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05
浅谈高职语文教学应重建教育价值观
"
论文关键词:高职 语文教学 重建 价值观
论文摘要:语文教学价值观在功利取向面前,偏向于以升学为目的,高职语文教学应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与职业学校特点,在教学中搭建让学生体验成功、学会交往、树立自信的平台,重建尊重生命个体、发现生命个体价值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教育的评价体系,反映了对教育功效的追求,从这一角度看,教育价值主要表现为教育目的论。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制约着人们确立不同的教育目的,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乃至不同的教育内容与方法,从而决定了不同的教育功效。”在古代,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方面。而今,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学教育更趋向功利性。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学应大胆改革,重建教育价值观,让教育回归对“人”的培养。
一、重建教育价值观是社会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
重建教育价值观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适应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它打破了以高考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发展,整个社会趋向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也趋向多元化,不少“高分低能”的案例带给人们许多思考,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如何培养适合社会的“人”而不是“知识机器”?
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教育的价值不在于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在于对“人”的培养。随着职业教育的兴起,高考不再决定一个人的终身命运,教育的终极目标不再是学生的高分成绩单。在职业教育中,我校曾提出“适合个人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的口号。基于此,笔者认为,职业学校应该重建教育价值观,即尊重生命个体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发现生命个体的价值才是教育的真正价值。
二、重建教育价值观不是无根之木、无水之源
1.教育价值观应该建立在教育本质上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年版)是这样定义教育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叶澜将教育定义为“有意识的、以影响人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不管其定义如何阐述,其核心终究离不开“人”。忽视了对个体生命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是无本之教,教育的价值又从何谈起?
2008年9月,江苏省教育厅制订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里,除了强调对知识的掌握外,还强调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领域,如“热情”“兴趣”“自尊自信”“尊重他人”“向往”“追求”“探索”“勇于”等。由此可见,学生生命个体的塑造已经开始被关注了。
2.教育的最高价值与马斯诺需要理论的最高层次相吻合
马斯诺需要理论中的社交需要指的是: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尊重需要是要求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自己具有内在的自尊心;自我实现需要是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很有意义。教育是对“人”的培养,注重“人的需要”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教育影响着人身心发展。这里的“发展”是指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考虑:高职生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学会积极交往?大部分学生受到中考失利的消极影响,他们应如何建立自尊、自信?如何通过语文学习感受自我实现?
因此,高职语文教学应该重建教育价值观,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目标,转为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生命个体的价值体现。这种转变并不排斥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笔者认为,听、说、读、写是语文最基本的要素,无论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与方法如何改革,基础知识不可或缺,我们所说的重建教育价值观,是在学习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发现每个学生不同的特质,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多元智能说为重建教学价值观提供教学实践操作可能
叶澜教授认为,学校教育就是要培育富有积极情态的个体。笔者也认为,这正是高职语文教学中最能体现教育价值观的一点。那么,如何让学生主动去体会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被人尊重,从而更好地超越自我呢?
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学应大胆打破常规,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做调整,没有内容作为这个基础,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空话;教师还应大胆利用平时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其他智能,让学生全面认识自己,而平时成绩的构成就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构成。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念融入高职语文的教学中,开发多元智能教学内容与评价模式,肯定学生的各种智能,并且改革评价体系,让学生的某方面智能可以有展示的平台,并且得到认可。以高职一年级语文教学为例,在平时考核中,笔者认为可以增加如表1所示内容:
可以看出,多元的高职语文教学内容为所有的学生都提供了发展的多元途径,它以培养学生的积极生命情态为目标,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充分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到“总有一款适合你”。这些活动的形式丰富多样,可以课内与课外结合,也可以个人与小组结合,全凭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赢取分值。学生每赢一分,都是一次成功的经历。在这样的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关注的是学生个人成长的过程,有学生个人的多方面智力成长,也有个人与外在世界交往的成长。同时,也体现出学生以何种态度学习。“适合自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高职语文教学就是要为学生搭建更多平台,帮助学生发现在哪一个平台上能最大地体现自己的价值。
综上所述,高职语文教学应该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让学生不再做语文知识的“收纳箱”,而是借助语文学习,培养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高职语文教学的最高价值是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重新找到学习的自信,重拾对语文的热情与好奇。说到底,就是尊重生命个体、发现生命个体价值,培养有着主动求知的、健康向上的生命态度的“人”。
参考文献: [2]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周志超.教育价值观的历史评判与现实反思[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0,
(3).
[4]王合生.教育的价值取向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
(8).
[5]檀传宝.教育是人类价值生命的中介——论价值与教育中的价值问题[J].教育研究.2000,
(3).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长会
- 不抛弃,不放弃
- 我学会了喝咖啡
- 除夕之夜
- 班级投稿风
- 参观王河庙
- 可恨的骗子
- 上数学课
- 妈妈学乐器
- 骂的滋味
- 我的文章发表了
- 学会体谅父母
- 遭遇坏锁
- 由小食品想到的
- 一堂课
- 浅析增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效的策略研究
- 浅论公安院校文件检验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 试论现代教育技术价值的实现——基于价值效益原则的思考
- 浅谈多元主义方法论之于创新中医药教育模式的探讨
- 谈论从性别视角创新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浅议素质教育对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 浅议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医药教育发展
-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与翻译教学
- 试论中医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 浅论从高校知识女性发展的困惑看社会性别教育策略
- 试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 浅谈关于中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整体优化的思考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下的高职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
- 关于加强本科建筑理论教育的思考
- 《称象》教案片断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六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八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五
- 《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四
- 阅读的情感体验要求“真”——《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小谈《棉花姑娘》的教学
- 《两只小狮子》课堂教学案例与评析
- 解读《四个太阳》的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之七
- 巧设情境 读悟仿说——《小壁虎借尾巴 》案例分析
- 五花八门巧识字——《称象》识字教学课例
- 课堂上飞起纸飞机以后……《地球爷爷的手》教学片段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