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试深化中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试深化中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试深化中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

论文摘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当代人才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基础教育中,实验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环节。为更好地深化中学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从教育观念、师资建设、实验室建设、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对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中小学教育就开始。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实践教育体系的建设应成为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学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就是本着教育要适应当前和今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重视素质教育,增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造就出适应社会能力强,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欢迎的人才的宗旨。

为实现在注重不断拓宽知识面,培养多向思维和不断创新意识的同时,不放松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为基础的综合素质培养的目标,我从以下几方面就中学实验教学改革谈谈看法,和同仁进行探讨。

1.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推行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标准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科学探究为研究方法,以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的,全面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实验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但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教师乃至学生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导致对实验教学的投入不够,教学环节中出现少做实验甚至不做实验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为了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学校应树立全新的观念,通过各种宣传教育手段来统一和提高广大师生及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知,使他们在思想层面上充分认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师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2.加强师资建设,激励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

对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需加大力度,着力提升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建设高水平的教学队伍。教师实验教学能力是教师教育能力在实践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和融合。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一线教师大多经过系统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但部分老师仍然对实验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法和组织形式的研究不够,缺乏较好地进行实验教学的能力。为了加强实验室的日常管理,有利于学生探究式实验的广泛开展,增加专职实验教师数量并加强对其素质的培养也是刻不容缓的。

学校要做专题研究并制订相应的配套制度,改进评价体系,激励教师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在统一和提高教师对实验教学改革认识的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参与实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要充分承认教师与专职实验人员在实验教学工作中的贡献,积极创造条件和机会使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的研究工作,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如改进和完善实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方法,既考虑其工作的重复性,又考虑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及实验过程的复杂性、实验指导的独特性;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聘任过程中,要对在实验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充分肯定和优先考虑,等等。

3.加大投入,完善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建设应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对实验教学给予保证。为充分考虑到实验教学的实际需要,除应具备各科教材规定实验所需的药品、实验教学仪器及装备外,实验室还应结合各科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增加相应的实验用品及设施。同时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理清各学科教师、实验人员与实验室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完善和增强应对学生自主设计的探究性及创新性实验的能力。

4.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增强实验教学效果

传统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的辅助教学手段,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综合发展为中心,尤其是在理、化、生等实验性学科的教学中,应把实验教学作为整个学科教学的中心环节,启发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和发展能力。

为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教师在实验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应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精心设计启发性的引导问题,变简单的实验“观看”过程为实验“观察”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选择一些灵活性、变通性大的问题,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思考和探索,达到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理论、实验现象和基本方法的目的,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打下基础。

5.优化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实验教学环节的安排要能激起学生浓厚的认知兴趣和探究兴趣,达到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预习环节是实验课成功的关键,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熟悉实验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使学生为实验教学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

在实验教学动手环节,除教师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学习的模式外,还可在教师注意安全问题的前提下,让学生根据教学知识点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操作完成,允许学生失败,给予学生自由发挥和动手的机会,以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和兴趣。同时,在实验教学中注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树立正确的科学研究态度,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材料(药品)和实验安全等。

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分析、对比,寻求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引导学生认真对待实验过程中的“失败”,教会学生从“失败”中去探究“成功”,培养学生以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分析和对待科学中的问题,增强学习知识的能力。

6.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实验,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式实验的核心是实验设计,探究式实验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实验设计、创新实验的能力,培养探究、合作的精神,激发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结合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实验,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自制教具,参加创新实验兴趣小组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创新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使学生扩大视野,培养动手实验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妈妈的一封信
给太爷爷的一封信
爸爸,我想对您说
写给远方朋友的一封信
爸爸,我想对您说
千里之外的问候
爸爸妈妈,您辛苦了
给爸爸的一封信
给乡村小朋友的一封信
给上帝的一封信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沂蒙山区的同学们:
给小霞的一封信
皮皮鲁,我羡慕的人——给皮皮鲁的一封信
给微生物大王的一封信
浅谈从古典园林艺术看中国传统审美形态
试论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继承与发展
关于民族文化特色设计的强化路径
浅析湘楚艺术文化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迪
关于现代科技对传统美术的冲击和影响
浅谈信息时代的艺术与科学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
再谈立体主义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谈浚县“泥咕咕”艺术特色和审美意义
浅谈图形用户界面的文化传播影响
关于中国传统七声音阶命名问题研究综述
简析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伦理性特点与成因
关于艺术观念中的性相特征与语言选择
简析郭任远作品的和声手法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人教大纲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爱画画》教学设计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白杨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四季》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画》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我爱画画》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小白兔和小灰兔
《小竹排在画中游》教学设计
《哪座房子最漂亮》教学设计
《影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