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市政学》课程创新初探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市政学》课程创新初探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21

关于新建本科院校《市政学》课程创新初探

"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深入,对市政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学》作为高校培养新时期市政管理人才的基础课程之一,理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通过阐述新建本科院校《市政学》课程创新的地位和目的,进而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角度提出创新的思路。

论文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市政学;课程创新

在城市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市政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高素质、适合城市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高校相关专业共同努力的方向。《市政学》课程作为高校培养新时期市政管理人才的基础课程之一,理应为培养市政管理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于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的性质是省属市管的现实来说,提高所在城市管理人才的水平也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说,《市政学》课程在教学中还存在诸如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一并与实际脱离等等问题。因此,推动新建本科院校《市政学》课程创新,对带动市政管理人才的培养和提升城市管理的水平,进而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和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市政学》的地位和课程创新的目的

市政学,也称市政管理学,是研究城市公共行政和管理及其规律的科学,是公共管理学科中专门研究城市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应用科学,也是一门正在成长和发展之中的新兴学科。市政学是伴随人类城市文明的崛起和城市管理的不断进步而发展起来的,属于新兴的应用学科和交叉学科,与政治学、行政学、城市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公共管理、行政管理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中,市政学属于学科基础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专门分析城市,因为城市是市政学的特定研究对象;二是重点分析市政主体及其运行,主要包括市政组织与市民、市政体制与运行机制、市政职能与市政过程等方面;三是对市政管理的主要内容分别进行阐述,主要包括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城市社会管理、城市公共事业管理、城市生态管理、城市安全管理等;四是重点讨论市政绩效及改革问题。

对于一个正在处于城市化的国家来说,如何培养适应城市发展和管理的人才不仅是国家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市政学》课程的设置和课程创新正是要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现代市政管理的观念,适应21世纪的市政发展和改革。通过教学和课程创新,主要使学生掌握书本内容以外,更加注重去了解、比较和借鉴国外城市管理制度和经验;思考中国城市、城市政府、城市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课题;分析中国的城市管理以及当前市政改革与城市发展中产生和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市政学》课程创新的思路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在教学条件、师资力量、办学经验等方面是不能与名牌、老牌高校是不能相提并论的,这就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学中,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和所在地区,创新教学理念。《市政学》教学理念的创新首先要求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积极探索在信息化、网络化条件下,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像《市政学》这样的社会科学课程,更应该把课程教学从传递知识转到引导、激励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强调课程知识的一致性转变到体现个体差异性和多元认知上来,只有课程教学理念的创新,才能提升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其次,教学理念的创新还要求增加大量实践教学环节,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协调、互促进,提高学生由单纯的理论学习转变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互相指导的学习。笔者就曾带领学习市政学的学生深入城市街道、社区,现场感受城市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书本上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内容的创新

在信息化、数字化的今天,《市政学》的教学如果还是单凭课堂和书本上的内容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实践需要的。在当前,课程内容要与现实实现有机的结合,突破传统观点的束缚,把最有用和最有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加强知识的更新程度,吸收学科前沿成果,注重城市管理中的新现象、新问题,统筹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学习到最先进的内容。同时,学校和教师还要能够及时跟踪国家对于城市管理与政策的变化以及当前城市政府在发展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增加热点问题的讨论和提高运用书本理论知识探讨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笔者在为2009级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中,在谈到当前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时,引用最新风险社会理论去分析问题的原因;而在谈到城市房地产时,结合当时北京市出台楼市调控15条细则中规定外地人在京置业必须连续5年在当地纳税的政策,再收集国内其他城市的现实类似案例,就大城市“限车限房禁群租”的现象进行讨论,强化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认知与思考,带来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

如果教师还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虽然可以节省时间,但在当前知识爆炸的时代,定会面临诸多挑战,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教导、能力提升和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教学过程比过去的传统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市政学》课程创新的必然要求。

1、案例教学法

就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或学生关心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市政管理学视角进行分析思考,培养学生从市政管理学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当然,案例分析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思考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2、课堂讨论法

在案例教学法基础上,以问题提问的形式启发学生,诱导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并将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完毕后,每一小组派一代表阐述讨论的主要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影像图片演示

利用多媒体教学,把收集到城市发展中的影像、图片,通过教学活动中的穿插演示,不仅可以有效缓解枯燥教学,还可以带给学生直接感官、视觉冲击,强化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如笔者在讲授到城市发展时,就将美国国家地理拍摄的全球大城市影像资料(香港和上海)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如同亲自参观了这个城市一样,了解了大城市的管理状况,提高了本节内容的教学效果。

4、模拟“市长”方法

模拟“市长”并不是仅仅模拟市长,还包括城市管理的各个部门。通过选择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城市管理领域的实际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解决,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还可以提高学生公务文书写作、辩论技巧、解决实际问题等能力。

5、组织参与市政活动

组织学生到政府机关、非政府机构进行参观,与政府等机关的决策、执行部门进行交流,特别是具体管理市政各项活动的部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市政实践调查活动,最终完成相关的调查报告,为市政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咨询和智力支持。

诚然,对于一门新兴学科和培养新时期市政管理人才的基础课程,《市政学》课程创新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它更应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走在教学改革的前列,不仅需要取得良好好的教学效果,更需要在市政管理的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前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秋天的公园
亲情无价
我的淘气弟弟
车祸
勤劳的爸爸
考试是享受
难忘的井冈山
母爱
难忘的一节课
渴望
秋天的田野
好吃的汉堡
崛起的SM广场
军神
祭扫烈士墓
航空管制技术体系的本质及其演变探析
城市绿化园林景观植物配置设计分析
技工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的探讨与分析
浅析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的管理和应用
论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中国水资源现状分析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论高校职业指导推动和开展
立式电动机摆度超差问题的解决
中国林业遥感发展的相关问题探讨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性质与理财行为矛盾分析
高职院校《植物及植物生理》教学改革的研究
平衡轴热压装配设备的研发与设计
基层气象信息网络保障工作的加强措施
浅谈加强螺杆泵分层采油技术的应用效果研究
浅谈如何加强路桥施工中的质量管理与造价控制
南京建邺区2009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1)
2010年全国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0)
南京江宁区2009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0年全国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9)
2010年全国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8)
南京市各区县2009年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分类精编-说明文阅读专题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10)
2010年全国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7)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8)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7)
南京高淳县200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9)
2010年全国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1)
南京溧水县2009年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