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27
关于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与分析
"
论文摘要:作为辽宁省唯一的一所民办本科院校,辽宁对外经贸学院一直把就业指导与服务作为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学院和毕业生也不可避免的承受着来自于就业的竞争与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就业形势的变化,在我院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系统的努力下,总体上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对2011届本科生进行就业意愿调查,真实地反映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意愿,及时准确地把握毕业生择业心态,从而能够帮助毕业生正确地认识形势、转变就业观念、面对现实合理定位,切实提高毕业生的就业力。
论文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就业意愿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大众化”教育带来了“大众化”就业,大学毕业生成为就业的主要群体。不仅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上,大学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高校危机事件之一。就业是每一个社会人必经的历史阶段,它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败。一个人能有工作,不仅解决生存问题,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尊严。就业困难除了来自于外部的就业压力,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就业准备不充分、自我定位不合理和自我心理调节相对滞后等,也是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因。
一个大学毕业生如何对就业地区、行业、企业和职位进行选择,是需要理性思考的问题。因此,如何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已成为高校的重要课题和任务。
本次调查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职业定位、就业观念、就业心态、就业薪酬期望值、就业去向、影响就业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大学生自身的不足,从而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调查样本描述
被调查对象中,国贸系占39.7%,外语系占26.1%,财经系占15.1%,管理系占6.6%,信息系占12.5%。这些学生来自于国内的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农村和城市比例分别为29%和71%,男、女生分别为31.8%和68.2%。国贸系在被调查的对象当中人数最多、最具代表性,因此选择该系作为样本进行分析。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毕业后的就业意向方面
(二)对于“基层就业”的了解和选择方面
(三)对就业地区、用人单位性质、待遇等要求方面
首先,从就业地区来看,问卷测试题提供了“家乡、非生源地省会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国外、国家急需人才的边远地、其他”等六个选项,准备了“首选、次选、再选”三次机会,从结果来看,在首选中比例最高的为沿海开放城市42.4%,在次选中比例最高的为家乡34.7%,在再选中比例最高的为非生源地省会城市占33.6%。结果说明,多年来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高校的学生依旧热衷经济发达城市和中等发展城市,但是较之往年开始有向二三线城市转移的倾向。在调查中,沿海发达城市是大学毕业生向往工作的主要就业地区,这会继续加剧这些区域的就业压力,容易使大学生为了留在这些城市工作而高材低用,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大学生进一步改变观念,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地区。 "
其次,从用人单位的选择来看,测试题中提供了八个选项,同样准备了首选、次选、再选三次机会。调查显示,首选中选择“外企或合资企业”的比例最高占26.3%,选择“国企和政府机关”的也都超过了20%以上,在次选中比例最高的为“事业单位”20.5%,再选中比例最高的为“自己创业”占19.96%。总体来看,传统的热点即外资企业、政府和事业单位、国企,仍然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但是也要看到在创业的选择上也吸引了一部分的大学生。与往年相比较会发现一些变化,就是学生对用人单位的选择越来越理性化,开始向其他性质的用人单位例如民营、私营企业分流。作为毕业生在就业中还是要合理的定位,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单位,不能一拥而上,想当然的选择那些待遇好、收入高或者工作稳定的外企和政府、事业单位,这些岗位的数量毕竟有限。
(四)影响大学毕业生择业和就业的因素方面 当前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问题,既有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学校的客观方面,也有来自于学生自身的主观方面。在这个问题的调查中,从主到次依序为:
1、毕业生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
2、就业人数太多;
3、教学脱离实际需要;
4、就业期望太高;
5、社会需求少;
6、用人制度不规范,尤其是毕业生的社会保障不到位;
7、企业的要求太高;
8、金融危机带来的企业倒闭。从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看,大学毕业生对影响就业问题的分析上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情况,毕业生能够看到自身的不足,将“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放在了首位,也认识到“就业期望值太高”这样的不足,这是理性的一面,但是认为“就业人数太多”、“社会需求少”也是主要的原因就显示出欠缺理性的一面,虽然这是目前的现实问题,但是绝不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结果,对于高等教育特别是高校专业教育也敲响了警钟,如何加强教学的实用性,如何有效地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五)求职渠道和方式方面
(六)工作的责任心、稳定性方面
(七)对自主创业的想法
目前大学生自主创业问题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因为大学生属于高级知识人群,经过多年的教育以及背负着社会的种种期望,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的同时,大学生创业自然也成为大学生就业之外的新兴的现象。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在回答“你会考虑自主创业?”这个问题时,有46.8%的学生选择“工作难找,会考虑自主创业”,有15.4%的人选择“不会,应届生没有什么经验”,有7.1%的人选择“毕业后直接创业”,剩下的30.7%则是“暂时没有考虑过”。在大学毕业生当中有创业意识的人已经超过了半数,这些大学生更多的是考虑通过创业获取财富来作为证明自己能力的一种方式,其实这更能够长久的解决就业的问题。大学生创业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财富的单一心理,而且还认识和溶入了更多的作为社会人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看到大多数的大学生都能够根据市场需要,和自己的熟悉行业来选择创业方向,这是很明智的,但对如何选择还很模糊不清,经常会导致出现激情满满而处理实际困难或问题的心理准备不足的现象。
以上是对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意愿的调查与分析,从分析中我们可以探寻到民办高校毕业生的在择业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和问题,接下来就需要社会、学校,特别是大学生的共同努力,积极寻求解决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途径和对策。进一步深化民办高校教育和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解决好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冷眼看大学
- 童年趣事——学飞
- 炒鸡蛋
- 贝壳的梦
- 珍惜动物
- 有人说
- 给妈妈的生日礼物
- 猪八戒休假
- 假如我是一架飞机
- 五位阅读
- 青春
- 赛跑大会
- 如此匆匆
- 和您在一起
- 书的自述
- 限制开发的生态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 生态文明视野下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 立足新优势 构建新格局 打造增长极
- 大兴安岭岭东农区城镇化发展过程探讨
- 新形势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选择
- 全面深化改革对“土地财政”的影响分析
- 包头北梁棚改过程中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 少数民族地区民营家族企业民间借贷融资问题研究
- 关于医疗关系法律适用状况的探究
- 论愚公移山精神在济源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生态红线下的内蒙古牧区发展
- 内蒙古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
- 内蒙古银行业服务现状及思考
- “巴厘一揽子协定”对全球贸易的影响研究
-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研究
- 《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四
- 《匆匆》教学设计之四
- 《古诗两首》《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设计之一
-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将相和》教学设计之二
-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之一
- 《景阳冈》教学设计之一
- 《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五
- 《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三
- 《草船借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积累·运用三》习作教学设计之一
- 《将相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二
-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积累·运用三》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