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4-10

试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

"

[论文摘要]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与民族的生存发展联系起来,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学校的德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更需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生存方式和正确的生存意识。文章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急迫性,指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生态文明 德育教育 生态环境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骨干力量。因此,高等学校的德育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人文和政治素质,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需要培养科学的生存方式和正确的生存意识,使其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一、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急迫性

生态文明意识作为一种现代文明意识,建立在人类对实践活动真理性追求的基础上,指人类活动与周围自然环境间相互关系时的正确立场、科学的认识和观点。它是文化价值和自然价值相结合的一种新的价值观念,是对以往人类活动中违反生态规律而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所产生不良后果的深刻反省。要想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建立起生态文明意识。

我国目前的大学生缺少生态环保意识的教育,高校的德育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人文和政治素质,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层面。近些年来,一些高校开始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开设环保课程,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大部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在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强调更多的是人文素质和政治素质,即如何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他人以及人与自己的关系。有些大学虽然开设了一些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但教育的内容也比较浅显,流于形式,没有深入的剖析。学生们只是简单看一些数据罗列的现状,而缺乏实际感受。

正是由于目前的大学普遍对生态文明教育不够重视,致使有的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生态文明知识肤浅,对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目的不明确,没有从较高层面上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意识,不能积极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对环保等认识也不够深刻,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如用水用电上的浪费,吃穿上的铺张浪费,不爱惜公共财产,甚至破坏损毁公共设施,对环境的污染感知程度低,甚至自身产生一些污染环境的行为等。

生态文明教育的重大职责就在于让大学生清醒认识到生态问题的解决需要靠全人类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建立起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认识到自然资源不合理利用最终会制约经济的发展,制约人类文明的进步。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崇尚自然,爱护环境,珍惜生命,权衡资源利用的得失,保持生态平衡,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做到与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既能统筹当前发展与未来发展,又能为未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积极实现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如何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的培养,已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

二、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

要在德育教育中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应从以下五点着手:

1.建立灵活综合的课程体系。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必须创建一门高度综合的、能够囊括各种生态知识的学科,并将这门学科融入人文科学中,使其像人文、政治教育一样,能面向所有专业的学生,成为大学各专业都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构建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时,要有目的地构建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态意识宽泛性、交叉性以及时代性特征的课程。使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知识,让学生深刻了解到生态环境问题的严峻性、重要性,使学生的生态观念建立起来,形成自觉的生态文明意识。

2.加强德育教育中生态文明意识的师资力量。教师是德育教育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和主导者,教师队伍自身生态文明意识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生态教育的质量。建设好教师队伍,发挥教师在校园环境建设和生态意识培养中的引领作用,打造一支生态文明教育水平过硬的、言传身教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在育人过程中能开展富有创造性教育的活动,不断挖掘生态教育的时代特点,将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等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师要加强环保修养,提高自身的环保素质,具备进步的意识形态思想、生态心理、生态道德等,在言传身教中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

3.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大学校园文化对于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大学生高尚道德情操有重要的作用。在校园文化营造的过程中,将生态文明价值观融入,使学生在各种文化活动中自觉形成生态文化,将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通过校园文化生活建立起来,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将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中,需首先构建和谐的校园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子系统,积极开展校园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绿色校园”,努力营造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成为生态文明教育的基地。

4.实施开放性教育方式。生态文明教育本身就有着社会性和实践性的要求。在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如只是偏重研究性教学,未免显得有些“纸上谈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加入生态环保的实践活动。一是教师在授课时注重对学生生态问题的识别和分析,让学生参与决策和分析,对实际中的生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二是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活动或调研、观察等活动体验我国生态环境的严峻性,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三是广泛开展生态环保宣传活动,如利用每年的世界环保日,通过展览、讲座等方式提高学生的理性认识。四是开展建设生态校园,让学生参与植树、测量不同地区大气污染,去各个水域测量水的污染,了解工厂的排污等实践性活动,使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得到提升,使学生明白环境对于人生存的重要性。五是通过实际事例的对比,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态建设后与未建设前环境的鲜明对比,使学生了解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果,让学生意识到付出后的良好回报,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信心。六是引导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智慧和科技创新的潜力,研究有利于生产生活中低投入、高产出的发明创造,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低资源或能源消耗可以带来高产出的良好回报,从而认识到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性。

5.树立生态文明保护的良好典范。在德育教育中,进行榜样模范教育一直以来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在生态文明意识培养中,树立起生态文明保护的典范,对取得的成果进行展示,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宣传,树立起典型,让学生通过对典范的学习而提高生态文明意识。切实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目前高校德育教育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必然要求。只有清楚地认识到目前我国环境的现状以及高校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现状,意识到我国德育教育中生态文明教育的缺乏,采取合理的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德育教育之中,才能将大学生培养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优秀人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一场有趣的球赛
兜风
棒鲜花
捉莹火虫
邮筒
看升学
游蓬莱阁
童年轶事
游龙游石窟
我交了一个外地朋友
乒乓球赛
管小店
宇宙奇遇记
难忘的一次锅盘交响曲
游西施故居
团市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分管城建环保县长某年半年工作总结
某县人大常委会上半年工作总结
(监理公司)某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县人大常委会某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某年上半年工作总结(人民银行县支行)
交通稽查大队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中共某县委组织部某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某区建设局半年工作总结
铸造厂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某年半年工作总结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某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展计划局某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财政局某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自来水公司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我国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法律问题的解决途径
谈审计假设与寻找舞弊动机在审计实践中的作用
环境审计风险评估及对策
运用财政财务数据失真率进行审计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从风险管理谈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浅谈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经济责任认定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与审计独立性
基层人行引入管理审计探析
美国独立审计委员会制度的演进与启示
试论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如何做好经济责任审计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披露与审计
内部审计独立性国际比较研究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实录片段
《鱼我所欲也》教学杂谈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说课稿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
《鱼我所欲也》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