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关于大学生人伦教育的传统资源与现代视角

关于大学生人伦教育的传统资源与现代视角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5-13

关于大学生人伦教育的传统资源与现代视角

"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的人伦观念的走势说明道德教育中人伦教育的缺失。现代的人伦教育既要向传统伦理文化汲取丰厚的思想资源,更要立足于现代的视角,针对现代性的道德问题,处理好人伦教育与培养现代的独立人格、人伦教育与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之间的关系。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人伦观;人伦教育;人伦和谐;核心价值观

人伦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它普遍地存在于人的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在一个社会中,人们对人伦关系的认同程度,反映了该社会人伦纽带力量的强弱,人伦关系是否和谐,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该社会的道德状况和凝聚力的大小。当代大学生人伦观念的走势,某种程度上说明了道德教育中人伦教育的缺失,现代的人伦教育既要向传统伦理文化汲取丰厚的思想资源,更要立足于现代的视角。

一、大学生人伦观念的基本走势

1.人伦认同与人伦淡漠交结。在收回的有效样本中,“请问您如何看待家庭中的亲情?”73.1%的大学生认为“很重要”,这说明家庭作为人的生活共同体和情感共同体,在大学生心目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学生对家庭中的人伦关系具有心理需要和情感上的认同。但这个问题同时有12.8%选择“由于种种原因而疏于联络”,11.6%则选择“很淡漠”,又反映出大学生亲情观念渐趋淡漠的走向。与此相关联的另一个问题也可以反映出这一走势,“请问您会在父母生日时问候父母吗?”选择“一直会”的占48.5%,选择“经常”的占20.1%,选择“偶尔”占28.1%,另有3.3%选择“从不”。调查显示,大学生的人伦淡漠感与血缘关系呈负相关,即血缘关系越远,人伦淡漠感越强。“请问您与亲属联络是否频繁?”选择“经常走动,联系频繁”的占56.5%,选择“联系很少”有30.8%,另有10.3%选择“基本不认识”,反映出大学生对亲属关系的认同与淡漠相交结,对其疏远感与淡漠感远远高于父母。“请问您与同学相处是否融洽?”选择“很融洽”的占49.2%,“不融洽”的占20.4%,“无所谓”的占13.6%,“因人而异”的占16.8%;反映出大学生对家庭、家族以外的人伦关系认同中的个人选择自由的增强及鲜明的个性特点。 3.道德教育中的人伦教育缺失。健全和谐的人伦关系的构建既要靠交往主体对以自由意志为核心的社会交往活动的道德审视与理性反思,同时也要靠社会的人伦教育。人伦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人伦教育不可取代政治教育,政治教育也不能吞并人伦教育,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政治立场坚定、社会适应良好、有理想、有道德、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合格人才。一个社会的道德教育中如果人伦教育缺失,该社会健康和谐人伦关系的构建是无法想象的,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也无从谈起。“文革”期间,我国的道德教育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下一直是政治教育主导,阶级关系吞没人伦关系,阶级对立取代人伦和谐。被写入1982年《宪法》的“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在形式上被表述为“社会公德”,主要内容仍然是政治教育,人伦教育仍然是道德教育的空白点。2001年,《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规范第一次概括出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要求,既规范了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注重公民个人之间的亲善关系”。这说明,我国主流的道德教育开始关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政治教育不再是教育的全部内容,人伦教育进入道德教育的视野。但尽管如此,道德教育中的人伦教育效果仍不容乐观。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于传统的人伦教育认知不足,“请问您是否了解中国传统美德”选择“了解”的占49%,选择“一般”的占48%,选择“不知道”的占3%。调查结果还显示,大学生对社会的主流人伦教育反应淡漠,“请问您是否了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二十字道德规范?”只有20%选择“了解”,另一相关问题,“请问您是否了解八荣八耻?”选择“了解”的占43%。 "

二、人伦教育的传统资源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具有重视人伦教育的悠久传统。据《尚书》记载,舜命契做司徒,说明那时就出现了专门执掌教化的官职,“帝日: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做司徒,敬敷五教”(《尚书-舜典》),“五品”即指家庭中存在的父、母、兄、弟、子五种伦理关系,对这五种基本的关系分别教之以义、慈、友、恭、孝,就是“五教”。《左传·文公十八年》中也提出了“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可见,重视教化,特别是重视对社会成员的人伦教育,在我国是古已有之。中国古代重视人伦教育的传统尤以儒家为最。儒家的人伦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人伦教育仍可以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3.儒家把教育的目的归结为“明人伦”,突显了对人的品德培养。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滕文公上》)在孟子看来,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明人伦”,只有“人伦明于上”,才可“小民亲于下”(《孟子·滕文公上》),实现人伦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的有序。在儒家的道德理论中,一切的问题皆是道德的问题,道德的问题又可归结为人伦的问题,只要人伦的问题解决了,一切的社会问题迎刃而解。为了达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儒家认为“为人”高于“为学”,“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教育的全部内容不在于知识的增长,而在于德性的养成和境界的提升。为了培养适应人伦关系格局需要的品德,孔子对不同人伦序列中的社会成员提出了不同的德性要求,对于君臣关系,他提出“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对于朋友关系和兄弟关系,他主张“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论语·子路》);对于师生关系,他认为“当让,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对于父子关系,他提出“弟子入则孝”(《论语·学而》);对于两性关系,他则有“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阳货》)之论。孟子把社会中的主要伦理关系总结为五种,即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并提出了相应的道德要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儒家把人的品德培养落到人伦关系的实处,使道德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感。

三、大学生人伦教育的现代视角

在汲取传统伦理文化人伦教育方面丰厚的思想资源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儒家“明人伦”教育的实质是要人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社会伦理格局中找到自己的恰当位置并自觉服膺其伦理要求,它在给我们提供思想滋养的同时也注定表现出它本身无法克服的理论限度。当代的人伦教育在利用传统资源的同时,更需要现代的视角,针对现代性的道德问题,处理好人伦教育与培养现代的独立人格、人伦教育与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之间的关系。

1.人伦教育要立足现代的公共生活和契约精神,致力于培养现代的独立人格。如何把大学生培养成既有独立的人格,又有健康的人伦观;既有权利义务观念,又有利群奉献精神;既恪守社会公正,又具有个人操守的合格人才,是现代人伦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传统社会是伦理社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伦教育,其目的是构建和谐的人伦关系,以此来整合社会关系,实现社会的有序化。在整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下,个人被淹没在纵横交错的人伦网络中,在种种伦理规范面前,个人只有服从的义务,而没有质疑的权利。人伦关系是建立在泯灭个性主张、放弃个人权利的基础上,人伦关系背后充斥着不平等、专制、倾轧等种种不和谐。与古代社会相比,现代社会是契约社会,契约不仅覆盖到社会经济生活领域,而且“由于自主主体的普遍性,契约观念的社会泛化,又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自由选择、平等交往、权利义务观念是契约社会的核心理念,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相对清晰。与公共生活和契约精神相适应的现代人格只能是独立型人格,而不能是依附型人格。在培养独立型人格方面,传统的人伦教育有其无法超越的历史局限,但同时,独立型人格的培养与人伦教育又绝不是非此即彼,二者应该是相互蕴涵的关系,即人伦教育要立足于现代性视阈下的公共生活和契约精神,在人伦教育中体现现代精神,彰显个性的自由和独立;在独立型人格培养中渗透人伦观念,展现人伦和谐之美和道德的力量。

2.人伦教育要针对现代性的道德问题,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人伦教育与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致力于人的道德进步和全面发展。被工具理性快速推进的工业化进程在给人类带来福祉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现代性的道德问题: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感、疏离感加剧。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间的渗透和影响正在逐步加剧,普遍合理的道德准则受到怀疑,道德相对主义大行其道,中国社会长期积淀形成的人伦秩序悄然嬗变,基本的人伦准则遭遇挑战。面对这一切,人伦教育不失为解决现代性道德问题的方案之一,也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着力点之一。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是一个大的系统,人伦教育与政治教育并行不悖,而且人伦教育本身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必然会涉及如何引领他们正确看待个人与整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如何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问题,也必然内在地蕴涵着对现实的人伦关系的理性反思与道德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是空泛的政治概念,从道德教育的意义上,其目的是人的道德情操的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伦教育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虽指向不同,但目的一致,都是为了实现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最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给表哥的信
我的书信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给小偷的一封信
给校长的一封信
给父母的一封信
河边往事
小伙伴我对你说
伙伴永远陪伴着我
给父母的一封感谢信
慕凌,我想你
致郑琦老师的一封信
给伊拉克小朋友的一封信
将心比心
小伙伴,我想对你说
优秀团干申请材料
优秀三好学生申请材料
大学优秀共青团预备党员干部申报材料
评选道德模范申请书
企业财务部工作总结
公司销售部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助学金申请书格式
医院信息中心工作总结
申报省级文明单位汇报材料
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工作总结
公司行政部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财务部门上半年财务工作总结范文
优秀大学干部申请书
关于计划生育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优秀团支部申请材料
浅析我国政府审计的科学发展
中介机构在会计报表审计中 要重视的十方面问题
谈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管理
规范涉外税务审计的若干思考
浅谈余额调节表在审计中的运用
谈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如何构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
管理审计对风险管理的作用
关于审计质量控制的思考
在国企改制进程中发挥内部审计作用
价格审核工作在采购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浅析审计重要性原则及其运用
借鉴IMF内审经验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的难点与对策
浅议往来账常见问题与审计方法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设计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杂谈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