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民族聚居区高校的科研角色

关于民族聚居区高校的科研角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11

关于民族聚居区高校的科研角色

"

[论文摘要]民族聚居区高校的科研在引领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特色经济发展、繁荣民族文化、培养民族人才方面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由此,科研是民族聚居区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能。

[论文关键词]民族聚居区 高校 科研

大学被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站,知识的保存、传授、传播、应用和创新,文明的传承和进步,人才的发掘与培育,科学的发现与技术的更新,社会的文明与理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无不依赖大学作为基础。由此,科研作为民族聚居区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应在民族聚居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扮演多重角色。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标

(一)民族聚居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民族聚居区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是民族聚居区未来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和实践者。为此,加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民族聚居区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但民族聚居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非法宗教渗透活动频繁。在民族聚居区,宗教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民的饮食、行为、婚姻、生死等各个方面。“三股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暴力恐怖势力)常利用宗教对高校进行各种形式的渗透活动,如变相的课外活动、心理咨询、资助贫困民族生等。“三股势力”进行非法的渗透活动,使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出现了偏差,不利于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其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化、刻板化。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形式刻板。过分强调课堂灌输式教育,缺少必要的互动。枯燥的教学形式,导致思想政治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逆反心理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理想。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不仅来自课堂和书本,更重要的是来自受教育者的社会实践,其中包括学生课余生活中的自我教育。这方面民族聚居区高校表现得尤其薄弱。

其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片面化。有学者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那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当前,民族聚居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在“四个认同”教育、民族历史教育、人格教育等方面开展的活动较少,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也不够。

(二)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能弥补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民族聚居区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民族聚居区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意识形态领域反渗透、反分裂和教化大学生的责任。首先,应使大学生明确宗教的本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其次,教化大学生以共同的信念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反渗透能力,使大学生在校期间成为本区域政治和社会稳定的有生力量。而科研工作能弥补民族聚居区高校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表现在:第一,拓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使其更富时代性。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能对一些与时俱进的重大问题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度挖掘和探讨,并能提出创新性观点。教学有了创新性内容的融入,教学就会更有深度和广度,大学生也会开阔视野,对知识会有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其富有时代性。基于现实的科研成果内容利于大学生同教师产生互动,教学形式就不再单一。第二,促使大学生发展更具方向性。科研能够促进民族聚居区高校的教学改革,加强思想政治类教材建设,并将国家有关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中,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自身使命感。这样,培养目标更有目的性,大学生发展更有方向性。第三,优化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必须通过开展科研工作促进教师更新知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要更好地提高民族聚居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必须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科研在此发挥了关键作用。科研是对教师的一种综合性训练。对教师而言,科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拓展知识结构、开展知识创新的过程,教师通过这一过程的淬炼,能有效提升自身素质。

以新疆喀什师范学院为例。该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取得了多方面的科研成就,其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无神论教育、宗教观教育、反分裂思想教育等方面。比如:对南疆民族中小学加强无神论教育的若干问题研究;当前南疆地区民族大学生的宗教观现状特点及其教育研究;加强各民族青少年无神论教育研究;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政策研究;新疆南疆高校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与无神论教育研究;意识形态领域内反分裂思想教育与南疆社会稳定问题研究;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的对策研究;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社会转型时期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维护新疆稳定中的作用研究;民族文化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等。

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之所以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标,与其自身拥有的条件息息相关:第一,民族聚居区的教师熟知“三股势力”进行非法宗教渗透的形式和危害,能够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确立科研课题,以科研讲座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宗教观,消除非法宗教活动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各级党团组织、领导干部狠抓反分裂、反渗透工作,积极开展正面教育,为科研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二、特色经济发展的催化剂

面向民族聚居区的特点开展科研,是民族聚居区高校实现从“输血”到“造血”、走上良性发展的过程。

(一)民族聚居区特色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二)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在发展特色经济方面的优势

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只有依托优势资源,突出特色优势,着力做强农畜产品、特色旅游产业和矿产资源的深加工,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之所以是民族聚居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在于它有以下优势:第一,区域特色的熟知性。民族聚居区高校以民族聚居区特色资源为突破口,坚持“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品牌、特色就是生命”的科研理念,把开展富有特色的地方研究作为科研工作的生长点,把促进民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科学研究的立足点。第二,地理环境的熟知性。民族聚居区高校的科研人员在课题的选取方面不会受地理条件、交通情况不熟悉等不利条件的影响,能够很好地发挥自身科研的长处,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重点建设传统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第三,民族文化的资深性。民族聚居区高校拥有专门从事民族文化研究的专家,能够为特色经济的发展和规划进言、献策。康定民族师专就有像噶玛降村等民族文化研究方面的专家,他们开展了一系列民族文化方面的研究,利于带动特色经济的发展。比如,关于康区神山胜景的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开发研究;四川藏区旅游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研究;康巴藏区旅游英语翻译理论研究;甘孜州民居旅游开发研究;甘孜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等等。第四,实验基地的得天独厚性。民族聚居区高校根据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创设了相应的试验基地,能够开展特色经济作物规模种植的研究,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第五,实验室、研究所的特色性。民族聚居区高校有自己特色的实验室、研究所,能够对特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青海民族师范学院的青藏高原生态与资源环境研究所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科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比如,关于高寒草甸优势植物吸收土壤氮素营养多样化的途径研究;暗紫贝母栽培技术的示范;暗紫贝母种苗繁育技术研究及专利技术转化;三江源区唐古特大黄、麻花艽和藏茵陈的种植与示范;湟水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水文环境的效应研究,等等。

民族聚居区高校的科研优势,能够使该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科学研究与特色经济实现了相互需要、相互依存。一方面,民族聚居区高校在科研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在与特色经济发展的结合上狠下功夫,真正发挥了催化剂的作用,利于促进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科研的本土化,使民族聚居区高校的科研在为区域发展服务的过程中完善了自我,成为区域经济建没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作为地方性重点高校,学校非常重视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其中主要的做法之一就是围绕特色和优势研究方向,组建专兼职科技人员有机搭配的专业研究所,不仅有力地推动了相关领域地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学校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繁荣文化奇葩的营养剂

(一)民族聚居区文化繁荣面临的问题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今天,民族文化愈来愈受到各界关注。具有民族性、多样性、区域性、宗教性的文化奇葩在丰富中华艺术宝库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同程度地面临着消亡的危机。第一是民间工艺产品正在走向消亡。民间工艺不仅需要手工制作,而且程序多,既耗时又费力,再加上效益低,很难形成规模生产。因此,多数民族青年不愿意去做这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工艺传承自然就不可能延续下来,工艺技术也就会随之消亡。第二是民族歌舞等难以传承。民族聚居区受现代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民间歌舞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民族青年迫于经济压力,大多外出打工,老一辈的民间歌舞艺人又逐渐老化或去世。这些因素导致民族歌舞后继缺人,面临失传的境地。青海、甘肃两省少数民族除了花儿的传统演唱方式和演唱环境保存得比较完整外,其他传统民歌的演唱已经没有了,特别是一些记载着民族历史的民歌。 "

(二)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在繁荣文化方面的作用

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是保存、整理、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有效手段。它在促进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融合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康定民族师专、青海民族师范学院在民族文化的保存、整理、传承、创新等方面,开展了较多研究。比如,关于传统绘画艺术课程建设与藏区高师美术教学改革研究;汉藏文学比较研究;康藏历史研究;中国藏式建筑艺术研究;雪域文化宝苑——德格印经院研究;藏汉对照德格印经院藏版总目辑录研究;藏族吉祥文化;藏族历史研究;历代康藏名人研究;东女国与康巴文化研究;丹巴美女文化研究;康巴藏族民俗文化研究;青海藏传佛教寺院音乐文化研究;关于青海土族纳顿节的调查研究;青海文化的地域分异与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研究;青海藏族山歌研究;青海少数民族宗教音乐文化调查研究;等等。

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之所以是民族文化繁荣的营养剂,在于:第一,保存民族文化。通过开展学术研究,将研究课题产出的科研成果,编进教材,真正实现民族文化进教材、进课堂。科研还可以促成相关专业的开设,使民族文化能够在大学生这一活的载体上得以保存,使其永葆活力。第二,整理民族文化。民族聚居区高校教师在调查、访谈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地缘优势和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手段,保留口头文学、音乐、舞蹈、建筑、礼仪等传统文化。之后,可以通过出版相关著作或建立相关的文化资料库等形式整理民族文化。第三,传承民族文化。相对于社会分散的个人、团体而言,高校有着资深的民族文化专家、学者。通过他们的传授,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不再局限于单一的书本等物质形式,更使文化传承有了生命力的活化载体——人。第四,创新民族文化。民族聚居区高校以科研促教学,创新民族文化。喀什师范学院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用于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材编写、实践教学等方面,对教学工作的促进成效明显。人文系克里木江·阿不都热依木副教授主编的《维吾尔当代文学史》被列为自治区通用教材,就填补了维吾尔当代文学的一项空白。

四、人才培养的蓄水池

(一)民族聚居区民族人才培养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当前,民族聚居区民族人才的培养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双语”教学。表现在:第一,民族聚居区高校学生民族成分复杂,语言差异大。民族聚居区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虽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民族聚居区高校不可能单独为他们编写本民族语言的教材,只能采取统一标准的汉语教材,这就增大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难度。第二,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学习汉语的语言环境。图尔干指出:“一切社会过程的最初起源都必须从社会内部环境的构成中去寻找。社会环境是社会进化的确定因素。”民族聚居区高校南于位于非中心城市,加上少数民族人口占多数,他们在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仍习惯于使用民族语言。这样,民族大学生汉语学习的语言环境只能局限于课堂,汉语水平提升的空间不大。第三,语言的差异导致生源质量低。民族聚居区高校在招生录取时,存在的问题就是民族大学生同汉族大学生成绩相差悬殊。语言差异造成的低起点,增加了民族大学生学习知识的难度。当这些大学生毕业后进入教育行业时,他们又以低起点的知识从事教育,导致恶性循环。

(二)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的贡献

民族聚居区高校的科研,始终坚持从民族聚居区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师资和各类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探索符合少数民族学生成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民族聚居区高校科研是民族人才培养的蓄水池。 民族聚居区经济的发展、繁荣和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需要一大批高级专业人才,更需要既懂民族语言,又通汉语的高素质人才。利用科研探索出来的“双语”模式开展教学,是培养民族人才、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保存与传递民族语言文化的必要手段。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人民币中的旅游胜地
五彩秋天
《平原枪声》观后感
我的诗集
哦,那位大姐姐
水星的女儿
金色秋天
我国的辉煌成就
游记——南京珍珠泉
小马虎找笔帽
农行的小院
浦东的云
我想过这样的周末
我喜欢的颜色
献给老师的歌
学校宣传部门个人工作总结
先进性教育学校教师分析评议阶段个人总结
XX年度个人总结(学校副教导)
*学校总务处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XX年学校上半年工作总结
学校党支部个人工作总结
进入新学校后的工作总结体会
学校外事处个人总结
学校上半年工作总结下半年工作计划
XX学校微机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学校党支部工作总结
学校干部队伍作风整顿建设查摆问题阶段总结
学校中层干部个人工作总结
个人工作总结(学校)
中学校长赴浙江挂职锻炼体会报告
关于基层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的探讨
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系统的建构
对物流管理课程创新论述
对于校园物流管理教育现况简析
国际物流业的构建和完善
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审计步骤分析
分析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问题
企业网站设计管理与维护?
经济责任审计实务问题研究
行政事业预算执行审计的难点及对策
试析我国事业单位纪检监察审计之间的业务协调关系
内部审计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与具体实施办法
论水利交通安全的管理机制
试析我国文化事业财政投入绩效审计
关于规范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几点思考
《雪》主题思想
《雪》疑难解析
《雪》知识延伸
《雪》结构分析
《雪》主旨
《雪》词语解释
《雪》背景知识
《雪》词义辨析
《雪》拓展学习
《雪》学习要点
《雪》中心思想
《雪》写作借鉴
《雪》难句解析
《雪》评点
《雪》研读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