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职前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职前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

[论文摘要]本文基于问卷调查,首先阐释了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而后提出了提升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论文关键词]高师院校 职前教师 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和本领。从结构上分析,它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反思能力、组织学科课外活动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等。教育理论与实践证明,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虽然专业能力更多是通过职后教育和自我学习形成的,但职前教育阶段的起点和奠基作用不容忽视,职前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将对基础教育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调查

1.课堂教学基本功严重欠缺

讲课的基本功可以概括为五个字——讲、写、作、画、演。有些高师“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只能开设一门“教师口语”,且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实际锻炼的机会极少,所以92.7%的学生认为“此类课程远未达到培养教师职业技能、技巧的目的”。在教育实习之前,98%的学生没有“到中小学教育见习”的经历,73.6%的学生四年学习期间从未有“模拟课堂,组织教学”的经历。89.6%的学生不知“说课”要“说”哪些内容,92.5%的学生不知怎样写“教学设计”。通过对带队实习教师的访谈得知,师范生课堂教学基本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能力差,照本宣科缺乏感染力,多语病;书写能力差,不知如何使用主体板书和辅助板书;教态呆板,甚至手足无措,缺乏形体语言的辅助效果等。

2.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低 3.创新与科研能力不足

从2004—2008年间,职前教师在校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为0,89.4%的毕业班学生对教育科研方法一无所知,因为在校期间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而历届科研能力差的毕业生已对相应地区普教系统的教育科研产生不良影响,统计表明,在被调查师院所在地市,初级中学教师中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城镇占16%,农村不到5%。

4.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差

在校期间,学过与“班主任”角色相关课程的学生不到总数的5%,学过与“学校管理”相关课程的学生不到10%,而97%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到中小学参加过任何班级或学校活动。实习期间,只有1%的毕业班学生亲自组织过班级活动或团队活动。

专业能力水平低下使大部分高师毕业生要经过2—3年实际教学才能弥补职前教育的缺失,这对基础教育来讲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与当前教师高素质的要求格格不入,现实迫使师范教育进行深刻反思。

二、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不牢: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不尽合理 思想上忽视、课程少、课时紧、内容与教学缺乏科学设计等问题,使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基本上是学完考完也就忘没了。这种状态无疑使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失去了牢固的基础。

2.榜样缺失:教师的教学示范引导不力

良好的示范性是职前教师形成专业能力的重要条件。事实上,在缺少专门训练的情况下,师范生的教学行为大多是参照大学课堂中教师的行为,甚至自己中小学时期教师的教学行为,这就需要高师院校各学科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使职前教师能从日常教学中不断汲取有益的“养分”,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可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在目前高师院校一部分教师头脑中有种错误认识,认为对大学课堂示范性的要求不必像中小学那样严格,以至造成他们不注重自身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本身专业能力差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引导和训练;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与评职称密切相关的写文章、搞课题上,不重视教学模式的设计,不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用,不讲究教学艺术,不愿把精力放到改进课堂教学上,一只粉笔、一份讲稿从头灌到尾,使职前教师不仅难以从其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榜样示范,而且难以从自己的教师身上得到敬业精神的熏陶。"

3.训练不足: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人的各种能力必须在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参与教学实践是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关键。而目前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薄弱是高师院校的“通病”,这种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以教育专业课程为依托的教育见习严重缺失。由于课时紧、经费少或没有教育见习基地等原因,目前高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一直存在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技能训练,重基本原理灌输、轻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指导的现象。“纸上谈兵”式的教学缺乏直观性与针对性,学生课上所学理论根本无法通过实践环节加以验证和“消化”。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高师有限的实验场地和器材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训练的需求,致使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特色的课程不得不演变成以理论讲授为主、实验演示为辅的教学形式,省掉了许多实际操作的环节。如此教学,职前教师的从教技能、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力均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与指导。

三、提升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的对策

1.调整价值取向,突出师范特色

长期以来,高师院校一直存在“学术性”与“师范性”孰重孰轻、孰主孰次的争论,目前比较趋于一致的观点是学术性与师范性是统一的,师范性是方向,学术性是水平,二者对师范教育发展同等重要。可是在原有价值取向指导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专业化的现实,一时还难以转变,表现在办学方向上重“学术”、轻“师范”的倾向还很明显,以学科课程为本位的课程设置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最近几年,一些师范院校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大量形式、主题多样的综合素质微型课程,加之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学生社团举办的各种主题活动,虽然对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不乏由于对“综合素质”理解有偏差,“主题”过于随意,使综合素质教育综合有余而特色不足,甚至在时间和资源上阻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可以说在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师院校没有真正明确自身的办学方向,没有对自身合理定位。高师院校只有将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作为根本目标,避免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才能真正突出师范特色,从而把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

2.重构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蓝图,它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针对目前高师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少、学时少、缺乏操作性与实践性强的执教技能训练课等弊端,笔者认为应首先增加课程门类,并使之形成有机的系统。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教育基础理论性课程,如中外教育史、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法、国内外教育论著选读、教育心理学等;基本技术与方法类课程,如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教育管理学等;操作性实践课程,如教材教法指导、教师技能训练课、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课程以必修和选修、讲座、专题研讨、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次,增加教学时数,使教育专业课程占高师总课时数的1/3—1/4。另外,还要优化教学内容,彻底改变此类课程教学内容陈旧、空洞、远离基础教育教学实际,不能体现学科研究最新成果的局面。要根据学生需要编写教材,使教育专业课程真正成为能指导学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用学科,同时也为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3.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深化教育实习改革

21世纪的基础教育对职前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实践是能力生成的源泉,而且科学规划与组织、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以及有效的时间保证是教学实践取得高效的前提。为此,应从改革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人手,结合课程进行专业能力训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就得到到实际操作的训练。除了专门的执教技能训练课开展实践活动外,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课程,可抽出其总学时的1/4—1/5,大约8—10课时作为教学实践活动时间。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以微格教学、案例教学、模拟课堂、技能竞赛或到中小学做课外辅导员与兼课教师等形式开展活动,真正做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课堂教学与技能训练、教师示范指导与学生反复练习有机结合。另外,这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本着检查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避免形式上的单一。

4.重视高校教师专业能力的培训,增强教学示范性

大学应有大师,高师院校的教师更应成为大师中的楷模。因此,要彻底改变过去高师教师专业能力水平低下、课堂教学缺乏示范性甚至不能指导学生实习的状况。特别是教育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应重视其职业技能的培训与提高,鼓励教育科研与实验,引导他们接触丰富生动的基础教育实际,以自身高水平的教学诠释教育理论,以身立范,充分体现教育理论的应用价值。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我要做一名光荣的解放军
喝咖啡
猫和狗的故事
一个小时三十分钟
动物园
家乡的桥
德心者,得心也
有意义的一天
金沙湾放风筝
登丹崖山
我的洋娃娃
做菜
打羽球
猴小姐和眼镜
玩中乐
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发展的内在动力研究
试析地方性高校大学生就业思想新动态及原因分析
浅论“90后”大学生生涯教育的作用及实践策略
简论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互动研究
基于高职院校机关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学生参与高校管理中的权力研究
试析从英语教学理念的变化谈大学语用教学
关于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建设初探
试论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视角下的高校美育实施创新研究
试论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项目教学法在电气控制及PLC中的应用
浅析校企合作材料成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论当前高校德育方法指导下的德育实效性
试论工科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探索
关于工科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及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沁园春·雪》习题精选
《沁园春·雪》同步练习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