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论文> 其他论文> 浅论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论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13-12-18

浅论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论文关键词: 高职高专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策略

论文摘 要: 近年来,语言教育界对自主学习越来越重视。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并非简单的直线过程。本文在对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策略。

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学会学习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在现代知识全球化、教育信息化、学习终身化等社会发展的趋势下,我国传统的由教师讲解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理念也在不断的积极探索中进行着革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正逐步运用于英语教学。

一、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

1.研究背景

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教育部《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实用为主”的教学方针,它要求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一般的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转变。特别强调英语教学要向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主性。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已成为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重点。

2.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提出了知识学习主体的主观性、自我构建性。建构主义是1996年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深入研究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认知是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这一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简单地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不是从零开始,而是基于原有知识经验的知识建构;学习既是个体建构过程,又是社会建构过程;学习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必须与真实情境相联系。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导向者、促进者、发现者和中介者。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以来,强烈冲击着传统的教学理念,给教育带来了开拓性的发展和变革。它为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使其目标和功能都发生着转变,正从语言知识的获取转向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被动传输式”转向“主动建构式”的教学模式;从陈述性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程序性语言知识的建构。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对我国英语教学极具启发性,运用这一理论指导英语教学,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

1.我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与积累,强调重模仿、记忆的语言技能培训。教师讲语言知识,学生听语言知识,考试考语言知识,以知识为本,以记忆力为基础,属于继承性教育的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学生习惯了在课堂上以教师讲解、学生聆听为主的课堂模式。这种模式造成的后果是,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过于依赖教师。

2.随着高职高专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对的英语教师人数不足,导致英语课的班额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高职类院校学生生源相对多元化,包括普高生和三校生(中职、技校、3+2学生)。入校后,学生根据专业分班,进行混合教学,这就使得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英语基础及词汇量各有差异,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老师不可能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并且高职高专院校侧重于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英语课时缩短。这些客观因素都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学生在校要学习的科目很多,沉重的课业与考试负担,以及各种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的局限制约了学习者的个体需求及可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只能按照课程的要求,学习指定的教材,按规定的进度,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三、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针对高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以及社会发展的需求,我们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大力发展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我们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变学习被动为主动;加强协作学习;重视自主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并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环境。

1.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建构主义理论揭示了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自主性,真实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实行学习进度弹性制,让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计划的制订应考虑个人学习目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制订的计划要做到尽量详细,包括具体时间和学习内容等,且操作性强,从中学生也学会了自我决策、自我管理,从而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我们在大力提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促进者,他的教学职责就是提供一种促进,为学生的学习进行良好的服务。同时,教师又是领航人和启发者,他们运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像是一把钥匙,它的正确恰当与否就决定了能否打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大门。例如,教师可以选择情景式教学,给学生创造实践英语的机会,真正使他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还可以采用联想和扩展式教学策略,激励学生动脑思考,启发和鼓励学生去发现知识,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各种有效的学习策略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轻松地进入学习环境,并且清楚自己要学什么和怎么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我能学”的目标。

3.加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协作学习

协商、会话是建构主要学习环境的两大要素。协作学习反映了学习的社会性。协商和会话是协作学习的主要形式。建构主义的协作学习就是所谓的“生生互动”,主要体现在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设计教学活动,开展协作学习。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过渡中,强调协作学习的重要性,在一定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创造合作学习的机会。例如:学生授课、戏剧表演、英文演讲比赛、英语歌曲比赛及英语游戏等。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有许多合作的机会,比如英语对话、单词听写、互相评价学习结果。

4.重视自主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观所提出的“更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使学习者能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从中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看到成绩或差距,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重新计划或调整,以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自我评价可以采用的形式有:填写自我评价问卷、写学习周记和学习过程的自我评价。教师应向学生明确自我评价项目的意义和目的以引起他们的注意。另外,教师还要针对个别学生的情况进行具体指导,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审视自己的学习策略,进而激发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成为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的学习自觉执行者。

5.创设有利于英语自主学习的环境

近年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为英语教学提供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也使建构主义的许多设想得以实现。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而计算机以多媒体及互联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真实的外界环境。例如:学生可以在语音室中自由使用语音设备、听力材料,欣赏原版电影,或是使用计算机进行专项语言练习,如做听力练习题、语法习题等。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对意义的构建。

四、结语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已经成为人一生当中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仅局限于学校里的学习是不够的,为了让学生在任何形势下都始终保持不败的地位,我们要大力提倡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社会的栋梁。

参考文献:

[1]Holec,H.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xford:Pergamon Press,1981.3.

[2]丰玉芳.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6.

[3]郭瑛,张建霞.浅谈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现代企业教育,2009.8.

[4]张彦玲.轮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5]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外语教学,2005.1.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青蛙入池
愉快的春游
酷暑
放假真好
秋天
院子的石榴树
爸爸,请听听我的心里话
勇敢的我
泡茶
过年
小狗肥肥
我做的好梦
难忘的教训
我的“bus”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及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于新时期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
试析成人二语习得利弊谈
关于高职语文是学生主体机制重构的落脚点
关于健美操教学培养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析
关于德国继续教育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试析澳大利亚TAFE的发展历程及其面临的挑战
关于校企合作教育下高职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的新探索
论自我教育在大学,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试析职业教育中“三维目标”英语教学的正当有效整合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与就业状况及就业指导对策探究
新课程下中职体育教学开展的困境及优化策略探究
关于人力资源开发与远程继续教育
试析高职院校涉老专业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
试析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高职学生党支部建设
祥林嫂的悲剧性到底何在?
耐人寻味的长胖──读鲁迅《祝福》一得
《祝福》主题思想
谈《祝福》中短工的形象
《祝福》写作背景
《祝福》课文分析
《祝福》课文题解
祥林嫂到底死于何时
《祝福》写作特色
《祝福》词语解释
谈《祝福》的情节高潮
《祝福》人物描写
驳《祝福》分析中的一个传统观点
《祝福》重点难点讲解
《祝福》疑难解析