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电子小报设计看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

试析电子小报设计看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2

试析电子小报设计看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

"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多元识读的核心概念——“设计”的含义;接着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34份电子小报设计为语料,从电子小报的信息量和模态运用两方面分析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最后得出研究结果,即学生运用多种模态和多种信息渠道构建意义的能力较弱,因此应加强他们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设计;多元识读;信息量;模态

一、多元识读理论

科技的飞速发展促使我们转向多模态符号系统构建意义;同时文化多元化趋势增强以及各种语言变体增多。因此,传统的读写识读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求,一种新的多元识读的识读形式已经出现。“多元识读”最早由Norman Fairclough, James Gee以及 Gunther Kress等著名西方学者组成的“新伦敦小组”(The New London Group)首次提出(韦琴红,2009:129)。他们(1996)提出基于“design” 的多元识读,它包含语言、视觉、听觉、姿态、空间以及把这五者联系在一起的多模态等六个方面的“设计”,强调构建意义是一个主动的动态设计过程。它包含三个元素:可用的设计(available design)、设计(designing)和重新设计(the redesigned)。

可用的设计指在特定文化情境中可供意义构建的资源。如文字、图片、音乐和视频等符号资源,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这些符号资源表达意义。设计是运用已有资源制造意义,这个过程不是复制或拷贝原有资源而是转化已有资源创造意义,即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知识经验转化并生成意义。最后产生可供意义构建的新资源,即重新设计(Kalantzis和Cope,2008: 204)。本文试图以非英语专业学生设计的34份电子小报为语料,从信息量和模态运用两方面分析学生运用多种模态和多种信息渠道构建意义的能力,即多元识读能力。

二、从电子小报设计看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

(一)研究方法——电子小报设计

本文通过电子小报设计分析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本研究选择电子小报设计的原因在于这个设计过程包含了将可用设计进行设计,最后达到再设计的动态过程。这个设计过程中,学生查找、浏览、筛选、下载以及创造性和批判性地运用已有资源,如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资源,并选取自己所需资源自主构建意义,最后获得具有意义潜势的新资源。

本次实验对象为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34名学生,要求学生以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s)为题设计电子小报。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目前社会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以及这些社会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产生这些社会问题的原因;第三,如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二)电子小报信息量和模态运用的分析

1、信息量 在电子小报的主题选择方面,有些学生讨论一个话题,有些学生讨论两个以上的话题。经过统计得知:讨论两个以上话题的学生有6名,其余学生都讨论一个话题。其中讨论最多的是环境问题(13人);人口问题次之(10人);5名学生以贫富差距为题,4名学生以就业问题为题,剩下的学生选择一些极少关注的话题,如药品滥用、腐败、食品安全和酒驾等。总的来说,学生们选取的话题还是趋于同一化,选择较常见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或贫富问题等,还未能充分利用庞大的网络资源以及尽可能多的信息渠道有效地获取更多的可用资源,使得话题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此外,电子小报的单词数量也是衡量信息含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多数学生(25人)电子小报的单词数量在300字以下;300—500字的有6人,500字以上的仅3人,因此只有极少数学生信息含量较丰富,使用大量单词表达意义。可见,学生们查找、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均较弱。笔者认为小报设计的质量不仅和信息含量和模态运用等相关,而如何整合信息是一个更为重要的方面。作为学习者必须将获取的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而不是机械地复制和粘贴已有资源。

2、模态运用

生命科学的研究表明,生物体在进化演变过程中有5种不同的感知渠道,从而产生5种交际模态,即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和味觉模态(朱永生,2007:83)。而和电子小报设计密切相关的主要是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

三、结论

本次电子小报设计中,学生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获取信息,利用这些分散和抽象的资源,比如文字、图像、颜色、声音和视频等,再批判性地分析和整合这些可用资源以构建自己完整的意义。但是实验结果显示:他们的作品设计主题趋于统一化,内容不够丰富,而且他们趋向于呈现抽象和零散的已有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已有和可用资源构建意义,因此他们多元识读能力的相对较弱。此次小报设计不仅锻炼学生获取和整合信息等能力,还锻炼他们评判性、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模态和多种信息渠道构建和实现意义的能力。新媒介时代的到来,多元识读能力是每个现代人必备的能力,因此培养高校学生成为具有多元识读能力的人才,使他们适应这个多种语言、多种文化和多种模态的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社区植树
社区变了
社区活动站的“大管家”
住在A座的人
我们的社区
流浪的二胡
续写《孔乙己》
我是社区小主人
续写《孔乙己》
续写《孔乙己》
小镇的成长
睦邻卡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
走过三米
新苑社区法院宿舍环境报告
园林规划中当注意的几个风水问题
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如何选好园林绿化树种
交通规划“环评”搭建城市“骨架”
园林设计走进深绿时代
行道绿化设计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
浅谈旧城成片改造的运作机制
城市景观规划
健康的空间规划
扬州园林的低桥之美
北方园林的布局特点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析
城市建筑美学 城市规划的宏大叙事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训练素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范文习作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一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二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考点练兵 积累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点字词梳理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美文欣赏 天堂里有没有蝴蝶花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写作指导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难点分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老师语录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美文欣赏 母亲的那双脚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点字词意思
《触摸春天》重难点分析
《触摸春天》老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