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10
关于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影响与疏解
"
[论文摘要]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表迭和传播各种情绪、态度的总和。网络舆情与传统舆情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网络舆情在给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形成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对大学生的网络伦理道德的关照是破解网络舆情危机的重要内容,坚守“底线伦理”是破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基础,坚持道德自律是破解网络舆情危机的根本,以宽容为原则是破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关键。
[论文关键词]网络舆情 网络伦理道德 大学生
一、网络舆情概述
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特定的表现形式,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各种情绪、态度和一切的总和。它主要是以聚合新闻(RRS)、网络聊天、网络社区与论坛(BBS)、博客(Blog)和手机短信平台等为信息传播途径,以网民为信息传播者的网络言论汇集。在言论的发表、观点的交流和意见的探讨过程中,网民会根据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对信息进行进一步分类、筛选和重新组织。当某种或某个特定的问题引起共鸣或引发争议时,网络的传播和放大效应将吸引更多参与者发帖、跟帖和转帖。随着意见的扩展和讨论的深入,舆论往往会逐渐趋向特定的焦点,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较为明确的网络舆情。近几年来我国互联网络爆发的重大舆情事件数量激增,使得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的重要表现形式。网络舆情与传统舆情相比具有如下的特点。
1.真实与虚假并存。互联网虚拟化使得网络上的人将真实的社会身份隐形化。网络的隐蔽性为网民提供了保护作用,其借助网络虚拟身份,在参与网络舆情时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使主体真实舆情外显,真正做到敢说真话、敢表真情。借助这种隐匿性,一些挣脱现实束缚的舆情主体易在网络空间中过度放任自己的言行,发表意见时缺乏社会责任感,观点、言语偏激,导致网络舆情失真、情绪化和非理性。此外,某些网上的热点事件,不排除有“操盘手”炒作与推波助澜的因素,导致虚假不实的信息不胫而走,不负责任的言论沸沸扬扬。
2.自由与难控相生。“自由、民主、开放的网络导致了网络居民的自由、民主、开放”。在网络中,网民可以突破其身份、职业、政治背景、信仰和党派集团的限制,随时随地发表意见、观点,自由地表达利益诉求。但是这会造成一些网络舆情表达失真与失控的现象,甚至一些别有用心之人趁机发布虚假信息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负面舆情的形成会带来恶劣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但由于网络舆情的传播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途径的多样性,舆情议题的多种多样和舆情内容的纷繁复杂,使得负面舆情难以控制和管理。
3.及时与广泛相伴。传统媒体对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与读者、观众的反馈,在时间上具有滞后性,且反馈的信息量有限。而网络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迅速,网民可以在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表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尤其是当突发性社会事件发生,网络舆情传播的及时性体现在对事件的整体跟踪。互联网的特性也使舆情信息传播和扩散面更宽、影响面更广。它可以迅速地把信息传遍世界任何有网络的地方和任何使用网络的人,从而使网络舆情的形成与表达更加快捷化,并有可能迅速转化为强大的公共舆论。 5.交互与传播共存。与传统媒体单向传播不同的是网络传播具有双向的交互式信息传播通道。“进行跨时空的互相交往”是网络传播方式的本质特征0。在互联网中,网民通常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意识。在对某一问题或事件发表意见、进行评论的过程中,常常会有许多网民积极跟帖、回帖,参与讨论。网民之间经常形成互动,传播者和接受者都在不停地进行角色互换,各种观点相互探讨、争论,相互交汇、碰撞。网民之间的交互作用使网络舆情的传播、扩散更为便捷、迅速。一方面,当信息的发布者散播观点、见解,触及其他网民内心并获得认可时,容易产生共鸣;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中‘从众’现象明显,后面跟帖者往往受前面跟帖观点的影响”。因此,网络舆情作为网络社情民意的汇集,当牢骚和谣言充斥其中并被放大时,就会诱发群体性事件。
二、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网络上各种思潮泛滥,不同的政治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以网络舆情的形式表现出来。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的伦理道德形成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网络舆情有助于大学生形成主体的自我意识,达到价值共融。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对于国际、国内时政大事,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发事件,社会领域的焦点、热点问题等都会表现出极高的关注度。他们借助于网络舆情表达自己关心的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的观点、情绪和态度;他们拥有自己的语言、思想和兴趣,彼此之间更易沟通和交流,更易就某一热点事件达成共识。网络舆情的表达方式契合了大学生追求自我,渴望被理解、被尊重,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特点。
网络舆情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促进大学生的公民道德建设。公共精神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其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和执行。在广阔的网络空间,大学生对各种新闻事件充分地发表言论,推动了网络舆情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一种新的对话机制和舆论空间。网络舆情作为社情民意集中反映的重要方式,扩大了大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代表了大学生的各种利益诉求,体现了大学生对国家政策、政府行为、公共事务、社会世情等种种事项的情绪反应和态度意见。大学生以主人翁意识主动地关注社会事务,凸显了大学生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负责的内在治理要求,也促使其个体道德与社会道德的融合,提升了大学生对社会的认同感。
网络舆情的“群体极化”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多元对立。“新的传播技术加强了人的思想分化,而不是融合。在网络世界里,人们很容易找到跟自己思想一致的信息和支持者”。在开放的网络舆情中,大学生对公共事件释放的刺激性信息形成的情绪、态度和意见是一种互不沟通的“多元”,在“群体极化”的作用下发生分化,置身其中的人往往倾向于把意见群体的力量夸大,完成自我肯定与复制,形成极具差异和对峙的“舆情联盟”。随着时间和公共事件的向前发展,这些“舆情联盟”也会不断地扩大或缩小,相互处于此消彼长的状态。在整个网络舆情话语系统中,由于欠缺对话和讨论,导致大学生偏执地沉溺于迎合自己喜好的论述和观点,懒于思索或形成新的想法、观念。"
网络语言的失范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失范。网络舆情的互动机制产生了新的叙事结构、话语符号、话语策略和话语文化,加快了舆情事件的传播蔓延。在网络中,由于教育和管理的忽视使得大学生的网络舆情缺少了约束和管制,网络舆情的语言变得暴力化、粗俗化、戏谑化。在网络论坛和交往中,语言粗俗、相互攻讦和谩骂、恶意诋毁他人声誉等不文明的用语行为时有发生,有些大学生以制造偏离逻辑、语法和修辞规范的“奇言怪语”为时髦,以发表粗制滥造、肆意恶搞的“胡言乱语”为潇洒,以传播黑色、黄色、灰色信息为乐趣。语言表达的“无厘头”现象正在改变和颠覆着大学生阅读、写作、思考、生活的固有模式,泛滥成灾的不规范、不文明的网络语言成为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一个真实缩影。
网络舆情的文化西化,导致大学生伦理道德的迷茫。当前在互联网上流通的信息中,95%以上的信息是英语,而中文信息却不到1%。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也大量充斥着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各种舆情信息。西方国家借助于网络舆情的优势,大力宣扬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商业理念、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西方国家带来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文化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与多元化对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影响极为明显,它破坏了大学生已经积淀在心理层次的思想、价值、文化、伦理道德观念,从而使他们在伦理道德上出现了彷徨、困惑和无所适从的表现,也给他们接受优秀、传统的文化观念、正确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思想设置了障碍,使得他们的行为抉择陷入到迷惘与现实冲突的困境,其伦理价值取向被严重扭曲甚至置换。
错误的“舆论场”导致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的失范。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虚拟世界,其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舆论场。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辨别事件的真相,被他人言论所迷惑,从而形成错误的“舆论场”。他们对于泛滥的网络信息和网络快餐文化等现象不能进行理性的思考,而是盲目跟风,形成网络舆情危机。由于互联网络处于一种无中心、无限制、无终极管理者的状态,使得大学生摆脱了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束缚,自我宣泄和自我表现的心理促使一些平时不敢谈、不敢言的话题,在网络论坛上可以畅所欲言,甚至肆无忌惮、为所欲为,从而也使得一些错误乃至反动的言论乘虚而人,形成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网络舆情。错误的“舆论场”反过来又使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异化,而扭曲的道德标准有碍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三、对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失范的疏解
网络舆情给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带来了负面影响,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既有人的因素,也有物的因素。在当今社会转型期,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凸显,现实社会的两极分化,不公平竞争、金钱崇拜、权力崇拜、伦理道德的滑坡等对大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技术理性与人类伦理的鸿沟使得大学生的“道德感”缺失。正如汤因比指出:“迄今为止,人的伦理行为的水准一直很低,丝毫没有提高,但是,技术成就的水准却急剧上升,其发展速度比有记录可查的任何时代都要快。结果是技术和伦理的鸿沟空前增大。这不仅是可耻的,也是致命的。”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张扬,有强烈自我认知、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在塑型期,对错误思想辨别力和抵抗力弱,遇事易冲动,行为约束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缺乏,对社会问题缺乏理性与客观的分析。此外,作为独生子女的大学生,适应性较弱、经济地位窘迫、学业压力、就业难等问题引起部分大学生心理失衡、紧张、焦虑等情绪波动。当他们对现实的不满缺乏适当的排遣及诉求渠道时,在缺乏较好的引导与疏通机制的情况下,网络就成为其宣泄情绪的场所,导致网络舆情危机。
坚守“底线伦理”是破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基础。“底线伦理”是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何怀宏教授提出的。“底线”即最低道德标准,是指大学生的网络舆论行为应当尽可能地避免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应遵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规则。在网络舆情中,大学生的本位主义十分明显,他们都企求在网络中既保持原有的利益又获得更多新的利益,同时又尽可能避免受到伤害,但网络的拓展又导致了一种新的个性化自由倾向,呈现出无政府主义思潮。大学生作为各种各样的“道德异乡人”,信奉的是不同的道德观念,有不同的道德标准。而网络道德“底线伦理”要求对各种文化和文明有“兼容性”和“普适性”,在此一些学者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意见,即所谓“底线伦理”原则。如“无害原则、公正原则、尊重原则、允许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无害原则、行善原则、公正原则、自主原则、知情同意原则”等。因此,遵循“底线伦理”,就要求大学生的网络舆论行为应在自由表达的公正平台上奉行和谐建构的理念,实现权益间主体的利益最大化。
坚持道德自律,是破解网络舆情危机的根本。一切外在的网络规范和原则只有内化为大学生信任、服从并自觉自愿地践行,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网络舆论的失德和越轨。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网民”等于“符号”,而不是“同学”、“公民”等角色。现实社会的伦理道德对存在于网络环境中的“符号”几乎失去了控制,在网络舆论环境中,虚拟社会群体的伦理建构是按照“初始共识一社群原始规则一特定冲突一新共识一新伦理规则’’的顺序产生。大学生自我伦理的实践就是“自我反思与自我管理”,“一种自我调适~。道德自律是一个自我约束和自我提升的过程,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是“从我做起”。确立网络主体道德意识,正确处理他人利益、公共利益与自身利益,处理好大节与小节的关系。只有不弃小善,才能积成大善,只有不为小恶,才能去恶扬善,把自爱、自制、自省作为自身网络自律的内在要求。“自律”最高境界是“慎独”,要求大学生在网络舆情中,要谨慎小心,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即使在没有人知道、不被别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自觉地慎言。
以宽容为原则,是破解网络舆情危机的关键。承认道德的多元性,相互尊重,提供一种商谈机制,使人们达成一致并自觉遵守是破解网络舆情危机的程序保证。正如康德所说,“一个出于责任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不取决于它所要实现的意图,而取决于它所被规定的准则”。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对待大学生的网络舆论行为的道德观念上要有一种开阔的胸襟,不以一己之见排斥大学生的观点,不把自己的行为方式作为唯一合理的标准,与大学生平等相处,善于接受和容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而不是以师者自居。在开展网络舆论的引导过程中,不应简单地根据传统道德标准与教育方式来开展网络道德教育,而应根据社会环境变化因素来综合判断与评价大学生的网络舆论行为,确定科学合理的网络舆论道德评价标准和适合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要教育大学生了解与熟悉相关网络知识和网络道德规范,开展网络热点问题大讨论,开展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案例教学分析,培养大学生客观的网络信息甄别能力,端正运用网络的态度。要拓宽大学生的利益诉求渠道,保护其舆情表达的权益,加强交流沟通,为大学生个人权利的表达和实现提供空间。要建立人性化的学生网络管理制度和网络道德评价体系,最终引导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网络道德观念体系。 <>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想起那件事,就让我后悔
- 可爱的小乌龟
- 可怜的小鸡
- 冬雪
- 日记
- 给司机叔叔的一封信
- 铅笔、橡皮和转笔刀的故事
- 我给小蟋蟀洗澡
- 游林海公园
- 小兔乖乖的橡皮
- 假如我是……
- 一件难忘的事
- 一件有趣的事――爸爸遭“暗算”
- 难忘的一幕
- 上帝的红布袋
- 2012年文体工作述职述廉报告
- 医院党员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 东周列国志个人读后感精选范文
- 大专生证劵公司实习报告范文
- 成人大专生实习鉴定范文
- 暑期联想公司实习总结范文
- 2012年地税局述职述廉报告
- 2011应届生文秘的实习报告
-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 中专毕业生银行实习报告范文
- 工厂焊接实习报告
- 国际贸易公司实习报告
- 大学生电脑门店销售实习报告范文
- 大学生实习班主任报告
- 2012年卫生院院长述职述廉报告
- 关于高职教师下基层锻炼分析
- 浅议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利与弊
- 浅议高等教育资源的权力和市场配置模式探析
- 试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公平性的对策探讨
- 浅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多元化趋向
- 关于高职院校教室资源管理研究
- 简析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创新
- 浅议中外高等教育课程设置特点比较研究
- 关于高职院校岗位设置管理
- 试论我国高等教育融资体制创新路径探究
- 试析高职院校学风建设
- 论高等职业教育
- 探析高职高专金融学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赠地学院:析美国高等农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里程碑
- 试论高职院校机房管理
-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给予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 《掌声》教学设计
- 《掌声》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