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改革考试机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

关于改革考试机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5

关于改革考试机制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思考

"

[论文摘要]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与提高教学实效性之间尚存在诸多不协调,因此改革考试机制势在必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改革必须以提高教学实效性为出发点。从考试形式和手段、考试内容、考试分数结构这几个方面入手,在闭卷与开卷考试相结合等几个难点问题上有卖质性的突破。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考试改革

一、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机制与提高教学实效性之间存在着诸多不协调

(一)考试内容脱离鲜活的社会实践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内容过于偏重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不注重考查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在于应用”这一基本要求。这种考试既不足以检验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也没有达到通过考试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思考生活、了解社会、关注民生等责任使命意识提高的目的。

(二)考试成绩构成尚欠合理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理论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由知到行的逐步转化。但是,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没有将“行”纳入考查的范围,忽视考核学生思想的实际状况和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没有通过考试这一环节来检验学生如何在乎时学习生活中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情况。

(三)考试形式单一

传统的考试通常是单一的终结性考试,学生成绩的评定以期末一张试卷的得分作为主要依据。这种考试模式容易给学生一种错误的导向,使学生形成不注重平时的理论学习和课内外实践,只在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书上的知识点,以取得好成绩的不良学风。

上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体现。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改进和完善考试方法。采取多种方式,综合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实际表现,力求全面、客观反映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道德品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改革必须立足于调动大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兴趣、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增强大学生关注现实问题的兴趣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能力上。

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为出发点,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改革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围绕大学生本身的实际、特点和发展需求设计考试模式,服务于大学生的健康,使他们全面成长。因此,对学生成绩的评定要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效、思想素质和觉悟,降低成绩的片面性和偶然性,要把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考查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对学生学习效果作全程跟踪,保证公平、公正地评定学生成绩。

(二)贯彻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正确解释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因此,新的考试机制要体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一方面,要考察学生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考察学生是否在生活实践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实质内化为心理品质。

(三)坚持“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原则

考试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既是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指挥棒”,又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催化剂”,所以考试机制的改革要始终坚持“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原则。“以考促教”就是考试机制必须有利于引导教师根据考核结果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以考促学”就是考试机制必须有利于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机制改革的对策

(一)丰富考试形式和手段

1.笔试采用闭卷与开卷相结合。标准化的闭卷考试注重考核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记忆,它对于强化学生的理论素养是非常必要的。开卷考试时学生可以将书本、笔记本等参考资料带进考场,试题一般没有直接和现成的答案,主要考查学生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不是通过简单的死记硬背就能取得高分,而必须要理解知识点,能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这样的考试结果对教师而言,更能暴露出教学中的问题,能更好地检验教学的效果。对学生来说,如果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没有平时学习的积累,就难以体现运用相关书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因而开卷考试不仅有利于督促学生学习,而且也能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优良学风的养成。

2.推行面试考核。所谓面试考核,就是教师要根据授课内容及与本课程相关的理论和实践动态,拟定出一系列的题目,让学生就理论观点、社会实践问题或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等陈述自己的见解、感想、体会和看法,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给予评分。有的问题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但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更易于学生流露真实的思想观点,便于教师更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促使教师根据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学习情况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3.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查。积极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将先进的理论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接触、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中接受教育,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题中之义。社会调查和专题讨论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形式,也是构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性教学的主体部分。社会调查、专题讨论能集中体现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训练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提炼观点和论证观点等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拓展考试内容

1.减少纯粹记忆性的内容,加大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的比重。在考试内容上,要尽量减少纯粹记忆性的内容,注重考核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一方面保留名词解释、简答等记忆性试题,检测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掌握,强化学生对基本知识的记忆。另一方面可加大案例分析、材料分析等理论联系实际试题的比重,考查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解度。这方面的考试内容不能仅限于书本,在试题内容选择上应尽量减少以死记硬背原理为取向的试题,应该把那些社会发展中鲜活的、具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吸收进来,将考试内容从书本内延伸到书本外,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从国内延伸到国际。社会生活、政治生活中的热门话题、理论界的最新成果等都可以作为考试的内容。当然,这种开放性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试题,并不是简单地从题库里选几道就行,而必须是经过教研室老师共同探讨研究、精斟细酌后才能确定,这对教师来说也是个学习提高的过程。

2.要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纳入到考试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教师向学生输入信息的重要渠道,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对学生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具有很大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听课的表现,反映了他们的学习态度,也反映了他们对教师的尊重程度,这本身也是践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方式。所以把学生的学习过程纳入到考试体系中,应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查的应有内容。

(三)形成多元的考试分数结构

毋庸讳言,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的确有这样一个特点:只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哪怕平时不学习,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背一背、记一记,也大致能应付。这样,即使有些学生拿了高分,也很难证明他学得有多好、能力有多强、思想品德有多高。这种考核方式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他们心理的不平衡。因此在考试分数构成上要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的分数构成状况,要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保证社会调查等实践型学习成绩的比例。为避免平时成绩打分的随意性,应把平时成绩的考核指标细化为课堂表现、课堂笔记、作业、考勤等几个部分。任课教师还可根据自己的上课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每一部分具体化,如课堂表现之下又分为课堂讨论、课堂发言、课堂提问等,这样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参与度的考核也落到了实处。

通常而言,学生的最终成绩可由三大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又可分解成若干个考核点(图

1)。具体的构成比例要根据具体情况在实践中作进一步的细化和量化,力求保证赋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这种结构分数模式,要求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诚然,由于应试教育观念和传统考试模式在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当前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机制改革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和障碍,因此在具体实践中需要调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责任心和创新性,同时需要教学管理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政策的激励和经费的支持,探求出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考试方法。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希望的房间
寒假,我讨厌你
彩虹
松树
小表妹的二三件事
春天的足迹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外婆的澎湖湾》
蝴蝶涅槃记
帮奶奶捶背
仙境游
鲁镇之游
成功的苦与乐
多姿多彩的春
能干的爸爸
珍视友谊
法律服务所工作总结
2010—2011年网络部工作总结和计划
2010—2011学年度广播站工作总结
学风建设月工作总结
2012年学生会实践部年度工作总结
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月活动工作总结
2010—2011年学习部工作总结和计结
2010大学生学生会工作总结
中学普法依法治校工作总结
2010--2012年度中文系学生会工作总结
2012年度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工作总结
小学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总结
学生会记者团2012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2012年度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2012年交通局安全管理工作总结暨2011年工作思路
浅谈关于市政工程跟踪审计的几点经验
信息技术与审计学课程整合应用及思考
岗位需求驱动下高校审计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用审计的眼光看加大鄱阳湖生态旅游区建设
工程建设招投标全过程审计初探
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作业平台构建
高校基建工程结算委托审计的风险与对策
浅议审计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
基于XBRL的审计学教学改革研究
试论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导向模式的选择
建筑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审计学课程改革探讨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教材建设构想
在高职审计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实践研究
浅议建设工程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关于《海燕》译文的一些问题
高尔基的《海燕》是散文诗吗?
海燕简介
关于高尔基的剧本《底层》
《黎明的眼睛》鉴赏
高尔基《海燕》破折号赏析
高尔基晚期思想的变化
重读高尔基《海燕》
“高尔基”笔名的含义
从中俄标点符号的差异,谈《海燕》中一个破折号的误释
高尔基的转变
《海燕》教学设计
《海燕》的艺术特征
也谈《海燕》的象征意象
列宁等苏联老一辈革命家评价《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