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探讨高等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探讨高等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2-24

探讨高等教育评价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论文关键词: 高等教育评价 问题 对策

论文摘 要: 教育评价的目标是从宏观层面监控教育的价值,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现存的教育评价体系存在评价主体单一等诸多问题。因此深入研究高等教育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迫切,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出进一步的有效的应对之策,保证我国道等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高等教育评价的目标

评价与目标是相适应的,要建立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体系,必须先充分了解评价对象的特点与性质,只有在对评价对象自身的目标有深切把握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有的方式的评价体系。因此要分析高等教育的评价机制,首先应该讨论的是高等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高等教育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教学、科研与服务社会,这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被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三个最主要的职能。高等教育的目标也正是从这三个职能上延伸而来,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目标。这三个目标是高等教育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因此高等教育中的一切活动都应以这三个目标为核心,由此衍生发展。

教育评价是“对教育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教育活动现实的(已经取得的)或潜在的(还未取得,但有可能取得的)价值做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

高等教育评价必须牢牢把握高等教育的目标,围绕这个目标建立适合的评价机制、评价标准,教育评价建议的意义也正是促进高等教育目标的顺利实施,用技术的手段客观、动态的评价高等教育的成果。高等教育的目标应该成为评价教育评价的航向标,具有标杆作用,而不是颠倒因果,让高校的发展一味去适应具有工具主义色彩的评价体系。这是研究评价体系所首先应该确立的原则。

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价主体的单一。

单一的政府评价使我国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行政管理色彩浓重。从实践中可以看出,我国教育质量的评价活动,绝大多数是在政府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行的,且服务于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目标。政府评价虽然有利于顾全大局,集中宏观管理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布局和规划,并且由于其评价结果所具有的权威性能够引起培养部门对评价活动的重视,但是,它有许多无法克服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无法满足社会多元利益主体的需要,社会参与程度低。单一的政府评价主要是反映政府的需要和利益,尽管政府需求也代表了社会需求和社会的根本利益,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政府不再是社会利益的唯一代表。

其次,被评单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总处于被动应付局面。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更多表现为政府的一种行政管理手段,对被评者具有强制性,因此,被评价单位积极参与的意识较差,总处于被动应付政府检查、评价的状态。

再次,缺乏监督和制约,评价垄断性和随意性较强。政府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它决定了评价的目的、内容,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评价方法和程序的选择,以及评价结果的处理,尽管也依靠专家的力量,但从总体来说,政府依然是评价活动的唯一决定者,社会力量尚未发展到与之相抗衡,这使得评价的随意性和垄断性较强,缺乏民主与科学性,此外也削弱了被评单位的积极性。

最后,忽视了教育自身的价值与规律。以政府为唯一主体的评价体系,更多地关注教育服务社会的目标,而容易忽略人才培养及教学科研这两个目标,这就使得评价标准单一化,不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缺乏完善的自我评价体系。

自我评价体系是一种内部评价,它可以由教师、教师团体或学校其他的专业人员、校长或学校其他管理者、学校委托的专业评价人员执行。内部评价可以为学校不同行政层面的决策提供服务。实施内部评价也是学校授权和权威由中心向边缘、从中央政府向地方社区转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高等学校对自我评价的重要作用认识不够,没有把自我评价作为改善管理、提高质量、建立高校教育质量自我保障的核心手段。因此,高校开展的自我评价是随意性的,缺乏相关的自我评价制度的建设。

(三)社会评价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社会各利益主体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利益关系人。然而,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是单一的政府行政型体系,社会评价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

首先,缺乏建立社会评价体系有关的政策和法律依据,社会评价的法律地位得不到保障,其评价行为的合法性也未受到约束。

其次,缺乏完善的、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评价中介机构。形成相对独立的社会评价中介机构是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质量社会评价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而在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价中介机构中,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社会评估中介机构,其开展的评价依然是政府主导型评价,具有官方评价的性质使得评价体系不够平衡,缺乏公正独立的不受任何利益主体驱动的、以高等教育发展为己任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

三、社会评价与高校自我评价薄弱的原因

(一)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长期以来,在我国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等教育体制,处于政府集中管理的地位。这种高度集中的政府统一管理体制造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单一化,政府评价体系占主导地位。

(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从文化传统来看,中国社会历来就存在一种“官尊民卑”的思想,认为官方评价具有权威性,有较高的认同度,其评价的结果也容易成为决策、选择的依据,而对于民间评价不信任。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下,社会评价发展十分缓慢。

(三)国家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与西方社会不同,在我国的价值观中,国家主义的价值观一直占主流地位,在这种国家主义价值观下,教育的首要价值是满足国家、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尤其是国家的利益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最主要目标。这种极端功利主义的教育理念扭曲了大学存在的哲学意义,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制约性。

四、关于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对策分析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在教育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不再单纯满足于“技术理性”的价值取向,开始走向理性与工具主义的融合,人文与科学主义并重的历史新局面。在此基础上的教育评价也面临转型,市场、社会对教育评价也寄予了更多的期望和要求,如何健全我国高等教育的评价体系已成为不可绕过的重要问题。

(一)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将政府评价、社会评价和学校自我评价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满足多元化的需要。使外部评价与内部评价共存,二者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用外部评价激发内部评价,使内部评价的效度合法化;从内部评价扩展外部评价的领域,改善对结果的解释。

(二)更新教育评价的理念。

将评价设想为理解的手段而不是判断的手段,由形成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从静态判断到动态分析。将教育评价理解为动态、指导性、多元与过程性的。

(三)评价应该肩负提供建议的责任。

帕顿认为:“详细而认真的建议和结论可以像磁石一样,将评价中所有的因素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因此,提供正确、具有和实用的建议是评价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四)提高教育评价的专业化意识。

专业化包括三层含义:一是评价机构的专业化,是指评价机构依据一定的行业准则、程序和标准等从事专业的教育评价活动;二是评价人员的专业化;三是评价活动专业化,是指依靠专业人员,在专业理论指导下,利用专业工具,按照专业伦理规范、行为标准和规程开展评价活动。

(五)加强立法,规范和引导教育督导评价的发展方向。

现今教育评价方面的立法还很薄弱,这导致许多评价工作无法可依,因此应该加强立法,以规范评价工作,约束评价主体行为,促进评价工作的良性进行。

我国的教育评价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完善,我们应充分借鉴、吸收国外的经验与教训,建立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评价机制,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2]黄莉萍,方向阳.对高等教育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探讨[J].普通高等教育研究.

[3]赵必华.教育评价范式:变革与冲突[J].比较教育研究,2003,

(10).

[4]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5]田莉.生成性评价论[D].云南师范大学,2006.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撒谎的好处
我的同班同学
把鲜花送给最美丽的人
今天,我真倒霉!
我当了一天小老板
难忘的一天(母亲的爱)
父子情深
人要奋斗——读《养花》有感
春游公园
新学期新打算新希望新目标
冬眠
我的“打工”记
萤火虫儿
给校长的一封建议信
让人力车成为浦口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邮政局)
XX建委上半年工作总结
市工商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县航道管理站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
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环保局)
农行某市分行上半年工作总结
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司法局)
县委办公室半年工作总结
食品综合监督管理局半年工作总结
在半年工作总结汇报会上的讲话
民政系统XX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朝花夕拾读后感500字初一作文
XX区妇联上半年工作总结
物价局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社会保险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对审计失败的再思考
管理审计的经济学分析
依法公正审计 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粉饰的动机及其防范对策研究
审计专家系统的发展及其启示
试论单位内部管理审计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浅谈非货币性交易的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运行机制问题探讨
职业怀疑态度在金融业贪污审计中的运用
结果与过程层面的管理审计评价指标
高校职务犯罪之审计剖析
再议审计部门在大修理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预算执行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的研究
工资日常管理与审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实录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说课稿
《曹刿论战》说课稿
《曹刿论战》教学杂谈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曹刿论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