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旧城改造模式探讨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旧城改造模式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6-13

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旧城改造模式探讨

"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旧城改造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进程。但现行的改造模式引发了众多的矛盾冲突,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在当前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如何科学合理的实施旧城改造,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主要是研究分析中国大多数城市现行的旧城改造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城市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城市的旧城改造提出新的思路。

【论文关键词】旧城改造;和谐社会;“大拆大建”;“团地再生”

一、旧城改造概述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旧城区的设施不健全、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达不到城市生活水平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对旧城区进行有计划地改造。旧城改造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要,根据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对旧有城市基础设施实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有规划地进行城市改造建设,主要包括再开发、整治、保护三个方面的内容。

旧城区改造是衡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布局合理和完善的必然要求。旧城改造合理能促进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改善,改造不当则造成诸多不利局面,甚至引发社会矛盾,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

二、国内旧城改造现行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活动起步较晚。一些城市取得了成功经验,但也有一些城市由于指导思想发生偏差,旧城改造的矛盾日益尖锐。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旧城改造采取“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这种简单粗放的模式,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暴露出太多的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旧城改造、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一)大拆大建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据统计,拆建过程的直接和间接能耗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这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浪费,而且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十分严重。例如,建筑能耗排放的温室气体已占全国总量的25%。由此形成的恶性循环,是与我国和谐社会理念中倡导建立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一致的。

(二)大拆大建催生了一些违法行为,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稳定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搞政绩工程,一味注重经济效益,轻视居民的切身利益,在拆迁中纵容开发商乱拆乱建、强拆强建的违法行为,严重侵害了群众利益。由于我国人地矛盾突出,城市拆建的不当很容易引发居民的不满,甚至会引发社会动荡。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出现大量上访、群众与拆迁单位对峙、与开发商打官司等现象,这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宗旨是相悖的。

(三)大拆大建毁坏了城市的历史文化脉络,破坏了城市的个性和特色

大拆大建的旧城改造模式认为旧城是城市发展的严重包袱,要改造就要拆除重建,而这些旧城大多有悠久的历史,有独特的人文社会环境和城市历史风貌。彻底拆除重建就把城市原来的文化遗存、社会风貌以及地方风情全部一扫而光,把城市的历史文脉割断了。同时,在新建设施时,多数城市为了追求现代化城市景观,出现了大量相似的建筑,而没有根据自身城市的特色和形态进行改造和建设,极大地减弱了城市特色和城市个性。这与科学发展观严重不符。

三、国外旧城改造模式的经验借鉴

旧城改造是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存在于每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之中。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国外旧城改造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全盘改变,以新换旧

这种旧城改造接近于建一座新城,改变城市的宏观布局与城市风格。

(二)保留旧城不动,新建卫星城

这种模式保留旧城不变,然后选择在附近的地域建立卫星城,用来充实完善旧城的现代功能,维持城市跟高要求的运转。意大利的罗马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

(三)维持旧城原样不变,只做局部维修

在国外城市,对保存较完好,有着大量历史文化沉淀旧城区的改造,往往采用这种方式。为传承历史文化,采用精雕细凿,很少有大规模拆建。 "

(四)保留旧城的形式与精髓,更换外表的材质

这种模式是把破旧的旧城变为全新的旧城,这样既保留了城市原有的人文和特色,又迎合了城市发展的需要。日本东京的“团地再生”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团地再生”是对功能、设施已经严重落后的集体住宅进行翻新、改造,使居住质量得到提高、价值得以提升的一种城市规划活动。它决不是简单地对旧建筑进行加固翻新,而是要给旧城市实行一次整形外科手术,使其成为一个能够提供高品质生活的新型社区。

可以看到,国外在旧城改造过程中的模式经过了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这些模式都是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国内旧城改造大多采取前两种模式,改造方式粗放,以“大拆大建”为主,严重制约了旧城改造的进程,长久以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尚未得到完全解决。

四、国内旧城改造模式的新思路

为了解决我国旧城改造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更加合理科学的完成旧城改造,不能一味地采用“大拆大建模式”,日本旧城改造中的“团地再生”模式,既可节约社会资源,还可减少矛盾,值得我们借鉴。

(一)团地再生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居住要求不断提高,旧住宅不再满足人们的要求,拆迁重建的费用要远远大于“团地再生”。因此,对原有土地上的建筑、绿化、道路等进行改建、翻新,改善小区的环境景观、居住品质,使得住宅的居住品质和周边的商务区形成配套。这样就解决了老社区的形象与城市中心地带的黄金价值严重不符的现象。“大拆大建”带来的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也就不复存在了。

(二)团地再生可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团地再生”带来的好的效应,使居民、政府和开发商,通过市场的方式,在城市建设中获得各自利益的平衡,进而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在解决城市发展问题的同时,推动城市建设良性循环,缓和社会矛盾,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团地再生可保护城市的文化传统和特色

“团地再生”模式是在尽可能保留城市原样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翻新改造,将不会对城市的历史文化特色造成破坏,这也解决了城市改造中既要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又要保留城市文化传统特色的矛盾。

五、结论

旧城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旧城改造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改造模式。许多城市在旧城改造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多数城市旧城改造中所采取的“大拆大建”模式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团地再生”的旧城改造模式,期望能为旧城改造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第一次独自乘公交车
嗨,我真后悔
先辈的故事
我爱家乡的柿子
春的自述
“三八”节的礼物
我爱家乡的凤凰山
秋天观感
我为姥姥捶肩
这样的生活
登西岳华山
游瓜渚湖
我是男子汉
“甜甜”的诱惑
学生会信息督查部干事工作总结
2011-2012第二学期学生会文娱部工作总结
保卫处副处长安全保卫工作总结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第一季度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学生会体育部工作总结
学校学生会办公室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工作总结
策宣部2012年度工作总结
电子部学生管理工作总结
学生会纪检部期末工作总结
学生会纪检部工作总结
学校文明督察队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安全工作总结
学校总务安全工作总结
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工作总结
浅谈现阶段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与审计重点
新国家审计准则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高校基建工程结算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论农业银行如何发挥内部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房地行业审计风险探析
建筑工程结算审计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论工程项目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下农村审计变化
烟草行业内部财务审计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工程量清单计价结算审计中重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高校财务审计工作的思考
浅谈“新网工程”专项资金审计的重点、难点及对策建议
关于工程造价审计风险与防范对策的研究
有效的审计案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浅议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说课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