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激励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激励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2-11-05

试论激励教学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

论文摘要:目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基本素质不高,基础课不扎实,对基础课不重视”的现象,尤其反映在英语课上。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高职英语的教学质量?结合教学实践,本文探讨了如何运用激励教学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论文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激励教学法;学习兴趣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各类高职高专院校蓬勃发展,然而在高职高专院校里,对于英语这类基础课的教学往往得不到学校的重视和学生的关注。由于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教学中,教师认为学生英语基础太差,无论付出多少,学生成绩都很难提高。学生则认为就读高职院校,要以学职业技能为主,学不学英语无关紧要。如此一来,英语课不受欢迎,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采用激励教学法是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激励就是激发鼓励,即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目标的心理活动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发现,一人若未受到激励,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一个人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就可以发挥到80%—90%。可见在教学中,激励作用的重要性。

激励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诱发其积极参与学习的行为,并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激励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课堂上运用激励教学法既可以使受到表扬的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激发和巩固其优良的品质和行为,也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又可以使没有受到表扬的学生看到自己的不足,找到身边学习的榜样,明确努力的方向。因此,激励教学法对推动学生进步,保持和发扬良好的学习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意义重大。

一、激励教学法的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教师要在全面激励的基础上,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做到有针对性的鼓励。例如,对于一个上课面对老师的提问对答如流,张嘴就来的胆大的学生,教师要对他的勇敢、大胆给与鼓励,肯定他的勇者气概,但也要指出其应该注意沉稳,耐心,等老师提完问题后再举手回答。对于胆怯、懦弱、自卑的学生,教师要多表扬,多鼓励,多通过一些小的动作、细节进行暗示,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增强学习信心。

(二)及时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是指教师要正确把握对学生进行激励的时机,必须根据学生的表现随时给与评价,以达到激励的最大正效应。心理学规律表明,一个人对事物或问题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是有限的,因而应抓住学生对激励要求最强烈的时机进行激励。例如,学生在教师安排的自读课文教学活动中阅读地特别认真,不但按量完成还朗读得很流利,当其处于“我读得不错吧?”这一自我评价时,教师表扬他“读得不错”是适宜的。如果隔了一段时间再来表扬,由于当时的学习活动学生已经淡忘了,那种听到表扬后的兴奋和感动也消逝了,这时赞美之词已经不具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了。

(三)公平性原则

学生的水平、基础总是参差不齐的,表现也有好有坏。教师喜爱好学生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不能站在教育者的高度公平地对待学生,而是产生偏爱,对部分学生一味的赞美、激励,对另一部分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却熟视无睹、不加鼓励,就会大大伤害后一部本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而教师的偏爱也容易造成被偏爱学生趋向虚荣、自高自大、听不进批评,经不起失败和挫折,这在客观上也不利于这部分学生将来的发展。可见,教师运用激励教学法必须一视同仁,这样才能使学生心理平衡,才会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才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二、激励教学法的时机

(一)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获取得成绩的时候

一般说来,学生取得的成绩从一个方面表明了他们的努力程度,当学生终于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取得好成绩或有所突破时,心中迫切希望得到教师、同学的认可、肯定。这时教师若能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经验,提出下一步前进的目标,给于其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不但能激发学生进取的热情,强化其学习动机,对其他同学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但应注意,对于不同学生来讲,确定激励目标与其原来的基础有关。对于优秀生而言,激励目标的选择应相对高些,任务要相对难些;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激励标准应相对低些,任务难度也相对简单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因材而赞,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 "

(二)在学生学习最困难的时候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丰富的知识内容。其中有的内容比较难理解,学习起来比较有困难,需要学生集中精力,付出较大努力才能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这些特点,激励学生磨练意志,克服困难,努力学习。

1、在学科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处对学生进行点播式的激发。告诉学生这是我们学习的难点,及时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刻苦学习。

2、在每一学期的期末考试或重大考试前的激发。

3、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实际困难的时候。如有病耽误了课程进度,过去某一方面基础不扎实,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的各种困难,从而给与关心与帮助,以激励学生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他们好好学习。

(三)在学生学习失败的时候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达不到预期目标,给自己心理造成巨大压力时常常表现为:不能跟上教学进度与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及格或没有达到预想的目标,失去学习兴趣与自信心,厌学、逃课等。当学生处于学习失败时,是激励教学的一个重要时机,教师必须及时把握。若果能抓住这一时机,及时对学生进行教学鼓励,就有利于学生很快消除失败的阴影,开始新的学习,提高教学效率;反之若不能把握这个时机,及时鼓励学生,就会使学生失败的消极情绪扩散,甚至导致学生放弃学习。

三、激励教学法的运用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美国教育学家卢姆说过:“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学习地更轻松、更迅速。”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学生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学习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学不好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联系实际生活的事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及幽默的语言来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环境中不断地产生学习的需求与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创造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的环境

良好的学习环境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基础。教师要善于营造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的学习氛围,对每名学生要表现出真诚的关注与关心,强调学习过程的价值,而不要过分注重学习结果,使学生减少学习压力。这样学生练习和使用英语时才不会感到害怕,才敢于开口说英语,乐于参与教师开展的语言交流活动,学生在该活动中得到心理满足、学习动机和热情得以激发。

(三)对每一个学生予以积极期待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进行了一次“预测未来发展测验”,然而其实他们并未做任何实验,只是随意从学生的名簿上抽取一些名字,对校长宣称这些学生是“最佳发展前途者”。八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名单上的人智力发展都大有提高,而且个个性情活泼,并且和任课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个实验说明:期待与赞扬对学生学习有很强的激励、促进作用,人都是有进取心和荣誉感的,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其自尊心、虚荣心更强,他们非常重视外界尤其是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如果对学生报以殷切的期望并适当地鼓励赞扬学生的行为,就会使学生感受到温暖,就会极大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学习热情,从而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

总之,在高职的英语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激励教学法,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的自卑、胆怯等心理因素,还可以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兴趣,从而起到增进课堂效率,达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目标。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风纪的感想
月食是怎么一回事
Go to阳澄湖
……
美丽的冰雕世界
心中美丽的风景
《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读后感
还我一片绿色
庆新年
这个老师有点馋
童年趣事——落汤猫
这件事请老师谅解
不倒翁
金色的童年
读《了不起的女孩》有感
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总结
学生会主席换届工作总结
2011年学生会外联部工作总结
2011年法务工作总结
“我要安全”活动工作总结
隐患排查和消防疏散演练工作总结
勤工部工作总结
中学学生会工作总结
11年学生会宣传部工作总结
班主任冬季安全卫生工作要点
社会实践经验交流会工作总结
工程施工安全工作总结
学生会副主席工作总结
宿管部工作总结
保卫处工作总结
会计审计工作对优化公司财务管理的路径构建
商业银行金融审计组织体系探讨
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下金融审计职能探析
技术资产审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研究
关于银行内部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用的思考
浅析金融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发挥作用的依据和途径
金融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审计控制
国有企业“小金库”审计策略和方法研究
小议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应关注的重点环节
论新会计准则下公路管理单位会计审计的问题及其措施研究
推动新时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化发展
金融审计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研究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金融审计研究
国企有效开展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策略研究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同步达纲练习
《雷电颂》优化测控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同步练习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同步练习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教学设计
《雷电颂》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