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关于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6

关于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

[论文摘要]本文从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现实意义入手,分析了研究性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师院校 研究性教学

一、高师院校实施课堂研究性教学的重要性

(一)是高师院校争取生存发展空间的需要

信息时代,国际间的竞争已演化为国民创造力的竞争,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同样是基于人才创新性培养、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作为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机构中的一部分,高师院校失去了原来教师教育一统天下的局面,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显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劣势。就人才创新能力培养而言,高师院校科研基础薄弱、科研整体实力不强、科研氛围不浓。而且缺少相应的软硬件支撑,欲将科研活动渗透于教学,还存在发展积累的不足。现实中却要与综合大学比拼人才的创新能力,争夺有限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空间在萎缩,生存的危机日趋严重。比如,高师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专业难以谋得软件公司的职位,是因为用人单位认为师范生与综合大学的学生相比,不具有软件开发的专业性和创造力,但综合大学的毕业生可以通过简单的教师资格考试便轻松地走进教师队伍。高师院校的生存发展弱势明显,通过实施课堂研究性教学方式改革,把有限的科研资源充分利用在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同时凸显教师教育的专业优势,即形成实施研究性教学的能力而非纯粹的科研能力,彰显毕业生对教师职业的适切性,才能争取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二)是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高师院校历来都是师资培养的主渠道。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研究性学习是亮点,然而事实上新一轮的课改最难以落实的恰是研究性学习课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课程实施主体——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陌生与排斥是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因为高师毕业生没有接受过研究性教学,甚至高师教师也闻所未闻、未曾问津过,也不曾接受过较为系统的相应教育,那么以一种传统的固有的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教授出来的学生要想驾驭研究性教学实践是不可能的,让师范毕业生从事基础教育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指导工作显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基础教育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课程,要通过先培训教师来实现是有相当大难度的。难度主要在于教师自身从零开始学起,并要先改变自身学习方式来适应以课程方式呈现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加之国人根深蒂固的接受式学习方式的阻碍等,就显得更加困难。因此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从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角度讲迫在眉睫。

(三)是师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从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角度讲,研究性教学是培养国人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又是更新学习观念、改变学习习惯、实现学习方式根本变革的有效途径。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过程,完成教师自身教育教学观念的实质性变革,改革中历练自己的研究品质,发展研究能力,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在与学生互动中实现思维的碰撞,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通过课堂研究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研究习惯,锤炼合作的品质和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人才的基本素质,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高师院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困境

(一)教学观念的影响

由于传统的知识本位教学观统领教学实践活动,接受式教学根深蒂固,研究性教学知识传承的探究性、素质培养的综合性、实施过程的长期性和活动性,却因不能短期见效而产生负性评价,使研究性教学遭遇排斥和反对。另外,教学监督与管理尚做不到“风物长宜放眼量”的追求,教师也没有“走我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的大气,学生同样是缺乏“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魄力。再则,人们习惯于从众,不习惯于创新,新事物首先面l临的是旧事物的阻挠,而冲出这种藩篱需要制度性的保障,也需要新事物本身强大的生命力。而研究性教学本身不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彻底变革,而是对它的有益补充,这一特性决定了研究性教学对人们教学观念改变的有限性和进入高校课堂的薄弱性。 "

(二)教学理论的研究问题

研究性教学是个舶来品,它将西方国家或发达国家里便于实施的教学方式移植到我国,缺乏研究性教学生长的土壤,表现为理论指导的薄弱性。仅就研究性教学的解释来说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不是简单的翻译问题,而是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者站在本国立场上理解国外研究性教学时所考虑的制约因素不同所致。当侧重考虑人才创造性培养时主张以项目研究方式开展研究性教学,当侧重考虑实施的便利性时主张以问题式方式开展研究性教学等。我国高校目前的状况是:规模大、办学条件差。具体表现为:教学经费紧张、教学软硬件设施生均比低、教师队伍薄弱、师生比高、班额大、教学资源有限、校外教育资源难以统合等。此外,国民生活水平不均衡,总体生活水平较低,教育投入有限。在这种条件下研究性教学到底如何开展,理论上缺乏科学合理的论证和有针对性的现实指导。

(三)教学实践的操作问题

传统接受式教学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理论完善,对于管理者、教师和学生来讲轻车熟路,容易操作。相比之下,研究性教学面临新的管理规章的制定、新的教学设计、新的学习准备,管理者欲改弦易张又缺乏可资借鉴的成型经验,成败是个未知数;教师面对全新的教学设计和实施,需要投人大量的精力、付出更大的代价,至于结果如何也是个未知数;学生更改习惯化的学习方式也会担心对学习结果——成绩的影响,也存在观念固守的问题。这其中还有外在条件的支持协调问题,研究性教学作为一个子系统,若没有高校大系统的支持是很难进行运作的。

(四)高师院校课堂教学的特殊性

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指向明确而具体,比如地方高师院校本科教学就是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而服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针对性很强,即要具备从事基础教育尤其是教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职业道德。在学科教学中多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教育模块课程教学多以理论讲授和实际教学技能锻炼为主,总的特点是重基础性、示范性。与理工、农、医等高校教学相比,缺少雄厚的研究力量和浓厚的研究氛围。

另外,高师院校教学本身重视示范性,学生易形成向师性即对教师的模仿。由于教师多为教学型的,所以教师研究能力多体现在教学研究而不是科学研究方面,多属实践研究而少理论研究。因其对研究性教学本身的陌生和自身学科研究功底的薄弱,使教师往往畏惧涉足,尽管教师厌教、学生厌学,但是教师因为学生的向师性也不愿选择缺乏成功定数的教学改革实验,加上班额大、条件差、任务重、评价改革滞后等因素,高师院校里研究性教学反而难以推行。因此,虽然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高师院校的课堂教学依然固守不变。

三、高师院校改善研究性教学的对策

(一)从总体上讲

建立教改实验区、实验校、实验班,通过成功的教学改革实验,以研究性教学本身的成功来引领研究性教学的推广。虽然都说更新观念是先导,但大众教育观念的更新是要用事实说话的。由于教育的不可逆性,简单地让人们冒风险而为之,没有多大的招引作用。我国改革开放的迅速推进正是在政策支持下,使一批人先富起来,反过来推动了改革的进程;而计划生育政策则是经过国家强制实施和几代人生命历程鲜明对比验证而在现实中奏效的。若强制实施研究性教学,首先会遭到教学双主体的抵制而搁浅,所以国家多次倡导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而不是强制,作为高校采取相应的渐进实施过程是可行之策。

(二)从具体上讲

一是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大胆改革高校中压抑教师积极性与创造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改变教学中将教师备课束缚在教材上,教师如“传教士”式教学,视课本为知识的“殿堂”,师生不能越“雷池”一步的状况,充分发挥管理制度尤其是教学管理制度的支持作用,构建有利于推动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和灵活的弹性教学运行机制。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整合教学资源,支持研究性教学的深入开展。其中最大的投入就是师资力量的投入,因为我国目前高校师生比高达1:30,教师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下会失去工作的动力。

三是完善教师教学激励机制。要尊重教师的个性风格与独创精神,保障教师的教学自主权,根据课程和学生特点,自主设计与自主实施教学活动,以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激励和保障教师的教学改革积极性。

四是对现有课程进行改革。在内容上突出新的研究成果,在形态上突出以问题为中心,在结构中扩大课外科研部分,在具体实施中把握课程的生成与创新性,在评价中重视过程性,为研究性教学的推广和渗透奠定基础。

五是正确处理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改变陈旧的教育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学习为本等先进教育理念,树立新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学质量观,构建一种民主、平等、自由、动态的对话、商讨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学习、研究共同体”,实现教学相长。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Go to阳澄湖
美丽的冰雕世界
还我一片绿色
月食是怎么一回事
不倒翁
风纪的感想
庆新年
童年趣事——落汤猫
这个老师有点馋
这件事请老师谅解
……
金色的童年
读《了不起的女孩》有感
《爱因斯坦成功的秘诀》读后感
心中美丽的风景
村委综治工作总结
宿舍内务检查总结
2011安全生产工作总结与2012安全生产工作计划
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文艺部工作总结
2011-2012年第一学期生活部工作总结
中学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学生会上学期工作总结
禁毒防艾工作总结
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学生会监察部工作总结
小学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2011—2012年上半学期文艺部工作总结
文娱部工作总结
烟草专卖局安全工作总结
基于国家治理视角的金融审计研究
浅析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控制应关注的重点环节
国企有效开展内管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策略研究
关于银行内部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应用的思考
金融审计服务实体经济的路径研究
会计审计工作对优化公司财务管理的路径构建
技术资产审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研究
宏观审慎金融监管框架下金融审计职能探析
商业银行金融审计组织体系探讨
国有企业“小金库”审计策略和方法研究
浅析金融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中发挥作用的依据和途径
论新会计准则下公路管理单位会计审计的问题及其措施研究
金融审计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审计控制
小议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与解决措施
推动新时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深化发展
《雷电颂》拓展学习
《雷电颂》写作背景
《雷电颂》写作借鉴
《雷电颂》主题思想
《雷电颂》难句解析
《雷电颂》结构分析
《雷电颂》知识延伸
《雷电颂》主旨
《雷电颂》重难点讲解
《雷电颂》研读赏析
《雷电颂》评点
《雷电颂》中心思想
《雷电颂》写作技巧
《雷电颂》文学常识
《雷电颂》疑难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