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关于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关于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途径探讨

"

[论文摘要]文章在将我国财务管理专业高校划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大学的基础上,针对当前财务专业本科生在实践工作中专业应用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探讨了应用型大学对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论文关键词]专业应用能力 培养途径 双导师制

目前我国设置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主要可以划分为两类: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也是学术型大学,主要是重点大学或财务专业在全国较为知名的大学,其财务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是能在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从事实际和教学、研究等工作,研究型大学为未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随着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这一市场需求,使得除研究型大学以外的其他大学都肩负着为中小企业输送优质合格的财务实务人才的重任。可见,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专业的学生极少有人直接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专业,从学生的就业范围、就业目标看,必须与研究型高校有较大区别,主要应定位在各类中小企业或者财务咨询公司、金融机构、非营利机构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的实际工作。因此,为中小企业培养应用型财务专门人才,是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合适定位。由于应用型大学更需要注重和强调专业的应用能力,所以本文主要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展开探讨。

一、当今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分析

两年来由笔者对全国各地制造业、流通业、金融业和饮食服务业的企业专业调研中,与实务界的管理工作者交流中了解到,在当今社会中,用人单位对财务专业本科生表现出较多不满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刚进单位的毕业生需要业务培训的内容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差。二是熟悉了日常工作后的学生又缺乏对工作的改进与完善能力,缺乏工作的创造性和职业发展后劲。三是财务专业本科生普遍存在着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欠缺的弱点,这一点在外企或有外贸业务的企业表现更突出。在我校的教学工作中也发现,在各个专业的财务课上,相比较财务专业学生是最刻苦认真的,但也是所有专业的学生中最不活跃,最不善展示自己,最低调和最缺乏创造性的。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财务工作实践中,财务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到工作岗位中能迅速接受单位财务工作基本工作流程和所在岗位任务的能力,即利用在校所学知识快速获取实践新知的能力。第二阶段是经过半年到一年的适应期后专业应用能力的灵活应用阶段。当然有些人会经历更长的时间才能上升到这一阶段,这一阶段专业应用能力包括敏锐地发现问题的能力、深入而全面地分析问题的能力、切实可行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具备可使财务工作者有一定的发展后劲,而且这一阶段到来得越早就越预示着你的职业能力越强,你的职业前景也就越光明。除此以外,由于财务部门日益成为一个组织的核心部门,需要财务工作者与各个部门进行信息的传递、反馈与交流,并配合管理者进行科学有效及时的决策,因此需要财务工作者有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关系处理技巧以及协调组织能力。

此外,由于人的各种能力当然也包括专业应用能力是在素质基础上,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在培养财务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同时也不容忽视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习惯的塑造和培养。这些职业素质和习惯包括: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态度和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尤其是对于诚实守信的品德,当今我国企业和社会严重缺乏这一品质,导致食品安全、醉酒肇事、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等事件层出不穷。财务工作者如果不能诚实守信,则会与道德败坏的管理层狼狈为奸炮制出漂亮的财务报告欺骗投资者的钱财,不仅使投资者蒙受损失也使社会稀缺的资金得不到有效配置。毫无疑问,这些素质和习惯的养成对财务本科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是尤为重要的。

二、财务专业应用能力培养途径的探讨

在以上对财务专业本科生专业应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先对学生按照自身特点实施有效的分类,进而进行分类培养,此外为了提高学生就业时的专业应用能力,实施“3+1”的学校和社会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度,以及对高级应用型目标人才开设AccA成建制班。

1 有效实施学生分类培养机制。本科教育是专业教育阶段,尽管学生入学时高考成绩是属于一个分数段的,但学生的理解力、接受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方面仍有很大差异。这就需要我们在实施教育时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个学生踏人工作岗位后都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

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我们把普通高等学校财务专业本科生分为学术型、高级应用型和普通应用型三类目标加以差别培养。学术型主要为攻读财务类硕士、博士以及学术研究做好基础准备,高级应用型则主要培养财务专业高级应用型管理人才,普通应用型旨在培养中小型企业和非公司制企业常规业务财务工作人员。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财务人才,其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是有很大差异的。学术型人才需要更为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实际应用能力不需像应用型人才那样强,旨在为日后的进一步理论研究做准备。高级应用型人才在专业综合应用能力方面要比普通应用人才要求更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比普通应用人才更强,将来就业层次也会更高些。高级应用型人才进入工作岗位后从第一阶段熟悉、从事常规性日常业务往第二阶段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开始,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转变过程需要的时间较短,这是高级应用型人才与普通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区别,而普通应用型人才这一转变的时间需要得更长或有些人至退休一直都在做着常规性的较低层次的财务工作。我们普通高校的应用型培养总体目标应是尽可能加大中间这一层次即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比重。它代表了财务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主流,代表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整体教学质量和水平。

为了切实可行地培养好这三类人才,我们主张实施学生分流机制。在学生入学以后就要告知学生本专业的不同培养目标,让学生根据自身素质和爱好在学习中自我判断和调整。一般在大学一年级结束后就应当根据学生意愿、导师指导意见和学生家长目标,确定不同的学习方向,在每个学期结束后,应当允许学生进行再选择。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过程标准,对于达不到考研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应用型人才;对于达不到高级应用型培养目标标准的学生强制调整为普通应用型人才;对于应用型人才目标学生,如果其兴趣志向发生转变,且达到规定的学业标准,可以转为考研目标人才培养。

根据以上三类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需进行差别化的课程设置。学术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应侧重研究工具掌握和专业理论学习,尤其是加强高等数学和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比重,这部分学生比重在我们这样的普通应用型高校会小些。应用型占我校学生的绝大多数,其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也构成了学校教学的最重要的任务。应用型人才目标课程设置应当侧重应用工具和专业应用技能教学,实践教学比重应加大,实验室教学中加强模拟教学训练,实践基地教学中保证实践活动次数、时间和质量。

2 实行“3+1”的学校和社会联合培养的“双导师”制度。所谓“3+1”的学校和社会联合培养制度是指本科学生在校四年期间,前3个学年接受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后1个学年到相关单位在学校导师和实践单位导师双重指导下进行专业实践能力的共同培养。

随着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财务工作从单纯的记账、报账发展到成本控制、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财务工作的核心也从信息的加工转移到利用信息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评价。因此,为了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及时调整培养的内容和方式,高校需将学生进入社会从事实践工作的时间点予以提前,利用最后一年的时间使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以一个准财务工作者的身份在企事业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实践,大大缩短学生与社会的距离,从而在毕业时真正做到与社会的“零距离”对接。这一模式可把社会需求和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进来,弥补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弊端。

为了更加有效地利用好在实践单位的本科最后这一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专业应用能力,笔者认为还应在最后一年实施“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指为本科生在学校和实践单位各配有一名导师,以更好地实现学校教育和用人单位联合培养适应性强的优秀财务人才。财务专业设立的“双导师制”包括校内导师和校外实践单位导师的配备。我院学生在大一时就配备了校内导师,校内导师应就本专业的学习特点、学习方法以及本专业发展方向给学生以正确的专业学习的指导。每个校内导师所带学生一般不超过6~8人,原则上每星期指导学生1次,以个别指导为主,指导时间和方式由导师和学生协商约定。校内导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以师德教风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的学风,争取优异的学习成绩,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另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加速了我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等财务制度改革的国际趋同化的步伐,高校教师尽管也在尽可能地跟上新准则改革的内容,但客观上由于繁重的教学科研等任务,使得教师的专业知识与实践总还是有距离。笔者认为最好的弥补方式即是为学生配备校外导师。校外导师应在学生大四进入实践单位实习时配备。校外导师最好是自己学校的实践基地里的业务骨干人士,其主要任务侧重于指导学生实务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体验和形成一些初步的职业判断能力、初步经济管理能力,介绍财务制度和法规的最新变化情况,解决理论学习的不足,增加实践认知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工作的能力。为减少对校外导师工作的影响,校外导师一般以集体指导为主。由于校外导师都是学校实习基地的工作人员,这样不仅为学生实习提供了指导,同时还能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一定的渠道,使实习单位在招人时优先考虑在本单位实习锻炼的优秀毕业生。

此外,笔者认为高级应用型目标人才没有必要像学术型目标人才那样撰写学术化学位论文,可以根据最后这一年在实践单位中的专业认知和专业应用能力的培养,采取案例分析、调查报告、项目设计等形式,从资料收集、逻辑分析、结论判断、实践效果等方面完成相应的毕业设计任务,而普通应用型目标人才可以只要求其提供实习报告或调查报告。这样的毕业设计环节的要求更符合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培养目标,有效减少了最后一年既解决就业又要撰写学术型毕业论文的巨大压力。

3 对高级应用型目标人才开设ACCA成建制班。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强,这就要求财务人员在专业知识以及英语能力方面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企业越来越需要既了解国际财务与会计惯例,英语水平又非常高的学生,这对于未来财务本科生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为了迎接这一挑战,我们应考虑设计出一个采用英文体系的国际会计班,而据国内有十多所院校的实践证明ACCA整个的课程和考试体系都非常贴近市场需求,这些学校已直接把ACCA这个体系纳入到教学大纲中,辅之以其他教学内容,与ACCA合作开设了国际会计班。据厦门大学ACCA成建制班两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有一半以上同学都进入了国际公司工作,还有不少同学留学海外,其优势很明显。

笔者认为我院应对英语基础好、专业兴趣浓、学习能力强的财务本科生开设ACCA成建制班,以更好地实现其高级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充分利用ACCA对中国成建制ACCA班推出的递进式的各种有条件免考政策,将学生最大限度地培养成国际化的优秀的财务人才。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寄信
猫和狗的故事
我要做一名光荣的解放军
德心者,得心也
金沙湾放风筝
登丹崖山
喝咖啡
闪光的“94”分
一个小时三十分钟
我的洋娃娃
动物园
有意义的一天
打羽球
做菜
读《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有感
电信公司客户服务中心青年文明号申报材料
特种设备先进集体材料
中心卫生院2011年工作总结
优秀思研会申报材料
学校健康卫生工作总结
行政助理月工作总结
全国申报中学教师一级职称评审条件
运动会班级总结
教师职位申请书
2011年档案管理工作总结
学校迎检工作总结
村卫生室2011年工作总结
争创文明班级小结
公安个人嘉奖报请材料
晋升实职副局个人鉴定材料
投资效益审计对审计人员素质的要求及对策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审计调查后的思考和建议
从经济学的角度探究审计动因
审计证据转化为刑事诉讼证据的可行性研究
提高常规内审的质量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关于进一步做好效益审计的思考
失业保险基金审计的特点浅析
绩效审计的理论与实务探讨
试论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内部审计参与风险管理的思考
财务报表舞弊与审计对策
企业内部审计如何参与风险管理
企业会计电算化应用经验探讨
《关雎》之德与周朝的“三太”
《愚公移山》教学反思
《蒹葭》的朦胧之诗美
读《关雎》──比兴、叙事、梦幻中的爱情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说课设计
美哉,《蒹葭》!
《愚公移山》教学杂谈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
教学中如何进行“研究性”教学──《愚公移山》教学体会
《愚公移山》教学实录
探求课例的课程论意义──评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
《〈诗经〉两首》有关资料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