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1-22
关于农民继续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心理教育
"
论文摘要: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伴随相应的职业转移,面对社会转型许多农民感到迷茫甚至焦虑、恐惧、不适应。这种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与发展,更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农民的继续教育中不仅要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加强心理教育尤为迫切。
论文关键词:农民;继续教育;心理教育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数亿中国农民正站在现代化进程的入口处。农村中那些延续了数千年的自然村落不断消失,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并伴随相应的职业转移。乡土中国千百年来所保存并且广大农民习惯了的那种恬静美满、安全永恒的田园牧歌式生活已渐渐远去,喧嚣、快捷、风险和机遇并存的城市生活是他们必须要面对的;以稳固而持久的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渐渐衰退,一家有难、八方支援的热度不断降低,金钱、权利等各种功利性因素渗透到人与人的交往中。面对社会转型,许多农民感到迷茫甚至焦虑、恐惧、不适应。这种心理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他们在城市中的生存与发展,更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在农民的继续教育中不仅要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加强心理教育尤为迫切。
一、农民心理与市民心理的巨大反差
农村和城市有决然不同的地缘、人缘关系,不同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不一样的社会环境等等差异,农民和市民的心理也有许多巨大的反差。表现在:
1.封闭与开放。农民心理比较封闭,他们不善于也不愿意同人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喜怒哀乐不愿与人分享,许多不良心理,自己排解不开又不愿向别人倾诉,奉行家丑不可外扬的理念。农村社会结构简单,生活安逸、人际关系比较单纯,不良心理或许不多,不会给他们的人生带来过多的消极影响。但城市生活复杂多变,社会结构、人际关系复杂,高效率、快节奏,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由此给人带来的不良心理必然很多,处理不好将会演变为严重的心理问题,给个人乃至社会带来危害,富士康连续十几跳就是一个实例。相反,城里人思想开放,他们愿意向别人展露自己的心理,甚至是夫妻私房事等,这种展露一方面可以化解自己心中的烦恼;另一方面可以得到他人的及时帮助。
2.悠闲与紧张。在我国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生活上温饱问题逐步解决,对进一步致富看不到希望;工作中每一个家庭都是独立的劳动单位,何时工作,工作时间长短由自己确定,这就使得千百年来在农民中延续的安逸稳定、悠闲自在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成为一种习惯。而城市是一种高紧张、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工作问题、子女教育与就业问题、住房问题、失业问题等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时刻考虑和担忧的。
3.保守与创新。长期延续的劳动和生活方式、信息的闭塞、不发达的交通使得农民养成一种墨守成规、故步自封的保守心理,对新事物有一种潜意识的排斥、抵制心理。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在城市生活保守意味着落后、失败,创新则意味着离成功更近一步。迅速接受新事物并善于从中发现商机获取利益是成功的城市人必备的心理素质。
4.自由散漫与组织纪律。以个体家庭为生产和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养成农民自由散漫、懒散拖拉的工作作风,时间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性较差。而城市工作和生活就像一条高速运转的流水线,每一个人都被紧紧地绑在其中,伴随着这个流水线的运转而运转,任何自由散漫、拖拉懒散的行为都将受到惩罚,个体甚至会被社会抛弃。
5.个人中心与和谐共处。农村地广人稀,每一个家庭或个人占有较多的地理空间,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较大,家庭或个人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不大,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不顾他人而肆意妄为,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但城市是拥挤的社会,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有可能影响别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讲求社会公德,力争与他人和谐共处。
二、农民继续教育中开展心理教育的内容
1.时间观念教育。城市工作和生活是按照规定的时间表进行的,上下班有严格的时间限制,即使是自己创业也必须同其他人的工作和休息时间相对应,农村那种没有任何制约的想干就干的观念是城市社会所不允许的。在对农民工心理教育时必须进行时间观念教育,让他们认识到时间是一切社会行动的首要前提,没有时间观念,一切都无从说起,再好的想法和愿景,即便你有通天的能力,终究不会成为现实。
2.竞争与合作精神教育。竞争意识,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形式,通过竞争能够锻炼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合作,则是集体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协作,以期达到某个共同的目标。竞争与合作,历来被认为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两大基础,也是个人成长与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农村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邻里之间既没必要竞争也不需要多少合作。缺乏竞争与作精神,他们一旦进入城市,在城市激烈的竞争中其生存与发展越来越困难,没有合作精神在城市单打独斗必将寸步难行。 "
3.责任心教育。责任心就是责任意识也即角色意识,既是对本职工作的岗位意识,也是对工作敢于负责、勇于负责的精神,有了责任意识,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责任意识淡薄,就会玩忽职守,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农民长期封闭的自耕自作、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导致责任意识淡薄。类似上海“11·15特大火灾”等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都与农民工对工作、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心不够密切相关,这也反映出对农民工心理教育中责任心教育的迫切性。
4.质量意识教育。同一种地方种植的同一种农作物,只要种植过程一样,其质量差别就不大。所以农民大多关心的是农作物收成的数量,而对于农作物的质量却不必过多地关心。他们重过程、重数量,不重质量。而城市工作质量是第一,优质合格的产品,才能赚取利润,次品和废品是不能进入市场的。在对农民工的心理教育中,必须使他们真正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树立“视质量为生命”的理念。
5.创新意识教育。城市与农村是绝然不同的两个社会,农村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一成不变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城市行不通,面对全新的社会,农民必须抛弃传统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接受城市的新鲜事物并从中发现机遇,开辟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之地。创新意识是农民在城市生存的心理基础。
6.社会公德教育。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如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守信等。它对维系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社会公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着人的行为。只有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才会被人们所尊重。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人,将为人们所不齿。农民之所以被城市人看不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公德意识差,比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随地大小便、乱堆乱放、乱丢乱扔等肆意破坏公共环境。遵守社会公德是现代文明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进城后的农民要想融入城市,变为一个真正的城市人,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公德意识,遵循公共规范。
7.组织纪律。农村是一个以地缘和血缘为基础的松散集合体,生产和生活以家庭为单位,没有什么组织,也没有多少纪律约束,所以农民的组织纪律意识很差。城市则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每一个成员必须依附各种各样的组织才能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各个组织为了提高组员的工作效率,培养其敬业爱岗的精神,集聚组员之力量实现组织目标,都有一定的纪律规范组员行为。无组织、无纪律自由散漫的人是不会被任何组织接纳的,也即不为城市所接纳,在城市无法立足。组织纪律教育是农民进城的必修课。
三、农民继续教育中开展心理教育的途径
1.各级各类农民继续教育机构,包括农村成人教育学校、中短期的农民工培训机构等,在对农民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同时,开设心理教育的内容。
2.各用工单位定期组织农民工参加心理咨询、心理保健等活动,聘请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
3.城市社区机构依托社区内的教育力量,对社区内城市化后的农民进行心理教育。加强社区公共资源建设,利用这些公共资源把社区内的农民吸引过来,使他们走出封闭的小圈子,既可增进他们与当地市民的交往,进行感情沟通,又可以通过城市居民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完成由农民向市民心理上的转化。 <>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
- 致给母亲的一封信
- 大自然是音乐家
- 2009年的雪
- 书的甜味
- 温暖的家庭
- 期终考试过后
- 妈妈的童年
- 五年级的梦想之路
- 清晨的雪
- 我和书是好朋友
- 明天
- 老师的生日
- 阿姨送我的小熊
- 游儿童公园
- 大学生在银行的社会实践报告
- 校长述职述廉报告
- 大学生在农村的社会实践报告
- 区商务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 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社会实践报告
- 公交车售票员的社会实践报告
- 气象局领导班子述职述廉报告
- 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 2011年外语系学生社会实践报告
- 区委干部述职述廉报告
- 会计专业毕业生理财公司社会实践报告
- 建设部门述职述廉报告
- 关于物业管理社会实践报告
- 2011年大学生新农村建设实习报告
- 2012年中学校长述职述廉报告
- 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高校实践教育模式研究
- 试论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繁荣
-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 试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施案例教学法初探
- 关于高校政治理论课应对消费主义思潮影响的策略思考
- 试论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路径选择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
-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教育
-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再审视
- 关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问题探析
-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转向
- 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大众化问题的双重反思
- 试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浅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的基本要求
- 《小英雄雨来》中的照应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语文实践课
- 《夜莺的歌声》一课中的修辞
- 运用电教媒体加强语言训练——《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
- 《将心比心》学习指导
- 《麦哨》教学建议
- 用“心”读书,重视个性阅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案例与反思
- 《夜莺的歌声》教学设计
- 《花的勇气》教学设计(A、B案)
- 紧扣“歌”字读课文《夜莺的歌声》
- 《自然之道》教学建议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问题探讨
-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词句教学之一
- 《小英雄雨来》的反复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