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论非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持续动力

试论非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持续动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论非专业素质是大学生和谐发展的持续动力

"

[论文摘要]良好、全面的非专业素质,不仅是大学生立足社会、奉献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个人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持续动力。面对日趋增大的就业压力、生存压力以及大学生自身实现和谐发展的需求,高校必须更新教育理念,在重视大学生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更加系统地培养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 非专业素质 和谐发展

高等教育的专业教育特点,决定了它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方法以及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专业观念、专业品格等在内的相应的专业素质,而它同时具备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性质,又决定了它必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以外的综合素质,即“非专业素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并继而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非专业素质是指虽不具备专业特征,但对人的成功有非常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素质,是对专业素质以外诸多素质的综合提法。与专业素质相比,非专业素质的内涵和外延都更加丰富,它涵盖了观念、品格、方法、能力和非专业知识等层面的诸多内容,其中观念是核心,品格是关键,非专业知识是基础,能力和方法是重要载体。就支持大学生的和谐发展而言,非专业素质更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等特征。

一、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实,在现代民族国家体系内,任何一所‘一流’大学都必然是对民族和国家命运有所担当,对特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有所承诺的精神殿堂,而不只是一般知识和技能的超级工厂和传授场所。”而“(仅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伴随着新的科技革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传统的专业教育已不仅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且重知识轻素质,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素质教育轻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弊端,也客观地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的和谐发展。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交往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分别占65.9%、56.8%和54.5%,而专业和外语能力只占47.7%。这表明在人们追求和谐发展和成功的过程中,非专业素质所发挥的作用已越来越显著。因此,在实现传统知识教育转化为专业素质教育的同时,重视和加强非专业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非专业素质缺失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1.不利于养成学生的健全人格。“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价值的损害。我想得比较多的还不是技术进步使人类所直接面临的危险,而是‘务实’的思想习惯所造成的人类相互体谅的窒息,这种思想习惯好像致命的严霜一样压在人类的关系之上。”教育理应承载着职业和人格完善的双重任务,而在当下,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高校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化了教育的工具性功能和目的,更多关注的是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和冷落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人的价值的提升和培养健全的人。表面上看学生得到了知识,实际上却很少受到终身受益的教育。他们在道德、政治或宗教方面的学识未必比最愚昧无知的人强多少,在认识世界的方式、同他人交往的深刻意识方面,也鲜有独立、独到的见解,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表现也难如人意,他们将来很可能就沦为技术团体唯命是从的工具,成为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

2.不具备鲜明的就业竞争优势。“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即将参与就业竞争的学生而言,他们所应具备的“器”应该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个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后者更为关键,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竞争优势更强,更受欢迎。受现在工厂化流水线培养模式的制约以及传统专业教育思维的影响,很多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严重失衡,在就业竞争中都只能过分倚重专业素质,就业支撑点和亮点单一,因而就业可控空间与岗位能力差,就业难以及就业满意率低就不足为奇了。 "

3.无法满足和谐发展的需求。实现和谐发展是人们的良好愿望。和谐发展的基础,不仅有赖于我们掌握了立足社会的一技之长或几技之长,更需要我们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拥有进取的心态、坚强的意志、博大的胸怀以及敏锐的思维能力、准确的预见能力、较强的应变能力等,而这些均属于非专业素质的范畴。纷繁复杂的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都对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现在厚此薄彼的传统专业教育观念和方式,已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了学生和谐发展。如果不努力加以改进和弥补,和谐发展的良好愿望很可能落空,或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

三、推进非专业素质教育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在观念上要实现“专业能力本位论”向“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并重”的转变。狭隘的“专业能力本位论”是以单一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为教学核心,无论是办学思想、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还是具体的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学生个体测评等,都几乎无一例外地更多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而视学生的人格、身心素质、表达和交流能力等非专业素质为附属性、辅助性的东西,表现在实践中就是重职业、轻人生,重知识、轻心智,重技能、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这就导致学生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缺乏发展后劲,不仅自身提升需求难以满足,也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迄今为止,人的伦理行为的水准一直很低,丝毫没有提高。但是技术成就的水准却急剧上升,其发展速度比有记录可查的任何时代都快。结果是技术和伦理之间的鸿沟空前增大,这不仅是可耻的,甚至也是致命的。”消弭这些缺憾,填平这样的鸿沟,我们就必须从根本上摒弃传统的过分强调专业素质的“专业能力本位论”,并牢固树立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同等重要的教育理念,同时在实践中努力加以贯彻执行,这样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学生的和谐发展也才有更加厚实的精神和物质基础。

2.在平台上要实现由“第二课堂自发自为”向“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配合并更多倚重第一课堂”的转变。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和重要补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尽快成才、成功。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不到位,在培养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时,很少有高校将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进行统筹规划和设计,不仅第一课堂对学生的非专业素质培养贡献率较低,第二课堂也更多的是处于自发自为的零散状态,未能达到愉悦身心、启迪心智的目的。面对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以及学生自身和谐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改变以往“是第二课堂而非第一课堂的事”的片面认识,继而树立“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同样有为,第一课堂更加有为”的科学认识。要使第一课堂更加有为,在重视拓展和提升专业教师专业素质的同时,还必须格外重视专业教师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优秀的教师不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他们渊博的学识、儒雅的风度、健康的情趣、严谨的教风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等,无不是学生提升非专业素质的重要财富,也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激励学生。

3.在战略上要实现由“各自为政,各自为战”向“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的转变。相对于非常成熟并日臻完善的专业教育而言,非专业素质教育目前还只是处在较为零散、自发和低水平的状态,尽管不少高校已在这方面做出过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在教育的理念、思路、组织、举措、保障、考评等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和成效并不明显,更未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非专业素质教育体系。其实,非专业素质对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已日益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因此,要巩固和提升非专业素质教育的地位,使实施和接受非专业素质教育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从而实现非专业素质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高校就必须进一步增强“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的意识,不仅要在氛围营造和软、硬件设施保障上下工夫,更要在革新大学人才培养模式上下工夫,使非专业素质教育融入专业设计、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习实训、教育管理等各个环节,这样获得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和谐发展的持续动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感恩日记
给妈妈的一封信
我喜欢自己
一个最令我难忘的人
马虎女儿迷糊爸
老师
“电脑狂”姥爷
自我介绍
我的一个好朋友
张家四大将
难忘的早晨
宋老师
婆婆的“八卦灵符”和“照妖镜”
我的奶奶
姥姥变老了
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企业并购的非对称信息博弈
连锁经济型酒店成长期市场分析与定位研究
西部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浅谈我国生猪养殖业
剩余收益模型在中国房地产业的应用改进研究
浅谈房地产商品房“进度价格”的内涵与使用
浅议体育消费对体育产业之影响
家得宝零售战略解析
面向顾客的超市平面布置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产业知识结构化过程分析
浅论顾客满意度是衡量会展项目成功的重要标准
现代租赁业为经济腾飞插上翅膀
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思路及措施探析
《给熊猫贴嘴巴》教学设计之一
《听广播》教学设计之一
《清明节》教学设计之一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二
《夏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听广播》教学设计之二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三
《识字4》教学设计
《伞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爱祖国》教学设计之一
《愉快的春游》教学设计之一
《绿色的卫兵》教学设计之一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之四
《夏天》教学设计之一
《练习2》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