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技能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关于技能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22

关于技能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

"

论文摘要:技能型课程是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的,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与理论型课程有明显的区别。通过对技能型课程的课程定位分析,按照课堂教学为实验教学服务的新思路,采用项目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来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并以“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为实例进行了实践。

论文关键词:技能型课程;教学模式;课程定位;实践教学

华北科技学院将应用型本科作为自己的办学定位,符合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当前的人才需求实际。应用型本科作为一种面向行业培养应用能力较强的实用型人才的办学模式,与传统的面向学科的学术型本科有根本性的区别。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更侧重于专业应用能力而非专业理论基础。技能型课程则是衔接专业理论课程与专业实习实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其课程定位决定了它应当采用一种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型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技能型课程的定位

专业课程是构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组成单位。在整个专业教学过程中,每门专业课程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起到独特的作用。根据课程性质可以将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型课程和技能型课程两个基本类别,有部分课程属于理论和技能兼有的性质。

1.技能型课程与理论型课程的区分

理论型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本专业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基础的专业术语、概念和原理,为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奠定理论基础。课程教学主要以讲授原理性知识和开设验证性实验为主。

技能型课程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强调对专业技术的应用能力,为学生进入行业特定领域从事专业工作做好准备。课程教学应该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及相关技能学习为主。

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技能型课程与理论型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都有较大的区别。

2.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由于受传统的学术型本科教学多年来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应用型本科学校在实际教学中,仍在大量地沿用旧有的教学模式。而学术型本科因其面向学科的特点,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1]其教学模式比较适合于理论型课程的教学。但用于技能型课程的教学,则往往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技能型课程中所涉及的内容一般都比较庞杂、分散,是为了解决工程项目中的实际问题而累积起来的一系列技术应用的集合,而课堂教学的形式决定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往往无法完全顾及技术应用所关联的全部知识点。因此采用旧有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只能学到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而无从了解知识体系的总体结构及内在连贯性,更谈不上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技术应用型的知识点在理解难度上不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即使学生能够努力坚持课程学习,也会由于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成就感而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

二、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

对于技能型课程,有必要对它的教学模式进行针对性设计,以更好地体现其课程定位,实现专业教学计划的人才培养目标。

1.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在技能型课程中,需要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

在传统的理论型课程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即课程实验环节,主要是用于对课堂所讲授的原理进行验证或简单地应用。所以实践教学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课程实验中做什么内容取决于课堂教学中讲了什么内容。

而在技能型课程中则正好相反,课堂教学应该为实践教学服务。大多数技能型课程在学时分配上实践教学学时要占到总学时的将近一半,基本可以按照一次课程教学配合一次上机实验来开展教学活动。此时,课堂上讲什么内容应该取决于实践教学中要做什么,要用到什么内容来组织。因为实践教学环节才是培养应用能力、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

2.教学内容的组织

明确了课堂教学为实践教学服务的关系之后,可以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应用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学习掌握技术应用的知识。所以,应该选择一个合适的工程项目案例,作为贯穿课程始终的一条主线。然后,将项目的解决过程分解为若干个任务,把一次课堂教学和一次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教学单元,解决一个任务。再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设计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法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能够在实验教学中完成本次教学单元的任务。这里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两种形式。

(1)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对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专业知识进而提高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这里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解决类似任务的项目案例,结合实际应用讲解相关技术及应用方式,要求学生先模仿、后创造地去解决问题。

(2)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以具体任务为教学活动的主线,在问题动机的强烈驱动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探索和学习,完成既定任务,培养学生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为每个教学单元设置了一个明确的任务需要完成,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模式设计实例

下面以“Java Web应用开发”课程为例,进行教学模式的设计。

1.选择工程项目实例

选择《新闻发布系统的开发》作为本课程的工程项目案例。该项目的功能包括前台的新闻浏览和新闻查看,以及后台的新闻管理和用户管理,基本涵盖了课程教学大纲所指定的所有知识点,而且难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灵活设定。

2.根据学时分解任务

本课程总学时为5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30学时,实践教学26学时。其中课堂教学的一次课和最后一次课分别为课程概述和总复习,其他课时正好组成13个教学单元,每个单元由一次上课和一次实验组成。

因为项目的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都作为已知条件直接提供给学生,所以实际的项目开发进程主要是系统功能的实现。结合课程大纲所规定的知识点要求,将新闻发布系统的项目开发分解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原型系统开发,第二个阶段是功能模块重构,共由13个任务组成。第一阶段包括8个任务,分别是UI设计、UI样式定义、客户端验证、服务器端编程基础、JSP基本语法、表单提交、用户身份认证和数据库操作;第二阶段包括5个任务,分别是Servlet基础、MVC模式、框架的实现、基于框架的开发和项目发布。

3.根据任务设计课程内容

这里以第7个教学单元即第7次任务“用户身份认证”为例来说明一下课程内容的设计。本次的开发任务是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功能,即新闻查看等前台功能可以直接使用,而新闻管理等后台功能则需要使用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之后才可以使用。

在Java Web应用开发中,用户身份认证功能是使用内置对象session来实现的,因此,本次教学单元以实现用户身份认证功能为目的,以session对象的应用为主要教学内容。围绕session的工作机制,需要了解cookie对象、URL重写功能,这些知识点共同构成了本次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

4.针对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单元使用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法。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实际案例的代码来讲解相关知识点,在实验教学中则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开发任务要求。比如,第7个教学单元的应用能力要求是开发实现新闻发布系统中的用户身份认证功能,主要是对session对象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了一个基于session实现的猜数游戏程序,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演示了session对象的应用方法。学生在上机实验时,一方面有明确的开发任务,另一方面也可以参照课堂教学实例来完成开发。

四、教学实施中的注意问题

在按照所设计的教学模式实施技能型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要兼顾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由于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根据所选的工程项目来组织的,这样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上就不能得到保证。为了避免学生学到的知识缺乏系统性,一是在第一次课程概述时要把课程知识体系的总体结构告诉学生,二是在之后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强调所讲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这样使学生能够对课程知识体系的总体结构有清楚的认识,也为学生之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2.要有合格的师资力量

要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相应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从事技能型课程教学工作的教师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程项目案例,并进行合理的任务分解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要选用合适的配套教材

课程采用一个工程项目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作为教学组织的主线,这就导致学生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只是针对所选的工程项目,在培养应用能力的同时影响了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前面提到要通过对知识体系的介绍来兼顾完整性,但同时要有合适的配套教材,作为学生课下了解课程所未涉及知识点的途径,才能真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4.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指导

实验教学是实现应用能力培养的主要环节,虽然给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开发任务,但决不能在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置之不管,让学生自行面对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全部问题。要对学生进行实时的指导,并对在指导过程中发现的超出学生能力的典型难点问题及时地给出参考实现方案。

五、结束语

教学模式决定了一门课程的总体设计和具体实施,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技能型课程中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位,以面向应用能力培养的新思路来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满足了学院的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的需要,为同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美式教育与中式教育
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我明白了
一辆的士的倾诉
廉洁教育进校园倡议书
我爱我家
把白色大地还给北极
春天里,我想像小草那样
明星与科学家
给爸爸的一封信
狗尾草
对陌生也忧念
爸妈我想对您说
华丽的结局
积极构建重婚的社会预防体系
关于对加快发展四川装备制造业的思考(1)论文
夫妻财产关系多元化之应对
全国司法考试重点提示及命题解析
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约束条件分析(1)论文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遗嘱失效探因
江苏沿海城镇发展及空间构想(1)论文
黑龙江绿色稻米营销模式选择(1)论文
论西安市便利店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1)论文
浅论数学课堂教学中文化价值的挖掘
“酒后驾车险”的法律分析
南平市三次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与调整方向(1)论文
浅谈中学体育教师教育评价的新思路
论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权利不平等倾向
朦胧诗简介
巧用意象,思沉情深──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鉴赏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杂谈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反思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实录
关于诗歌的常识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有关资料
《我用残损的手掌》的第二次课堂实践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入语设计
世纪末的诗歌“口香糖”──舒婷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