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网络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

浅论网络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网络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

"

论文关键词:网络信息技术 高等教育 质量保障 大众化

论文摘要: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质量首要地表现为“社会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体现在高等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服务不仅能满足受教育者个人的需要,而且能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产生新的学习方式——分布式学习,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与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双向信息沟通,在我国大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等教育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高等教育的质量问题也前所未有地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起了自己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在我国,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的招生人数10年间猛增5倍,我国的高等教育短时间内从精英阶段转向大众化阶段。这一快速的转变使人们对接受高质量教育的迫切需要和优质教育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开始凸显,于是引发了社会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普遍担忧。因此,我国也开始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探索之路。 所以,当前我国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应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网络信息技术为这种以“社会适应性”为首要质量标准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提供了工具支持,使我国大众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成为可能。

一、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受教育者个人需求的程度是衡量大众高等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目前,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是班级授课制。众所周知,这种统一教师、统一教材、统一教法、统一进度、统一测评的集体教学形式在提高了教学效率的同时,却无法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得到发挥。这一弊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体现得更为明显。在我国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高的师生比使得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仅限于课堂,对于超过百人的大班教学来说,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无从谈起,更不用说通过因材施教来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手段。现代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使人们的沟通不受时空的限制,它可以将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带到课堂之外。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使得因材施教成为可能,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与讨论,以满足自己发展的需要。 总之,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有了充分的工具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可能。为保障高等教育质量,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组织的教学形式已经成为班级授课制的一种重要补充。

这种拓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沟通,将教学带到课堂之外的沟通工具有很多,有大众的沟通工具如QQ、QQ群、邮件、博客等,还有专门针对教学领域的专业工具。Moodle教学平台就是专门针对教学领域的应用较为成熟的工具之一。在笔者就读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大部分教师都会在Moddle平台上创建所开设课程的教学平台,通过每节课后的学习日志、教学日志、话题讨论等方式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课外沟通。

二、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丰富学习方式,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分布式学习”出现。“分布式学习指利用各种手段(包括技术)来实现学习的任何教育或培训经验……分布式学习包括(但不限于)远程学习和在线学习。分布式学习往往无需考虑学习环境位于何处,也可以消除时间方面的障碍(Oblinger,Barone &Hawkins,2001)。在远程学习中,学习者与其教师和同伴在时空上是分离的。在在线学习中,学习者受限于基于网络的学习技术。”[3]分布式学习有很多表现形式,“其表现形式可能包括校园讲授、基于计算机培训的培训模块、在线研讨会、参考资源网站、书籍、DVDs、线性讨论、视频会议、网络博客、模拟、绩效支持系统以及其他无数有助于学习的要素的任意组合。”[3]

分布式学习方式是分布式认识理论的一种应用。分布式认知的实质是它“承认个人是在其他资源的帮助下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分布在个体和其他资源(例如计算机或其他人员)中”。[3]

不可避免地,分布式学习也进入了高校中的每一个角落,逐渐成为高校教师和学生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之一。高校中的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专业导航库、特色数据库、校园镜像点、网络咨询服务等高端网络教育渠道在全球范围内获取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动向和资源。高校中的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提供的各种专业工具,在国际范围内与志同道合者进行远程交流、参加专业领域的远程视频会议,共同讨论最前沿的学术问题。"

从梅贻琦关于大学的著名观点“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可以看出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对于高校的教育质量保障起决定性的作用。而国际范围内有价值的专业信息的获取、国际范围内的对话交流对拓展高校教师视野和提升高校教师专业能力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信息技术通过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为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分布式学习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成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和教材不再是学生可以获取知识的唯一手段,学生可以在丰富的网络信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学习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和教材也不再是学生可以听到的唯一一种声音,学生可以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寻找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不同观点,通过综合比较,形成自己的观点。学生可以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合作学习、探索……总之,网络信息技术使得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理想模式。

此外,分布式学习方式冲击着传统的教师角色,这种冲击促使教师不得不思考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进而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作出贡献。如果教师仅仅是传统中教材的宣读者、知识的传递者,那么面对面的授课相比存在于网络中的分布式学习便不具有优势。如果教师和教材的知识没有及时更新,还是延续了十几年的老一套,那么面对面的授课甚至会逊于网络中的分布式学习。但是,在面对面的授课中,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精神沟通、情感交流、思维碰撞以及无意识间擦出的智慧火花是分布式学习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正因为如此,教师在面对面课堂中的角色应从传统的以传递知识为主转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道德水准为主,从而真正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促进高等教育机构与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间的双向信息交流,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质量的大众高等教育还需要培养出能够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需密切关注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并设计出能体现其办学特色的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高校还需根据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调整并改进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这一过程循环往复,形成一个闭环的管理系统。

伴随这个闭环管理系统运行的是一个闭环的信息流系统,有价值的正确信息的获取是做出正确管理决策的基础。当今,网络信息无缝不钻,无孔不入,它们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行各业,各个角落。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为校方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提供了保障。无论是专业网站,还是人才招聘网站,或是国家政府部门网站,均可成为校方获取信息的手段,这为高校培养能够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的人才提供了信息基础,为高质量的高等教育质量决策提供了决策依据。

此外,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作用还体现在网络信息技术在外界对高等教育质量监督中的应用。在外界对高校教育质量的监督中,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监督的效率和效度。目前,我国五年一轮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外界对高等教育质量监督的主要手段。有学者在论述我国高校教学评估的发展趋势和对策时就指出“高校要适应评估实施方法常态化、动态化、网络化的趋势”,[4]高校要“加快从人为刻意准备评估向信息化评估的转变”。[4]这种通过信息化进行的评估可以保证评估的常态化、动态化,做到科学评估、和谐评估。

四、结语

21世纪是网络信息的时代,高等教育也应反映这一时代主题,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便利来保障其教育质量。高校应重视网络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作用,建立起适合自己办学特色的专业数据库、教学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等,为教育质量的保障提供足够的信息环境支持,并对教师、学生进行相应的信息素养教育,帮助其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

虽然网络信息技术不是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最终决定因素,但它确实为解决我国大众高等教育阶段高校教育质量保障的很多问题提供了工具支持和手段选择,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2]史秋衡,王德林.信息不对称与高等教育质量保障[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

(1

2).

[3]R·A·瑞泽,J·V·邓普西.教学设计和技术的趋势与问题(第二版)[M].王为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408,468.

[4]张正义,郝立琼.试论我国高校教学评估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

(3).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多功能手机 正向我们走来
记一次乒乓球赛
感恩父母
快乐的一天
可爱的叔叔
未来的机器人
假如我变成兔子
新龟兔赛跑
残忍可怕的女巫
大慈岩
邋遢的爸爸
第一次走夜路
我的蚕宝宝
观察小青菜
学做早餐
试论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10)刑法论文(1)
浅析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2)刑法论文(1)
阅读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刑法论文(1)
传统文化与室内艺术设计理念的融合与创新研究
浅谈传统文化在现代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10)刑法论文(1)
浅析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政府管理牧区的价值1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5)刑法论文(1)
电影语篇的传统文化精神分析
由“性骚扰”诉讼引发的立法思考(3)刑法论文(1)
浅析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政府管理牧区的价值2
探讨传统文化中的“五伦八德”理念与中学德育教育
浅谈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的现状及采取措施刑法论文(1)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三
《动手做做看》教学建议
《灰雀》教学设计
《风筝》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一
《动手做做看》第二课时说课设计
《匆匆》的教学实录
《灰雀》教学设计之三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2
《动手做做看》教学案例及评析
《匆匆》教案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实录
《从现在开始》教案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