来只强调教育的社会工具价值……总要求教育出即时的、显性的功效,忽视或轻视教育的长期效益。” 在大学里倡导平等自由、勇于提出质疑的人文主义和追求真理、尊重理性的科学主义精神渐渐被世俗和功利气息所淹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怎样让教育回到育人这个根本的初衷上来,使受教育者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而且具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显得尤为重要。正因为大学拥有人文精神,大学才多了几分正义和正气。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保障。因此,弘扬和培育大学精神,使之成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支撑就成为了当前一个时期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弘扬大学精神,推进现代大学机制创新

现代大学制度与大学精神具有密切的联系。大学精神与大学制度是互补的,精神文化的渗透增强了大学制度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而能够更好地弘扬大学的优秀传统,发挥对师生员工的激励、教育和引导作用。如果说现代大学制度是促进大学健康发展的强壮筋骨,那么大学精神则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躯体只能是行尸走肉。追求卓越的愿望、淡泊名利的心境、成人之美的胸怀弥补了大学治理结构中正式制度上的不足,因此,这种大学理念也只有在与之相容的现代大学制度下才能使包括人文精神、学术自由精神、创新精神等内容的大学精神得以存在和发展。

1.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以人的自觉与实践为核心,贯穿在人生各个层面,要求人们的行为有明确的意义、正确的目标、符合社会公共需要,要求人们有高尚、善良、纯洁、健康的情操和真善美的生活态度。二战时期,德国优秀的科学家服务于纳粹的军事工业,成为战争中的刽子手,这使人们意识到科学研究者如果没有强大的人文价值和社会关怀,很容易成为残害生灵的工具,不仅不会造福社会,甚至可能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也是爱因斯坦在晚年格外重视对学生的人文价值的培养、关注社会民生的原因所在。

所以有人认为:“能够研制原子弹的专家不一定是知识分子,但是敢于在改革宣言上签字的专家一定是知识分子。所以专家和知识分子的区别就在于他有没有价值准则选择和社会道义的承担。”

2.学术自由精神

学术自由是大学理念中的永恒主题,是大学富有生命力的根基所在。自中世纪以来,学术自由这个术语就意味着教授有在专门领域不受外部控制的教学的自由,也包含着学生学习的自由。在19世纪初的德国大学,当研究变成学术使命的一部分时,学术自由的内涵就更加丰富了。在教室和实验室里,教授被赋予了几乎是绝对的研究和表达的自由。温家宝总理说:“一所好的大学,在于有自己独特的灵魂,这就是独立的思考、自由的表达。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不可能出世界一流大学。大学必须有办学自主权。”

学术自由精神的实现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构建密切相关。我国建构现代大学制度就要在避免政府干预的同时,强化学术自由这个重要方面,既要完善旨在保护学术自由的外部机制,又要培育以学术自由精神为核心的内在制度。在社会上逐步形成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努力营造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环境;在学校里树立以教学和学术为本的管理理念,依靠专家学者在大学里开展的研究性工作来进行大学的内部治理。

3.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大学存在的价值所在和意义象征,是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保证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在知识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创新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持续创新能力将是现代大学制度形成所追求的最优目标。

创新精神引领着大学的运行、制度构建、具体工作的实施和安排并且贯穿于大学发展的整个过程中。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创新精神逐步形成了引领大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独特精神气质和文明成果。每一所大学应尽最大努力提倡和强调创新精神,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术研究的创新性作为教学管理的出发点,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发展夯实基础。

四、结语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妈妈,谢谢你!
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雷锋叔叔,你在那里?
假如我是一棵大榕树
春节
四季之美
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给海军叔叔的信
多彩的校园
难忘元宵节
致妈妈的一封信
美丽的凤凰山
生活中的小实验
怀念外公
春夏秋冬
学校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劳技教研计划
2010-2011学年英语教研组工作总结
教研组工作总结
上学期四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总结
2010-2011学年体艺教研组工作总结
学校“科普宣传月”活动总结
学校“平安建设”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总结
学校创新教育课题阶段总结
教研工作总结
治理薄弱学校工作总结
学校课程改革经验总结
2010-2011学年教务工作总结
学校后勤工作总结
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商业物流管理现况与其模式选择
数据挖掘技术在财产保险行业非现场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物流管理和企业竞争力的联系
审计署核查五矿信托 直指行业潜规则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精准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教材缺陷及建议
工学结合环境下物流管理专业创新
对管理经济学研究综述
税务审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税制改革后税务审计的重点
分析生产调度干扰监管算法
论电网物流现存缺陷及对策
装饰行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现代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
论日企提升效率管理的特点及启发
《我的母亲》学习目标
青春之语文 删繁就简三秋树──《藤野先生》教学启示
《藤野先生》专题式教学──执教《藤野先生》有感
散文的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紧密联系──《藤野先生》教学札记
用“主问题”引领教学──兼谈《藤野先生》的主问题
《我的母亲》词语解释
一种新的课堂教学尝试──上《藤野先生》后的感受
小议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兼谈《藤野先生》的课堂阅读教学
谈鲁迅作品的教学──兼谈《藤野先生》的课堂阅读教学
让活动贯穿教学过程──《藤野先生》教学后记
传记文体及自传
《藤野先生》与《我的母亲》教学文本结构寻同
《藤野先生》教学实录
《我的母亲》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