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潜在课程在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试论潜在课程在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潜在课程在高校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

[论文摘要]高校对外汉语教学具有特殊性,仅仅注重课程体系中的显性课程而忽略隐性课程,则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利用留学生在中国学汉语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优势,实现潜在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其学习汉语的积极性,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效果。

[论文关键词]潜在课程 隐性课程 对外汉语教学 开发与利用 高校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和对外文化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来自不同国家、地区和种族的留学生来华学习,他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异国文化,给我国的教育事业注入了活力。对高校来说,招收留学生既可以扩大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又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有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重视留学生教育,并把招收留学生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目前,高校外国留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留学生层次的日益提高,对留学生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全面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有赖于高校为外国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潜在课程“不经意”的表达手法、“随意”的影响方式,可使外国留学生在轻松活泼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接受汉语教育的熏陶,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教学艺术。因此,探讨潜在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中的开发与利用,可有效地激发留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效果,使其在中国度过富有成效而又有意义的留学生活,最终实现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潜性课程的解读及心理学基础

潜在课程(Latent Currlcultim),叉名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隐含课程(Implicit Curriculum)、内隐课程(Covert Curriculum)、无形课程(1nvisible Curriculum)、非非正规课程(Unofficial Curriculum)等,是相对于显性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而言的。如果说显性课程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实施的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或官方课程(Official Curriculum)。那么,隐性课程则是通过环境要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在学习环境中由非正式的教学渠道,以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的认识、价值观、行为规范、情感态度等发生影响的寓教育于环境的全部信息的总和。与显性课程相比,潜在课程具有潜隐性与普遍性、非计划性、渗透性(感染性)、持久性(稳定性)、愉悦性等特点,二者同为整体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潜在课程起源于20世纪

二、三十年代杜威(Dowey,S)的“同时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及克伯屈(Ki—patrick.W)的“伴随学习”(Concomitant learning)思想。他们认为学生的学习除正式学习外还有情感方面的“同时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人类的学习是伴随态度与情感、生理与心理作用的统一。基于以上两者思想,美国著名教育家、社会学家杰克逊(Philip.W.Jackoon)于1968年在他的《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从此,隐性课程就一直成为西方现代课程理论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理念把“人”作为教育活动的核心,从人性和人的需要出发,强调尊重人、理解人和关心人,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潜能来实现教育的组织与实践活动。完美的课程应该是情感与认识的整合,即通过把情感因素增添到常规课程中去,赋予课程内容以个人意义。

二、潜在课程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一)物质形态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具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教室和温馨舒适的留学生公寓,是留学生主要的学习和生活空间,属高校的硬环境。在整体上要求色彩明快、布置优雅、空气清新,使留学生感到身心舒畅。学校应为留学生公寓配备安全监控系统、宽带网络、空调、电视机、电话、24小时热水供应等必备设施,尽量为留学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留学生教室也蕴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潜在功能,墙上张贴的名家头像和格言可以为留学生起到人生导航的作用。为增加教室中的文化氛围,可以开辟竞赛栏、学汉语图书角,也可以根据留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汉语水平,让其自己动手定期创办学习墙报,所选登的材料应该生动活泼、图文并茂,包括小故事、小诗、中国文化及民俗知识、词汇辨析、病句分析、惯用语、流行语,等等。此外,高校校园优雅整洁的环境、绿色宜人的花草树木以及良好的校园治安、人文景观、图书馆、校园网站等,都能化为一种语言并悄无声息地影响着留学生的信念与态度,具有潜在而巨大的教育功效。

(二)制度形态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及学生守则,它为学生的行为提供了评判的标准,对学生不良行为具有约束作用,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但外国留学生来自于不同教育体制、政治体制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接受过较高的文化教育,对事物的认知有其独特的判断力,思想与行为比较自由,如他们把不能上课应向教师请假等制度看作是干涉他们的隐私。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管理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解释、沟通和疏导工作。英语中也有“入乡随俗”的说法,他们可以保留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要理解和明白对方。遵守在华留学生管理规定。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外国留学生活跃的表现欲和渴望才能发挥的需要,努力挖掘留学生自身管理的积极性。重视和发挥留学生骨干的积极作用,运用鼓励、表彰等精神激励法调动他们的进取心和积极向上的热情,为他们提供各种条件和展示才华的机会,以满足他们自尊和自我成就感的高层次需求,并以此来激发留学生的潜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潜能,使其保持一种向上的心理状态。 "

(三)精神形态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师生之间的认知与情感交流,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提高集体凝聚力。

2.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相结合。一般来说,外国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学习,他们的学习动机除了学习汉语完成学业外,还想了解汉语所负载的中国文化,包括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当今中国社会文化、习俗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必然会带着文化的烙印。对外汉语教师应把文化知识融入到语言知识的传授之中。例如说,不要给某人戴“绿帽子”,中国人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对外国留学生来说,找遍辞典也找不到恰当的解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其核心应着眼于跨文化,着眼于用文化的观念去提升语言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比如在进行数字教学时,除了讲清楚汉语数字表达的特点,简要介绍中国人对一些数字的偏爱而对另一些数字的忌讳外,还要介绍一下“250”这个数字在汉语言文化中的特殊含义以及在跨文化交际中需注意的问题。此外,还可以用游戏、绘画、唱歌、表演、小组活动等教育方式介绍中国的春节、中秋节、七夕节等传统节日,并与西方传统的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相比较,挖掘学生学习汉语的潜能并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语言教学与文化传播相结合可以使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更充实、更有趣、更有吸引力,从而极大地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致。

3.教师的情感支持与魅力。外国留学生来中国一般都会经历一段“蜜月期”,即对中国文化充满好奇,学习汉语充满激情。当“蜜月期”消失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学习的畏难情绪,一般表现为上课低头、睡觉、吃东西、思想开小差、说话等。教师这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其心理特点并加以引导,这类学生可能就不来上课了,有的甚至可能走上放弃汉语学习、回归本国的道路。为避免这类现象发生,对外汉语教师应主动找留学生谈心,给予情感上的支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语言交际,尽量满足学生成就感的心理需求。即使发现了留学生的语言错误,也应在肯定进步的基础上,用委婉的方式指出来,而不能劈头盖脸地批评,以避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积极性。对外汉语教师应把握公平和统一的原则,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采取平等的态度,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认知类型的留学生,鼓励他们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对外汉语教师得体的服饰、慈爱或友好的微笑、优雅的举止、文明的行为习惯(如自觉地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都会使其自身产生磁场效应,潜在地吸引着学生,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使外国留学生对其产生尊敬感或亲近感,从而对其所教授的内容产生认同感,愿意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使留学生感到——我可以学好汉语。

4.健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风。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激励和抑制作用,对外汉语教师要树立一个亲切友善的形象,充当好严师与慈父(母)的双重角色。要和谐的师生关系蕴含着丰富的潜在教育资源,对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完整人格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

班风是隐性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属学校的软环境。新生一入校,就要注意开好第一个迎新会、上好第一堂课、给留学生留下第一个好印象。良好的心理刺激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向”的精神力量,将成绩好、表现好的优秀留学生照片和事迹贴在宣传橱窗内,可以起到典型的示范作用。班级就像一个温馨的家,班主任就是这个家的家长,其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能给留学生带来稳定、愉悦的情绪。这种有意无意的,可以潜在地影响留学生的认知、情感及人格等心理品质的形成。

5.开辟第二课堂,丰富校园文化。为了帮助外国留学生尽可能快地融入环境,积极地为他们开辟第二课堂并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来培养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一方面可以加大语言实践活动的范围,另一方面也是显性课程的补充与延伸。如成立会话、阅读表演小组,提供书法、绘匦、太极拳、中国厨艺等选修课,举办辩论会、讨论会活动,举办作业、作文或试卷展览,举办丰富有趣的汉语知识竞赛,举办乒乓球、羽毛球、保龄球、踢毽子等项目比赛,组织留学生参加全校性的大型活动如运动会、文艺会演,组织留学生出外参观旅游活动,组织留学生参加献爱心等社会公益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犹如一双温柔的手,可抚慰外国留学生的离乡愁绪,减轻他们异国他乡的孤独感,潜移默化地熏陶着留学生的心灵。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学习汉语,具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优势,他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中国人对话,学习地道的汉语,也可以在商店购物或公园游玩时随时找到汉语练习的对象。对外汉语教师应鼓励留学生在学校及社会环境中大胆地使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在生活实践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飞吧,鸟儿
小狗
我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第一次养蚕
小兔
捉鱼乐
小金鱼
我喜欢的动物
动物小世界
我家的小黄狗
我的“好朋友”
龟虾大战
可爱的小白兔
新版龟兔赛跑
小狗“噜噜”
探析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浅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问题(1)论文
浅析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1)论文
浅探我国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应用(1)论文
浅析外伤性胰腺损伤的诊治进展
探讨传统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1)论文
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探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1)论文
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1)论文
论农村信用社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论文
研究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论文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体系的构建(1)论文
探析中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1)论文
谈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结合(1)论文
论新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危机预警(1)论文
《小小的船》第二课时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影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玩中学 学中玩——我教《影子》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建议之一
教师导入,让学生自主学习——《比尾巴》教学案例与反思
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小小的船》教学片断评析
展开想象和梦幻的翅膀——《小小的船》教学片断评析
细读体悟 演读见悟--新课标教材第一册《自己去吧》教学设计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九
《比尾巴》教学设计之三
创设情境感受美——《小小的船》案例分析
古诗新教 培养自学能力——“自主学习”的古诗教学模式探索-《静夜思》
《阳光》教学案例与反思
《影子》AB案
《小松鼠找花生》案例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