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谈工业设计色彩教学如何为产品设计服务
"
论文关键词:工业设计 设计色彩 实践性 研究性 个性化
论文摘要:设计色彩教学是设计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它的重要性无需置疑,近年来很多为工业设计专业进行的基础课程改革也不断地进行,确定了设计色彩为产品设计服务的中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了以产品设计为出发点,从调查分析到实践,应用多介质材料表达,以主题性课题表现个性色彩的教学模式,凸显色彩教学与产品设计的铺陈关系,体现色彩教学为产品设计服务的教学特点。
一、设计色彩对工业产品设计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基础作用
我国工业设计教育起步较晚,发展的过程中受工业发达国家的影响较大,因而总是跟着别人走,山寨的现象比较严重。21世纪初的经济危机带给我国工业比较大的冲击,发展本土的工业设计,培养工业设计人才更是迫在眉睫。我国的工业设计教育多年来不断进行教育改革,教育模式也不断优化,但是色彩基础教育明显的只注重已有的理论成果分析,而不注重色彩的感性表达,色彩表达介质也都是传统的纸和颜料,对只有80个课时的教学来说,不仅做不好色彩造型训练,也不能够实现工业设计色彩教学质的飞跃。
设计色彩教学不能仅仅只是画几幅色彩画就完了。从第一层次来说它与色彩构成、手绘表现方法联系最紧密,前者从科学理论到色彩抽象表现对色彩进行研究,后者从结构造型与和谐的色彩关系进行研究,设计色彩教学的目的是打下色彩造型和审美基础。而从更深层次来讲设计色彩与材料的选择应用及产品定位也有密切关系。基于设计色彩与产品设计如此重要的基础地位,何不将两种层次的要求都在教学中体现出来,让不懂工业设计的学生更加明白学习色彩的重要意义。
二、为了更好地将设计色彩服务于工业设计专业,我们
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探讨
1、以产品设计为出发点,应用“调查—讨论—实践—讨论”的色彩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认识色彩,了解产品设计中色彩定位的问题。
工业设计是比较理性化的学科,从严谨的结构造型变化到抽象造型,都在追求毫厘之间的差别。在学生课堂设计习作训练前,针对工业设计专业的特点进行有目的的色彩设计调查,并以市场为背景进行色彩调查分析,与工业设计专业的市场实践性特点正好吻合,有利于学生更了解专业。这类实践调查可以安排在课后进行,在课堂讨论,并以此为第一次习作练习,完成之后进行总结讨论,形成“调查—讨论—实践—讨论”的色彩教学模式。工业设计的严谨和理性,教学中往往学生更需要放松的对待,而实践性调查分析和讨论正好可以两者结合,不仅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自由的联想,也让学生从实践中得到求证。这种教学方式是非常可行的。
例如将调查对象定位为某一产品,让学生分析它的色彩结构,定位的目标人群,在货架上是怎样的识别方式,与同类产品比较有没有独特性等等。并在课堂讨论这样色彩的产品有怎样的一些共性,与人产生怎样的心理反映,与环境的色彩关系怎样是最好的,甚至可以形成一种怎样的风格,最后可以尝试以此为基础进行色彩表达。运用这种联想衍生的方式,即教给了学生基本的色彩理论认识,培养审美的情趣,同时培养学生自我表现的勇气和表达自己的个性色彩,也让他们明白产品设计的结果就是市场中的商品,使学生真正意识到色彩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对产品的色彩定位也有简单的了解。并且在整个课堂设计习作过程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课堂讨论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相互学习和沟通。
2、展开色彩基础造型训练,进行研究性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色彩表达,并增强对产品设计材料的特性认识。
设计色彩基础造型训练课题的设计可分为a两个方面:色彩写生和色彩的归纳创意表现。通过以上的教学内容及课题训练,能有效地避免基础造型的训练与专业课程设计的脱节,将色彩基础、色彩构成和色彩应用三者有机的联系起来,达到灵活运用色彩的目的。但这些教学内容对一般艺术设计类教学来讲只是基本通识,并不能展示出工业设计专业的特殊性。因而探讨新的色彩教学训练方式:在进行色彩教学的同时,融入对设计材料的特性研究。一般色彩教学中,学生常用的材料工具是纸和水粉水彩颜料,这种表达方式在初学阶段是非常有利的,但对工业设计来说,色彩依赖于设计材料这种物质载体,材料的选择及加工工艺对色彩效果的表现影响非常大,比如同一颜料在纸板和木板上着色,效果会迥然不同,因此加强材料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色彩表达方式,强调对材料的变化和应用研究,增强对材料的特性认识。比如纸材料的应用:一般的素描纸和水粉纸,使用时可以采用折叠、揉皱、卷曲,剪切,拉伸,燃烧等等手段改变它的性状,另外还可以选用特殊纸材进行表现,比如底纹纸,塑膜纸、纸板、纸浆等等,在表现时形成比较对比关系,着色的色彩介质也可以是各种水性颜料。这种研究式的教学因为材料好找,制作方式完全可以手工完成,对于学生来说只要设计好表现的内容,结合材料的一些特性就可以形成一副有创意的色彩作品。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尝试对塑料、木材、金属等常用材料的色彩研究。因此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对于材料的特性以及着色效果有比较多的认识,而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更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研究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和思考、促进总结经验和交流。
3、有目的地进行主题性设计创作训练,培养个性化设计和有目的设计的思维习惯。
因为当代产业设计的国际化,工业设计教学上往往关注的是材料和技术的更新,提供给学生的信息也是要跟上时尚和品味,比如电子产品,工业设计学生没有人不知道ipond4的,但对于中国的工业技术水平却了解较少,明显信息失衡。目前国内工业设人才短缺,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这种现象其实不是中国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人数培养不足,而是在人才培养上与市场需求有一定的脱节。几十年我们看到的是,工业设计发展借鉴了国外经验,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借鉴国外经验,尽管不断的进行着教学改革,但对本土文化和实际需求研究还是有待深入,可喜的是中国有五千年文化历史,有五十六个民族,这些特点在国内工业设计发展上已经逐步重视起来,专题产品设计教学研究已经广泛的开始涉入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课题,那对于基础课程的色彩教学,除了与当代时尚设计联系,也应该与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相联系。
有目的地进行主题性设计创作训练课程,可以结合当代设计发展的现象和风格,了解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充分融合设计的时尚感,同时还应当结合中国文化和民族特色进行主题性色彩研究创作训练,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个性表现能力,最主要的是还能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及民族特色的关注力度,增强对中国艺术的审美能力和理解,完善设计修养。例如在教学中以敦煌壁画文化为主题进行设计色彩创作,学生很容易的会借用敦煌壁画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还有应用已有的飞天形态结合现代背景进行创意设计,能够明确的体会到设计目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创新思路,主动的完成对信息认知——整合——表现的学习过程,从而达到设计画面,最终设计作品的目的。教师在创作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分析认识,还应当对学生的认识保持客观态度,并引导学生保持个人见解,发挥个性化的创作特点,表现独特性,这对于学生的设计能力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工业设计是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之一,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不仅是要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更应该但当起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责任。工业设计色彩教学作为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应当联系工业设计应用性强的特点,立足为产品设计服务的目的,从理论分析,到操作实践,紧密的结合设计发展需求,结合中国民族文化和地域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具有较好的中国艺术审美修养的新一代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2]薛澄岐.产品色彩设计[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
[3]陈嘉全.设计色彩基础(第二版)[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捕捉多彩的601班N镜头
- 考试卷发下来后
- 母爱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名牌
- 令人叫绝的乐师
- 美丽的树叶贴画
- 游西岭雪山
- 明天我们还能有水喝吗
- 世上还有爸爸好
- 会“跑”的嘴巴
- 触动我心灵的一件事
- 母亲触动了我的心灵
- 真想做个后进生
- 我的人生道路
- 奶奶家的“老式机关枪”
- 感恩的心
- 你敢来战吗?华硕英雄联盟―网吧战队挑战赛冠军出炉
- 专注穿戴设备的面板厂商
- 新梦想新起点魅族MX4 Pro评测
- 苹果新专利申请:指纹验证直接镶嵌到屏幕上
- 华硕发布三款创新美学力作Transformer Book Chi变形笔记本
- 别随便插!USB3.1简介
- 重塑PC领域
- 自己玩死自己的团购网站
- 霸气高端新品索泰GTX970―4GD5霹雳版HA简测
- 魅族发布新款魅蓝手机和全新的智能家居产品
- 高通或已解决骁龙810芯片过热问题
- 中国电信今年全国4G混合组网
- 爱立信与电信研究院合作研发5G
- 真假专卖店 你看清了吗?
- B85终极形态技嘉G1.Sniper B6主板实测
- 巧安排,激情趣——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教学之我见
- 恰当运用电教媒体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 巧用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汉语拼音教学
- 浅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 远程教育网络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 信息技术让语文阅读教学绽放光彩
- 新课改下多媒体教学合理运用
-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
- 浅谈对学生情感的激发
-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 我们应该教孩子学些什么
- 利用信息资源提高课堂效益
- 重视体验促进成长
-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