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及塑造

关于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及塑造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7

关于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及塑造

"

[论文摘要]职业性格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基本心理元素,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灵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了职业性格在教师专业专长中的作用及其塑造的基本途径。

[论文关键词]职业性格 高校教师 专业成长

目前教师专业成长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是,高校管理者过于重视教师专业成长的外部推动力,忽视教师专业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内部因素之一即教师职业性格,其后果便是教师职业压力加大,专业成长带来的快乐和幸福感渐渐消失,职业倦怠显现。因此,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必须高度重视教师职业性格的灵魂作用、动力作用,有意识地创造条件,重视教师职业性格的塑造,促使教师的专业成长始终保持积极的价值方向和强大的心理动力。

一、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灵魂作用

(一)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灵魂作用

教师职业性格是教师在教育职业生涯中所形成的适应教育职业要求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而高校教师专业成长意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由非专业人员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从表面看,职业性格与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关系不大,实际上,二者在各自的成熟和发展中彼此影响,而率先发展的职业性格始终引领着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影响着其发展状态,并赋予教师专业成长以灵魂。没有职业性格的高校教师意味着其职业特质的缺失,其发展也是脆弱和短命的。

1.职业性格内容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生长

灵魂。生长灵魂代表了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生长

欲望和期待。这种欲望和期待是由教师职业性格的内容所赋予的。高校教师具有相似的职业训练和发展历程,也易具有共性的职业性格。教师职业生涯中所形成的教师职业期待和承载的职业传统构成了其职业性格的主要内容,如职业成长意识、职业兴奋、职业敏感、职业自尊等。这些职业性格内容为教师提供了其专业成长所必须的成长欲望,使其始终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充满自信和期待。另外,教师职业性格一经形成,便固着于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其具体内容无时无刻都以外在的职业行为表现出来,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教师核心的职业行为,必然受控于教师职业性格的内容,成为教师职业性格的外显行为和检测标准。可见,教师职业性格的基本内容主宰着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可能性,具有职业性格便意味着教师专业成长是可能的,否则是不可知的。

2.职业性格的结构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感性灵魂。感性灵魂代表了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情绪情感、意志品质和自我调控等,是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感性表现,如热爱、忠诚、控制、愉快,这些特质集中反映在教师职业性格的结构中。

高校教师职业性格的结构体现在职业情感、职业意向、职业意志和职业理智几个方面。职业情感包含了教师对教师职业的情绪、态度,如对学生的热爱、对情绪的控制等;职业意向包含了教师对职业道德行为的期待,对职业公平、职业未来发展预测、自己职业成长的设想等;职业意志代表了从业的坚定性,在职业实践中排除压力和困难,全力维护职业声望的性格特质;职业理智是指教师在职业成长中踏实治学的性格特点。

高校教师职业性格的结构外显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感性结构,使教师专业成长富有激情、富有规划、富有毅力,它所体现出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未来成长的预测和计划、对职业的坚定和维护,都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得以持续的内在灵魂,也是教师专业成长高于生长灵魂的感性灵魂所在。

3.积极职业性格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理性灵魂。理性灵魂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高级灵魂,他统领前两种灵魂,集中体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育人性、创造性、无私性、完美性和高尚性。积极职业性格表现为教师自觉体现教师职业性格结构中对教师职业所赋予的所有积极内涵,如富有教育教学的理智感,始终保持求真、求善、求美的职业追求等等,积极职业性格是高校教师职业成长的最高境界,也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所需要的理性灵魂,它以超出社会规则、条例的姿态展示教师的职业良知和职业情操。理性灵魂引导高校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抛弃世俗困扰,主动、愉快、持久追求和实现自己高尚的职业理想。

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三个灵魂层级代表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阶段。教师因年龄、修养等因素,其职业性格具有不同的深度、成熟度和完善度,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教师专业成长也出现了不同的等级,但无论在哪个等级,教师职业性格对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灵魂作用都不能忽视。

(二)职业性格在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动力作用

1.职业性格影响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和质量。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是建立在教师职业心理特点基础上的成长,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受制于高校教师的职业性格。

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和质量是有差异的,其原因可能与学术水平、政策推动、研究环境等有关系,但这些外部因素并不起决定作用,动力源自内心,只有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教师职业性格的动力作用才会凸显出来。在职业性格推动下的高校教师专业成长,其成长过程是幸福的、可持续的。否则,其发展是迟缓的甚至会停滞不前。"

2.职业性格带给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职业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当人的行为与自身的性格特质相吻合时,个体就表现出愉快、积极、主动的行为,否则就会表现出痛苦、消极、应付性的行为。在教师职业生涯中,教师职业性格是一种内化的性格特征,教师专业成长是职业性格的外化表现形式,当外化行为与内在性格相吻合时,教师专业成长行为的情绪体验是自觉、主动的,否则就会表现出被动、无奈、倦怠之情绪,造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之间的竞争加剧,高校管理者急于用成果、量化指标、硬指标来提高学校声誉和地位,这些功利性目的自然由高校教师来实现,为了鞭策教师在这些成果上的努力行为,高校将教师的资格、职称、地位、荣誉与这些指标挂钩,完成并超额完成指标的教师被视为学校的财富,被称为学校优秀骨干教师,至于他是否承担了本科教学任务,教学投入质量如何、教学效果如何、对学生的教育投入如何却成为一种形式,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少有问津,而这些又是教师从业以来对本职业工作的基本认同,并已经形成稳定的职业性格。这种浮躁的“学术环境”使高校所应有的专业成长在导向上出现了问题,教师不再是做学问的教育者,而是不断计算投入和产出的商人,这直接伤害了教师的职业性格,使教师的职业期待感和认同感发生动摇,导致教师专业成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丧失乃至职业道德大幅度滑坡。

可以这样说,教师职业性格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心理保卫者,二者相容,便会有效促进专业成长,实现高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者抵触,便会引发心理冲突,甚至使部分教师改变或背离积极职业性格。因此,实现职业性格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外互动,会使高校教师专业成长更加自觉和主动。

3.积极职业性格的形成直接激励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积极职业性格具体表现在职业伦理性格、职业求知性格、职业实践性格等方面的逐渐成熟,这是在其职业实践中逐渐得到稳定的。在此引领下,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成熟,可以说,教师积极职业性格的成熟历程也激励了教师高境界、高水平的专业成长。

教师积极职业性格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推动作用在教师的教育研究实践中尤为突出。一位热爱教育职业的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以职业伦理性格的塑造为己任,以获得学生的尊重为职业的根本,必然要不断地“正己”,注重身教,追求自己专业知识的不断增长;教师在备课、上课、与学生交流、学术探索的过程中,职业求知性格不断形成,面对问题积极解决,内心的愉悦成为自己进一步探索的最好奖励,教师专业成长的情感和欲望不断加强;教师在自己喜爱和擅长的领域中自觉地从事教育研究实践,职业实践性格不断形成,在努力与学生、知识、研究对象、实验材料打交道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艺术和科学研究能力,使其在自己的职业领域中如鱼得水。

二、以职业性格的塑造促进高校教师专业成长

高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会因制度的健全和引导而必然发展,学校应分析教师的职业性格,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有利于教师积极职业性格形成的平台,营造具有高校教师职业性格的专业成长氛围,实现教师整体专业素质的提升。

(一)提供认知环境,促进内心修养

当今很多教师的职业性格尚不稳定,这需要一个塑造过程,而自身的修养和不断内省将促进积极职业性格的形成。

陈寅格曾说过,中国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自身尚缺乏“独立之品格,自由之精神”,这直接道出了我国一些知识分子缺少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责任。在这个欲望丛生的社会里,知识分子追求物质财富的满足无可厚非,但这应该建立在基本职业道德底线上,这种主动的约束常常来自于自身的职业性格。高校对教师职业性格的内在引导主要是通过开展职前和职后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学习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认知环境,使其不断地修身、正己,形成日趋稳定的职业性格,这种职业性格在面对外界的不良诱惑和学生及社会的期待目光下,会表现出一种稳定的和积极向上的职业追求。事实上,在各种制度不完善的今天,积极职业性格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创造外部环境,塑造职业性格

教师职业性格也可以通过外在的引导和强化给予塑造。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和政策导向都倾向于教师的论文、书籍、课题数量和级别的推崇和追捧上,将这视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要义,教学和科研已经失去了教师职业性格中最基本的价值平衡。这种校园环境不利于职业性格的塑造。所以,实现职业性格的塑造应从更新学校管理者的理念人手。

高校教师的科研活动应以专业成长为前提,最终要服务于社会,特别是学校的教学工作。学者高伟曾指出“教育领域的知识生产、思想创造更为引人注目,最为主体的’品质’和’立场僦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教师的价值选择,从知识生产和知识复制——他怎样想和怎样做,就直接介入了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教师的职业性格决定了教师的价值选择。在各种职业教育、职业定位、制度导向、文化导向等所有的高校管理理念中,只有将教师职业性格的塑造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理念,才能保证教师的职业行为、专业成长具有真正的品质和立场。

塑造职业性格的具体途径有很多,如教师职前和职后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倡导、奖惩条例的涉入、榜样的推动等等,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逐一落实。

教师的专业成长必将进入职业专业化的发展阶段,即工作动机为确信自己的工作可以为人类的幸福和学生个体的成长作出某种贡献,在这种职业性格的指引下,教师把从事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科研活动看成自己职业性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以高度的职业精神和职业标准自觉规范自己的专业实践。以这种职业性格为背景,教师的专业成长才会变得自觉、主动、快乐并富有成效。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登丹崖山
猴小姐和眼镜
一个小时三十分钟
家乡的桥
动物园
我要做一名光荣的解放军
喝咖啡
金沙湾放风筝
玩中乐
做菜
猫和狗的故事
打羽球
我的洋娃娃
有意义的一天
德心者,得心也
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
试析从英语教学理念的变化谈大学语用教学
试论工科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探索
关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初探
关于工科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及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浅论“90后”大学生生涯教育的作用及实践策略
关于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中的权力研究
浅析校企合作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试论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视角下的高校美育实施创新研究
简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互动研究
浅论当前高校德育方法指导下的德育实效性
试论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
试析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新动态及原因分析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及PLC中的应用
基于高职院校机关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习题精选
《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沁园春·雪》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