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关于大众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探析

"

[论文摘要]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成长起来的大众文化,以无所不在的形式和无孔不入的方式强有力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本文通过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产生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消除不利影响的措施,从而达到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的。

[论文关键词]大众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困境 出路

大众文化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在高校校园中的广泛传播与渗透,不仅在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而且也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精神世界。而今,在大学内部,大众文化几乎成了大学生须臾不可离开的文化现象。大众文化在对大学生产生强化影响力的同时,也对他们产生了巨大的文化冲击力,因此,在大众文化发生新的嬗变的背景下,需要我们与时俱进地关注大众文化发展对大学生成长产生的新影响。

一、强化与困境:大众文化带给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双刃剑影响

大众文化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大众文化是多元复合、良莠不分的,其中既有起到优化人性正面影响的真、善、美的东西,也有对人性产生负面影响的假、恶、丑的东西。无疑,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兼容了积极与消极并存的二重性。大众文化给大学生思想意识带来的强化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开拓大学生的审慎思维,营造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文化氛围。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既不是天赋的,也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大众文化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的反映。大众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外部影响源,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起着引导作用。当代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幸福价值观、消费价值观的转型和重新定位上,大都演绎了大众文化嬗变和兴替的轨迹。大众文化的嬗变和兴替,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进一步获取知识的途径;另一方面,又为他们从各种角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开拓了思路,促使大学生去积极地思考现实中的许多问题。毫无疑问,它为大学生的价值意识、价值标准、价值心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平衡,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人对自我、对客观世界认识和把握有正确的心态,体现出较高的自我调控能力。“一个忧心忡忡的人甚至对最美的东西也无动于衷。”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具有美好的心灵、高尚的情操和积极向上的追求。大众文化以其特有的情感传达,把接受主体带人到一种快乐的感受和体验之中,通过渲泄,使大学生压抑的情绪得到疏导和转化,积极消解了大学生心理领域中的孤独感及压抑情绪,在一定程度上舒展了大学生的生活压力,愉悦了大学生的身心,促进了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

(三)丰富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改变了过去单一和单调的文化生活状况,把文化融入到市场经济的总体格局中,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等级制,使得独断性文化开始转向平等性文化。“大众文化关注现实生活,关注道德改良,注重文本的表层娱乐,对民众来说,无疑起到了排泄情绪、调剂精神、丰富生活、平衡心态的作用”。无疑,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大众文化,长期以来就一直被认为是“带菌的文化”、“低俗的文化”,是文化的“伤寒玛丽亚”。由于大众文化毕竟不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也不是具有道德判断力的“圣杯”;又由于青年的心理、身理发展的不成熟,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的特殊阶段。所以,在新的历史时期,这种“带菌的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也在与日俱增。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大众文化产生的标准化、模式化,容易导致大学生个性的泯灭。大众文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产品的制作和传播具有标准化和模式化的特征,表现方式过于直接、具体,追求轰动的影像效应,易把因循守旧的行为模式当作自然合理的模式强加给受众。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便捷地享受传媒所提供的超越时空的、极为现成的文化产品的同时,便会自觉不自觉地漠视自己所拥有的思维与行动的自由,习惯于传媒所提供的广阔而又闭塞的环境,沉湎于文化产品所引发的喜怒哀乐之中,满足于传媒营造出的五彩缤纷而又子虚乌有的幻境。这样,就使相当多的大学生难以找到发挥自己想象力的空间,从而扼杀了他们的个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2.大众文化宣传的商业化和功利化,容易消解大学生的价值观。诚然,我们在肯定大众文化正面影响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可以漠视大众文化的弊端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众文化的广泛传播,势必对大学生价值观产生多种影响,使其形成了多元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之后,大学生开始注重自我价值,主体意识、竞争意识、开放意识、效率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等显著增强。在人生价值观方面,由于大众文化消极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中出现了片面强调自我价值、自我实现,否定传统价值观和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的倾向。例如,大众传媒对“超级女声”、“影星”、“歌星”的报道,容易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极大的误导,把人生成功等同于“当明星”,把人生价值的实现等同于“出人头地”等。同时多种文化的冲击,导致部分大学生共产主义理想淡化、人生信仰多样化、人生目的庸俗化,这无疑会使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发生裂变。

3.大众文化张扬的个性化和时尚化,容易诱发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异化”。大众文化包含了大量的非理性成分,它倡导张扬个性,释放冲动,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极易造成个体行为的偏激和社会公共秩序的混乱。现实生活中,青年学生在传媒中听到、见到、了解到的自身形象,往往是对大众文化起导向作用的传媒按成人社会的口味和目的塑造出的带有玩世不恭、过度消费、行为不检、缺少理想等特征的非真的“青春形象”。青年学生作为工业社会的大众,对传媒曲解、利用自我形象不满,但又无法摆脱对传媒在心理上、认知上,乃至闲暇、娱乐上的依赖,更不可能改变传媒在一定程度上受控于市场和利润的现实。为得到被众人发现的满足,他们必然要进行逆动,有时甚至是采取一些过激的方式,如扮“酷”、“雅皮”、“黑客”等与传统道德或法律规范相悖的行为。

总之,在“带菌的文化”的异化作用下,部分大学生的正确的政治意识、崇高的道德信念和理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呈现出日渐淡化和消解的一面。 "

二、客观与主观: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挑战原因的辩证解读

(一)从产生挑战的途径分析。首先,大众文化传播的载体是大众传媒,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各种传媒不得不走向市场。在市场竞争中,为了争夺更多的受众,许多大众传媒往往采取迎合受众的方式来推销自己的观念和产品,从而流露出媚俗、猎奇。其次,国际上的大众传媒尤其是信息网络,无论在技术的先进性还是在设备的完整性方面,西方国家都有明显的优势,这使得许多信息的发送都由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使受教育者接受的信息大都来自国外,而这些信息的内容往往是西方国家以文化的方式传播其意识形态的内容。正如《泰晤士报》在一篇社论中所证实的那样:“美国的破坏活动中心正在向一项秘密计划大量投资,以便用流行音乐腐蚀苏联青年的思想。”这些无不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成强烈的冲击。

(二)从大众文化自身的特质分析。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大众文化,出现于长期的思想禁锢与意识形态一体化被打破之时。大众文化带来的民主化,是对民主的推动和促进。“历史地看,它是作为对于这种意识形态一体化驯化的批判与否定力量出现的;现实地看,它的应运而生适应了工业文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它所蕴含的现代文化意识在总体上体现了对农业文明的批判和超越,对工业文明的企盼和推动。”客观地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境遇与大众文化的这些特质相“合谋”。大众文化一遍又一遍地用那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情人终成眷属”等一些世俗的愿望,安排了一个又一个文本中虚幻的主体位置,含蓄地排泄着人们心中各种无意识的冲动,在大众文化五彩缤纷的光环的笼罩下,大众沉迷其中,如鱼得水,如痴如醉。在这样的文化格局中,出现大众文化一呼百应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曲高和寡”的情形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从大学生精神需求特点分析。大学生是以学业为主要社会关系的群体,这个群体中均为青年,而且群体的规模大小适中,便于大众文化在群体中快速地横向流动,因此,青年大学生很容易成为大众文化的代言人。大学生正处在从学生到“社会人”角色转换的关键时期,处在求新、求知、求奇、求乐的年龄阶段,他们与大众文化之间有着一种近乎天然的“亲缘”关系。大众文化虽然泥沙俱下、良莠不齐,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其他形式的文化能像它一样具有如此大的包容量和渗透力。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文化产品如八面来风,大学生在大众文化审美活动中表现出一种纷杂多变的新潮性特点,已经成为大学生审美活动的发展趋势。由此可见,大众文化对大学生的成功“俘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它强大的商业谋略,大学生对大众文化的痴迷热爱,更不能武断地认为是他们的幼稚甚至是堕落,从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生与大众文化的“合谋”,既是一种历史逻辑的结果,更是一种文化逻辑的结果。

(四)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分析。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使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地介入了大众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营销活动,许多高层次的文化精英也放弃了自己个性化的创造活动;同时,很多大学的出版机构、学术活动机构纷纷下海,为追求商业利益而炒作,这就使得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本身文化内涵的缺失必然促成大众文化等社会亚文化形态的火爆。反观大众文化的优势,我们不得不承认,长期以来我们忽略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文化内涵,过分突出它的政治导向作用而忽视了它的文化育人功能,强调管理育人而忽视了文化育人和服务育人,人为地削弱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有的人文关怀价值。这就使得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无法对大学生动态的思想实际做出快速的和准确的反映,无法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无法为大学生丰富的、多样化的发展需求提供充足的精神养料,结果是传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就难免沦为失信与失语的尴尬境地。而此时,大众文化钻了空子,打着“自由、个性、时尚、民主”等相当煽情的口号来兜售自己的生活准则与价值观念,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心栽花花不开”,而大众文化“无心插柳柳成荫”局面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整合与延伸:实现大众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频共振

在新的历史时期,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二重性”已形成“蝴蝶效应”,正深刻地影响着青年的成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课题。具体可以从两个途径人手:

(一)对大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有效的整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思想文化潮流。当今的中国社会,在文化格局上,形成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三足鼎立的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的主导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就先进文化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人们的最高精神需求,凸显了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因此,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从而打牢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基础。

就核心价值体系与大众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不能脱离大众文化的,脱离了大众文化,就是阳春白雪,就是空中楼阁,就很难被大众理解和接受,也很难在大众心理层面上发生契合和共鸣。而脱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提升,大众文化很可能就会演变为庸俗和媚俗文化,时尚文化也会演变为腐朽没落的文化。因此,从文化生态的角度看,我们必须关注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之间的互动效应,寻求三者的最佳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有效整合大众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一方面,要以主流文化引领大众文化建设,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旋律;另一方面,要以主导文化来提升大众文化品位,不断提高大众文化的人文意识和精神境界。

就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要加强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和民族文化来遏制商业媚俗文化,不仅有利于把大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整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来,而且能够提升大众文化的品味,推动大众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各种大众文化的正确鉴别和选择能力。 "

(二)紧跟时代步伐,批判借鉴大众文化的运作模式和经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与时俱进。在今天这个日趋多元的时代,“供给”与“需求”的良性循环决定了大众文化在我国是不可能被“铲除”的,其新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像以往那样生活在真空中,去除每一个“病菌”。更进一步讲,即使我们真的不再吃麦当劳、可口可乐,不再看哈利波特、NBA或超级女声,我们也不一定就不是“文化带菌者”了。因此,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如何对“伤寒玛丽亚”——大众文化进行“除菌”,而是对其如何批判地借鉴,从而实现大学生与各种文化相融、共生与和谐发展。

1.内容体现时代感:凸显高品位,强化亲和力。“大众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形式,导向明确、积极向上的大众文化是社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必要和有益的补充。”大众文化中健康向上的内容是大学生重要的精神食粮,有利于丰富教育内容,有利于拓展人们的“问题视野”、知识视野和世界眼光。针对大众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要着力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体现时代性。大众文化关注社会生活,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大众文化的社会引导功能是强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大众文化的内容变化,适应大学生求知、求新、求乐的需求,使教育内容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不断为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时代元素”,用富有时代感的内容教育人、引导人。二是坚持高品位。随着大众文化的蔓延,思想政治教育的品位优势面临着考验,一些高校教师将庸俗的大众文化在大学课堂随意散布。为此,要不断提升教育内容的知识品位、文化品位和思想品位,做到大道理会讲、歪道理敢驳,以增强教育引导的原则性和战斗性。三是增强亲和力。要针对大众文化的内容变化,在动态过程中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防止脱离实际的空泛说教和“救火式”教育。要深入研究大学生参与大众文化的内在动因,把握思想兴奋点、捕捉行为敏感点、找准需求对接点,使教育内容增强亲和力,产生共鸣。

2.方式增强互动性:把握规律性,强化影响力。大众文化强调平等民主的文化参与,为人们搭建了一个开放、互动的交流平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积极借鉴这些好的做法,切实改进教育方式,实行民主型、互动式的教育。一是拓展互动参与。大众文化不仅使信息和知识传播更加方便快捷,而且使信息和知识交流具有了交互性、非中心化。受大众文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强化,这要求教育双方建立平等的关系,提高教育对象对教育的参与度,要树立平等的教育观,改变“防范一控制一管束”的教育模式,改变单向灌输的思维套路,推行平等民主的对话式、启发式教育,搭建人们互动参与的平台,在实话实说中教育,在民主沟通中引导,在和谐互动中发展。二是遵循传播规律。大众文化的影响力源于其传播的规律性。从传播学角度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的增强,既取决于主导文化吸引力的强弱,又与其传播方式密切相关。因此,要在教育方式上遵循传播规律,增强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益,促进人的有效接受。教育方式要与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多采取自然、和谐和贴近人的方式,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开展教育引导,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三是强化自我教育。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侵害,根本是要通过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动力,营造“大教无形”的教育氛围。一方面,大众文化拒绝权威,作用方式具有平等参与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信息繁冗,人们必须具备很强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更好地“趋利避害”。要尊重人的主体意识,开发自我教育动力,引导人在大众文化环境中自省自悟。

3.载体转向媒体化:增强适应性,强化辐射力。现代传媒作为大众文化基本的物质载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广播、影视、网络、手机等可资利用的视听化、媒体化、多样化、现代化的手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因势利导、借梯登高,要善于利用多种大众文化载体开展教育,构建媒体化、多样化的教育平台,营造强大的教育效应场,强化教育的辐射力。一是建好“内”载体。以我为主,加强高校内部大众传媒载体的建设和利用,使之充分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充分利用高校的报刊、广播、影视、网络等媒介,增强教育的综合效应。二是用好“外”载体。充分开发利用外部的社会化大众传媒资源,大力宣扬主流文化,使之成为高兴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课堂”。把社会化大众传媒作为高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将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种社会大众传媒之中,使大学生时时处处受到正面教育和正确引导,开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新领域。三是搞活“活”载体。要通过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大学生群体文化活动增强隐性教育效果。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健康、灵活、多样的文化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在审美愉悦中受到教育,收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4.机制实现长效化:立足有效性,强化内动力。一是立足主动性,健全预警防范机制。大众文化使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诱因增多,建立健全预警防范机制,对增强教育的预见性和针对性非常必要。要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超前预测,及时调整教育思路和具体对策;要健全防范机制,对大学生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引导,防微杜渐,防患未然。二是着眼科学性,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大众文化发展变化快,受其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选择性、变动性增强。为此要将信息反馈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要建立专门的信息反馈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建立灵敏、快捷、高效的信息反馈机制。三是增强自觉性,健全人人参与的机制。要借鉴大众文化参与性强的优势,针对大众传媒的交互性,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构建平等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机制。要促进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直接、有效的沟通,寓教育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寓教育于各种活动之中,寓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展销会
球迷爸爸
“抢”手机
未来的家乡
喜见白鹭
读《红岩》有感
运动会一角
鸭子的历险
0
改写《春夜喜雨》
胖子学校
水乡的孩子
一个会变的他
“砍”价
给妈妈过生日
学生会学研部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2011-2012第二学年学习部工作总结
公路工程施工工作总结
学习部下半学期总结
学生会主席团工作总结与计划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创建工作总结
材料学院研究生会宣传部工作总结
特种设备安全标准化工作总结
大学生支教安全工作总结
学生会女生部工作总结
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工作总结
学生宿舍管理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
安全工作年终总结
文学院团总支学生会2010—2011年上学年工作总结
县工商局法制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点与难点及对策
全过程跟踪审计内容及重点浅析
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之重点
论内部审计制度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分析
试论我国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风险与防范
强化目标责任考核推动审计工作创新发展
浅析我市公路行业内审工作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浅议政府审计如何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PE行业内部审计研究
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绩效方法探讨
试论公允价值审计
审计违规行为惩罚制度的困境分析与改进
全过程全体系全内容科研经费审计制度初探
论加强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法规依据
关于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方向的思考
《短文两篇》结构分析
《短文两篇》写作特点
《短文两篇》知识延伸
《短文两篇》问题探究
《短文两篇》文学常识
《短文两篇》写作背景
《短文两篇》写作技巧
写日、月的诗句
《短文两篇》写作特色
《短文两篇》疑难解析
《短文两篇》中心思想
《短文两篇》评点
《短文两篇》重难点讲解
《短文两篇》主题思想
古诗中的大自然──诗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