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论文摘要: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教师必须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提到关系学科教学质量的高度认识。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坚持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搞好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论文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新精神 培养方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培养未来人才的语文教师,应时刻把创新教育放在首位,结合教材的具体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更新观念,渗透创新理念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所有问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义务,学生的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模式,这样的教育还谈何创新?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
1.有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胆识,对约定俗成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只有这样,才能灵活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教给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一些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让一言堂变成群言堂,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现在的学生,已经习惯由老师代劳一切,尤其是对于理解性的题目,总担心与老师答案不完全一致,久而久之就成了老师一人在说,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都不能得到发展。其实语文教学中有些题目就有着不同的答案,以分段为例,一篇文章好像一个多面体,不同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会分出不同层次,只要有道理、合乎逻辑就要给予及时肯定,不要在他们第一次发言时就扼杀他们的创新能力。
3.凸显“思”字,变“学答”为“学问”。
教师一直以来都是课堂主宰者,学生大多高分低能,何谈创新?为此,要把学生的活动变为“思维体操”,强调学生“动起来”。课堂上,让学生互相设疑,启发学生多思解疑。如讲《愚公移山》,老师肯定愚公移山的正确性,然而学生有逆向思维,提出“移山不如搬家好”的看法。还通过一题多问、一问多答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解决各种疑难问题,培养其创造力。
二、保护好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创新欲望
我国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曾说:“如果一个老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因为兴趣是求知的动力,而好奇心又是兴趣的先导。好奇心强的人对新奇事物总想去主动探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教师可以通过不断创设一定变化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课,当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海伦·凯勒十分敬佩时,老师说:“假如海伦·凯勒就在你面前,你会对她说些什么话?”由于学生已经与文本进行了深刻的对话,因此他们就能毫不造作地、真情实意地有感而发,他们会表述得很感人。这样做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还能使他们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可是有的教师还未能从传统教学中走出来,只顾一味地向学生传授灌输;有的教师怕打乱课时计划,影响教学进度,因此都不喜欢学生提出问题。久而久之,闪烁在学生眸子里的火花渐渐地熄灭了,他们对单调的学习感到厌倦了,对缺乏温情的老师感到失望了,课堂上他们只好忍受着老师的“问”,自己只能无奈地“答”。教师的这些做法,实质上是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泯灭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运用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教师授课一直是三尺讲台,三寸粉笔,近年来伴随着教改又多了投影仪,配了录音机,的确为课堂增色了不少,但总吃萝卜白菜也会腻的,时间久了,就寡然无味了。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电脑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多了,学生们走进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神秘的背景、五彩的画面、亮丽的色彩、奇妙的图形、出其不意的拓展延伸,都能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创新,从而达到提高课堂质量、加入创新分子的目的。
四、精心训练,促进创新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所谓发散思维,就是一种广开思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新能力有直接关系,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因此,老师就要给学生提供锻炼发散思维的机会,安排刺激发散思维的环境。如教学时少用“是”、“非”、“对”、“错”回答问题,作文一题多做,等等,养成多方位、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一个问题、一种事物换一个角度,往往会出现不同的结果,让学生找出尽可能多的答案,能使其思维更缜密更灵活,从而锻炼创新能力。如:如学完《劝学》后写读后感,大多数学生能从多个角度立意。这些从不同角度提出的独到见解,就是创新能力的表现。
创新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语文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让它向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一代新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埋在学生心底的智慧种子就一定会结出丰硕的创新之果。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听见地球妈妈在哭
- 《爱的教育》读后感
- 饶了我吧 被窝!
- 游昆明翠湖公园
- 我蒙上自己的眼睛
- 那一次我成功了
- 和苦难结伴而行
- 这件事教育了我
- 假如我能重生
- 我也要做小英雄
- 发烧的滋味
- 民间工艺
- 做好减法 恬淡人生
- 学会缓解压力
- 人生需要学会欣赏
- 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秘书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探索
- 一种新的度量可持续发展的方法
- 对市政道路工程测量技术的探究
- 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行为系统与空间模式浅析
- 机械制造中的安全因素和控制对策
- 浅析供电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护
- 建筑施工中基坑降水技术的应用
- 雷达在不同杂波背景下的恒虚警率处理
-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 通信线路建设的质量问题与原因
- 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法
- 浅谈压力管道焊接缺陷的控制
- 刍议如何设计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作业
- 水表计量准确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桩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 挖掘生活素材鼓励自由表达——《路》主题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注重方法指导及时赞赏鼓励
-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读书习惯
- 利用生活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 孩子,写作不难
- 作文个性化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 一位乡村女教师的故事----雍里乡代课教师朱维娇
- 走出教室学语文
- 情景模拟,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
- 浅谈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
- 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 自主探究学习,发展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 浅谈背诵与语文教学
- 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