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2-14
试论市场经济实践的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改革研究
"
论文摘要:文章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经济学发展历程进行回顾,提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存在的问题,解析其原因,并从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方向,以期为我国的产业经济实践服务。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社会需求;差异;改革;实践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经济学发展简介
产业经济学也叫产业组织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当今经济学的三大前沿学科之一。
1996年,我国对经济学学科专业门类进行调整,“产业经济学”开始成为“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由此开始,我国许多大学的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或商学院相继开设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产业经济学学科。目前,产业经济学已成为我国各大院校的重要学科。
产业经济学在我国大学经济管理类院系普遍受到重视,与其明显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分不开的。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期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普遍存在区域内结构不均衡,区域间产业发展不平衡,区际间产业同构度较强等问题,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阶段的确定、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合理化,区际间产业发展的协调化等方面急需相关理论指导。而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重点恰恰在于产业组织与市场效率、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与产业发展、产业政策与产业规制等方面。虽然,我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很大差距,面临的许多经济和产业问题具有中国现实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阶段的鲜明特征。但是,立足于西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发展起来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对改善和解决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经济实践方面的战略性问题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有效性。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产业经济属于应用经济。因其应用性,产业经济学的报考热度和录取分数一直位居各学科前列。但从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实践、就业供求来看,产业经济学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学期望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表现在:
从产业经济学的报考热度看,经济学科的报考热度和录取分数在我国一直位居第
一、二位。而相比国民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老牌经济专业,产业经济学的报考人数更呈几何级数式增长,竞争激烈。究其报考缘由,集中表现为: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类经济,实用性强,对就业有帮助;大多考生希望通过产业经济学专业知识的学习,跻身大型公司的市场研究部门或进入专门的市场研究公司等从事企业咨询和管理工作。而从进入产业经济学学习的同学反映来看,普遍认为,同院校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授课模式、同学的学习力和学习目标的明确性以及网络游戏等的诱惑相比,产业经济学教学设计偏理论化,专业教学广度强而深度弱,在分析经济现实时,缺乏深度与力度,可能是造成同学专业兴趣损减的最主要原因。而专业教师也普遍反映,如能在产业经济学专业教学中更多加入实践环节,引入产业经济实践专题分析,教学效果会改善很多;但是,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现实的产业经济学人才需求看,学术界、实业界和政府部门对于产业经济学人才的需求旺盛,但普遍反映上岗人才进岗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实践认知。表现在:开放经济下,全球产业经济的竞争和融合加剧,企业及其相关管理部门对能够利用专业的产业经济学理论,对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以及全球宏观经济政策走向下的产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前景、演变进程进行分析预测,对企业在产业发展中可能的竞争优势、劣势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测评,对企业未来竞争策略、可能的绩效进行分析,对企业效能提升中的组织制度的改进与重构进行动态评价。而这些需求对人才的学术背景、理论素养和实践经历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从现实的产业经济学人才供给看,对产业经济的分析方法有着基本掌握,但对于特定产业的产业认知较为缺乏,由此产业分析报告往往缺乏实践根基,对现实经济的解释力和预测力非常有限,与产业经济学人才需求有较大差距。
对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学期望间的差异进行细致分析,可以发现,问题的症结可归为:在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中,如何将西方成熟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的现实产业经济实践相结合。只有实现这种结合,才能实现产业经济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同学期望间的统一,满足产业经济人才需求,更好地为我国的产业经济市场实践服务。而解决这个问题最为关键的是,如何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实现产业经济学应用性重点的转移。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改革分析
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实践背景下,如何顺应产业经济学应用性重点由政府产业政策的制定、产业的行业规制和宏观层次的产业发展向特定产业环境下,企业和行业分析中的产业组织和产业绩效的提升这一方向的转移,进行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改革呢?
这里,仅从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机制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人才培养目标看,产业经济学应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产业经济学学科人才,主要面向企业服务,从事大中型实业公司、专门性市场研究、咨询公司或第三方研究机构的产品和市场分析、组织效能提升等方面的专门性研究和服务工作。
对于这一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机制应加重实践分析和锻炼。这意味着,课程设计上,应更多融入对现实产业经济的专题分析。当然,考虑到大学学制的规定性和专业教师可能的实践缺乏,更多可以邀请企业人士进行课堂串讲,或邀请企业市场研究部门人士进行具体产业的专门性研究分析。同时,尽可能地鼓励专业教师引入企业横向课题或与企业合作,运用产业经济理论分析范式,组织学生参与专门的市场分析实践。
这里,涉及到师资配置、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等问题。
第一,从师资配置看,各大院校目前的专业教师更多直接来源于院校应届毕业生,相当多的专业教师没有从事企业分析、行业分析等的产业经济实践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专业教学中的广度有而深度缺的问题,促成了人才培养与同学期望、社会需求间矛盾的形成。意味着,各院校应更多给予教师从事实践锻炼的机会,鼓励“专业教师进企业”。
第二,从课程设置看,各大高校基本已形成一种固定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结构。就产业经济学而言,由于经济学体系的成熟性,毫无疑问,这已经是一种相对规范的做法。但产业经济学科的细化和院校的竞争,往往使得相当多的产业经济学专业重学科特色而轻学科体系,导致课程相互脱节或形成重复。此种情况下,形成课程过难或过于简单,使同学缺失课程兴趣或学科兴趣,转而向课程之外或学科之外发展。这也意味着,课程设置上,首先应强调产业经济学学科研究范式的形成,然后在系统的研究范式已经形成的基础上,再考虑专业特色。
第三,从实践环节看,尽管各大高校均在努力,但是,实践环节流于形式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对此,同学也更多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很多同学持“完成即好”心态。对此,应加强实践环节的针对性,针对产业经济学的课堂教学、专题讲授与课题分析,更多创造机会,让学生进入企业,融入产业经济实践,搭建产业经济学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桥梁,加强学生的产业经济理论认知和实践分析能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莲文化
- 江南
- 雨中微笑
- 冬天
- 开花的树
- 珍藏
- 白马湖
- 莲花
- 杯雪
- 春
- 秋感
- 故乡的秋
- 鱼美人
- 杭州西湖十景
- 草乌花
- 你好倌吧人
- 如果我变成“大人”,我可能就不会画画了
- 意见领袖来了
- 公务员辞职俣嗾醵嗌偾才算不亏
- 那个曾经和我一起看电影的姑娘
- 自我控制成德国孩子
- 马斯克资助的AI安全项目正在做什么?
- 我想和你相依为命
- 病中“三笑”
- 你走到哪儿,哪儿就是你的路
- 让自己拥有足够多
- 表情帝僖徊恍⌒木驼嫦嗔
- 听说你不想上班,想成为自由职业者
- 富豪养生,其实很平民
- 无法掩藏的自信
- “三感”落实学生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 处理好记叙文中记叙、议论、抒情
- 观潮 教案教学设计
- 可爱的草塘 教案教学设计
- 周国平:青春不等于文学
- 余秋雨:散文语体《离骚》
- “自选动作”学语文
- 陶罐和铁罐 教案教学设计
- 文言文教学价值的再认识
- 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哪里去了
- 少儿百科全书泥沙俱下潜藏信任危机
- j p x 教案教学设计
- 语文教学的“台前”和“幕后”
- 由语文优质课评选说开去
- 看雪实录 教案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