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析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

试析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大学生思政工作

"

论文摘要: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 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如何深化实践活动, 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 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要充分认识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需要拓宽视野,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

论文关键词:社会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社会实践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形式与内容丰富, 进行方式贴近实际,极易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实践证明, 课堂上的理论教育难以内化为自我教育,然而通过社会实践教育, 同学们可以亲眼目睹, 亲身经历, 亲身感受, 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大学生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我国大学的专业教育更多注重的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较少关注学生的道德心理层面。这样培养出来的人往往缺乏人文精神,难以促进自身及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

从理论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兴起的渊源;从教育者的角度看, 是生产实际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从大学生成长的角度看, 是人生观在实践中矫正的有效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劳动同智育与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 而且也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惟一方法。”这些年来, 不论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 都从不同角度证明了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是这种“结合”在新时期的内容、方法上的有效载体,其作用也正是综合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 必须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但是, 理想和信念教育单靠灌输是空洞乏味的, 往往使受教育者难以接受, 应该由教育者设置适合的教育环境。在这一点上,社会实践活动恰恰表现得具体生动, 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高等院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它是提升大学生专业素质,拓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代大学生虽然对于改革抱有很高期望, 但对于国情却缺乏了解,常常以理想的眼光看待人生与社会,因而对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认识不足,当面对改革过程中的困难和丑恶现象时, 容易产生不满情绪,不知道将这种对改革的热情如何与客观实际结合,往往把自己置身社会之外, 以超越社会的姿态, 评论员、裁判员的身份出现,甚至把自己誉为“唤起民众”的时代英雄,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然而在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可以亲眼目睹,亲耳聆听,感受现实, 有利于激发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大学生培养奉献精神,强化集体主义观念,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精神面貌可以辐射到学校各个角落,辐射到其他各种活动中,有利于良好校风和校园文化的形成。同时,社会实践突破了大学围墙,成为学校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一方面,大学生从社会各行各业中汲取营养带回学校,有利于学校及时掌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信息,及时调整专业,为社会培养急需人才。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可以充分展示师生的聪明才智以及师生团结和睦、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有利于社会了解学校,扩大学校办学知名度和影响力。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给予了高度重视,胡锦涛同志曾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要坚持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搞好课堂教育,又注重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2008 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还明确提出实践教学的学分要求,完善实践教学制度。

二、开展社会实践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时代的前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发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形式为促进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和尝试,并且产生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但总体而言,高校的社会实践教学的组织和安排都还没有形成一套有效可行的运作模式。学生的参与缺乏广泛性:社会实践教学作为必需的教学环节,应该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但许多高校把主要精力投放在院系小活动上,面对全体同学的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而有效的指导和措施;组织层面缺乏规范性:社会实践教学一般是在课外、校外进行的教学辅助活动。其组织程度比一般课堂教学复杂得多。涉及场所、经费、教学安排以及相互协调、考核等环节和因素。因此,必须要在组织层面进行细致周密、规范的安排和考虑;活动的开展缺乏连续性:目前,社会实践教学并没有真正纳入完全的教学计划之中,一定程度上带有随意性和随机性,许多高校的社会实践教学并没有作为一种必要的教学环节坚持下去,而是因客观因素影响而不能持久,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普遍认可的评价标准和运行机制;活动结果缺乏实效性:社会实践活动是围绕着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目标进行的,应当有有效的指导,许多高校对于如何确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活动主题,如何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方式,如何完成具体的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如何撰写实践报告及实践教学的具体要求等尚缺乏系统的培训和辅导。

大学生受到社会转型期利益分配问题和西方思潮的影响,人生价值观取向多元化倾向比较明显, 不少同学把追求金钱、地位、权利看作是人生的最终目的、作为衡量一个人价值大小的尺度, 因而会树立起脱离实际的目标, 在这种个人主义的影响下,“奉献社会, 服务人民”等思想被“物质利益, 一切为自己”所取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反映了社会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据调查,在大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着不珍惜粮食、花钱大手大脚、劳动观念淡薄等现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直接参加社会财富的创造过程, 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尊重劳动成果、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另外有部分大学生盲目追求个人自由, 排斥一切对自由有限制的纪律约束, 渴望不受任何普遍道德规范约束的自由, 甚至认为组织纪律和规章制度是对人权的侵犯, 妨碍自我选择,压抑自身个性。表现出集体意识差、迟到早退,集体活动不参加或积极性不够等等现象。针对这些学生, 在思想教育过程中,要靠教育引导, 通过实践教育活动培养和增强其观念和意识。 "

落实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提是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 树立科学的观念。当前,不正确的思想认识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但是某些学校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不是一门独立的课程, 可根据学校和专业的特点有选择地开展, 因而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而且学生自身不重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学生们普遍重视学习理论知识, 忽视提高实践能力, 加之没有成绩考核的硬性规定,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最重要的是社会的不重视。不论是各种社会组织还是各级地方政府, 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够重视, 支持力度不强,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还有许多家长认为学生只有书本知识才是学习,而社会实践不是学生份内之事, 因此轻视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

三、探索社会实践教育的新方法

由于社会丰富的多彩,学生的千差万别,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和内容以及教育作用不尽不同。我们需要拓宽视野,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例如, 生产劳动类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增强劳动观念,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科技文化服务、挂职锻炼类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参与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人民群众的了解,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社会调查、考察类实践活动能丰富学生对国情的感性认识,使其受到形势政策方面的教育;助工助学类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强自立精神等等。为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创造条件,建立规范有效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鼓励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各级政府要广开渠道,努力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增进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要加强大学生参加校外勤工助学活动的管理,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社会实践的方式、内容可以从多方面考虑,例如, 与学校教师相关的公益劳动、助研助教、校园建设、送温暖活动等;与专业学习相关的科学试验、科技发明、生产实习等;与服务社会相关的志愿服务、科技咨询、成果开发、实用技术培训、挂职锻炼、公益劳动、手拉手活动等;与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相关的社会调查、社会考察、参观访问等。总之,需要拓宽视野,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高校要创造条件,引导大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要走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活动,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育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并使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即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实习锻炼等各个环节都要有所体现。近年来,美国一些工科大学实施“合作教育”,其中有些四年制学校安排不少于9 个月的劳动和工作。国内一些大学也开始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社会实践课作为规范的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应建立必要的和规范的考评制度,确保与学分制相适应,以学分制的形式考核,使社会实践活动有规章可循,有制度可依。面对众多的大学生,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去指导学生实践,是难以组织实施的,应由各部门组成领导小组,构建纵向的社会实践管理体制,将党政团教各方面力量结合起来,为社会实践教学提供相应的组织保障。学校领导小组出台相应政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成绩考评、奖励办法、方法途径、时间要求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促进社会实践各项内容、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

社会实践基地可以起到优化资源、聚集人才、示范辐射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应本着社会与高校共同建设、共同管理,服务社会、服务高校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基地建设不仅可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而且可以促进学校的产学研结合。而且,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中, 应注重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 并以此为依托, 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开拓高校社会实践市场。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 人才流动日趋活跃, 劳动用工日趋灵活多样, 社会实践中的大学生可以作为一种劳动者, 参与社会生产分工, 进入劳动力市场, 进行社会分配。高校也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为大学生开拓一条崭新的道路, 使同学们能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充分地锻炼自身, 发展自身, 使自己的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 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进而在社会竞争中有一份自己的领地。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在社区活动站的日子
社区活动站的“大管家”
社区变了
走过三米
我是社区小主人
睦邻卡
小镇的成长
续写《孔乙己》
新苑社区法院宿舍环境报告
我们的社区
续写《孔乙己》
社区植树
续写《孔乙己》
流浪的二胡
住在A座的人
扬州园林的低桥之美
彩色树种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析
居住区景观不同于园林绿化
园林规划中当注意的几个风水问题
健康的空间规划
园林设计走进深绿时代
城市建筑美学 城市规划的宏大叙事
浅谈旧城成片改造的运作机制
城市景观规划
中小城市规划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交通规划“环评”搭建城市“骨架”
北方园林的布局特点
行道绿化设计
如何选好园林绿化树种
《触摸春天》老师语录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训练素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难点分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老师语录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考点练兵 积累篇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点字词梳理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美文欣赏 天堂里有没有蝴蝶花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写作指导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重点字词意思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二
《触摸春天》重难点分析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作家作品及写作背景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范文习作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一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美文欣赏 母亲的那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