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学术行政化对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

关于学术行政化对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学术行政化对高校教师发展的影响

"

论文摘要: 依托一份对某重点大学百名教授的问卷调查,分析其对教师发展的影响,针对不同教师的学科背景差异、文化因素、制度因素、现实因素等,探讨这种现状对高校教师品质的影响,如影响教师的职业忠诚度和学术的发展;不利于教师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产生;阻碍了年轻教师的发展;影响了教师的身心健康等等。

论文关键词:学术行政化;创新型人才;教师发展

大学的创造力和生命在于高水平教师队伍的培养,高水平教师的培养需要优良的学术环境。学术环境的建设离不开制度的保障。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变革。长期以来,高校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矛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众所周知,画家陈丹青在清华大学五年始终不能适应“学术行政化”的教育体制而不得不选择离开,此事引起过人们的关注和讨论。陈丹青的辞职凸显了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矛盾。

本来,学术与行政是具有不同含义和性质的,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运行方式和价值取向。但是,由于我们习惯于用行政管理的逻辑和方式来管理大学,按照行政组织的结构和方式来设计大学的内部组织,对校、院、系进行权力分配,并赋予其相应的行政级别,确立管理中的隶属和服从关系,因此,大学常常以行政命令方式和习惯处理学术性事务,而大学中的学术组织(如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教师职称评审委员会等),也或者泛化为行政组织,行使某种行政职能,或者作为“虚位”组织,学术权力往往难以产生实际的作用。本文将从实证角度阐述目前高校学术行政化的现象,分析原因以及对高校教师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一、 学术行政化对教师成长的影响

文科和工科之间的方差为0.004,小于0.01,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由此说明工科更倾向于赞同在中国要做好学术工作,必须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在100份问卷中,对选择“非常赞同”、“赞同”的问卷进行个别分析时发现,所有选择这两项的被试其工作年限都是10年以上,除了一份是选择5—8年,而且教授选择的比率比副教授高,男性选择的比例则是女性的两倍。

这种现象的存在很大一个方面在于学科背景差异。我们知道,工科的培养目标是在相应的工程领域从事规划、勘探、设计、施工、原材料的选择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对科研硬件条件诸如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等具有高要求、高依赖性的特点,这是文科专业所不及的。大型的科研项目,充裕的科研资金,先进的科研设备,这些优质的科研环境正是铸成学术成就所必不可少的。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下,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对获取学术资源和学术信息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这可能是造成工科被试更倾向于赞同在中国要做好学术工作,必须担任一定的行政职务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双收,“学而优则仕”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据统计,教育部评出的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一百位获奖者中,担任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行政职务的,占到九成。这种情况在课题申请、科研评奖、人才筛选中等学术活动中也经常出现。来自九三学社的材料显示,在 2009年两院新增选的院士名单中,中科院新增的 35名院士,八成是大学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工程院新增的 48名院士,85%以上是现任官员,工程院 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都是带“长”的官员。2008年 11月出版的《半月谈》报道,“一些国家部委领跑了‘官员博士化’进程,有的部委博士比例已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左右。”

中国工程院在2005年10月启动的一项研究我国高层次工程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调查显示,“学而优则仕”已经成为目前我国部分工程科技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途径之一。究其原因:一是当官可以掌握和调控资源。有了一定的职位,就意味着取得了一定的人、财、物支配权,也就容易出“成绩”;二是担任一定的职务可在申报项目、成果署名、评奖、晋升职称、出国考察、住房分配等方面占尽先机。如此种种,导致一些学术骨干放弃业务去竞聘与自己专业毫不相干的“官位”,造成优秀科技人员的流失。这对于高层次人才成长、使用和更有效地发挥作用产生了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正如一位教授所言,大学越来越僵硬顽固的官本位体制,颠覆了人们的传统价值观念,当今中国学问与官位的倒挂,导致教授放着好好的学问不做,竞相角逐于官场,这不仅是大学的悲哀,更是中国社会的悲哀。

学术人员参与高校行政,出现“双肩挑”现象很早以前就引起广泛的讨论。不管是“学术行政化”、还是“双肩挑”的说法,都概括出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的鲜明特色,这种现象的产生具有多方面的原因。

二、 学术行政化产生的原因

(一) 文化层面

“官本位文化”的观念深刻地影响人们生活的众多方面,几千年来的传统观念并没有从人们的头脑中消失,“官为上、官为准、官为荣”的心理认同十分顽固。在教育领域,很多“正统”学者都把做官入仕作为最终的选择与归宿,而把学术当做阶梯和手段。一部分人对行政职位趋之若鹜,一部分知识分子虽然并不刻意追求进入仕途,但当遇到合适的机会时,很多人也欣然接受。我们能经常听到过多的行政事务影响自己学术研究的抱怨,但他们仍然不会辞职。正是“官本位”的文化熏陶,“学而优则仕”的仕学兼容之传统,成为现在高校学术行政化的文化层面之原因,也是人们意识层面的影响因素,最终促成人们行为方式的选择。

(二) 体制层面

高校的管理体制受政治体制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经济体制的制约。当前我国高校管理体制脱胎于传统体制,受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段时期内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以及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大学成为政府的附属物和政策的延伸物,实行的是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大学的运行,即为通过层层行政组织执行学校的决策内容。高校内部管理基本上是上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方式,事事请示、层层审批是大学的基本活动准则,并直接影响大学内部的权力分配、决策方式。高校行政权力的泛化,造成行政权力对学术权力的越位或滥用,也是当前我国高校学术权力行政化的主要根源之一。 "

(三) 现实层面

现实层面的原因更多是来自于经济利益驱动,行政权力与个人的利益紧紧相联系在一起。比如把担任行政职务当做一项鼓励与挽留人才的政策措施,这种现象在许多高校中都普遍地存在着。当一位教师教学或科研取得了较大成绩,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后,学校往往会任命提拔其担任学校的一些行政领导职务。如一些高校聘任院士或知名教授、学者出任校长或院长等职务;一些层次较低的高校,为了能留住一些优秀人才或高学历教师,往往也是通过任命担任一些行政职务来留住这些人才。借助“名人效应”,高校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个人也将获得了更多的资源。

<>

三、 学术行政化阻碍了优秀教师的发展

综上,自由之人格,专注之品质是高校优秀教师所具有的,真正安心并专注于从事科学研究,较少受外界环境干扰。然而,目前高校“官本位”现象严重,学术行政化制约了优秀教师的发展。在办学模式上对教育的行政干预过多,形成了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导型管理体制。学术行政化以及外部各种干扰严重影响科技创新人才潜心研究,而且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评价标准和导向存在偏差,学术成为权力的附庸,高校中的学术活动浮躁,不利于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产生。

对已有建树的老教师来说,这种“学而优则仕,仕达而学废”的现象对他们本人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影响了其个人在学术上的前途;对于高校来说,造成了高校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擅长科研,并不代表一定就能做好行政管理工作,很有可能还会影响其学术的发展道路。让长于科研的人才去从事不擅长并且繁琐的行政管理,对哪一方面都是不利的,这属于用人的“晕轮效应”。

再者,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两种不同文化,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亦不同,正如长期研究大学文化的美国学者克拉克所言“在学术事业和系统中最少被注意到但又变得日益重要的是行政文化从教师和学生文化中的分离,随着职业管理专家代替教授业余管理者,一系列独立的角色和利益出现了……行政人员在很大程度上彼此相互影响作用,他们每日的工作与教学和科研根本不同……他们有大量的原因把教师和学生看做是,往好处说,缺乏现实感的人,往坏处说,制造麻烦的人和敌人。一种独立的文化产生了。”因此,两种文化必然存在冲突,官本位的价值观引领创新型人才背离了对学术价值的追求,而把学术价值看成是权力价值的基础,把权利价值作为最终价值。同时,高校“官位”有限,得到称心如意的官,就感觉实现了人生价值;没有得到官职或者没有得到称心如意的官职,就是失败,从而影响人才的稳定和学术的发展。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精力处于旺盛时期,也是最富有激情和活力的时候,需要良好的机会去施展才华。但由于本身的资历限制,一般很难申请到较好的课题。学术成就的认同比较难或是需要较长的时间,在这段过渡期往往会影响其对专注学术的信心。年轻学者“学而无仕”、年长者“学而优不仕”的人毕竟还是占大多数,应该让他们获得有更好的待遇,在学术资源的占有和分配上努力向他们倾斜。

除了上述之外,学术行政化也可能对创新型人才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教师在学术行政化的过程中看到了担任行政职务的利益,对行政岗位趋之若鹜,但是在获得行政岗位之后,仍抓住学术岗位不放,面临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此外,他们一方面阻断了行政人员职业发展的轨迹,另一方面以手中的行政权力不适当地占有了学术资源。作为教师整体而言,他们对教师出任行政职务是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态。一方面,他们支持部分教师承担行政职责,以使大学的决策不为行政所垄断,这是他们在学术文化和行政文化冲突中无奈的选择。另外,他们对少数握有行政权力的教师或者说占据教师资源的行政管理者的权力寻租现象非常痛恨,认为正是这一部分人败坏和腐蚀了传统的学院文化。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植树
老师,我爱您!
辞郎洲
小鸭争食
桂花园里桂花香
观看稀有动物
一只和平鸽的自述
养蚕
月子妈妈和她的孩子
小猫历险记
读《宝贵的一分钟》有感
我向往自由的生活
真的好想你
童年的生活
合唱队比赛
市司法局法制宣传科工作总结
2012年警务室上半年工作总结
交警大队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总结
国庆节期间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路政大队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创建平安企业工作总结
综治维稳宣传月工作总结
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保安队年度工作总结
社区2011年安全工作总结
巡警工作总结
2012年年中安全工作总结
2012上半年司法所工作总结
安全监控部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法律讲座工作总结
经济责任审计现实概况和具体实施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运营效率实证研究
关于土地整治项目中国家审计风险防控的思考
审计抽样风险控制与数据式审计
新农村建设中的民营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探讨
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经济问责的国家审计对象研究
研究性教学在审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物资审计中的应用
浅析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国家治理理论对我国政府环境绩效审计的启示
国际化审计人才培养策略的探讨
“其他应付款”的舞弊形式及其审计
钢铁企业审计风险及审计对策研究
论上市公司独立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雷电颂》写作背景
《雷电颂》拓展学习
《雷电颂》文学常识
《雷电颂》主题思想
《雷电颂》研读赏析
《雷电颂》难句解析
《雷电颂》结构分析
《雷电颂》主旨
《雷电颂》中心思想
《雷电颂》评点
《雷电颂》疑难解析
《雷电颂》写作技巧
《雷电颂》重难点讲解
《雷电颂》写作借鉴
《雷电颂》知识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